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磨削加工时磨削液的流体动压效应
被引量:
9
1
作者
葛培琪
刘镇昌
隋庆华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根据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分析了平面砂轮磨削时磨削液的流体动压效应,并考虑砂轮渗透度的影响,推得了有限定线接触条件下磨削液三维流动的Reynolds方程。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出了砂轮磨削区内磨削液动压力的分布曲线和液膜举起...
根据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分析了平面砂轮磨削时磨削液的流体动压效应,并考虑砂轮渗透度的影响,推得了有限定线接触条件下磨削液三维流动的Reynolds方程。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出了砂轮磨削区内磨削液动压力的分布曲线和液膜举起力。然后进一步分析讨论了砂轮渗透度、砂轮与工件间的相对速度及相对间隙对液膜举起力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液
渗透度
流体动压效应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晶硅自由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的流体动压效应
被引量:
4
2
作者
桑波
葛培琪
+1 位作者
候志坚
高玉飞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83,共3页
基于流体动压理论,研究了单晶硅自由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的流体动压效应。通过自柔顺系数来体现锯丝各节点受径向力作用下所产生位移的差异,并以此建立了油膜厚度方程。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二维Reynolds方程,得到了流体动压力及膜厚的分...
基于流体动压理论,研究了单晶硅自由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的流体动压效应。通过自柔顺系数来体现锯丝各节点受径向力作用下所产生位移的差异,并以此建立了油膜厚度方程。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二维Reynolds方程,得到了流体动压力及膜厚的分布曲线。分析讨论了工况参数对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表明最小油膜厚度随着走丝速度及研磨液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锯丝转角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自由磨料线锯
自柔顺系数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离磨料线锯切片流体动压效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葛培琪
桑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游离磨料线锯切割技术是目前单晶硅切片的主要加工方法。建立了游离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流体动压效应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游离磨料线锯切片的流体动压力分布和膜厚。结果表明,当磨粒尺寸较小时,锯丝与晶体...
游离磨料线锯切割技术是目前单晶硅切片的主要加工方法。建立了游离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流体动压效应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游离磨料线锯切片的流体动压力分布和膜厚。结果表明,当磨粒尺寸较小时,锯丝与晶体间的膜厚大于磨粒尺寸,磨粒悬浮在研磨液中,因此研磨液中磨粒与晶体的碰撞将是材料去除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磨料线锯
单晶硅切片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磨削液对砂轮磨削轴承钢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宋晓萍
王优强
+1 位作者
赵晶晶
谢奕浓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97,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的磨削液对陶瓷刚玉砂轮外圆磨削轴承钢(GCr15)时的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稳态微观热弹流砂轮模型,对比分析水溶性磨削液、乳化液、油溶性磨削液、石蜡油磨削液对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以及采用...
为了研究不同的磨削液对陶瓷刚玉砂轮外圆磨削轴承钢(GCr15)时的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稳态微观热弹流砂轮模型,对比分析水溶性磨削液、乳化液、油溶性磨削液、石蜡油磨削液对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磨削液时磨削区的温度变化,并分析磨削液为乳化液时油相体积分数的不同对磨削区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粗糙度的影响,采用石蜡油磨削液的整体压力最小,整体膜厚最大,而采用水溶性磨削液的磨削区温度要低于油溶性磨削液;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用乳化液作为磨削液,可获得较好的磨削效果和较低的表面磨削温度;乳化液的油相体积分数越大,整体压力越小,最小膜厚越大,但磨削区的温度上涨也越迅速;为保证磨削区温度不至太高,油相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刚玉砂轮
流体动压效应
磨削液
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流体动压效应的扫描阴极掩膜电解加工试验
5
作者
王涛
余志强
+2 位作者
王峰
何亚峰
康敏
《电加工与模具》
2023年第5期34-39,53,共7页
针对目前掩膜电解加工深度溶解能力受限问题,以微凹坑阵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流体动压效应的扫描阴极掩膜电解加工新方法。利用高流速电解液冲刷微凹坑表面堆积的电解产物,提高深度溶解能力,并且借助扫描阴极射流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
针对目前掩膜电解加工深度溶解能力受限问题,以微凹坑阵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流体动压效应的扫描阴极掩膜电解加工新方法。利用高流速电解液冲刷微凹坑表面堆积的电解产物,提高深度溶解能力,并且借助扫描阴极射流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使掩膜与工件表面动态贴合,从而简化工艺装置设计。基于加工试验,探讨了不同平底阴极结构和加工参数耦合作用对微凹坑尺寸变化的影响,最终实现直径259.8μm、深度44.1μm和直径418.1μm、深度102.7μm微凹坑阵列的加工,论证了扫描阴极掩膜电解加工方法具有提高深度溶解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膜电解加工
微凹坑阵列
平底阴极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刚玉砂轮外圆磨削微观热流体动压效应分析
6
作者
宋晓萍
王优强
+1 位作者
谢奕浓
赵晶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2,共6页
为了研究陶瓷刚玉砂轮外圆磨削轴承钢(GCr15)时的流体动压效应,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稳态微观热弹流砂轮模型;对比分析等温条件下陶瓷刚玉磨料、金刚石磨料、CBN磨料的流体动压效应,分析热效应以及粗糙度幅值和波长对乳化液润...
