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矿物包裹体和信号采集时间对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宇 钟世华 +5 位作者 李三忠 赵鸿 薛梓萌 郭广慧 刘嘉情 牛警徽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400,共13页
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已成为当前地球科学领域常规的分析手段。然而,锆石微区分析结果的解译受到分析点选取、仪器稳定性和采集信号校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定量揭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锆石微区分析结果是准确探讨该结果地质... 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已成为当前地球科学领域常规的分析手段。然而,锆石微区分析结果的解译受到分析点选取、仪器稳定性和采集信号校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定量揭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锆石微区分析结果是准确探讨该结果地质意义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来自青海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晚三叠世二长花岗斑岩岩体中的锆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LA-ICP-MS锆石原位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以探究副矿物包裹体和信号采集时间对锆石微区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信号采集时间较短时会得到较大的U-Pb定年误差,但它的改变并不会对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对比含矿物包裹体和不含矿物包裹体的分析点可知,矿物包裹体的存在同样不会对定年结果产生明显干扰。然而,若选择的锆石分析位置含有磷灰石等副矿物包裹体,得到的分析数据会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假象,从而造成诸多误判,如推断出错误的岩浆氧逸度特征等。因此,锆石微区分析前必须首先查明所分析的位置是否存在副矿物包裹体,而在探讨锆石微量元素数据的地质意义前必须将受到矿物包裹体混染的锆石数据予以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 U-PB 副矿物包裹 信号采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定年的可靠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姚海涛 郑海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7-511,共5页
通过对Rb-Sr等时线原理应用的必要条件及流体包裹体样品的成因特点的分析,认为是否可以用流体包裹体Rb-Sr定年在理论上尚需解决以下问题:(1)因矿物中常有不同期次、不同成因的流体包裹体存在,必须保证所选择的各流体包裹体样品具有相同... 通过对Rb-Sr等时线原理应用的必要条件及流体包裹体样品的成因特点的分析,认为是否可以用流体包裹体Rb-Sr定年在理论上尚需解决以下问题:(1)因矿物中常有不同期次、不同成因的流体包裹体存在,必须保证所选择的各流体包裹体样品具有相同的初始Sr同位素比值;(2)流体包裹体中Rb与Sr的分异机理以及分异程度问题,即流体中Rb与Sr之间是否存在分异和分异程度是否可以达到Sr同位素分析的精度要求。已有的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研究资料和数据的分析检验结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等时线图上数据点分散;拟合年龄较老;等时线拟合品质参数MSWD偏大,可靠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rb-sr等时线 可靠性 铷同位素 锶同位素 分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新桥Cu-S-Fe矿床下盘石英黄铁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宇 邵拥军 +2 位作者 全伟 刘忠法 刘清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8-1176,共9页
为了探讨新桥Cu—S—Fe矿床的形成是否经历过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工作基础上,对层状矿体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Rb-Sr同位素定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 为了探讨新桥Cu—S—Fe矿床的形成是否经历过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工作基础上,对层状矿体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Rb-Sr同位素定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38.0±2.3Ma(MSWD=5.4),与矶头复式岩株的成岩年龄相近(140.4±2.2Ma),而且下盘网脉状矿化石英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n(^(87)Sr)/n(^(86)Sr)初始值(0.71138±0.00014)和矶头岩株的n(^(87)Sr)/n(^(86)Sr)初始比值相近,说明下盘网脉状矿化为岩浆热液成因,并非为海西期海底喷流通道。与典型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进行地质特征对比分析也发现,新桥Cu—S—Fe矿床地质特征有别于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综合分析认为,新桥Cu—S—Fe矿床应属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等时线 石英流体包裹 下盘石英黄铁矿脉 新桥Cu-S-Fe矿床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和石英Rb-Sr定年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夏杰 程顺波 +6 位作者 薛喜林 李剑锋 付建明 卢友月 杨齐智 李雄飞 马丽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62-1874,共13页
