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油气系统中流体地质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许浩
汤达祯
+3 位作者
尹微
赵一民
何祖荣
邢卫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贯穿于烃类生成、运移、聚集及后期演化的各个阶段。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油气的角度出发,将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划分为流体自身作用、流体—流体作用和流体—岩石作用3大类。分析了各种作用的成...
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贯穿于烃类生成、运移、聚集及后期演化的各个阶段。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油气的角度出发,将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划分为流体自身作用、流体—流体作用和流体—岩石作用3大类。分析了各种作用的成因机制和控制因素及其对含油气系统中流体性质的影响,指出含油气系统中多种流体地质作用的综合性研究和定量性模拟是今后流体地质学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流体地质作用
油气运移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体地质作用的构造效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志忠
邱亮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2-69,共8页
许多事实证明,在地壳及地球深部存在着大量的流体,它们以气体、液体、熔融体等形式存在于地球内部不同深度处。这些流体的活动在地壳及岩石圈运动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作用贯穿于地壳与岩石圈运动演化的全过程,地球表...
许多事实证明,在地壳及地球深部存在着大量的流体,它们以气体、液体、熔融体等形式存在于地球内部不同深度处。这些流体的活动在地壳及岩石圈运动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作用贯穿于地壳与岩石圈运动演化的全过程,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构造与流体作用的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地质作用
构造效应
气体
液体
熔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地质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婕
翟世奎
+2 位作者
于增慧
王轲
张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43,共17页
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存在形式:H2O、H+和(HO)−)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水”既可以以流体或熔体的形式存在,又可以存在于含水矿物、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和致密含水镁硅酸盐中。在本文中,“流体”是指以水为主体包括溶解于水中或随水迁...
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存在形式:H2O、H+和(HO)−)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水”既可以以流体或熔体的形式存在,又可以存在于含水矿物、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和致密含水镁硅酸盐中。在本文中,“流体”是指以水为主体包括溶解于水中或随水迁移的元素和化合物。在俯冲带的地震作用、地幔部分熔融、岩浆作用以及海底热液活动等重大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俯冲带是水化了的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进入地球深处的关键部位,也是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在俯冲带,流体随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进入地球深部,部分在挤压和摩擦热的作用下脱逸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连同岩石矿物变质所产生的水进入上覆地幔楔,从而降低上覆地幔物质的熔点,产生岩浆;岩浆上升一方面加热了沿裂隙或物质间隙下渗的海水,另一方面也会因岩浆冷却产生岩浆作用后期热液流体,这些加热的下渗海水和岩浆作用后期流体构成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物质基础;海底热液活动不仅将大量地下元素或物质输入大洋水体从而影响了大洋海水的物质组成及生态环境,而且在海底形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液多金属矿体。因此,流体是贯穿板块俯冲及其所产生的各种重要地质作用过程的介质,从而成为研究这些重要地质作用的示踪剂。本文在分析了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流体在俯冲带地震发生机制、岩浆作用过程、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模式及俯冲带流体成矿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近期研究工作应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进一步准确地定量评估通过板块俯冲作用进入地球深部的“流体”通量,为最终解决全球地球化学或物质循环问题作出贡献;(2)全面、准确地描述俯冲作用中流体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建立俯冲带流体地质作用的理论模型;(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测试分析手段,重点获取矿物原位微区分析、矿物流体包裹体物理化学指标测试、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等方面的精细准确数据,用于查明当前取样观测手段无法触及的地下深处物质状态和作用过程;(4)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俯冲带流体地质作用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地质作用
俯冲带
研究现状
近期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严重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李中超
陈洪德
+4 位作者
余成林
杜利
乔勇
刘伟伟
孙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针对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2块严重非均质油藏,采用室内实验对注水前后实际岩心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条件的化学动力作用加速了碎屑组分中的长石类矿物尤其是斜长石的溶蚀,同时...
