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面移动车辆横风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朱超 张佳明 +2 位作者 冯玉祥 马存明 陈旭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车辆的横风效应是影响大跨度桥梁桥面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正常运营,而当前关于车辆气动特性的研究却大多针对地面场景。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仿真平台,采用重叠动网... 车辆的横风效应是影响大跨度桥梁桥面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正常运营,而当前关于车辆气动特性的研究却大多针对地面场景。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仿真平台,采用重叠动网格技术同时模拟了集装箱货车在双箱梁桥面和地面上的真实运动,详细研究了桥面移动车辆在横风作用下的绕流流场和绕流气动力。结果表明:移动车辆在横风作用下的绕流特征主要与风速和车速所控制的合成风偏角有关;此外,与地面场景的模拟结果相比,桥面的存在显著降低了车辆的侧向力和横摆力矩,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侧倾力矩,而且这种影响还与车辆在桥面上行驶的车道位置有关;最后,提出了桥面移动车辆气动力系数关于合成风偏角的经验公式以方便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辆-桥梁系统 移动车辆 气动特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 重叠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数值模拟中的重子物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春艳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345,共12页
平滑流体动力学(SPH)数值模拟是我们研究星系形成与演化的一个重要工具。先介绍了SPH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然后以恒星形成、星系风反馈、AGN反馈和热传导为例,介绍了平滑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中的重子物理及实施方法。这些模型在一定程... 平滑流体动力学(SPH)数值模拟是我们研究星系形成与演化的一个重要工具。先介绍了SPH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然后以恒星形成、星系风反馈、AGN反馈和热传导为例,介绍了平滑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中的重子物理及实施方法。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成功,对更好地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数值模拟 重子物理 恒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蓄水与断层带流体孔隙压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以紫坪铺水库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彧 杨晓松 段庆宝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0-523,共14页
通过对汶川地震破裂带上的断层岩及围岩的渗透率测量,获得了研究区岩石的渗透率随深度变化的规律。依据所得到的渗透率实验数据,数值模拟了紫坪铺水库蓄水所产生的流体孔隙压的时空分布。模拟结果显示,渗透率是否随深度变化,其流体孔隙... 通过对汶川地震破裂带上的断层岩及围岩的渗透率测量,获得了研究区岩石的渗透率随深度变化的规律。依据所得到的渗透率实验数据,数值模拟了紫坪铺水库蓄水所产生的流体孔隙压的时空分布。模拟结果显示,渗透率是否随深度变化,其流体孔隙压的模拟结果也相差很大。由于断层带具有高渗的特点,因此与水库底部存在水力联系的断层带及其宽度对流体渗透的模拟结果有明显的影响。断层带越宽,下渗作用越明显,流体孔隙压的分布与断层带的产状越接近。若断层带宽度为100~300m,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时,其震源区的流体孔隙压为0.1~0.15MPa,与库体载荷在断层面上产生的附加正应力相当。该模拟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分析汶川地震的发生是否与紫坪铺水库蓄水存在关联的重要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水库蓄水 汶川地震 流体渗透数值模拟 流体孔隙压时空分布 渗透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测速仪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关晖 孙学金 +2 位作者 熊英 卫克晶 杨启东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3-1372,共10页
超声波测速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发射接收时间来计算来流速度的一种仪器装置.目前国内许多研究都关注在如何消除测速仪的测量误差上,对于模型结构对测量风场的影响研究较少.为了考察测速仪的测量精度,该研究以模型结构... 超声波测速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发射接收时间来计算来流速度的一种仪器装置.目前国内许多研究都关注在如何消除测速仪的测量误差上,对于模型结构对测量风场的影响研究较少.为了考察测速仪的测量精度,该研究以模型结构对测量区域风速的影响作为关注的重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从低速到高速的不同来流风速下的绕流流场,计算出位于测速仪中心区域的速度分布和不同截面上的平均速度,以判断测速仪模型结构对中心测量区域风速的影响程度.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测速探头平面内测量到的速度值,无论在低速和高速时均最为准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可为今后的测速仪模型设计和改造提供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测速仪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海水层反射地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晞桐 宋海斌 +2 位作者 关永贤 耿明会 王亚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92-2904,共13页
