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天山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朱明田 武广 +4 位作者 解洪晶 万阈 钟伟 糜梅 刘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67-3682,共16页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379.9±8.3Ma,表明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型)、含CO2三相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并有少量纯CO2及纯CH4包裹体。成矿早阶段钾长石化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晶中主要为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00~395℃之间,峰值为358~395℃,盐度介于7.59%~11.22%NaCleqv;主成矿阶段石英细脉中主要发育W型、C型和S型包裹体,并可见少量纯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230~378℃,盐度变化较大,介于0.02%~52.00%NaCleqv;成矿晚阶段石英-方解石脉中仅见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8~241℃之间,盐度主要介于1.57%~9.54%NaCleqv。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43℃,压力为17~59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介于1.7~2.2km之间。成矿流体不混溶或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推测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向伊犁-中天山微板块之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RE-OS定年 流体包裹 斑岩钼矿 莱历斯高尔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2
作者 朱明田 武广 +2 位作者 解洪晶 钟伟 刘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33-634,共2页
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斑岩与矽卡岩复合型铜(钼)矿床产出地区(王志良等,2006)。已发现喇嘛苏中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铜矿床,北达巴特、西天山科克赛、汗吉尕、恰尔巴赫特、莱历斯高尔等中-小型斑岩铜(... 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斑岩与矽卡岩复合型铜(钼)矿床产出地区(王志良等,2006)。已发现喇嘛苏中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铜矿床,北达巴特、西天山科克赛、汗吉尕、恰尔巴赫特、莱历斯高尔等中-小型斑岩铜(钼)矿床,东图津、肯登高尔等中-小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斑岩钼矿 新疆西天山 三相包裹 矽卡岩 成矿流体 地质 复合 斑岩 花岗闪长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钟军 陈衍景 +3 位作者 陈静 李晶 祁进平 戴茂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0-1424,共15页
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产于四坊花岗闪长岩和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矿体平面上呈半环形展布,空间上呈马鞍状,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穿插关系,将矿区各类热液脉体分为早、中、晚三阶段... 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产于四坊花岗闪长岩和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矿体平面上呈半环形展布,空间上呈马鞍状,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穿插关系,将矿区各类热液脉体分为早、中、晚三阶段,分别为:早阶段钾长石-石英±磁铁矿±辉钼矿脉,产于钾化蚀变带;中阶段石英±辉钼矿脉±黄铜矿±黄铁矿脉和硬石膏-黄铜矿脉,产于被绢英岩化叠加的钾化蚀变带和绢英岩化蚀变带;晚阶段石英±石膏±黄铁矿脉,产于绢英岩化带和明矾石-迪开石-绢英岩化蚀变带。早、中阶段脉石矿物中以富气相水溶液和含子晶包裹体为主,其次为CO2包裹体和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偶见纯CO2类包裹体;晚阶段仅发育富液相的水溶液包裹体。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420~540℃之间,盐度介于0.4%~62.9%NaCleqv,流体属NaCl-CO2-H2O体系。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40~480℃,盐度为0.5%~56.0%NaCleqv,CO2含量降低,压力、氧逸度低于早阶段。晚阶段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0~280℃,盐度为0.4%~8.4%NaCleqv。中阶段流体沸腾作用强烈,导致大量硫化物沉淀,晚阶段流体演变为NaCl-H2O体系,可能有大气降水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罗卜岭斑岩钼矿 紫金山矿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兴和县曹四夭超大型斑岩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国瑞 武广 +5 位作者 吴昊 刘军 李香资 许立权 张彤 权知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3-1232,共20页