为了研究陶瓷刚玉砂轮外圆磨削轴承钢(GCr15)时的流体动压效应,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稳态微观热弹流砂轮模型;对比分析等温条件下陶瓷刚玉磨料、金刚石磨料、CBN磨料的流体动压效应,分析热效应以及粗糙度幅值和波长对乳化液润滑时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刚玉磨料砂轮相比于其他磨料砂轮的整体压力最小,整体膜厚最大;磨削过程中热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考虑热效应的影响时,磨削区压力和膜厚减小;随着粗糙度幅值的增大,压力增大,膜厚减小;粗糙度的波长主要和粗糙峰的疏密程度有关,对流体动压力和膜厚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刚玉砂轮
流体动压效应
热
效应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镶嵌式直线深槽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刘杰
李鲲
+2 位作者
吴兆山
李香
彭旭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1,26,共7页
以端面开有直线深槽的镶嵌式密封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密封环与润滑液膜间的流固力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法分别求解润滑方程和变形方程,研究了密封压力和转速对润滑液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操作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
以端面开有直线深槽的镶嵌式密封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密封环与润滑液膜间的流固力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法分别求解润滑方程和变形方程,研究了密封压力和转速对润滑液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操作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直线深槽作用,密封端面形成了一定的波度和锥度,波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变大,但锥度增幅不是很明显,而对波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密封端面的波度和锥度随转速的变化不大。密封压力升高时,密封端面间的泄漏率增大,摩擦系数相应地减小;密封转速增大时,密封端面间的泄漏率变化不是很明显,而摩擦系数相应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直线深槽
密封性能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alsi型流体动压密封结构及其接触性质研究
被引量:
9
8
作者
陈家庆
张宝生
许宏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8,84,共4页
流体动压径向密封是利用流体动压效应研制的新型径向动密封结构, 其典型产品Kalsi型流体动压密封已在国外石油机械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在分析该密封结构和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软弹流”数值迭代研究方法, 并采用MSC Marc软件对影响密...
流体动压径向密封是利用流体动压效应研制的新型径向动密封结构, 其典型产品Kalsi型流体动压密封已在国外石油机械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在分析该密封结构和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软弹流”数值迭代研究方法, 并采用MSC Marc软件对影响密封性能的重要因素———轴向接触压力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结构、材料、初装配条件在Kalsi密封应用中的作用, 为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进行密封圈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结构
性质研究
i型
MSC.Marc软件
流体动压效应
流体
动压
密封
径向密封
石油机械
典型产品
研究方法
数值迭代
接触压力
密封性能
装配条件
理论研究
密封圈
研制
应用
基础
弹流
轴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流线槽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性能
被引量:
8
9
作者
周思遥
陈敏
+3 位作者
周绍玉
王和顺
张车宁
朱维兵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9-104,共6页
以核主泵用新型流线槽流体动压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密封间隙内液体膜的压力控制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分析特定工况下流线槽的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量和刚度对密封间隙的变化最为敏感,间隙增大时,泄漏量迅速...
以核主泵用新型流线槽流体动压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密封间隙内液体膜的压力控制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分析特定工况下流线槽的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量和刚度对密封间隙的变化最为敏感,间隙增大时,泄漏量迅速增加同时刚度急剧下降;刚度随槽深、槽长比、堰宽比增大而先增后减,并在一定区域获得峰值。流线槽槽数为12、槽深为2μm、密封端面间隙为1μm、槽长比为0.6、堰宽比为0.6时,液体膜具有较大的开启力、刚度和刚漏比,密封端面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显著,密封工作性能达到较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流线槽
流体动压效应
结构参数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表面滑靴副摩擦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李林
袁昊
+2 位作者
仉志强
吕平洙
赵立全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0,共8页
为改善轴向柱塞泵滑靴副的摩擦性能,在滑靴副表面加工微织构,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仿真分析工况参数(膜厚、转速)、表面织构形状和参数(直径、深径比)及面积率对滑靴副表面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转速、面积率、坑...
为改善轴向柱塞泵滑靴副的摩擦性能,在滑靴副表面加工微织构,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仿真分析工况参数(膜厚、转速)、表面织构形状和参数(直径、深径比)及面积率对滑靴副表面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转速、面积率、坑形、直径、深径比、膜厚;最优组合参数为转速1500 r/min、膜厚20μm、圆球形凹坑、织构直径500μm、深径比0.4、面积率20%。采用锡青铜和球墨铸铁组成的销盘摩擦副模拟滑靴副,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织构直径500μm、深度200μm、面积率20%、转速1000 r/min、加载力20 N;微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与光滑表面的摩擦因数相比,最大平均减摩率达26.974%。搭建轴向柱塞泵的滑靴副摩擦试验系统,在多种压力和排量下测试了最优微织构表面的摩擦力,结果表明,织构滑靴副的减摩率最高可达1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滑靴副
表面织构
摩擦特性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亲水、疏水聚合物刷水润滑机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孙靖东
杨淑燕
+2 位作者
吴杨
周峰
郭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9,共11页
通过表面接枝聚合技术在摩擦副表面(陶瓷球-玻璃盘)分别生长亲、疏水型2种聚合物刷:聚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盐(PSPMA)和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PLMA),成功构筑了润湿性不同的2种浸润表面,利用球-盘式光干涉薄膜测量装置研究了2种表面在...
