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能-流体升压节流致热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新生 赵知辛 唐桂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依据流体节流与摩擦学原理对风能致热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与实验。在800W实验装置上,取得了3小时内工质温升近50℃的实验结果,温升曲线与理论分析计算相一致。提出的能量与换热方程,可准确预测风致热装置内工质温升并可作为其换热器的设... 依据流体节流与摩擦学原理对风能致热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与实验。在800W实验装置上,取得了3小时内工质温升近50℃的实验结果,温升曲线与理论分析计算相一致。提出的能量与换热方程,可准确预测风致热装置内工质温升并可作为其换热器的设计依据。分析指出:风力致热的能量利用率高于风力发电的值;风力致热的工质应综合考虑其粘性、定压比热、密度、节流微分效应、温度—饱和蒸汽压力值等因素后优化确定;风轮、液体泵、节流器参数的确定应兼顾额定工况风能利用率及系统的变工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流体摩擦 节流 风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端面摩擦工况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龙 顾伯勤 孙见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3,共4页
机械密封端面的正常摩擦工况可分为流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阐述了三种摩擦工况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摩擦工况对承载能力和泄漏特性的影响 ,对机械密封端面摩擦工况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了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摩擦工况 流体摩擦 边界摩擦 混合摩擦 承载能力 泄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液膜汽化及性能的内摩擦效应和黏温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汇龙 韩婷 +2 位作者 李新稳 陆俊成 谢晓凤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1-669,共9页
以水为润滑介质的机械密封常因水的温度较高和润滑膜内摩擦生热等因素导致液膜汽化并对密封性能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液膜汽化特性和密封性能与黏温效应和内摩擦效应(两效应)的关系,建立了动压型机械密封液膜汽化计算模型,并考虑了水的饱... 以水为润滑介质的机械密封常因水的温度较高和润滑膜内摩擦生热等因素导致液膜汽化并对密封性能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液膜汽化特性和密封性能与黏温效应和内摩擦效应(两效应)的关系,建立了动压型机械密封液膜汽化计算模型,并考虑了水的饱和温度与压力关系、黏温关系和流体内摩擦效应.研究表明:两效应主要通过介质黏度变化对润滑膜特性和密封性能产生影响,对于温度较高的密封介质,润滑膜的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于内摩擦热导致的温升、常温泵送流导致的降温,黏温效应以黏度变化体现温度变化,同时导致内摩擦热、泵送效应和动压效应的变化进而影响膜压、膜温和相变;高转速时两效应对膜压、膜温影响较明显;转速低于5000 r·min-1时,随转速增大,液相汽化受到显著抑制,汽化程度快速下降,转速高于5000 r·min-1后,高转速导致的内摩擦热升温、扩散间隙汽化加剧和高速流对汽泡的携带扩散,使汽化程度回升,而忽略两效应的结果偏差显著;内摩擦效应使开启力减小、泄漏量增大;黏温效应使开启力增大、泄漏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液膜 汽化特性 密封性能 黏温效应 流体摩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度系统油泵粘性摩擦功耗的探讨及应用
4
作者 鲍高弟 谢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57,共3页
针对攀钢1450热轧板厂1250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摩擦功耗进行了分析测试,发现油泵功率损耗较大;根据流体力学流体内摩擦定理及积分原理,对油泵粘性摩擦功耗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系统摩擦功耗测试和粘性摩擦功耗分析... 针对攀钢1450热轧板厂1250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摩擦功耗进行了分析测试,发现油泵功率损耗较大;根据流体力学流体内摩擦定理及积分原理,对油泵粘性摩擦功耗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系统摩擦功耗测试和粘性摩擦功耗分析结果,提出系统改进方案并实施,改造效果较好;并发现油泵粘性摩擦功耗分析结果,对高粘度系统的精确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轧机 油膜轴承 润滑系统 热轧板厂 流体摩擦 粘性摩擦功耗 油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油孔结构对环下润滑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朱鹏飞 姜乐 +2 位作者 吕亚国 公平 刘振侠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1,共11页
为了研究径向油孔结构对环下润滑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征建立了数值计算方法,针对包含输油通道、径向油孔和轴承组件的物理仿真模型开展了油气两相流动计算,对比并讨论了不同径向油孔结构下轴承内部... 为了研究径向油孔结构对环下润滑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征建立了数值计算方法,针对包含输油通道、径向油孔和轴承组件的物理仿真模型开展了油气两相流动计算,对比并讨论了不同径向油孔结构下轴承内部的油气分布和黏性摩擦损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径向油孔孔径增大后轴承内部的平均滑油体积分数单调增加且滑油分布更均匀。径向油孔布设在周向油槽的同侧有利于提升轴承内部的平均滑油体积分数,同时滑油沿周向分布的均匀性较好。轴承组件表面扩展参数受径向油孔结构的影响,其变化趋势与平均滑油体积分数的变化相似。全部采用经验公式预测得到的黏性摩擦损失整体偏高,且不能反映径向油孔结构参数的影响,数值模拟和经验公式相结合计算得到的黏性摩擦损失与直接采用数值模拟获得的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轴承 环下润滑 径向油孔 油气两相流 流体黏性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定纤感知器接触模型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征宇 俞海峰 +1 位作者 周维 黄继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9-31,共3页
通过分析不同粗细丝条在感知器中的运动状态,利用摩擦学润滑状态的定义,阐明润滑膜厚度是衡量摩擦性质的关键,并通过感知器间隙与丝条直径的计算,建立了间歇式感知器的纤度感知理论模型,指出间歇式感知器主要属于混合摩擦而不是液体摩擦。
关键词 间歇式感知器 丝条 膜厚 固体摩擦 流体摩擦 边界摩擦 混合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器垫片厚度对灵敏度的影响浅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陆开阳 胡征宇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1,37,共3页
通过缫丝试验与摩擦类型理论分析,论证垫片厚度对感知器灵敏度的影响,并得出结论:丝条与感知器隔距片间存在着流体摩擦与边界摩擦。
关键词 垫片厚度 感知器 灵敏度 流体摩擦 边界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质骨内液体渗透特性研究
8
作者 李德源 陈海斌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0-143,共4页
通过把松质骨材料复杂结构简化形成立方框架结构,利用简化的等效单元流道,考虑固体网架表面对孔间骨髓等流体的摩擦阻力作用,得到了在高孔隙率松质骨中的压力降与流速的关系式及松质骨材料渗透率的估计式。通过专用的实验装置测定了... 通过把松质骨材料复杂结构简化形成立方框架结构,利用简化的等效单元流道,考虑固体网架表面对孔间骨髓等流体的摩擦阻力作用,得到了在高孔隙率松质骨中的压力降与流速的关系式及松质骨材料渗透率的估计式。通过专用的实验装置测定了两种不同孔径松质骨的渗透率。结果表明,根据所给模型理论预测的结果和实验值一致性较好,在松质骨力学行为研究中能够提供渗透特性的相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 多孔介质 渗透率 流体摩擦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镜面反射率的铝—钛合金、含在此合金的反射层和包括此反射层的镜子和零件
9
作者 斯蒂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高镜面反射率 铝-钛合金 反射层 专利 流体力学与摩擦研究中心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