曹四夭钼矿床位于内蒙古兴和县,是近年来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现的一个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生代花岗斑岩与中太古界集宁群变质岩接触带靠近变质岩一侧,成矿与晚侏罗世正长花岗斑岩密切相关。该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3... 曹四夭钼矿床位于内蒙古兴和县,是近年来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现的一个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生代花岗斑岩与中太古界集宁群变质岩接触带靠近变质岩一侧,成矿与晚侏罗世正长花岗斑岩密切相关。该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辉钼矿阶段、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阶段、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曹四夭钼矿床主要发育富液包裹体(WL型)、富气包裹体(WG型)、H2O-CO2包裹体(C型)和含子矿物包裹体(S型)。正长花岗斑岩的石英斑晶内发育WL型、WG型、C型和S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385~550℃,w(Na Cleq)介于8.0%~65.0%,属H2O-Na Cl-CO2-CH4体系;石英-辉钼矿阶段的石英内亦发育WL型、WG型、C型和S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243~401℃,w(Na Cleq)介于6.0%~40.7%,属H2O-Na Cl-CO2±CH4体系;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阶段的石英内主要发育WL型和S型包裹体,亦有少量WG型和C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208~336℃,w(Na Cleq)介于1.2%~34.1%,属H2O-Na Cl±CO2体系;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的石英内仅发育WL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24~196℃,w(Na Cleq)介于3.9%~13.2%,属H2O-Na Cl体系。曹四夭钼矿床石英-辉钼矿阶段和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阶段成矿热液的δ18O水值介于4.1‰~7.5‰,δDV-SMOW值为-96.0‰^-76.9‰;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成矿热液的δ18O水值介于-2.9‰^-0.5‰,δDV-SMOW值介于-112.2‰^-77.7‰。表明钼成矿阶段的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有明显的大气降水注入。石英-辉钼矿阶段和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阶段的流体均为不混溶流体,流体的多次沸腾和氧逸度的降低是矿质沉淀的2种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 氢-氧同位素 斑岩钼矿 曹四夭 内蒙古 华北克拉通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白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项楠 杨永飞 +1 位作者 吴艳爽 周可法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8,共13页
白山钼矿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东段,是新疆极具代表性的大型-超大型斑岩钼矿。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脉体发育顺序依次为:早期石英-钾长石脉、石英-钾长石-辉钼矿脉、石英-辉钼矿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晚期石英-碳酸... 白山钼矿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东段,是新疆极具代表性的大型-超大型斑岩钼矿。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脉体发育顺序依次为:早期石英-钾长石脉、石英-钾长石-辉钼矿脉、石英-辉钼矿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晚期石英-碳酸盐-萤石脉。早期石英-钾长石脉中主要发育纯CH4包裹体(PC型)、CH4-H2O型包裹体(C1型)和水溶液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320~420℃,盐度为1.98%~8.79%NaCleqv;石英-钾长石-辉钼矿脉中发育含子晶包裹体(S型)和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60~400℃,盐度为1.49%~8.65%NaCleqv;石英-辉钼矿脉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发育W型、S型和CO2-H2O型包裹体(C2型),均一温度分别为200~240℃和140~240℃,盐度分别为2.14%~8.10%NaCleqv和0.33%~10.22%NaCleqv,不包括不熔子矿物的贡献;晚期石英-碳酸盐-萤石脉只发育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明显下降,分别为100~160℃和0.17%~4.86%NaCleqv。估算的石英-钾长石脉体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形成压力分别为105~221MPa和15~285MPa。成矿流体由高温、富碳质、还原的岩浆流体向低温、低盐度、贫碳质的大气降水热液演化。成矿阶段温度下降,早期流体中的CH4还原HMoO-4的高价钼,从而形成辉钼矿,可能是导致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斑岩钼矿 白山钼矿 东天山 大陆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华县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永飞 李诺 倪智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83-2993,共11页