由于多种海水运动同时存在以及地形的影响,海水层结构非常复杂,解释海水层地震相,分析海水运动过程是地震海洋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提出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反射地震正演分析海水层地震相的方法.首先,对地形和流体建模,得到特定条... 由于多种海水运动同时存在以及地形的影响,海水层结构非常复杂,解释海水层地震相,分析海水运动过程是地震海洋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提出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反射地震正演分析海水层地震相的方法.首先,对地形和流体建模,得到特定条件下流体运动状态;然后用反射地震正演将模拟获得的海水层温盐剖面转换为反射地震数据;进一步和实际测量得到的地震海洋学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地形、海水运动对海水层地震相的影响.以内孤立波浅化过程为例,通过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获得其浅化过程中出现的下沉型、分裂、转换型三个阶段的海水层剖面;对温盐剖面进行反射地震正演,分析浅化不同阶段海水层反射几何形态、反射结构等特征.这种新方法有望解释复杂地震海洋学图像,深化海底地形对海水运动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地震海洋学 地震相 正演 内孤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喷射器的设计及其数值模拟
6
作者 刘强 康澜 +1 位作者 阮锋 陈计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0,共3页
酒精工业中,蒸汽喷射器对淀粉质原料进行加热糊化、液化,完全可替代传统的套管式加热器、蒸煮罐和后熟罐等大型设备。该文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及生产特点,运用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从流体流动的总流伯努利方程、动量定理出发,设计出... 酒精工业中,蒸汽喷射器对淀粉质原料进行加热糊化、液化,完全可替代传统的套管式加热器、蒸煮罐和后熟罐等大型设备。该文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及生产特点,运用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从流体流动的总流伯努利方程、动量定理出发,设计出了一套适合本公司的蒸汽喷射器。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和预测了蒸气流出时的速度,从模拟计算结果上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蒸汽喷射器的使用给企业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蒸汽喷射器 水热器 流体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日球层激波事件的一维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7
作者 郭孝城 周昱成 +1 位作者 王赤 李晖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6期560-566,604,共8页
“旅行者1号”在2012年8月穿越日球层顶后连续探测到了星际磁场的局地突然变化,通常被认为对应于激波事件,且为太阳风事件向外传播后形成的大尺度结构与日球层顶相互作用的产物。但由于观测的限制,日球层内的太阳风大尺度结构与星际空... “旅行者1号”在2012年8月穿越日球层顶后连续探测到了星际磁场的局地突然变化,通常被认为对应于激波事件,且为太阳风事件向外传播后形成的大尺度结构与日球层顶相互作用的产物。但由于观测的限制,日球层内的太阳风大尺度结构与星际空间的激波事件的对应关系尚未明确。通过一个包含太阳风等离子体和星际中性原子的双流体磁流体力学数值模型检验了这种对应关系。在距日1 AU的内边界输入2010—2017年分别位于不同经度上的OMNI,STEREO A和STEREO B的太阳风观测数据,研究了这期间太阳风与星际中性原子电荷交换后在外日球层区的传播和演化,并与“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的观测数据做对比。结果表明,“旅行者1号”探测的星际空间激波事件与“旅行者2号”探测到的日球层鞘区内的压力脉冲事件具有明显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日球层 激波事件 太阳风 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驱动磁化等离子体内爆升温点火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斌 李成 +1 位作者 邓爱东 杨显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68,共9页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用一维三温拉氏磁流体力学程序分析了由强电流(MA)脉冲驱动的金属套筒内爆压缩磁化等离子体的升温点火及能量增益过程。分析了脉冲驱动的金属套筒内爆、不同驱动源对金属套筒内爆升温的影响、Z箍缩过程中内嵌磁场和预...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用一维三温拉氏磁流体力学程序分析了由强电流(MA)脉冲驱动的金属套筒内爆压缩磁化等离子体的升温点火及能量增益过程。分析了脉冲驱动的金属套筒内爆、不同驱动源对金属套筒内爆升温的影响、Z箍缩过程中内嵌磁场和预加热温度对磁化等离子体升温的影响,以及点火需要的初态参数和点火后的能量输出。此外,对该过程中磁场增加α粒子能量沉积、降低电子离子热传导能量损失的物理机制做了介绍和分析。磁流体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初始的内嵌磁场和燃料的预加热温度分别取5T和250eV时,即可获得超过4keV的升温,初始参数包括内嵌磁场、预加热温度、燃料密度、套筒尺度、驱动脉冲幅值、加载时间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点火成功,可产生kT量级的强磁场,并获得百kJ/mm量级的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靶 Z箍缩 内爆等离子体 流体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旋流流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 被引量:11