【研究目的】为探讨衡阳盆地及周边地区铅锌矿床的成因问题,本文对研究程度较高的清水塘铅锌矿床开展工作。【研究方法】通过矿床地质调查,不同阶段石英、方解石及闪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石英Rb-Sr测年工作,探讨其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 【研究目的】为探讨衡阳盆地及周边地区铅锌矿床的成因问题,本文对研究程度较高的清水塘铅锌矿床开展工作。【研究方法】通过矿床地质调查,不同阶段石英、方解石及闪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石英Rb-Sr测年工作,探讨其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演化与成矿过程。【研究结果】根据矿物组合及矿脉之间的穿切关系,本文将清水塘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划分为黄铁矿-石英(Ⅰ)、石英-方铅矿-闪锌矿(Ⅱ)和重晶石-方解石(Ⅲ)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Ⅱ阶段石英、闪锌矿中均发育L和VL两种类型原生、次生流体包裹体;Ⅰ阶段石英、Ⅲ阶段方解石主要发育VL型原生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Ⅱ阶段石英原生包裹体根据均一温度、盐度可细分为258~296℃、8.55%~9.21%NaCl eqv,260~298℃、3.61%~4.18%NaCl eqv,120~160℃、12.73%~18.22%NaCl eqv及145~168℃、3.06%~3.87%NaCl eqv 4组,而闪锌矿均一温度、盐度主要集中于102~178℃、10.24%~19.45%NaCl eqv;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中盐度的NaCl-H_(2)O体系热液。结合包裹体产状和均一温度可知:Ⅱ阶段中盐度、低盐度流体具有不同的来源与演化过程,前者多成群分布,应为Ⅰ阶段中温(210~312℃)、中盐度(12.30%~19.30%NaCl eqv)流体演化而来;后者多沿矿物裂隙产出,可能为后期低盐度大气降水混合的结果。本文获得2组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8.8±2.4)Ma和(17.86±0.42)Ma,前者代表清水塘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后者记录后期构造叠加的时代;二者均明显晚于矿区附近周家岭花岗岩((203.0±1.4)Ma)及邻区关帝庙岩体((223.4±1.9)Ma)的成岩时代。【结果】考虑到区内铅锌成矿流体与岩浆活动有关,结合清水塘、留书塘矿区硫化物S、Pb同位素组成特点推测矿区深部存在晚白垩世隐伏岩体,为铅锌成矿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石英rb-sr 矿床成因 铅锌矿床 清水塘 矿产勘查工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钨矿带东段长岭尖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王静 张达玉 +5 位作者 张飞 翁望飞 许红兵 孟翔 杨华炜 周涛发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9-1045,共17页
长岭尖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段新发现的钨多金属矿床。笔者等测得长岭尖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3.8±1.3 Ma,与矿区深部同时代白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根据长岭尖矿床的矿化蚀变组合特征,其成矿期次从早到晚可分为... 长岭尖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段新发现的钨多金属矿床。笔者等测得长岭尖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3.8±1.3 Ma,与矿区深部同时代白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根据长岭尖矿床的矿化蚀变组合特征,其成矿期次从早到晚可分为:黑钨矿—硫化物—石英阶段(阶段Ⅰ)、硫化物—石英阶段(阶段Ⅱ)和方解石—石英阶段(阶段Ⅲ)。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其成矿温度和盐度从阶段Ⅰ(281~386℃,0.70%~10.11%NaCl_(eq))→阶段Ⅱ(186~317℃,0.70%~4.03%NaCl_(eq))→阶段Ⅲ(156~202℃,0.70%~2.07%NaCl_(eq)),逐渐降低。长岭尖矿床硫化物中的δ~(34)S_(V-CDT)范围介于-4.5‰~2.8‰(阶段Ⅰ和阶段Ⅱ),矿化共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阶段Ⅰ和阶段Ⅱ)的δD_(V-SMOW)介于-70.3‰~-58.3‰和石英中δ~(18)O_(石英)换算得到的δ~(18)O_(H2O)值介于-0.1‰~4.8‰,均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从早到晚大气降水比例逐渐增高。长岭尖矿床钨的沉淀主要受控于流体不混溶作用,硫化物矿物的沉淀主要受控于流体混合作用。综合分析显示,长岭尖矿床与江南钨矿带钨矿床类似,成矿流体均来源于岩浆水,且后期都存在大气降水加入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流体包裹 H—O同位素 S同位素 江南钨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微山稀土矿矿床成因:来自云母Rb-Sr年龄、激光Nd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44
6
作者 蓝廷广 范宏瑞 +2 位作者 胡芳芳 杨奎锋 王永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8-442,共15页
微山稀土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鲁西地块,为与碱性岩相关的伟晶岩型稀土矿床。根据单颗粒云母Rb-Sr定年,其形成于119.5 Ma,属于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大规模成矿事件的一部分。稀土矿物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激光Nd同位素研究表明,稀土矿... 微山稀土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鲁西地块,为与碱性岩相关的伟晶岩型稀土矿床。根据单颗粒云母Rb-Sr定年,其形成于119.5 Ma,属于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大规模成矿事件的一部分。稀土矿物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激光Nd同位素研究表明,稀土矿的成矿物质与其围岩碱性岩一样,来源于富集地幔。