陕西省华县金堆城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矿带西部,形成于燕山期大陆碰撞体制。矿体产出于金堆城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内外接触带。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组合、石英-(钾长石)-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组合和石英... 陕西省华县金堆城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矿带西部,形成于燕山期大陆碰撞体制。矿体产出于金堆城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内外接触带。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组合、石英-(钾长石)-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组合和石英-碳酸盐组合为标志,矿石矿物主要沉淀于中阶段。早、中阶段石英中可见纯CO_2包裹体(PC型)、CO_2-H_2O型包裹体(C型)、水溶液包裹体(W型)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但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W型)。早阶段C型和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80~370℃,盐度为5.68~11.05 wt%NaCl.eqv;中阶段C型和W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70~270℃,盐度为5.14~12.63 wt%NaCl.eqv。早、中阶段石英中见S型包裹体,加热过程中子矿物不溶。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10~190℃,盐度介于7.17%~11.22 wt%NaCl.eqv之间。估算的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143~243MPa和22~115MPa,推测成矿深度约为2.2~8.1km。金堆城钼矿的成矿流体以富CO_2、贫Cl^-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金堆城斑岩钼矿 东秦岭钼矿 大陆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脉型钨、锡矿床和斑岩钼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印贤波 张德会 +1 位作者 王晨昇 赵关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4-532,共9页
中国脉型钨、锡矿床和斑岩钼矿无论在时空分布上还是在成矿特征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以几个典型矿床为例,从流体包裹体角度对比分析了其成矿特征的异同。根据流体包裹体的组合类型、气液比等特征可以大致推断出成矿温度。流体成分... 中国脉型钨、锡矿床和斑岩钼矿无论在时空分布上还是在成矿特征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以几个典型矿床为例,从流体包裹体角度对比分析了其成矿特征的异同。根据流体包裹体的组合类型、气液比等特征可以大致推断出成矿温度。流体成分与岩浆的侵入深度之间存在着近似相关关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流体温度和盐度逐渐降低,钨、锡流体特征非常相似,但锡矿床的盐度略高于钨矿床。斑岩钼矿的盐度非常高,这是典型的次火山体系的流体特征,压力影响着成矿温度及流体成分。流体成分上锡矿床CO2含量明显要高于钨矿床,而且F的含量较高,斑岩钼矿床由于其源区物质成分的差异导致流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流体沸腾、混合及自然冷却是流体演化的3个过程,其中流体沸腾对成矿意义重大。CO2是挥发份中的常见组分,能影响流体不混溶的发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锡矿 斑岩钼矿 流体包裹 成矿作用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昊 武广 +4 位作者 陶宏 王国瑞 李铁刚 陈军其 杨宁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1-1267,共17页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凉城断隆内,是近年来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钼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石英斑岩和正长花岗斑岩中。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_钾长石_黄铁矿±辉钼矿±磁铁矿阶段...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凉城断隆内,是近年来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钼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石英斑岩和正长花岗斑岩中。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_钾长石_黄铁矿±辉钼矿±磁铁矿阶段(早阶段)、石英_绢云母_辉钼矿_黄铁矿阶段(中阶段)和石英_方解石_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晚阶段)。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_Os同位素模式年龄介于(223.6±3.1)Ma^(224.2±3.4)Ma之间,其加权平均值为(223.9±1.4)Ma(MSWD=0.017),等时线年龄为(223.5±5.5)Ma(MSWD=0.026),表明大苏计钼矿床形成于印支期。大苏计钼矿床发育富液型、富气型、H2O_CO2型、含子矿物型和纯气相包裹体。成矿早阶段主要发育富液型、富气型包裹体,另有少量H2O_CO2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342~430℃之间,盐度w(Na Cleq)介于3.4%~11.0%之间;中阶段主要发育富液型、富气型、H2O_CO2型和含子矿物型包裹体,另有少量纯气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34~380℃之间,盐度w(Na Cleq)介于6.2%~34.9%之间;晚阶段仅发育富液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202~280℃之间,盐度w(Na Cleq)介于1.2%~11.7%之间,指示该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从早、中阶段的H2O_Na Cl_CO2体系演化为晚阶段的H2O_Na Cl体系。早、中阶段流体均为不混溶流体,流体沸腾是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集宁地区钼矿床主要为斑岩型,至少存在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2期钼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钼矿RE-OS定年 流体包裹 斑岩钼矿 大苏计 内蒙古 华北克拉通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山口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蕊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02-502,共1页