通过表面接枝聚合技术在摩擦副表面(陶瓷球-玻璃盘)分别生长亲、疏水型2种聚合物刷:聚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盐(PSPMA)和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PLMA),成功构筑了润湿性不同的2种浸润表面,利用球-盘式光干涉薄膜测量装置研究了2种表面在水环境中的液膜厚度和摩擦力变化,结果表明2种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减摩效果:PLMA表面的摩擦力稳定且随速度变化较小,推测这与其较低的表面自由能和低玻璃化温度有关;PSPMA表面的摩擦系数波动较大且滑滚比和卷吸速度对其影响较大,这可能与聚合物刷发生高度水化而在接触表面形成了1层具有法向承载能力的水合层有关.亲水的PSPMA表面形成的水膜膜厚要远远高于疏水的PLMA表面水膜.高速滑动条件下,在流体动压效应和水合作用共同耦合作用使得PSPMA表面呈现出了润滑增强作用,从而获得了较高的膜厚和较低的摩擦系数.研究表明聚合物刷的水合效应对于获取优异的润滑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理解水基润滑的机理和指导水润滑材料的设计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刷
水合
效应
表面润湿性
膜厚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织构对V型滑动导轨副摩擦磨损特性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马岢欣
邓建新
+3 位作者
包一琛
王军燕
田润洲
王明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V型滑动导轨副具有低成本、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导向性等优点,至今仍应用于很多机械设备中,但同时也存在着摩擦系数大、易磨损和低速稳定性差等缺点。为提高V型滑动导轨副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分别在导轨的接触面上设计并...
V型滑动导轨副具有低成本、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导向性等优点,至今仍应用于很多机械设备中,但同时也存在着摩擦系数大、易磨损和低速稳定性差等缺点。为提高V型滑动导轨副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分别在导轨的接触面上设计并制备直线和椭圆微织构。通过不同仿真软件对激光制备出的微织构是否产生流体动压效应进行验证,分析微织构对导轨接触面的接触应力的影响。利用自制往复滑动导轨试验平台在混合润滑条件下测试了不同类型织构化导轨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织构化导轨副均可以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且椭圆微织构可以产生更大的流体动压效应。此外,椭圆微织构仅位于下导轨表面可以较大程度降低其接触应力。因此,当椭圆微织构位于下导轨表面时减摩效果最好,具有最低的平均摩擦系数,与无织构导轨副相比下降了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滑动导轨副
微织构
流体动压效应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错位密封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13
作者
孙丹
肖忠会
+2 位作者
王学军
郑铁生
孟继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68-3074,共7页
随着旋转机械工作介质向高参数方向发展,密封气流激振力成为影响旋转机械转子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介质参数提高后,由密封流体动压产生的气体轴承效应增强,密封气流激振力增大。借鉴错位轴承理论,提出一种负错位密封结构,可降低流体...
随着旋转机械工作介质向高参数方向发展,密封气流激振力成为影响旋转机械转子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介质参数提高后,由密封流体动压产生的气体轴承效应增强,密封气流激振力增大。借鉴错位轴承理论,提出一种负错位密封结构,可降低流体动压效应,抑制密封气流激振力。应用CFD技术建立负错位密封与传统圆形密封流场特性求解模型,分析比较2种密封形式周向压力分布特性的差异,研究错位率、转速、偏心、压比等因素对2种密封形式气流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负错位密封与传统圆形密封泄漏特性相当;与传统圆形密封相比,负错位密封周向压力差小,气流激振力小,负错位密封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
气流激振
流体动压效应
气流力
计算
流体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润滑薄油膜承载力的测量
被引量:
9
14
作者
李霞
郭峰
杨淑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利用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研究了固定倾角滑块轴承承载力问题.在滑块倾角和载荷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测得油膜厚度与速度的关系,经过参数转换,得到无量纲承载量曲线.这不同于传统方法中在不同收敛比下对油膜压力的直接测量.结果表明:在薄...
利用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研究了固定倾角滑块轴承承载力问题.在滑块倾角和载荷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测得油膜厚度与速度的关系,经过参数转换,得到无量纲承载量曲线.这不同于传统方法中在不同收敛比下对油膜压力的直接测量.结果表明:在薄油膜条件下实际承载量曲线和理论曲线表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实测值小于理论值;理论认为无量纲承载量唯一由收敛比决定,而实验结果表明无量纲承载量曲线受滑块倾角、载荷和润滑油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压效应
承载量
收敛比
面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离磨料线切割的切割液行为综述
被引量:
7
15
作者
袁艳蕊
魏昕
丁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8,共6页
本文阐述了游离磨料线切割的原理及线切割中的弹性流体动压效应的概念,对游离磨料线切割过程中的切割液行为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弹性流体动压效应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压力与膜厚的数值求解等,此外,还从切割液成膜状态、振动...
本文阐述了游离磨料线切割的原理及线切割中的弹性流体动压效应的概念,对游离磨料线切割过程中的切割液行为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弹性流体动压效应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压力与膜厚的数值求解等,此外,还从切割液成膜状态、振动对切割效率的影响、切割液的组成配方对切削效果和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对游离磨料线切割过程中的切割液行为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这些成果对于推动游离磨料线切割技术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磨料
线切割
弹性
流体动压效应
切割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回油线唇形密封的反向泵送机制研究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李雪梨
郭飞
+2 位作者
索双富
贾晓红
庞明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6,共6页
以某种带回油线的唇形密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油封的仿真计算模型。该模型耦合考虑唇封与轴之间的接触力学分析和润滑油膜的三维流场分析。在计算中,通过调整油膜厚度和唇口轮廓使流体压力与接触压力达到平衡从而实现流固...
