-
题名右江盆地含油气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成藏-成矿作用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顾雪祥
李葆华
徐仕海
付绍洪
董树义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3-146,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303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GPMR0531)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
-
文摘
右江盆地含油气成矿流体是一种多组分、多相态的不混溶体系,成藏流体具低温(多为90~160℃)和低盐度(多小于6wt%NaCl)的特征,其主要组分是有机质、CO2和H2O;金矿成矿流体以中低温(多集中于150~250℃)和低盐度(0.4~6.7wt%NaCl)为特征,其主要组分为H2O和CO2,次为烃类有机组分。盆地内古油藏与金矿床在空间上密切共存,在成藏和成矿流体活动时限上基本一致,在成因上一脉相承,表明两者均为盆地有机成矿流体演化的产物。加里东晚期至印支中期,"盆-台相间"的沉积构造格局为成矿和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盆地有机成矿流体的活动使油气和金属分别聚集形成油气藏和金属矿床。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伴随褶皱造山作用的盆地流体活动使油气的原始分布格局发生改变,并造成了油气和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带。燕山中晚期强烈的构造抬升剥蚀,使油气藏和金属矿床遭受强烈的破坏与改造。
-
关键词
流体物理化学性质
含油气成矿流体
盆地流体
成藏-成矿作用
右江盆地
-
Keywords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hydrocarbon-bearing ore-forming fluids
basin fluid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Youjiang Basi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