针对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2块严重非均质油藏,采用室内实验对注水前后实际岩心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条件的化学动力作用加速了碎屑组分中的长石类矿物尤其是斜长石的溶蚀,同时生成了新的高岭石晶体并分布于细小孔喉,但对碳酸盐类矿物的影响较小。注水冲刷等物理动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储集层泥质矿物总量的降低和粉砂—极细砂级石英颗粒的缺失,且主要发生在物性较好且优势渗流通道较发育的层段。在储集层孔喉变化方面,注水开发既使相对较大孔喉增加,改善了储集层的渗滤条件,也使孔喉分选程度降低,加剧了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等宏观参数变化看,注水开发致使储集层总体平均有效孔隙度降低4.63%,而总体平均有效渗透率上升8.93%,原始物性不同的储集层注水后物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非均质
注水开发
流体
动力
地质
作用
马太效应
胡状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10块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研究
5
作者
向春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3-58,共6页
针对文10块沙3中储层的地质特点,采用试验方法对注水开发前后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对储层岩石组分、储层砂岩粒度、孔喉结构、孔渗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物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粒级缺失现...
针对文10块沙3中储层的地质特点,采用试验方法对注水开发前后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对储层岩石组分、储层砂岩粒度、孔喉结构、孔渗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物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粒级缺失现象,经过长期的水驱开发,部分小孔隙转变为大孔隙的趋势较为明显,参与渗流的最小孔喉直径大大提高,孔喉非均质性变强。长期注水开发后,物性好的储层物性更好,物性差的储层则更差,储层物性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马太效应"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喉结构
储层物性
注水开发
流体
动力
地质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沉积盆地构造岩相变形史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7
6
作者
方维萱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共21页
基于(非)金属矿产-铀-煤-油气资源同盆共存,盆内构造岩相变形史与成藏成矿事件的耦合结构一直是科学难题。在构造岩相学填图和构造岩相变形史研究基础上,将沉积盆地构造岩相变形史划分为前盆地期、成盆期、盆地反转期、盆地构造变形改...
基于(非)金属矿产-铀-煤-油气资源同盆共存,盆内构造岩相变形史与成藏成矿事件的耦合结构一直是科学难题。在构造岩相学填图和构造岩相变形史研究基础上,将沉积盆地构造岩相变形史划分为前盆地期、成盆期、盆地反转期、盆地构造变形改造期、盆内岩浆叠加期和盆地表生变化期6个演化期。研究发现,采用构造岩相学填图创新方法,可有效圈定沉积盆地内同生构造样式与构造组合。在火山岩区采用次火山岩侵入、火山隐爆-侵出、火山爆发-喷发等12个相系进行构造岩相填图,有助于有效圈定火山机构中心、火山热液成岩成矿中心和火山热水沉积成岩成矿中心的位置。盆-山-原转换构造岩相带是流体大规模运移和储集构造岩相带,也是(非)金属矿-铀-煤-油气资源同盆共存富集成藏成矿的有利构造岩相带;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和后陆盆地具有不同的变形构造组合;构造岩相学研究和填图有助于研究沉积盆地变形期内古热储构造、冠羽状垂向热流柱构造、煤系烃(矿)源岩生排烃成藏成矿事件序列等问题。壳源岩浆、幔-壳混源岩浆、幔源岩浆在盆地岩浆叠加期,形成了相应的岩浆叠加构造样式和岩浆叠加成岩相系。在盆内岩浆底拱侵位形成的穹状不对称复式褶皱系统内,发育了强烈的岩浆-构造-岩性-热流体四重耦合结构,形成了与盆内岩浆再造-叠加成岩成矿有关的电气石热流柱构造,以底拱旋转断褶带、电气石和白云母蚀变相系为特征。与盆内岩浆-改造作用有关的富CO_(2)型热流柱构造,表现为热启断裂组和铁锰碳酸盐矿物垂向分带,并与菱铁矿矽卡岩相→矽卡岩化大理岩相→铁锰碳酸盐化大理岩相→大理岩化结晶灰岩垂向分带相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相变形史
沉积盆地
流体地质作用
研究方法
同生构造样式
变形构造样式
岩浆-叠加构造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油气系统中流体地质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许浩
汤达祯
尹微
赵一民
何祖荣
邢卫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勘探前期研究项目(2002008)的部分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博士论文扶持基金
文摘
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贯穿于烃类生成、运移、聚集及后期演化的各个阶段。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油气的角度出发,将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划分为流体自身作用、流体—流体作用和流体—岩石作用3大类。分析了各种作用的成因机制和控制因素及其对含油气系统中流体性质的影响,指出含油气系统中多种流体地质作用的综合性研究和定量性模拟是今后流体地质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流体地质作用
油气运移
地球化学
Keywords
petroleum system,geological function of fluid,hydrocarbon migration, geochemistry
分类号