以某种带回油线的唇形密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油封的仿真计算模型。该模型耦合考虑唇封与轴之间的接触力学分析和润滑油膜的三维流场分析。在计算中,通过调整油膜厚度和唇口轮廓使流体压力与接触压力达到平衡从而实现流固耦合。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唇封的接触宽度、径向力和反向泵送率等参数。通过台架实验测得无压差条件下的泄漏量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对无压差和有压差2种工况下的静态接触特性与动态流场进行分析,探讨带回油线唇形密封的工作机制。该理论模型计算效率高,且在较大转速范围内保证了良好的精度,可以应用到其他流体动压油封的开发设计上,具有很好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油线
油封
反向泵送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锥形间隙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平
孙丹
+2 位作者
赵欢
肖忠会
孟继纲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4,22,共8页
为探讨锥形间隙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影响,建立锥形间隙袋型阻尼密封数值求解模型,研究进出口压比、偏心率、转速及锥形度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影响;设计密封气流力实验台,分析在不同进出口压比及偏心率下锥形间隙袋型阻尼密封气流...
为探讨锥形间隙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影响,建立锥形间隙袋型阻尼密封数值求解模型,研究进出口压比、偏心率、转速及锥形度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影响;设计密封气流力实验台,分析在不同进出口压比及偏心率下锥形间隙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大小;通过密封压力分布规律揭示锥形间隙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出口压比,偏心率的增大,密封周向楔形间隙内流体动压效应增强,收敛间隙袋型阻尼密封与等间隙袋型阻尼密封的径向气流力增大,发散间隙袋型阻尼密封径向气流力绝对值增大。当转速为0时,密封切向气流力为0,随着转速的提高,密封的切向气流力逐渐增大,密封间隙内气流的周向流动是形成切向气流力的主要原因。收敛间隙袋型阻尼密封沿气流流动方向,密封径向间隙不断减小,气体的聚集使得密封腔中压力升高,径向压差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径向气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间隙
袋型阻尼密封
锥形度
流体动压效应
气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磨合过程中液体润滑实现超低摩擦的混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方燕飞
马丽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8-1147,共10页
针对球-盘滑动试验,在磨合过程中获得超低摩擦的液体润滑状态,建立耦合流体润滑、粗糙接触力学、Archard磨损方程和相关物理参数(液体黏度、表面粗糙度和磨损系数)时变函数的混合模型,研究磨合过程中液体润滑的摩擦系数演化.通过数值模...
针对球-盘滑动试验,在磨合过程中获得超低摩擦的液体润滑状态,建立耦合流体润滑、粗糙接触力学、Archard磨损方程和相关物理参数(液体黏度、表面粗糙度和磨损系数)时变函数的混合模型,研究磨合过程中液体润滑的摩擦系数演化.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在磨合过程中,润滑介质等效黏度增大,形成流体动压润滑薄膜,有效隔开粗糙表面;其次在磨合过程中,新生成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减少粗糙峰承载比,实现超低摩擦润滑状态;最后在适当的液体黏度和提高表界面效应减少边界摩擦系数,可进一步实现液体超低摩擦润滑状态.为磨合过程宏观液体润滑性能演化所建立的混合数值模型对提高液体润滑超低摩擦设计效率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润滑
磨合
流体动压效应
粗糙峰接触
超低摩擦
时变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螺旋槽旋转密封瞬态启停工况动态特性分析
19
作者
赵一民
张斌
+2 位作者
单红波
柳春旺
刘丁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启停过程中旋转密封工作状态不稳定,其润滑性能对旋转密封的可靠性影响很大。通过耦合流体动压效应、挤压效应和粗糙峰接触特性,建立螺旋槽旋转密封摩擦动力学模型,计算瞬态启停工况时密封环的端面液膜厚度、粗糙峰承载力及泄漏量等润...
启停过程中旋转密封工作状态不稳定,其润滑性能对旋转密封的可靠性影响很大。通过耦合流体动压效应、挤压效应和粗糙峰接触特性,建立螺旋槽旋转密封摩擦动力学模型,计算瞬态启停工况时密封环的端面液膜厚度、粗糙峰承载力及泄漏量等润滑参量,分析螺旋槽旋转密封启停工况的瞬态行为。结果表明:在瞬态启停工况中,螺旋槽旋转密封有快速稳定的阶跃响应,在很短时间内能重新回到稳定工作状态;转速阶跃变化过程中,流体动压效应、挤压效应、流体动压效应先后成为影响螺旋槽旋转密封润滑特性的主要因素;外圆面摩擦力的存在有利于改善启停工况的润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密封
瞬态启停
摩擦动力学
流体动压效应
挤压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
6
20
作者
张然
赵欢
+2 位作者
孙丹
胡海涛
常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1,共10页
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和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柱面气膜密封多频椭圆涡动静力与动力特性求解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及结构参数下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了螺旋槽对封严气体泵吸效应...