9
作者 闫小康 刘煜 张秀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0-1567,共8页
针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了气-液两相流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旋流单元的流动特征及矿化方式,然后采用2台高速动态摄像机连用的方法,进行了气泡、颗粒在旋流流场下的三维运动轨迹及碰撞行为的测量,得出了与数值模拟相一致的结论。... 针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了气-液两相流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旋流单元的流动特征及矿化方式,然后采用2台高速动态摄像机连用的方法,进行了气泡、颗粒在旋流流场下的三维运动轨迹及碰撞行为的测量,得出了与数值模拟相一致的结论。主要结论如下:在旋流单元,气、液两相的流动均以切向运动为主,锥上区域具有向心和向上的趋势,锥内区域具有离心趋势,锥下区域液相旋流向下运动;气、液两相具有轴向和径向速度差,切向速度虽然不具有明显相间速度差,但其在径向上的梯度极高;锥内区域气含率最高,在10%-13%,锥下区域气含率小于1%。旋流单元的分选作用以分离尾矿和分选中等粒级矿物为主,气泡与颗粒的矿化方式体现为绕轴心旋转过程中发生的轴向与径向的"逆流碰撞",锥下区域不具备矿化条件,旋流强度是影响该单元分选和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旋流流场 分选机理 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高速动态摄像 三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火灾的盐水实验与计算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那艳玲 涂光备 黄桂兴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0-485,共6页
为了认识地铁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达到为消防设计提供相关资料并采取合理消防措施的目的。采用缩尺盐水实验与计算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火灾进行研究.研究受限空间火灾烟气运动的手段主要有全尺寸火灾实验、小尺... 为了认识地铁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达到为消防设计提供相关资料并采取合理消防措施的目的。采用缩尺盐水实验与计算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火灾进行研究.研究受限空间火灾烟气运动的手段主要有全尺寸火灾实验、小尺寸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数值模拟3种.实验模拟了列车着火和站台着火2种情况。得到了地铁火灾的烟气流动规律,比较并分析了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与盐水实验得出的烟层无量纲高度和无量纲时间.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与盐水实验得到的烟气到达楼梯口所需时间相差为1.5~2 s,到达远侧楼梯口所需时间相差7.2 s.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误差不大.同一时刻,数值模拟比盐水实验得到的无量纲烟层高度高0.1左右,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实验条件选取合理,方程模型选用和边界条件设置恰当,盐水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方法模拟地铁火灾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盐水实验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烟气流动 无量纲烟层高度 无量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型峡谷桥址区平均风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明金 邢龙飞 +2 位作者 蒋帆影 张金翔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1-387,共7页
结合某大跨悬索桥所在山区地形,研究了漏斗型峡谷这一特殊构造地形的桥址区平均风特性,为大跨度桥梁在漏斗型峡谷地区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建立实际地形的数值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24个不同来流工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将整体模... 结合某大跨悬索桥所在山区地形,研究了漏斗型峡谷这一特殊构造地形的桥址区平均风特性,为大跨度桥梁在漏斗型峡谷地区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建立实际地形的数值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24个不同来流工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将整体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漏斗型峡谷桥位对风速大小、风攻角、风向角在不同来流方向的影响规律,分析平均风速随攻角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位置处的竖向风剖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漏斗型峡谷桥址区存在明显峡谷风加速效应;漏斗型地形对桥址区来流的攻角和风向分别表现为弱扰乱性和高导向性,来流攻角和风向分别稳定集中在-5°~0°和25°~30°;峡谷中风速对攻角变化的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区地形 漏斗型峡谷 平均风特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节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云章 张伟国 +1 位作者 骆宾海 吴文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Flunet 6.3.26分析软件,选取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模拟了D450-60×7型多级离心泵节能优化前后泵内流道三维湍流数值,并对比分析了采集实际工况运行数据。