对稀土矿脉中的石英、萤石和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流体包裹体主要分为以下4类:(1)H2O包裹体(H类),(2)纯CO2包裹体(C类),(3)H2O+CO2包裹体(HC类)和(4)H2O+CO2+子矿物包裹体(HCD类),其中H类包裹体为次生包裹体,其余为原生包裹体,HCD包裹体中的子矿物为无水芒硝、重晶石、天青石、方解石、钾芒硝和钙芒硝等。HC和HCD类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变化于205~433℃之间,捕获压力在120~200 MPa之间,结合子矿物大量发育,成矿流体应为中压环境下的中高温、高浓度流体。这种流体富含CO 32?、SO 42?、F-阴离子以及Na+、K+、Ca2+、Sr2+和Ba2+等阳离子,并且其中的S同位素组成具有岩浆硫的特征,因此,其可能来自碱性岩浆的分异,通过岩浆-流体不混溶作用形成。C类、HC类和HCD类包裹体的密切共生以及不同充填度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的相似表明流体可能发生不混溶作用。稀土元素主要以[REEF]2+形式运移,运移过程中的流体不混溶作用可能是稀土矿物沉淀的决定因素。成矿晚期可能发生流体混合作用,但对稀土矿的沉淀贡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等时线 激光Nd同位素 流体包裹 不混溶作用 微山稀土矿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金山金矿成矿时代探讨--来自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35
7
作者 毛光周 华仁民 +1 位作者 龙光明 陆慧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2-539,共8页
本文测定了金山金矿含金石英脉型矿石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年龄,试图弄清金山金矿的成矿时代。结果显示,含金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成年龄为379±49Ma,所得Sr同位素初始比(87Sr/86Sr)i=0.7138±0.0011。根据笔者先前所测蚀变岩型矿... 本文测定了金山金矿含金石英脉型矿石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年龄,试图弄清金山金矿的成矿时代。结果显示,含金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成年龄为379±49Ma,所得Sr同位素初始比(87Sr/86Sr)i=0.7138±0.0011。根据笔者先前所测蚀变岩型矿体含金黄铁矿的黄铁矿Rb-Sr年龄及前人的定年工作,可以推测金山金矿的成矿作用是多期次的,并且在各期内部还有可能是多次脉动式成矿。但金山金矿主要的成矿时代是在晋宁期和海西期,其中晋宁期是蚀变岩型金矿体形成的主要时期,而海西期则是含金石英脉型金矿体形成的主要时期。石英流体包裹体所得的Sr同位素初始比,明显高于玄武岩的值(0.704),而比陆源硅酸盐的值(0.720)偏低,表明成矿物质为壳源物质,并有深源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石英流体包裹 Rb—Sr 金山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金矿床成矿年代、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江 吕新彪 +2 位作者 彭三国 龚银杰 曹晓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1-652,共12页
花牛山金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柳园地区,是一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在花牛山钾长花岗岩与蓟县系平头山组大理岩的接触带上。获得矽卡岩型矿石中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221.0+3.4Ma,成岩一成矿时间误差范围内一致,暗示成矿作用发生... 花牛山金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柳园地区,是一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在花牛山钾长花岗岩与蓟县系平头山组大理岩的接触带上。获得矽卡岩型矿石中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221.0+3.4Ma,成岩一成矿时间误差范围内一致,暗示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三叠世。石英一硫化物期早阶段石英中发育四类流体包裹体:富液两相包裹体(I型)、富气两相包裹体(Ⅱ型)、三相包裹体(Ⅲ型)和纯液相包裹体(Ⅳ型)。I型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70~430℃,多数集中在300~370℃,盐度介于6.59%~14.04%NaCleq;II型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330~415℃,盐度为12.62%~16.14%NaCleq;Ⅲ型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范围为300~436℃。晚阶段方解石中仅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I型),均一温度范围为121~182℃,相应盐度4.34%~8.01%NaCleq。主成矿阶段(即早阶段)流体具高温、中等盐度、富CO2、CH4流体特征,并在300~415℃温度区间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温度和盐度逐渐降低,密度有增大趋势。流体系统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18O和δD值分别为-0.01‰~0.29‰和-116‰-10‰,暗示成矿流体是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矿石金属硫化物δ34s值范围为4.21‰~6.53‰,均一化程度较高,矿石硫主要来自花牛山钾长花岗岩浆。结合区域地质,认为该矿床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幔源岩浆底侵诱发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继而导致构造一岩浆活动和金成矿作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Re—Os 流体包裹 成矿物质 花牛山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锌矿流体包裹体Ar-Ar定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蒋映德 邱华宁 肖慧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流体包裹 研究 闪锌矿 同位素代学 硫化物矿床 成矿 rb-sr Sm-Nd 成矿时代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盘石—盘信地区铅锌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与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小峰 杨坤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2-781,共10页