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和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柱面气膜密封多频椭圆涡动静力与动力特性求解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及结构参数下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了螺旋槽对封严气体泵吸效应与流体动压效应影响,揭示了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和动力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出口压比与偏心率的增大,气膜内流体动压效应增强,封严气体压力分布不均匀,使得密封泄漏量增加。随着螺旋角的增大,气体经过螺旋槽泵吸效应与挤压作用聚集在螺旋槽根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动压效应,使得泄漏量增加。当螺旋角为30°~50°时,密封的径向气流力指向转子涡动中心,切向气流力与转子涡动速度方向相反,有效地抑制了转子涡动,转子系统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
柱面气膜密封
转子多频涡动
静力特性
动力特性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磨削加工时磨削液的流体动压效应
被引量:
9
1
作者
葛培琪
刘镇昌
隋庆华
机构
山东工业大学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文摘
根据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分析了平面砂轮磨削时磨削液的流体动压效应,并考虑砂轮渗透度的影响,推得了有限定线接触条件下磨削液三维流动的Reynolds方程。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出了砂轮磨削区内磨削液动压力的分布曲线和液膜举起力。然后进一步分析讨论了砂轮渗透度、砂轮与工件间的相对速度及相对间隙对液膜举起力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关键词
磨削液
渗透度
流体动压效应
磨削
Keywords
Grinding Fluid Permeability Hydrodynamic Action
分类号
TG580.21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晶硅自由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的流体动压效应
被引量:
4
2
作者
桑波
葛培琪
候志坚
高玉飞
机构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8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5132)
文摘
基于流体动压理论,研究了单晶硅自由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的流体动压效应。通过自柔顺系数来体现锯丝各节点受径向力作用下所产生位移的差异,并以此建立了油膜厚度方程。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二维Reynolds方程,得到了流体动压力及膜厚的分布曲线。分析讨论了工况参数对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表明最小油膜厚度随着走丝速度及研磨液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锯丝转角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单晶硅
自由磨料线锯
自柔顺系数
流体动压效应
Keywords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free abrasive wiresaw
self-compliance influence coefficient
hydrodynamic action
分类号
TH117.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离磨料线锯切片流体动压效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葛培琪
桑波
机构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5132)
文摘
游离磨料线锯切割技术是目前单晶硅切片的主要加工方法。建立了游离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流体动压效应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游离磨料线锯切片的流体动压力分布和膜厚。结果表明,当磨粒尺寸较小时,锯丝与晶体间的膜厚大于磨粒尺寸,磨粒悬浮在研磨液中,因此研磨液中磨粒与晶体的碰撞将是材料去除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游离磨料线锯
单晶硅切片
流体动压效应
Keywords
free abrasive wire saw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slicing
hydrodynamic action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磨削液对砂轮磨削轴承钢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宋晓萍
王优强
赵晶晶
谢奕浓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9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5289
5170527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培养基金项目(2016ZRB01AJX)
文摘
为了研究不同的磨削液对陶瓷刚玉砂轮外圆磨削轴承钢(GCr15)时的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稳态微观热弹流砂轮模型,对比分析水溶性磨削液、乳化液、油溶性磨削液、石蜡油磨削液对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磨削液时磨削区的温度变化,并分析磨削液为乳化液时油相体积分数的不同对磨削区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粗糙度的影响,采用石蜡油磨削液的整体压力最小,整体膜厚最大,而采用水溶性磨削液的磨削区温度要低于油溶性磨削液;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用乳化液作为磨削液,可获得较好的磨削效果和较低的表面磨削温度;乳化液的油相体积分数越大,整体压力越小,最小膜厚越大,但磨削区的温度上涨也越迅速;为保证磨削区温度不至太高,油相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20%。
关键词
陶瓷刚玉砂轮
流体动压效应
磨削液
轴承钢
Keywords
ceramic corundum grinding wheel
hydrodynamic effect
grinding fluid
bearing steel
分类号
TH117.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流体动压效应的扫描阴极掩膜电解加工试验
5
作者
王涛
余志强
王峰
何亚峰
康敏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电加工与模具》
2023年第5期34-39,53,共7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21024、BK20211061)。
文摘
针对目前掩膜电解加工深度溶解能力受限问题,以微凹坑阵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流体动压效应的扫描阴极掩膜电解加工新方法。利用高流速电解液冲刷微凹坑表面堆积的电解产物,提高深度溶解能力,并且借助扫描阴极射流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使掩膜与工件表面动态贴合,从而简化工艺装置设计。基于加工试验,探讨了不同平底阴极结构和加工参数耦合作用对微凹坑尺寸变化的影响,最终实现直径259.8μm、深度44.1μm和直径418.1μm、深度102.7μm微凹坑阵列的加工,论证了扫描阴极掩膜电解加工方法具有提高深度溶解的能力。
关键词
掩膜电解加工
微凹坑阵列
平底阴极
流体动压效应
Keywords
through-mask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micro-dimple array
flat-end cathode
分类号
TG66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刚玉砂轮外圆磨削微观热流体动压效应分析
6
作者
宋晓萍
王优强
谢奕浓
赵晶晶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5289
5170527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培养基金项目(2016ZRB01AJX)
文摘
为了研究陶瓷刚玉砂轮外圆磨削轴承钢(GCr15)时的流体动压效应,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稳态微观热弹流砂轮模型;对比分析等温条件下陶瓷刚玉磨料、金刚石磨料、CBN磨料的流体动压效应,分析热效应以及粗糙度幅值和波长对乳化液润滑时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刚玉磨料砂轮相比于其他磨料砂轮的整体压力最小,整体膜厚最大;磨削过程中热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考虑热效应的影响时,磨削区压力和膜厚减小;随着粗糙度幅值的增大,压力增大,膜厚减小;粗糙度的波长主要和粗糙峰的疏密程度有关,对流体动压力和膜厚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陶瓷刚玉砂轮