斑岩铜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期后流体活动关系密切,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深入研究成矿流体演化和矿质沉淀的机制是进一步探讨矿化富集规律及指导找矿的重要依据(Wang et al.,2004,2006;Hou et al.,2011)。流体包裹体是保存在矿物中成矿流体的... 斑岩铜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期后流体活动关系密切,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深入研究成矿流体演化和矿质沉淀的机制是进一步探讨矿化富集规律及指导找矿的重要依据(Wang et al.,2004,2006;Hou et al.,2011)。流体包裹体是保存在矿物中成矿流体的直接样本,矿床不同蚀变带内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中所含流体包裹体代表了成矿流体演化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特征 矽卡岩 斑岩 成矿流体 斑岩铜矿 流体活动 矿化富集 铜山口 包裹 矿石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夜长坪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高明 晏国龙 +3 位作者 王坤明 许永中 唐一昂 刘骥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7-1191,共15页
夜长坪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中段,其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其次为斑岩型。在东秦岭钼成矿带,针对矽卡岩型-斑岩型复合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相对较少,其流体演化特征及成矿作用机制是需要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夜长坪钼矿床成矿阶... 夜长坪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中段,其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其次为斑岩型。在东秦岭钼成矿带,针对矽卡岩型-斑岩型复合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相对较少,其流体演化特征及成矿作用机制是需要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夜长坪钼矿床成矿阶段从早到晚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石英-钾化阶段(Ⅰ阶段石英)、石英-辉钼矿阶段(Ⅱ阶段石英,主成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阶段石英)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阶段石英)。对上述Ⅰ—Ⅳ阶段石英采集包裹体样品进行岩相学特征、显微镜下观察及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矿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WG型(NaCl-H_(2)O富气型)、WL型(NaCl-H_(2)O富液型)、C型(CO_(2)型)和S型(含子晶型)。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依次集中在380~437℃、331~370℃、312~320℃和257~350℃,对应的平均盐度(NaCleqv.)分别为10.83%、9.29%、7.16%和4.51%,成矿流体从早阶段高中温、中高盐度与富(含)CO_(2)的NaCl-H_(2)O-CO_(2)体系逐渐演化为晚阶段中低温、低盐度与贫CO_(2)的NaCl-H_(2) O体系。流体混合作用导致流体的温度下降、盐度降低,流体由氧化状态转化为还原状态,由此造成流体中的Mo元素溶解度大幅降低并迅速卸载与沉淀富集成矿。进一步根据“岩浆流体-建造”成矿体系,构建了矿区(床)尺度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钼矿 夜长坪钼矿 矽卡岩-斑岩钼矿 流体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68
11
作者 李诺 陈衍景 +1 位作者 赖勇 李文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77-2188,共12页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简称乌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北侧的额尔古纳地体。作为兴蒙造山带的一部分,额尔古纳地体经历了古生代俯冲增生、早中生代碰撞造山和晚中生代—新生代期间的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碰撞后构造演化。乌山...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简称乌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北侧的额尔古纳地体。作为兴蒙造山带的一部分,额尔古纳地体经历了古生代俯冲增生、早中生代碰撞造山和晚中生代—新生代期间的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碰撞后构造演化。乌山矿床形成于侏罗纪,是陆-陆碰撞体制斑岩矿床的典型实例,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理解碰撞环境的斑岩矿床的成因,因此本文报道该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学、激光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研究结果。乌山矿床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多金属硫化物化和伊利石-石英-碳酸盐化为特征。石英中可见水溶液包裹体、含子晶和含 CO_2三相流体包裹体,但晚阶段石英中缺乏后两类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510℃,盐度最高达75.8 wt%Nacl eqv,包裹体的子晶矿物有石盐、黄铜矿以及指示氧化条件的赤铁矿,气相成分富含 CO_2,液相成分以水为主,且多含 CO_3^(2-)。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可分为早期的钼矿化阶段和晚期的铜矿化阶段,其成矿温度分别为340℃~510℃和240℃~340℃。该阶段流体盐度介于6.3~52.0 wt%NaCl eqv。