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多级离心泵叶轮和导叶...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Flunet 6.3.26分析软件,选取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模拟了D450-60×7型多级离心泵节能优化前后泵内流道三维湍流数值,并对比分析了采集实际工况运行数据。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多级离心泵叶轮和导叶内部流场分布更趋均匀合理、效率高、节约能源,与实际吻合,并验证了该软件的有效性,为改型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离心泵 流场数值模拟 节能技术研究 Technology Energy SAVING Centrifugal Pump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节能优化 离心泵叶轮 SIMPLE算法 运行数据 选取标准 湍流模型 三维湍流 分析软件 流场分布 理论依据 节约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流体二维太阳风结构的磁流体力学模拟
13
作者 薛金涛 王敬芳 +1 位作者 钱昕 邓晓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在添加动量项的情况下,对单流体二维磁流体力学方程组进行模拟,得到了子午面上的太阳风结构.结果表明,添加动量项的形式及其被加入的位置对远区太阳风速度和质子密度有苇要的影响,本文在适当的区域加入合适的动量项得出了远区太阳风速... 在添加动量项的情况下,对单流体二维磁流体力学方程组进行模拟,得到了子午面上的太阳风结构.结果表明,添加动量项的形式及其被加入的位置对远区太阳风速度和质子密度有苇要的影响,本文在适当的区域加入合适的动量项得出了远区太阳风速和质子密度与Ulysses观测基本符合的结果.文中给出较合适的动量添加区域为3.5-10Rs(Rs为太阳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 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动量添加项 加速 速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F方法与滑移网格方法对离心血泵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林子祺 于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52-452,共1页
目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离心血泵内的流场,对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方法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提供的血泵标模进行数值仿真,针对2号工况(转子转速3500 r/min,... 目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离心血泵内的流场,对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方法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提供的血泵标模进行数值仿真,针对2号工况(转子转速3500 r/min,入口体积流量2.5 L/min),分别用SRF旋转参考坐标系方法和滑移网格方法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FDA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获得的流场数据进行比对,探究数据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离心血泵 粒子图像测速法 SRF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参考坐标系 滑移网格 体积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变和变风向入流对偏航风力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汪建文 赵爽 +4 位作者 白叶飞 张立茹 马剑龙 张建伟 闫思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79-3091,I0019,共14页
自然风况与偏航工况结合使风力机气动特性变得十分复杂,进而影响风力机输出稳定性及结构安全。该文选择切变和变风向两种入流工况,利用双重嵌套滑移网格方法建立风力机整机动态入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 自然风况与偏航工况结合使风力机气动特性变得十分复杂,进而影响风力机输出稳定性及结构安全。该文选择切变和变风向两种入流工况,利用双重嵌套滑移网格方法建立风力机整机动态入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计算模型,分析偏航风力机的气动特性。研究表明,风切变几乎不改变风力机扭矩和轴向推力的均值,但使相对波幅增加,偏航工况下增加更多。基于实测风轮转速进行匀速变风向计算,风向变化结束/转速稳定时的扭矩均值比静态偏航时更大/更小,相对波幅正好相反。偏航使轴向高/低载荷区呈“C”形,切向高/低载荷区呈扇形/豌豆形,切变入流趋使高/低载荷区向风轮上/下半平面移动。变风向入流时叶根区域载荷均值和波动频率更大,其他区域的均值虽然较少,但波幅更高。结果可为运行在自然风况下的风力机的疲劳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自然风况 气动特性 偏航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覆冰粗糙度影响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性能数值仿真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瀚涛 舒立春 +2 位作者 胡琴 蒋兴良 邱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53-2260,共8页