流体动压效应
热
效应
表面形貌
Keywords
ceramic corundum grinding wheel
hydrodynamic effect
thermal effect
surface morphology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镶嵌式直线深槽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刘杰
李鲲
吴兆山
李香
彭旭东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1,2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F09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5152
51005209)
文摘
以端面开有直线深槽的镶嵌式密封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密封环与润滑液膜间的流固力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法分别求解润滑方程和变形方程,研究了密封压力和转速对润滑液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操作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直线深槽作用,密封端面形成了一定的波度和锥度,波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变大,但锥度增幅不是很明显,而对波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密封端面的波度和锥度随转速的变化不大。密封压力升高时,密封端面间的泄漏率增大,摩擦系数相应地减小;密封转速增大时,密封端面间的泄漏率变化不是很明显,而摩擦系数相应的增大。
关键词
核主泵
直线深槽
密封性能
流体动压效应
Keywords
reactor coolant pump
straight line deep groove
seal performance
hydrodynamic effect
分类号
TH117.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alsi型流体动压密封结构及其接触性质研究
被引量:
9
8
作者
陈家庆
张宝生
许宏奇
机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华北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8,84,共4页
文摘
流体动压径向密封是利用流体动压效应研制的新型径向动密封结构, 其典型产品Kalsi型流体动压密封已在国外石油机械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在分析该密封结构和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软弹流”数值迭代研究方法, 并采用MSC Marc软件对影响密封性能的重要因素———轴向接触压力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结构、材料、初装配条件在Kalsi密封应用中的作用, 为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进行密封圈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密封结构
性质研究
i型
MSC.Marc软件
流体动压效应
流体
动压
密封
径向密封
石油机械
典型产品
研究方法
数值迭代
接触压力
密封性能
装配条件
理论研究
密封圈
研制
应用
基础
弹流
轴向
Keywords
hydrodynamic seal, sealing structure, contact characteristic, MSC.Marc software
分类号
TH13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流线槽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性能
被引量:
8
9
作者
周思遥
陈敏
周绍玉
王和顺
张车宁
朱维兵
机构
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9-104,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9YFG0351)。
文摘
以核主泵用新型流线槽流体动压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密封间隙内液体膜的压力控制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分析特定工况下流线槽的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量和刚度对密封间隙的变化最为敏感,间隙增大时,泄漏量迅速增加同时刚度急剧下降;刚度随槽深、槽长比、堰宽比增大而先增后减,并在一定区域获得峰值。流线槽槽数为12、槽深为2μm、密封端面间隙为1μm、槽长比为0.6、堰宽比为0.6时,液体膜具有较大的开启力、刚度和刚漏比,密封端面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显著,密封工作性能达到较佳状态。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流线槽
流体动压效应
结构参数
密封性能
Keywords
mechanical seal
streamline groove
hydrodynamic effect
structural parameters
sealing performance
分类号
TH117.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表面滑靴副摩擦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李林
袁昊
仉志强
吕平洙
赵立全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
出处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5057)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0302123215)
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专项(202304051001033)。
文摘
为改善轴向柱塞泵滑靴副的摩擦性能,在滑靴副表面加工微织构,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仿真分析工况参数(膜厚、转速)、表面织构形状和参数(直径、深径比)及面积率对滑靴副表面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转速、面积率、坑形、直径、深径比、膜厚;最优组合参数为转速1500 r/min、膜厚20μm、圆球形凹坑、织构直径500μm、深径比0.4、面积率20%。采用锡青铜和球墨铸铁组成的销盘摩擦副模拟滑靴副,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织构直径500μm、深度200μm、面积率20%、转速1000 r/min、加载力20 N;微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与光滑表面的摩擦因数相比,最大平均减摩率达26.974%。搭建轴向柱塞泵的滑靴副摩擦试验系统,在多种压力和排量下测试了最优微织构表面的摩擦力,结果表明,织构滑靴副的减摩率最高可达18.13%。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滑靴副
表面织构
摩擦特性
流体动压效应
Keywords
axial piston pump
slipper pair
surface texture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hydrodynamic effect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亲水、疏水聚合物刷水润滑机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孙靖东
杨淑燕
吴杨
周峰
郭峰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32006,51775287)
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XDPB24)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开放课题重点项目(GM2021A02)资助。
文摘
通过表面接枝聚合技术在摩擦副表面(陶瓷球-玻璃盘)分别生长亲、疏水型2种聚合物刷:聚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盐(PSPMA)和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PLMA),成功构筑了润湿性不同的2种浸润表面,利用球-盘式光干涉薄膜测量装置研究了2种表面在水环境中的液膜厚度和摩擦力变化,结果表明2种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减摩效果:PLMA表面的摩擦力稳定且随速度变化较小,推测这与其较低的表面自由能和低玻璃化温度有关;PSPMA表面的摩擦系数波动较大且滑滚比和卷吸速度对其影响较大,这可能与聚合物刷发生高度水化而在接触表面形成了1层具有法向承载能力的水合层有关.亲水的PSPMA表面形成的水膜膜厚要远远高于疏水的PLMA表面水膜.高速滑动条件下,在流体动压效应和水合作用共同耦合作用使得PSPMA表面呈现出了润滑增强作用,从而获得了较高的膜厚和较低的摩擦系数.研究表明聚合物刷的水合效应对于获取优异的润滑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理解水基润滑的机理和指导水润滑材料的设计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聚合物刷
水合
效应
表面润湿性
膜厚