中阶段包裹体含石盐和黄铜矿子矿物,富气相、富液相与含子晶包裹体共存,且具有相近的均一温度,而盐度相差悬殊,指示流体发生沸腾,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晚阶段流体温度降低至100℃~240℃,盐度则低于12.4 wt%NaCl eqv。总之,早阶段成矿流体来自岩浆,以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 CO_2为特征;中阶段流体发生沸腾,导致 CO_2逸失、氧逸度降低、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晚阶段流体以低温、低盐度、无子晶、贫 CO_2为特征,可能属大气降水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钼矿 流体包裹 碰撞造山作用 乌努格吐山 兴蒙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拉沐伦钼矿带车户沟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褚少雄 曾庆栋 +4 位作者 刘建明 张伟庆 张作伦 张松 汪在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65-2481,共17页
车户沟钼-铜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上典型的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南侧。矿床赋存于成矿母岩花岗斑岩及其围岩中,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还存在隐爆角砾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根据脉体类型和... 车户沟钼-铜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上典型的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南侧。矿床赋存于成矿母岩花岗斑岩及其围岩中,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还存在隐爆角砾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根据脉体类型和矿物组合将车户沟钼-铜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分别为(1)辉钼矿-黄铁矿-石英阶段、(2)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英阶段、(3)黄铁矿+石英阶段、(4)石英+碳酸盐±萤石阶段。成矿流体寄主矿物石英中发育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LCO2+VCO2+LH2O)、Ⅱ型含子晶三相(V-L+S)包裹体、Ⅲ型富气相(V-L)包裹体、Ⅳ型富液相(L-V)包裹体、Ⅴ型纯气相(V)包裹体和Ⅵ型纯液相(L)六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类型从早到晚具有规律性演化特征,表现为阶段(1)、(2)以发育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LCO2+VCO2+LH2O)和Ⅱ型含子晶三相(V-L+S)包裹体为特征,成矿晚期阶段(3)、(4)以发育Ⅲ型富气相(V-L)包裹体、Ⅳ型富液相(L-V)水溶液包裹体为特征。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温度及盐度具有规律性演化特征。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270~400℃、230~370℃、160~290℃、120~230℃,成矿温度逐渐降低;流体盐度,阶段(1)流体盐度分两组:3.39%~14.25%NaCleqv和31.01%~>66.75%NaCleqv、阶段(2)流体盐度分两组:1.23%~12.85%NaCleqv和31.14%~64.33%NaCleqv、阶段(3)、(4)盐度分别介于1.05%~21.47%NaCleqv和2.07%~10.73%NaCleqv,盐度逐渐降低。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及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体体系成分以H2O、CO2、Cl-、SO42-、Na+为主,贫F-、Ca2+、Mg2+为特征,特征离子比值暗示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包裹体测温表明,流体由早期的高温、高盐度、含二氧化碳NaCl-H2O-CO2体系岩浆流体在主成矿阶段(1)、(2)发生流体包裹体的沸腾作用和相分离,伴随流体沸腾、CO2逸失、温度降低等过程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成矿晚期阶段(3)、(4),成矿体系趋于开放,流体存在大气降水混入演化为晚期中-低温、中-低盐度贫CO2的NaCl-H2O流体体系。成矿作用机制上沸腾作用是导致主成矿期辉钼矿、黄铜矿沉淀成矿的重要机制。成矿作用晚期阶段(3)、(4)流体混合作用成为成矿作用的主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拉沐伦钼矿 斑岩钼-铜矿 流体包裹 车户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阿日特克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名鹰 朱德全 +6 位作者 丁正江 陈建 王炜晓 董振昆 高振华 苗晓军 郑成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5-1539,共15页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位于柴北缘中北段,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隐伏斑岩型矿床,矿体产出于海西晚期—印支期花岗闪长(斑)岩和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接触部位。为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制,本文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位于柴北缘中北段,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隐伏斑岩型矿床,矿体产出于海西晚期—印支期花岗闪长(斑)岩和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接触部位。