针对高湿、寒冷地区覆冰造成机组出力减少的问题,以NREL S809二维翼型及某型300k W风力机三维风轮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结合覆冰粗糙度模型,研究分析覆冰粗糙度对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 针对高湿、寒冷地区覆冰造成机组出力减少的问题,以NREL S809二维翼型及某型300k W风力机三维风轮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结合覆冰粗糙度模型,研究分析覆冰粗糙度对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改变翼型气动外形较小的覆冰,二维翼型的气动性能随着覆冰粗糙度大小、覆冰相对宽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攻角的增加影响变大;对于改变翼型气动外形较大的覆冰(雾凇或雨凇),雨凇覆冰的破坏作用更大,但雾凇覆冰翼型受覆冰粗糙度影响更大;叶片覆冰导致三维风轮气动性能降低,在大风速下更为显著;随着覆冰粗糙度大小的增加,三维风轮输出转矩和轴向推力降低,且随着风速的增加,降低程度变大。该文的计算结果对覆冰地区风电场运行及机组性能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叶片覆冰 覆冰粗糙度 气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不同切割形状对离心泵各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颜林 宋文武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6-2118,共13页
离心泵叶片直接影响离心泵的效率与使用寿命,因此,对叶片形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离心泵叶片出口边进行单一切割以改变离心泵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叶片前缘、尾缘进行了双向切割,研究了不同切割形状对离心泵各项性能的影响。首先,以... 离心泵叶片直接影响离心泵的效率与使用寿命,因此,对叶片形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离心泵叶片出口边进行单一切割以改变离心泵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叶片前缘、尾缘进行了双向切割,研究了不同切割形状对离心泵各项性能的影响。首先,以一台n_(s)=73的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使用UG软件进行了离心泵三维建模与叶片切割(切割出了24种叶片模型);然后,使用ICEM软件划分了网格,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作为计算模型,在离心泵叶片与蜗壳隔舌处设置了监测点;最后,采用ANSYS CFX软件,对无切割和切割后的模型进行了离心泵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离心泵在0.6Q_(d)~1.4Q_(d)工况下的外特性曲线;在外特性良好的前提下,研究了其内部流动结构、压力脉动特性,以及湍动能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1.0Q_(d)设计工况下,切割后的模型较无切割模型的效率均提升了4%左右,对称切割的模型中前缘为椭圆、尾缘为钝形的模型7的效率提升最高,提升了4.8%,非对称切割前缘为圆形、尾缘为背面半切割的模型14效率提升了5.4%;无切割模型内部流线紊乱且内部相对速度高的区域较多,非对称切割的模型14叶轮内部流线分布均匀且相对速度值和分布区域减小;相对于无切割模型,切割后的模型内部压力升高,对称切割的模型7压力脉动减小了10%,而非对称切割的模型14压力脉动强度增加了近30%;切割后的模型湍动能分布明显改善,尾缘处湍动能值减小,对称切割的模型7湍动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大,表现更稳定。综合不同切割模型的外特性及稳定性表现可知,将前缘切割为椭圆、尾缘切割为钝形,能有效提升离心泵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叶片形状 叶片前缘、尾缘双向切割 外特性分析 内部流动结构 压力脉动规律 湍动能分布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magnetohydrodynamic power generation channel of scramjet
18
作者 LING Wenhui WU Shaoxun +2 位作者 ZHANG Yining LIU Chenyuan MENG Hao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5-268,共14页
The reverse magnetohydrodynamic(MHD)energy bypass technology is a promising energy redis⁃tribution technology in the scramjet system,in augmented with a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to supply the neces⁃sary long-distanc... The reverse magnetohydrodynamic(MHD)energy bypass technology is a promising energy redis⁃tribution technology in the scramjet system,in augmented with a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to supply the neces⁃sary long-distance flight airframe power.In this paper,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the scramjet magnetohydrody⁃namic channel is developed and verified by using the commercial software Fluent.