流体动压效应
Keywords
polymer brush
hydration effect
surface wet ability
film thickness
hydrodynamic effect
分类号
TH117.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织构对V型滑动导轨副摩擦磨损特性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马岢欣
邓建新
包一琛
王军燕
田润洲
王明远
机构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基金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3TSGC0769)。
文摘
V型滑动导轨副具有低成本、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导向性等优点,至今仍应用于很多机械设备中,但同时也存在着摩擦系数大、易磨损和低速稳定性差等缺点。为提高V型滑动导轨副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分别在导轨的接触面上设计并制备直线和椭圆微织构。通过不同仿真软件对激光制备出的微织构是否产生流体动压效应进行验证,分析微织构对导轨接触面的接触应力的影响。利用自制往复滑动导轨试验平台在混合润滑条件下测试了不同类型织构化导轨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织构化导轨副均可以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且椭圆微织构可以产生更大的流体动压效应。此外,椭圆微织构仅位于下导轨表面可以较大程度降低其接触应力。因此,当椭圆微织构位于下导轨表面时减摩效果最好,具有最低的平均摩擦系数,与无织构导轨副相比下降了31.7%。
关键词
V型滑动导轨副
微织构
流体动压效应
接触应力
Keywords
V-shaped sliding guideways
micro-textures
hydrodynamic action
contact stress
分类号
TH117.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错位密封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13
作者
孙丹
肖忠会
王学军
郑铁生
孟继纲
机构
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68-307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133)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L2013071)~~
文摘
随着旋转机械工作介质向高参数方向发展,密封气流激振力成为影响旋转机械转子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介质参数提高后,由密封流体动压产生的气体轴承效应增强,密封气流激振力增大。借鉴错位轴承理论,提出一种负错位密封结构,可降低流体动压效应,抑制密封气流激振力。应用CFD技术建立负错位密封与传统圆形密封流场特性求解模型,分析比较2种密封形式周向压力分布特性的差异,研究错位率、转速、偏心、压比等因素对2种密封形式气流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负错位密封与传统圆形密封泄漏特性相当;与传统圆形密封相比,负错位密封周向压力差小,气流激振力小,负错位密封稳定性好。
关键词
密封
气流激振
流体动压效应
气流力
计算
流体
力学
Keywords
seal
air induced vibration
hydrodynamicaction
fluid-induced forc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分类号
TK26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润滑薄油膜承载力的测量
被引量:
9
14
作者
李霞
郭峰
杨淑燕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13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3721110001)资助~~
文摘
利用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研究了固定倾角滑块轴承承载力问题.在滑块倾角和载荷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测得油膜厚度与速度的关系,经过参数转换,得到无量纲承载量曲线.这不同于传统方法中在不同收敛比下对油膜压力的直接测量.结果表明:在薄油膜条件下实际承载量曲线和理论曲线表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实测值小于理论值;理论认为无量纲承载量唯一由收敛比决定,而实验结果表明无量纲承载量曲线受滑块倾角、载荷和润滑油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
流体动压效应
承载量
收敛比
面接触
Keywords
hydrodynamic effect, load - carrying capacity, convergence ratio, conformal contact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离磨料线切割的切割液行为综述
被引量:
7
15
作者
袁艳蕊
魏昕
丁寅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8,共6页
基金
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51009001000048)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5B10201019)资助
文摘
本文阐述了游离磨料线切割的原理及线切割中的弹性流体动压效应的概念,对游离磨料线切割过程中的切割液行为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弹性流体动压效应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压力与膜厚的数值求解等,此外,还从切割液成膜状态、振动对切割效率的影响、切割液的组成配方对切削效果和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对游离磨料线切割过程中的切割液行为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这些成果对于推动游离磨料线切割技术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游离磨料
线切割
弹性
流体动压效应
切割液行为
Keywords
free abrasive
multi-wire sawing
elasto-hydrodynamic interaction
slurry actions
分类号
TG6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G74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回油线唇形密封的反向泵送机制研究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李雪梨
郭飞
索双富
贾晓红
庞明磊
机构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5300)
文摘
以某种带回油线的唇形密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油封的仿真计算模型。该模型耦合考虑唇封与轴之间的接触力学分析和润滑油膜的三维流场分析。在计算中,通过调整油膜厚度和唇口轮廓使流体压力与接触压力达到平衡从而实现流固耦合。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唇封的接触宽度、径向力和反向泵送率等参数。通过台架实验测得无压差条件下的泄漏量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对无压差和有压差2种工况下的静态接触特性与动态流场进行分析,探讨带回油线唇形密封的工作机制。该理论模型计算效率高,且在较大转速范围内保证了良好的精度,可以应用到其他流体动压油封的开发设计上,具有很好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
回油线
油封
反向泵送
流体动压效应
Keywords
helix ribs
lip seals
reverse pumping effect
hydrodynamic effect
分类号
TB42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锥形间隙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平
孙丹
赵欢
肖忠会
孟继纲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4,2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5351)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8M633572)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6033)。
文摘
为探讨锥形间隙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影响,建立锥形间隙袋型阻尼密封数值求解模型,研究进出口压比、偏心率、转速及锥形度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影响;设计密封气流力实验台,分析在不同进出口压比及偏心率下锥形间隙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大小;通过密封压力分布规律揭示锥形间隙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出口压比,偏心率的增大,密封周向楔形间隙内流体动压效应增强,收敛间隙袋型阻尼密封与等间隙袋型阻尼密封的径向气流力增大,发散间隙袋型阻尼密封径向气流力绝对值增大。当转速为0时,密封切向气流力为0,随着转速的提高,密封的切向气流力逐渐增大,密封间隙内气流的周向流动是形成切向气流力的主要原因。收敛间隙袋型阻尼密封沿气流流动方向,密封径向间隙不断减小,气体的聚集使得密封腔中压力升高,径向压差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径向气流力。