黔东盘石—盘信地区铅锌矿床位于雪峰山西缘,扬子地块与江南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是黔东地区比较典型的铅锌矿床。对该区铅锌矿床成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等时线法定年,获得成矿年龄为486±3 Ma(MSWD=1.2),(^(87)Sr/^(86)Sr)_(i)值为0.70... 黔东盘石—盘信地区铅锌矿床位于雪峰山西缘,扬子地块与江南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是黔东地区比较典型的铅锌矿床。对该区铅锌矿床成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等时线法定年,获得成矿年龄为486±3 Ma(MSWD=1.2),(^(87)Sr/^(86)Sr)_(i)值为0.70918±0.00002。成矿期方解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成分分析表明,该区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为277℃,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_(2)、H_(2)O为主,个别还含有少量CH 4,液相成分以Na+、Ca^(2+)、Mg^(2+)、Cl^(-)为主,少量K^(+)、SO_(4)^(2-)。综合研究表明:本区矿床形成于晚寒武世末—早奥陶世初,晚于赋矿地层寒武系第二统清虚洞组,属于后生成矿。闪锌矿(^(87)Sr/^(86)Sr)_(i)值高于赋矿围岩,与早寒武世海水的^(87)Sr/^(86)Sr值相近,结合区域地层含矿性分析,推测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下伏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成矿流体为中低温热卤水成因,可能还混有其他热液来源,Pb、Zn元素在成矿流体中以氯化物形式迁移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等时线 流体包裹 铅锌矿床 盘石—盘信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40)Ar-^(39)Ar计时技术及其矿床定年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邱华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10,共8页
60年代中叶建立的40Ar39Ar计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矿物岩石的年龄,探讨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重要地质问题。高精度40Ar39Ar计时技术的建立,使微钾矿物、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成为可能。本... 60年代中叶建立的40Ar39Ar计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矿物岩石的年龄,探讨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重要地质问题。高精度40Ar39Ar计时技术的建立,使微钾矿物、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成为可能。本文综合了笔者十多年来从事流体包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法 流体包裹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仑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和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邦成 余金杰 +4 位作者 陈春生 王铁柱 车林睿 陆振裕 尹灵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5-690,共16页
仑山金矿床位于宁镇矿集区东端。成矿期分为沉积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热液Ⅰ阶段和热液Ⅱ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石英中的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330~366℃之间,盐度w(Na Cl_(eq))变化于4.96... 仑山金矿床位于宁镇矿集区东端。成矿期分为沉积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热液Ⅰ阶段和热液Ⅱ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石英中的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330~366℃之间,盐度w(Na Cl_(eq))变化于4.96%~6.74%之间,热液Ⅰ阶段方解石中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150~240℃之间,w(Na Cl_(eq))变化于0.71%~9.80%之间,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流体;热液Ⅱ阶段石英、方解石和萤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24~260℃,盐度w(Na Cl_(eq))变化于1%~8%之间,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流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成矿流体为岩浆流体,热液Ⅱ阶段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占主导,但仍有少量岩浆流体。硫同位素研究表明,仑山金矿床沉积成矿期硫除来源于三叠系青龙群膏盐层外,有机质也参与了沉积成矿期中金矿的形成。热液Ⅰ阶段硫来源于沉积成岩阶段黄铁矿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岩浆硫也提供了成矿物质。萤石Sm-Nd测年分析表明,仑山金矿床热液Ⅱ阶段成矿年龄为(93.7±3.1)Ma,推断主成矿阶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仑山金矿床的形成代表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晚期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 同位素 SM-ND 矿床成因 仑山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那更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锆石U-Pb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5