TE1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地质作用的构造效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志忠
邱亮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2-69,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三0五项目!(96-915)02-01专题(阿尔泰变形变质及流体作用研究)
文摘
许多事实证明,在地壳及地球深部存在着大量的流体,它们以气体、液体、熔融体等形式存在于地球内部不同深度处。这些流体的活动在地壳及岩石圈运动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作用贯穿于地壳与岩石圈运动演化的全过程,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构造与流体作用的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流体地质作用
构造效应
气体
液体
熔融体
Keywords
fluid-rock interaction, mass transport, volume loss, deforination,structure, fluid
分类号
P51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地质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婕
翟世奎
于增慧
王轲
张侠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43,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2)。
文摘
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存在形式:H2O、H+和(HO)−)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水”既可以以流体或熔体的形式存在,又可以存在于含水矿物、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和致密含水镁硅酸盐中。在本文中,“流体”是指以水为主体包括溶解于水中或随水迁移的元素和化合物。在俯冲带的地震作用、地幔部分熔融、岩浆作用以及海底热液活动等重大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俯冲带是水化了的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进入地球深处的关键部位,也是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在俯冲带,流体随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进入地球深部,部分在挤压和摩擦热的作用下脱逸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连同岩石矿物变质所产生的水进入上覆地幔楔,从而降低上覆地幔物质的熔点,产生岩浆;岩浆上升一方面加热了沿裂隙或物质间隙下渗的海水,另一方面也会因岩浆冷却产生岩浆作用后期热液流体,这些加热的下渗海水和岩浆作用后期流体构成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物质基础;海底热液活动不仅将大量地下元素或物质输入大洋水体从而影响了大洋海水的物质组成及生态环境,而且在海底形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液多金属矿体。因此,流体是贯穿板块俯冲及其所产生的各种重要地质作用过程的介质,从而成为研究这些重要地质作用的示踪剂。本文在分析了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流体在俯冲带地震发生机制、岩浆作用过程、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模式及俯冲带流体成矿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近期研究工作应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进一步准确地定量评估通过板块俯冲作用进入地球深部的“流体”通量,为最终解决全球地球化学或物质循环问题作出贡献;(2)全面、准确地描述俯冲作用中流体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建立俯冲带流体地质作用的理论模型;(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测试分析手段,重点获取矿物原位微区分析、矿物流体包裹体物理化学指标测试、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等方面的精细准确数据,用于查明当前取样观测手段无法触及的地下深处物质状态和作用过程;(4)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俯冲带流体地质作用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流体地质作用
俯冲带
研究现状
近期研究方向
Keywords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fluids
subduction zone
research actuality
recent research direct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严重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李中超
陈洪德
余成林
杜利
乔勇
刘伟伟
孙利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06-004)
文摘
针对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2块严重非均质油藏,采用室内实验对注水前后实际岩心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条件的化学动力作用加速了碎屑组分中的长石类矿物尤其是斜长石的溶蚀,同时生成了新的高岭石晶体并分布于细小孔喉,但对碳酸盐类矿物的影响较小。注水冲刷等物理动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储集层泥质矿物总量的降低和粉砂—极细砂级石英颗粒的缺失,且主要发生在物性较好且优势渗流通道较发育的层段。在储集层孔喉变化方面,注水开发既使相对较大孔喉增加,改善了储集层的渗滤条件,也使孔喉分选程度降低,加剧了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等宏观参数变化看,注水开发致使储集层总体平均有效孔隙度降低4.63%,而总体平均有效渗透率上升8.93%,原始物性不同的储集层注水后物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严重非均质