关键词
锥形间隙
袋型阻尼密封
锥形度
流体动压效应
气流力
Keywords
taper-clearance
pocket damping seal
taper degree
fluid dynamic pressure effect
airflow force
分类号
TH13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磨合过程中液体润滑实现超低摩擦的混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方燕飞
马丽然
机构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8-114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2205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05055)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21BS101)经费资助。
文摘
针对球-盘滑动试验,在磨合过程中获得超低摩擦的液体润滑状态,建立耦合流体润滑、粗糙接触力学、Archard磨损方程和相关物理参数(液体黏度、表面粗糙度和磨损系数)时变函数的混合模型,研究磨合过程中液体润滑的摩擦系数演化.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在磨合过程中,润滑介质等效黏度增大,形成流体动压润滑薄膜,有效隔开粗糙表面;其次在磨合过程中,新生成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减少粗糙峰承载比,实现超低摩擦润滑状态;最后在适当的液体黏度和提高表界面效应减少边界摩擦系数,可进一步实现液体超低摩擦润滑状态.为磨合过程宏观液体润滑性能演化所建立的混合数值模型对提高液体润滑超低摩擦设计效率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关键词
液体润滑
磨合
流体动压效应
粗糙峰接触
超低摩擦
时变函数
Keywords
liquid lubrication
running-in
hydrodynamic effect
rough surface contact
ultra-low friction
time varying function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螺旋槽旋转密封瞬态启停工况动态特性分析
19
作者
赵一民
张斌
单红波
柳春旺
刘丁华
机构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117,共6页
文摘
启停过程中旋转密封工作状态不稳定,其润滑性能对旋转密封的可靠性影响很大。通过耦合流体动压效应、挤压效应和粗糙峰接触特性,建立螺旋槽旋转密封摩擦动力学模型,计算瞬态启停工况时密封环的端面液膜厚度、粗糙峰承载力及泄漏量等润滑参量,分析螺旋槽旋转密封启停工况的瞬态行为。结果表明:在瞬态启停工况中,螺旋槽旋转密封有快速稳定的阶跃响应,在很短时间内能重新回到稳定工作状态;转速阶跃变化过程中,流体动压效应、挤压效应、流体动压效应先后成为影响螺旋槽旋转密封润滑特性的主要因素;外圆面摩擦力的存在有利于改善启停工况的润滑特性。
关键词
旋转密封
瞬态启停
摩擦动力学
流体动压效应
挤压
效应
Keywords
rotary seal ring
transient startup and shutdown
tribo-dynamics
hydrodynamic effect
squeeze effect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
6
20
作者
张然
赵欢
孙丹
胡海涛
常城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346)
辽宁省航发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KLAMTF202103)
先进航空动力创新工作站(依托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设立)项目(HKC2020-02-030)。
文摘
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和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柱面气膜密封多频椭圆涡动静力与动力特性求解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及结构参数下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了螺旋槽对封严气体泵吸效应与流体动压效应影响,揭示了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和动力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出口压比与偏心率的增大,气膜内流体动压效应增强,封严气体压力分布不均匀,使得密封泄漏量增加。随着螺旋角的增大,气体经过螺旋槽泵吸效应与挤压作用聚集在螺旋槽根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动压效应,使得泄漏量增加。当螺旋角为30°~50°时,密封的径向气流力指向转子涡动中心,切向气流力与转子涡动速度方向相反,有效地抑制了转子涡动,转子系统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螺旋槽
柱面气膜密封
转子多频涡动
静力特性
动力特性
流体动压效应
Keywords
Spiral groove
Cylinder gas film seal
Rotor multi-frequency vortex
Static characteristic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Hydrodynamic pressure effect
分类号
V233.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磨削加工时磨削液的流体动压效应
葛培琪
刘镇昌
隋庆华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晶硅自由磨料线锯切片过程中的流体动压效应
桑波
葛培琪
候志坚
高玉飞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游离磨料线锯切片流体动压效应的数值分析
葛培琪
桑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磨削液对砂轮磨削轴承钢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
宋晓萍
王优强
赵晶晶
谢奕浓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流体动压效应的扫描阴极掩膜电解加工试验
王涛
余志强
王峰
何亚峰
康敏
《电加工与模具》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刚玉砂轮外圆磨削微观热流体动压效应分析
宋晓萍
王优强
谢奕浓
赵晶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镶嵌式直线深槽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性能研究
刘杰
李鲲
吴兆山
李香
彭旭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Kalsi型流体动压密封结构及其接触性质研究
陈家庆
张宝生
许宏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型流线槽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性能
周思遥
陈敏
周绍玉
王和顺
张车宁
朱维兵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表面滑靴副摩擦特性研究
李林
袁昊
仉志强
吕平洙
赵立全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亲水、疏水聚合物刷水润滑机制的对比研究
孙靖东
杨淑燕
吴杨
周峰
郭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微织构对V型滑动导轨副摩擦磨损特性影响的研究
马岢欣
邓建新
包一琛
王军燕
田润洲
王明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负错位密封流动特性研究
孙丹
肖忠会
王学军
郑铁生
孟继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润滑薄油膜承载力的测量
李霞
郭峰
杨淑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游离磨料线切割的切割液行为综述
袁艳蕊
魏昕
丁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带回油线唇形密封的反向泵送机制研究与实验验证
李雪梨
郭飞
索双富
贾晓红
庞明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锥形间隙对袋型阻尼密封气流力影响机制研究
王平
孙丹
赵欢
肖忠会
孟继纲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磨合过程中液体润滑实现超低摩擦的混合模型研究
方燕飞
马丽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螺旋槽旋转密封瞬态启停工况动态特性分析
赵一民
张斌
单红波
柳春旺
刘丁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螺旋槽对柱面气膜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张然
赵欢
孙丹
胡海涛
常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