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is 1,2,3,4 T,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is 22.5%,22.3%,22.0%,21.5%,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and the enthalpy extraction rate is 0.026%,0.1%,0.21%,0.34%,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The deceleration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action on the airflow in the power channe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The stronger the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the more obvious the decreasing effect of fluid Mach num⁃ber in the channel.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decreases as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enthalpy extraction rate is reversed.As the local currents gathering at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power generation area,total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do not vary linearly,and there are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s at inlet and outlet.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electrodes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percentage of Joule heat dissipation,which can improve 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AMJET MAGNETOHYDRODYNAMICS Power generation channel Ionized seed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科学目标建议
19
作者 熊明 冯学尚 +8 位作者 夏利东 黄正化 李波 高炎琛 刘维新 孙明哲 张红鑫 代树武 王颖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405,共17页
面向认知太阳风暴和保障航天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中国近年来提出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拟适时部署环黄道面的拉格朗日点L3-L4-L5定点卫星星座和脱离黄道面的太阳极轨对偶卫星。通过该卫星计划的初步科学论证分析,建议将其科学... 面向认知太阳风暴和保障航天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中国近年来提出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拟适时部署环黄道面的拉格朗日点L3-L4-L5定点卫星星座和脱离黄道面的太阳极轨对偶卫星。通过该卫星计划的初步科学论证分析,建议将其科学目标凝练为太阳磁场、太阳风暴、太阳风,将其应用目标定位于日地空间天气预报,建议配置成像类、粒子类、波场类的综合科学载荷。此外,利用日地空间的三维磁流体数值模拟和计算机图形学的艺术可视化,形象地表达环黄道面卫星“对日凝视”和太阳极轨卫星“鸟瞰全景”的探测概念。中国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将揭示太阳磁场的起源规律及其爆发机理、日地耦合系统的空间天气变化机理,并能够为日地空间天气三维数值建模提供观测数据驱动的初边值条件,必将极大推动空间天气的立体监测、前沿研究、精准预报的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球层 太阳磁场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风 空间天气 深空探测 流体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驱动套筒内爆压缩磁化靶研究
20
作者 刘斌 李成 +2 位作者 王瑞星 曹启伟 杨显俊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8-695,共8页
采用磁流体方程和有限差分法,对内爆过程中高能量密度状态下的磁场对带电粒子和压缩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内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为电子离子温度(50keV)、压强(1TPa)、粒子数密度(1024 cm-3)。套筒材料对约束时间、点火条件... 采用磁流体方程和有限差分法,对内爆过程中高能量密度状态下的磁场对带电粒子和压缩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内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为电子离子温度(50keV)、压强(1TPa)、粒子数密度(1024 cm-3)。套筒材料对约束时间、点火条件有重要影响;同时当磁感应强度大于5T时,电子热传导系数比无磁场时减小2个数量级,离子热传导系数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在压缩峰值处,磁感应强度超过5T时α粒子能量沉积密度比磁感应强度为0和1T时相对增加约200倍。磁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内爆压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内爆 磁化靶 Z箍缩 流体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