13
作者 全长恩 夏楚林 +3 位作者 张文昭 甄士坤 杜瑜 韩芝弘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4-1169,共16页
那更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是青海境内截至目前发现的首个大型独立银矿床,对其开展成矿研究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本文对矿区内的矿化流纹岩、含矿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以及U-Pb年代学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 那更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是青海境内截至目前发现的首个大型独立银矿床,对其开展成矿研究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本文对矿区内的矿化流纹岩、含矿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以及U-Pb年代学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和成因类型。对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19.2±1.4 Ma,属于晚三叠世。矿化石英脉样品中流体包裹体NaCl-H_(2)O-CO_(2)体系温度范围为75~346℃,盐度(NaCl_(eqv))为2.57%~7.86%,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并计算得出其成矿深度为0.330~1.046 km。δD_(SMOW)值和δ^(18)O H_(2)O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8.2‰~-86.7‰和-11.02‰~10.02‰,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δ^(34)S值为-6.1‰~0.5‰,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体系。综合分析认为,含矿流纹质熔浆在近地表结晶过程中析出的含水流体,沿断裂带上升至浅部开放体系时,在静水条件下减压沸腾引发流体系统中的温度和硫逸度快速降低,从而导致银、铅、锌等元素沉淀成矿,其成因类型属于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锆石U-Pb H-O-S同位素 那更银多金属矿 东昆仑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朱明田 武广 +4 位作者 解洪晶 万阈 钟伟 糜梅 刘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67-3682,共16页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379.9±8.3Ma,表明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型)、含CO2三相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并有少量纯CO2及纯CH4包裹体。成矿早阶段钾长石化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晶中主要为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00~395℃之间,峰值为358~395℃,盐度介于7.59%~11.22%NaCleqv;主成矿阶段石英细脉中主要发育W型、C型和S型包裹体,并可见少量纯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230~378℃,盐度变化较大,介于0.02%~52.00%NaCleqv;成矿晚阶段石英-方解石脉中仅见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8~241℃之间,盐度主要介于1.57%~9.54%NaCleqv。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43℃,压力为17~59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介于1.7~2.2km之间。成矿流体不混溶或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推测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向伊犁-中天山微板块之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RE-OS 流体包裹 斑岩型铜钼矿床 莱历斯高尔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都兰县下得波利铜钼矿区锆石U-Pb测年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刘建楠 丰成友 +3 位作者 亓锋 李国臣 马圣钞 肖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9-690,共12页
下得波利铜钼矿为近年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位于青海省昆南构造带。本文在详细调查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开展了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下得波利矿区花岗斑岩的锆石SIMSU-Pb年龄为244.2±2.1... 下得波利铜钼矿为近年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位于青海省昆南构造带。