为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制,本文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不同类型矿脉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热液成矿期次划分为成矿早期石英阶段、成矿期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和成矿晚期石英-方解石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以Ⅰ型(富液相L+V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Ⅱ型(富气相L+V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Ⅲ型(含子矿物三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显微测温及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体系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高密度的NaCl-H_(2)O体系,至成矿晚期,流体性质变化为低温、低盐度、高密度流体,矿床形成深度为0.40~4.00 km。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δD_(V-SMOW)值为-92.9‰~-78.4‰,δ^(18)O_(H_(2)O)值为-7.4‰~2.0‰,表明成矿流体以混合流体为主,随着成矿流体的演化,有更多的大气降水不断混入。矿石中金属硫化物δ^(34)S值处于9.4‰~11.7‰之间,平均值为10.2‰,表现出明显的地层硫特征,为岩浆热液与围岩地层相互作用所致。综上认为,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为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海西晚期—印支期俯冲碰撞构造环境,混合成矿流体强烈的不混溶作用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稳定同位素 斑岩钼矿 阿日特克山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军 武广 +3 位作者 王峰 罗大锋 胡妍青 李铁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1-1251,共21页
岔路口超大型斑岩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目前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钼矿床,矿体赋存于中酸性杂岩体及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内,其中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细粒花岗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岔路口矿床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包裹... 岔路口超大型斑岩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目前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钼矿床,矿体赋存于中酸性杂岩体及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内,其中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细粒花岗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岔路口矿床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花岗斑岩石英斑晶中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230~440℃和470~510℃两个温度区间,盐度分别介于0.7%~53.7%NaCl eqv和6.2%~61.3%NaCl eqv两个区间;成矿早阶段钾长石-石英-磁铁矿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320~440℃、盐度介于4.2%~52.3%NaCl eqv;成矿中阶段石英-辉钼矿脉和角砾岩中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260~410℃、盐度介于0.4%~52.3%NaCl eqv;成矿晚阶段石英-萤石-方铅矿-闪锌矿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170~320℃、盐度介于0.5%~11.1%NaCl eqv。成矿流体具高温、高盐度及高氧逸度的特征,总体上属于富F的H2O–NaCl±CO2体系。成矿流体的δ18OW值为-4.5‰~3.2‰,δDW值为-138‰^-122‰,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流体。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9‰^+3.6‰,均值为+1.6‰,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多期次的流体沸腾作用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同位素 斑岩钼矿 岔路口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永吉县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晓飞 侯增谦 +2 位作者 张晗 钱烨 李碧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88-1699,共12页
大黑山钼矿床位于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成矿带南段,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内。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S型),偶见含CO2包裹体。成矿早阶段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W型、S型包裹体和... 大黑山钼矿床位于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成矿带南段,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内。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S型),偶见含CO2包裹体。成矿早阶段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W型、S型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8~443℃,盐度(w(NaCl))为2.9%~49.8%,流体密度为0.5~1.2g·cm-3;主成矿阶段含矿石英脉中发育W型、S型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子矿物为石盐和金属硫化物,均一温度为197~398℃,盐度为1.6%~43.9%,流体密度为0.5~1.1g·cm-3;成矿晚阶段仅见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为171~301℃、盐度为1.6%~19.8%,流体密度为0.6~0.9g·cm-3。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压力范围为30~100MPa,成矿深度约为4km。成矿阶段早期流体沸腾作用和晚期流体混合作用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 成矿机制 斑岩钼矿 大黑山钼矿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东沟超大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永飞 李诺 王莉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53-1466,共14页