注水开发
流体
动力
地质
作用
马太效应
胡状集油田
Keywords
serious heterogeneity
waterftooding development
hydrodDaamic geology effect
Matthew effect
Huzhuangji Oilfield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10块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研究
5
作者
向春晓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3-58,共6页
基金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科研项目(2012103)资助
文摘
针对文10块沙3中储层的地质特点,采用试验方法对注水开发前后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对储层岩石组分、储层砂岩粒度、孔喉结构、孔渗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物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粒级缺失现象,经过长期的水驱开发,部分小孔隙转变为大孔隙的趋势较为明显,参与渗流的最小孔喉直径大大提高,孔喉非均质性变强。长期注水开发后,物性好的储层物性更好,物性差的储层则更差,储层物性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马太效应"现象明显。
关键词
孔喉结构
储层物性
注水开发
流体
动力
地质
作用
Keywords
pore-throat architectur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flood development
hydrodynamicgeology effect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沉积盆地构造岩相变形史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7
6
作者
方维萱
机构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矿山生态环境资源创新实验室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共21页
基金
国家行业公益专项科研项目(201511016-1)
科技部转制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2008EG115074)
+1 种基金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1B090)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LC-ZGB-2021007)。
文摘
基于(非)金属矿产-铀-煤-油气资源同盆共存,盆内构造岩相变形史与成藏成矿事件的耦合结构一直是科学难题。在构造岩相学填图和构造岩相变形史研究基础上,将沉积盆地构造岩相变形史划分为前盆地期、成盆期、盆地反转期、盆地构造变形改造期、盆内岩浆叠加期和盆地表生变化期6个演化期。研究发现,采用构造岩相学填图创新方法,可有效圈定沉积盆地内同生构造样式与构造组合。在火山岩区采用次火山岩侵入、火山隐爆-侵出、火山爆发-喷发等12个相系进行构造岩相填图,有助于有效圈定火山机构中心、火山热液成岩成矿中心和火山热水沉积成岩成矿中心的位置。盆-山-原转换构造岩相带是流体大规模运移和储集构造岩相带,也是(非)金属矿-铀-煤-油气资源同盆共存富集成藏成矿的有利构造岩相带;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和后陆盆地具有不同的变形构造组合;构造岩相学研究和填图有助于研究沉积盆地变形期内古热储构造、冠羽状垂向热流柱构造、煤系烃(矿)源岩生排烃成藏成矿事件序列等问题。壳源岩浆、幔-壳混源岩浆、幔源岩浆在盆地岩浆叠加期,形成了相应的岩浆叠加构造样式和岩浆叠加成岩相系。在盆内岩浆底拱侵位形成的穹状不对称复式褶皱系统内,发育了强烈的岩浆-构造-岩性-热流体四重耦合结构,形成了与盆内岩浆再造-叠加成岩成矿有关的电气石热流柱构造,以底拱旋转断褶带、电气石和白云母蚀变相系为特征。与盆内岩浆-改造作用有关的富CO_(2)型热流柱构造,表现为热启断裂组和铁锰碳酸盐矿物垂向分带,并与菱铁矿矽卡岩相→矽卡岩化大理岩相→铁锰碳酸盐化大理岩相→大理岩化结晶灰岩垂向分带相共生。
关键词
构造岩相变形史
沉积盆地
流体地质作用
研究方法
同生构造样式
变形构造样式
岩浆-叠加构造样式
Keywords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ectonic lithofacies
sedimentary basin
fluid geologic process
research methodology
style of syn-tectonics
style of deformation tectonics
style of magmatic superimposition
分类号
P586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油气系统中流体地质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许浩
汤达祯
尹微
赵一民
何祖荣
邢卫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体地质作用的构造效应
赵志忠
邱亮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地质作用
徐婕
翟世奎
于增慧
王轲
张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严重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
李中超
陈洪德
余成林
杜利
乔勇
刘伟伟
孙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10块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研究
向春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沉积盆地构造岩相变形史研究方法及应用
方维萱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