本文在详细调查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开展了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下得波利矿区花岗斑岩的锆石SIMSU-Pb年龄为244.2±2.1Ma;成矿斑岩为钙碱性系列,具高硅(SiO2=72.00%~74.92%)、富铝(Al2O3=13.60%~14.52%)、低钾(K2O=1.86%~1.72%),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11.83~5.64)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等特征;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类型有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50~310℃之间,盐度介于2.77%~32.27%NaCleqv,认为成矿流体不混溶作用所引起的富含挥发份物质的流体分离,是造成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和金属元素淀积成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S锆石U-Pb测 岩石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 构造环境 下得波利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松树沟榴闪岩锆石U-Pb定年、矿物包裹体和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6
作者 钱加慧 杨秀清 +3 位作者 刘良 曹玉亭 陈丹玲 杨文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87-3098,共12页
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松树沟榴闪岩中的锆石进行年代学分析,得到锆石残留核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29±24Ma,对应的Th/U比值为0.70~1.01;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6±9.1Ma,对应的Th/U比值为0.02~0.1... 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松树沟榴闪岩中的锆石进行年代学分析,得到锆石残留核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29±24Ma,对应的Th/U比值为0.70~1.01;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6±9.1Ma,对应的Th/U比值为0.02~0.11。通过激光拉曼探针在变质锆石里寻找到斜长石、单斜辉石、石榴石、石英、榍石、磷灰石等矿物包裹体,结合岩石具有的石榴石变斑晶和单斜辉石+斜长石嵌晶,推测变质锆石可能生长于岩石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阶段,不排除早期存在榴辉岩相变质的可能性,所获~496Ma的变质时代记录了一期与陆壳深俯冲相关的区域地质事件。利用LA-MC-ICP-MS法测定了变质重结晶锆石的176Hf/177Hf=0.282560~0.282663;以t=730Ma计算出εHf(t)=+8.6^+12.2;Hf模式年龄为867±43Ma。锆石残留核年龄和变质重结晶锆石的t DM(Hf)数值,表明该榴闪岩的原岩应老于729Ma,原岩物质从亏损地幔分离的时间不晚于867±43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松树沟榴闪岩是早期侵位的岩石遭受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闪岩 U-PB 稀土元素 矿物包裹 LU-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测年重构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烃类充注史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彦德 齐亚林 +3 位作者 罗安湘 程党性 李继宏 黄锦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7-1648,共12页
中生界侏罗系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石油勘探与开发目的层之一,侏罗系油藏受前侏罗纪古地貌影响较为显著。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均一化温度测定和包裹体丰度(GOI)分析、定量颗粒荧光(QGF、QGF-E)研究以及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定... 中生界侏罗系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石油勘探与开发目的层之一,侏罗系油藏受前侏罗纪古地貌影响较为显著。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均一化温度测定和包裹体丰度(GOI)分析、定量颗粒荧光(QGF、QGF-E)研究以及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定年等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气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精细描述及定量化分析研究,揭示了侏罗系油藏形成时间、充注过程及油气包裹体与油气运移、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油藏存在晚期充注,早期充注少或油藏遭受调整,早期生成的烃类现今仅以沥青的形式赋存,现今烃类流体主要为晚期成藏的产物。侏罗系石油大规模充注期为(108.3±2.0)^(116.5±2.0)Ma(早白垩世中期),具有垂向运移聚集的特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早期受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晚期构造活动调整了油气藏的形态及局部富集。侏罗系在晚期成藏过程中没有形成过叠合连片的大规模的油藏,只在局部构造上形成规模较小的"小而肥"的独立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充注史 自生伊利石测 流体包裹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奥陶系走滑断裂区与非走滑断裂区储层流体超压演化差异特征与成藏机制
18
作者 薛一帆 赵海涛 +5 位作者 黄亚浩 文志刚 刘宇坤 张银涛 乔占峰 罗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6-943,共18页