河南省东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钼矿带新发现的燕山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是大陆碰撞成矿理论预测在先,勘查突破在后的成功范例。该矿床的形成与东沟A型花岗斑岩有关,矿体产于斑岩体外接触带的熊耳群火山岩中。以岩体为中心发育典型的斑岩蚀变... 河南省东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钼矿带新发现的燕山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是大陆碰撞成矿理论预测在先,勘查突破在后的成功范例。该矿床的形成与东沟A型花岗斑岩有关,矿体产于斑岩体外接触带的熊耳群火山岩中。以岩体为中心发育典型的斑岩蚀变分带,由内到外依次是钾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组合、石英-(钾长石)-多金属硫化物组合和石英-碳酸盐-萤石组合为标志,矿石矿物主要沉淀于中阶段。早、中阶段热液石英中发育CO2-H2O型包裹体(C型)、水溶液包裹体(W型)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但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W型)。早阶段C型和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80~550℃,盐度为7.70%~18.28%NaCleqv;S型包裹体中常见石盐、黄铜矿、方解石和未知透明子矿物,其均一温度范围为318~516℃,加热过程中除石盐外其他子矿物不熔;不包括不熔子矿物的贡献,该类包裹体盐度变化于12.85%~17.87和35.55%~47.67%NaCleqv。中阶段C型和W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60~410℃,盐度为4.62%~18.28%NaCleqv;除不熔子矿物外,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7~436℃,盐度变化于7.45%~19.30%NaCleqv和31.71%~49.22%NaCleqv。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25~225℃,盐度介于0.5%~7.25%NaCleqv之间。估算的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63~117MPa和12~67MPa,推测最大成矿深度为4.7km。上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早阶段高温、富CO2的岩浆热液演化为晚阶段低温、贫CO2的大气降水热液。这种高温、富CO2的岩浆热液可视为大陆内部体制斑岩成矿系统的标志性特征,以区别于岩浆弧区同类矿床高温、贫CO2的岩浆热液。通过对比东秦岭-大别钼矿带典型斑岩成矿系统,认为成矿流体中CO2等挥发组分的含量和围岩性质(化学成分、结晶程度、抗剪抗压程度等)是控制矿体空间定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 空间定位 东沟斑岩钼矿 东秦岭钼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抗俄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攀 陈毓川 +3 位作者 唐菊兴 郑文宝 冷秋锋 林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82,共15页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拉抗俄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拉萨地块东段中南部,是近年来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项目评价的重点矿床之一。文章在钻孔地质编录的基础上,依据矿物组合、脉体穿切关系的不同,划分了3个成矿阶段:早阶段、中阶段...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拉抗俄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拉萨地块东段中南部,是近年来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项目评价的重点矿床之一。文章在钻孔地质编录的基础上,依据矿物组合、脉体穿切关系的不同,划分了3个成矿阶段:早阶段、中阶段以及晚阶段,成矿中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根据包裹体室温下的相态充填度特征以及是否含有子矿物,可将其分为3大类:液相包裹体(Ⅰ)、气相包裹体(Ⅱ)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Ⅲ)。成矿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主要为Ⅰ、Ⅱ和Ⅲ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60~400℃之间,w(Na Cleq)为2.1%~39.4%;成矿中阶段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Ⅰ、Ⅱ和Ⅲ类包裹体,具有典型的沸腾包裹体组合,均一温度集中在280~360℃,w(Na Cleq)为2.2%~37.1%;成矿晚阶段流体包裹体主要为Ⅰ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20~280℃,w(Na Cleq)为3.6%~5.6%,显示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呈递减趋势。成矿流体是中高温、中高盐度,且富含成矿元素的Na Cl-H_2O体系流体。矿床形成的压力为(100±10)MPa,形成深度为(3.7±0.4)km。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为H_2O,气相成分含有CO_2;子矿物有黄铜矿、磁铁矿、赤铁矿、石膏、黄铁矿、金红石、长石等。成矿早阶段,岩浆房发生流体出溶;成矿中阶段,岩浆流体发生减压沸腾和不混溶作用。综上所述,温度降低、压力减小、pH值的增加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是造成拉抗俄矿床成矿元素沉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 岩浆-热液流体 拉抗俄斑岩钼矿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Don Javier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宏军 王可勇 +4 位作者 邱瑞照 陈秀法 卢民杰 王军 杨日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5-1078,共14页
Don Javier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中段,秘鲁中南部-智利北部巨型斑岩铜钼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区主要出露Yarabamba超群花岗闪长岩岩基和英安斑岩岩体,矿体呈筒状,主要赋存在英安斑岩体及其围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在野... Don Javier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中段,秘鲁中南部-智利北部巨型斑岩铜钼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区主要出露Yarabamba超群花岗闪长岩岩基和英安斑岩岩体,矿体呈筒状,主要赋存在英安斑岩体及其围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对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进行探讨。对黄铁矿-石英和黄铜矿(辉钼矿)-石英2个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成矿阶段矿石中发育富气相-液相、气液两相及含NaCl子矿物三相3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7~499℃,含NaCl子矿物包裹体的盐度w(NaCleq)为30%~42%,密度为1.08~1.21 g/cm3,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_2O体系,为岩浆热液来源的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特征还表明,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重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 成矿流体 DON Javier斑岩钼矿 安第斯成矿带 秘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达布斑岩型铜钼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19
作者 梁繁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95-596,共2页
达布铜钼矿区位于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达布村一带,拉萨市约25 km,矿区交通条件较好。矿区成矿区带划属Ⅲ级(Ⅲ-43)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Cu、Au、Mo、Fe、Pb、Zn、Sb成矿带,Ⅳ级(Ⅳ-23)南冈底斯Cu、Mo、Pb、Zn、Au、Ag、Fe、W成矿亚带。矿... 达布铜钼矿区位于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达布村一带,拉萨市约25 km,矿区交通条件较好。矿区成矿区带划属Ⅲ级(Ⅲ-43)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Cu、Au、Mo、Fe、Pb、Zn、Sb成矿带,Ⅳ级(Ⅳ-23)南冈底斯Cu、Mo、Pb、Zn、Au、Ag、Fe、W成矿亚带。矿区构造岩浆岩带位置属Ⅲ级(Ⅲ-2-5)南冈底斯亚带,Ⅳ级(Ⅲ-2-5-2)冈底斯主脉段(带)(陈毓川等,200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布 流体包裹特征 钼矿 冈底斯 构造岩浆岩带 斑岩 成矿带 成矿区带 成矿亚带 陈毓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青城子姚家沟斑岩型钼矿流体包裹体 被引量:3
20
作者 和成忠 张德会 +3 位作者 吴鸣谦 夏岩 张荣臻 胡铁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17-1731,共15页
姚家沟钼矿是辽宁青城子矿田中近年来发现的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钼成矿带内。姚家沟花岗斑岩岩体中发现的脑状石英细脉(UST)和石英眼是岩浆出溶热液的直接证据。该矿床蚀变分带特征明显,辉钼矿化主要发育在钾化带及矽卡岩化... 姚家沟钼矿是辽宁青城子矿田中近年来发现的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钼成矿带内。姚家沟花岗斑岩岩体中发现的脑状石英细脉(UST)和石英眼是岩浆出溶热液的直接证据。该矿床蚀变分带特征明显,辉钼矿化主要发育在钾化带及矽卡岩化带中。对姚家沟岩体和钾化钼矿带的5期流体活动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观测表明,其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包括单相水包裹体(PW)、两相水包裹体(W)、三相CO_2包裹体(C)、纯CO_2包裹体(PC)和含子矿物包裹体(S),S型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和其他未知矿物,但没有石盐子晶。该矿床流体演化为:1)早期石英眼(均一温度为211.4~515.4℃,盐度(w(NaCl))为0.8%~19.2%)的高中温中低盐度富CO_2体系;2)成矿期石英脉(均一温度为179.5~424.5℃,盐度为2.4%~21.5%)的高中温中低盐度NaCl-H_2O-CO_2体系;3)后期石英脉(均一温度为167.8~353.3℃,盐度为3.4%~15.8%)的中低温中低盐度NaCl-H_2O-CO_2体系;4)晚期方解石脉(均一温度为132.5~234.1℃,盐度为0.9%~11.2%)的中低温中低盐度NaCl-H_2O体系;5)UST(均一温度为158.6~381.7℃,盐度为1.6%~21.5%)为中低温中低盐度NaCl-H_2O-CO_2体系,该期可能与钼矿化关系不大,代表另一期侵位更浅的岩浆出溶热液。流体不混溶、围岩蚀变以及流体混合作用导致流体温度、压力降低,CO_2逸失,体系还原性增强,是成矿金属元素沉淀的主要机理。用等容线相交法对成矿期捕获压力进行估算,为124~180 MPa,对应深度为4.6~7.0km,与同成矿带其他钼矿比较,相对较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家沟钼矿 斑岩 流体包裹 流体特征 成矿深度 青城子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