塔里木盆地深层奥陶系走滑断裂区与非走滑断裂区储层流体压力演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非断裂区具有较好的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潜力,但对该区域油气成藏和超压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测井响应数据和储层发育特征,运... 塔里木盆地深层奥陶系走滑断裂区与非走滑断裂区储层流体压力演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非断裂区具有较好的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潜力,但对该区域油气成藏和超压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测井响应数据和储层发育特征,运用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和方解石U-Pb同位素定年,对比分析了富满油田断裂区和非断裂区油气成藏及超压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非断裂区可以划分为“常压-弱超压-强超压”3个关键压力演化阶段。断裂区可以划分为“常压-弱超压-常压”3个关键压力演化阶段。(2)断裂区和非断裂区储层都在加里东中、晚期由于一期油气充注发育弱超压,随后断裂区碳酸盐岩储层在构造破碎作用和沿断裂输导的流体溶蚀的共同作用下,扩容形成大量孔洞和裂缝,连通的储集体使超压在沟通的断裂体系内再分配,地层压力逐渐降至正常状态。(3)非断裂区由于燕山早期深部油裂解气通过断裂-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奥陶系储层,与构造挤压活动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压力迅速提高至强超压,并一直延续至今。(4)塔里木盆地非断裂区经历了“早期成油、晚期气侵、侧向调整”的成藏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超压演化 U-PB同位素 断控型油气成藏 储层流体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昊 武广 +4 位作者 陶宏 王国瑞 李铁刚 陈军其 杨宁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1-1267,共17页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凉城断隆内,是近年来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钼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石英斑岩和正长花岗斑岩中。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_钾长石_黄铁矿±辉钼矿±磁铁矿阶段...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凉城断隆内,是近年来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钼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石英斑岩和正长花岗斑岩中。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_钾长石_黄铁矿±辉钼矿±磁铁矿阶段(早阶段)、石英_绢云母_辉钼矿_黄铁矿阶段(中阶段)和石英_方解石_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晚阶段)。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_Os同位素模式年龄介于(223.6±3.1)Ma^(224.2±3.4)Ma之间,其加权平均值为(223.9±1.4)Ma(MSWD=0.017),等时线年龄为(223.5±5.5)Ma(MSWD=0.026),表明大苏计钼矿床形成于印支期。大苏计钼矿床发育富液型、富气型、H2O_CO2型、含子矿物型和纯气相包裹体。成矿早阶段主要发育富液型、富气型包裹体,另有少量H2O_CO2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342~430℃之间,盐度w(Na Cleq)介于3.4%~11.0%之间;中阶段主要发育富液型、富气型、H2O_CO2型和含子矿物型包裹体,另有少量纯气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34~380℃之间,盐度w(Na Cleq)介于6.2%~34.9%之间;晚阶段仅发育富液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202~280℃之间,盐度w(Na Cleq)介于1.2%~11.7%之间,指示该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从早、中阶段的H2O_Na Cl_CO2体系演化为晚阶段的H2O_Na Cl体系。早、中阶段流体均为不混溶流体,流体沸腾是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集宁地区钼矿床主要为斑岩型,至少存在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2期钼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辉钼矿RE-OS 流体包裹 斑岩型钼矿床 大苏计 内蒙古 华北克拉通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南金山金矿床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32
20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1 位作者 陈伟十 靳光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本文对甘肃北山地区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南金山金矿石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42.8±0.8Ma,相当于印支早期,略晚于南金山金矿床附近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 本文对甘肃北山地区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南金山金矿石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42.8±0.8Ma,相当于印支早期,略晚于南金山金矿床附近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244.2±0.3Ma),这表明印支早期闪长岩对南金山金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形成温度主要为160~240℃,属于中低温范围;成矿流体的盐度变化于0.88%~11.81%(NaCleq),并主要集中在6%~7%(NaCleq)之间,属于中低盐度范围;估算的成矿压力集中在100~160MPa。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高盐度流体与低盐度流体的混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南金山金矿床应该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测 流体包裹 金矿床 南金山 北山地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