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机内多孔板填料上气液流场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栗秀萍 王新成 +1 位作者 李俊妮 刘有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61-1366,共6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填料内径65 mm、外径250mm的超重机内多孔板填料上的气液流场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填料上的液体速度场分布不均匀;填料转速对液体的切向速度场有影响,液体入口速度对径向速度场有影响;填料上的气体静压力场分布... 采用Fluent软件对填料内径65 mm、外径250mm的超重机内多孔板填料上的气液流场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填料上的液体速度场分布不均匀;填料转速对液体的切向速度场有影响,液体入口速度对径向速度场有影响;填料上的气体静压力场分布很有规律;填料转速对气体干床压降的影响很小,气体流量对干床压降的影响较为明显;当填料转速为0 ~1 000 r/min、液体入口速度为0.3~ 4.0 m/s时,液滴在填料上的运动轨迹呈螺旋线型,停留时间为0.10~ 0.94 s,运动路程为0.13~ 0.45 m;当气体流量为22.8~ 132.3 m3/h、填料转速为0~1 000 r/min时,干床压降为7~1 844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机 多孔板填料 气液流场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燃烧气体释放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付小龙 Andreas Kroll +4 位作者 许菲 张国防 邵重斌 Johannes Rangel 樊学忠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5,71,共6页
为建立固体推进剂燃烧气体检测的测试装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计算了不同参数对气体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装置腔室体积应大于2.7×10~5 mm^3,风口直径应为Φ100mm,温度变化对气体释放影响较小。球形障碍物和立方体障... 为建立固体推进剂燃烧气体检测的测试装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计算了不同参数对气体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装置腔室体积应大于2.7×10~5 mm^3,风口直径应为Φ100mm,温度变化对气体释放影响较小。球形障碍物和立方体障碍物对气体三维模型有显著影响。根据以上模拟结果和参数,设计了固体推进剂燃烧气体模型测试装置原理图,设定了测试装置的具体参数。模拟和设计的测试装置可用于下一步红外遥测谱仪对燃烧气体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燃烧气体 甲烷 测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亭平台放空火炬热辐射强度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东宝 匡晓峰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用于计算放空火炬热辐射强度的API RP521荐用方法及其被修正后的一些工程计算方法均未考虑燃烧火焰的温度和热辐射的方向性,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ional Fluid Dynamic,简称CFD)模拟技术对东海八角亭平台放... 用于计算放空火炬热辐射强度的API RP521荐用方法及其被修正后的一些工程计算方法均未考虑燃烧火焰的温度和热辐射的方向性,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ional Fluid Dynamic,简称CFD)模拟技术对东海八角亭平台放空火炬在不同工况下的燃烧和热辐射状况进行了模拟,建立了该平台放空火炬全场、关键截面的温度场和热辐射强度场。将CFD模拟结果与以往工程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工程计算方法在热辐射强度计算方面存在的不足。CFD模拟技术能够直接模拟火炬燃烧和热辐射等物理过程,可以得到符合实际的更为准确、详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亭平台 放空火炬 热辐射强度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内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鼓泡流化床内改进的颗粒床模型(英文)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锴 BRANDANI Stefano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改进颗粒床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实验室规模冷模装置内鼓泡床的流体流动时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表观气速是影响气固动态特征和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表观气速的增大,气泡数目增加,气泡体积增大,压力波动增强;气速越高时均压降越... 采用改进颗粒床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实验室规模冷模装置内鼓泡床的流体流动时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表观气速是影响气固动态特征和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表观气速的增大,气泡数目增加,气泡体积增大,压力波动增强;气速越高时均压降越大;在内循环鼓泡流化床内固体颗粒呈“单室”流型。上述与实验观察相吻合的模拟结果将有助于放大和设计商业化的内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 鼓泡床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 改进的颗粒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三江兰坪盆地大规模成矿的流体动力学过程——流体包裹体和盆地流体模拟证据 被引量:35
5
作者 薛春纪 陈毓川 +1 位作者 曾荣 高永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中国西南部云南兰坪盆地因金顶Zn-Pn矿床和新发现的白秧坪超大型Cu-Co-Ag矿床而驰名。金顶矿床以白垩系和第三系陆相碎屑岩为主岩,拥有2亿吨矿石,平均品位Zn6.08%、Pb1.29%(1500万吨金属),是目前中国最大的Zn-Pb矿床,也是世界上形成时... 中国西南部云南兰坪盆地因金顶Zn-Pn矿床和新发现的白秧坪超大型Cu-Co-Ag矿床而驰名。金顶矿床以白垩系和第三系陆相碎屑岩为主岩,拥有2亿吨矿石,平均品位Zn6.08%、Pb1.29%(1500万吨金属),是目前中国最大的Zn-Pb矿床,也是世界上形成时代最新且唯一产于陆相沉积岩容矿的超大型Zn-Pb矿床。不同于世界上人们公认的沉积岩容矿基本类型,即SST、MVT和Sedex型,金顶矿床也许代表了Zn-Pb矿床的一个新类型。通常认为兰坪盆地大规模成矿流体起源于盆地卤水,流体流动以重力驱动为主,压力体系接近静水压力。但基于矿田内水压破裂观察、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盆地流体动力学模拟,我们认为深部超压流体的注入对整个成矿系统起着重要作用。闪锌矿及相关脉石矿物(石英、天青石、方解石、石膏)中流体包裹体观测的均一温度主体在110~150℃,盐度(质量分数)在1.6%~18.0%NaCl;在时间上,大规模成矿主要阶段伴随着流体温度的不断升高和盐度的逐渐降低;在空间上,金顶矿区空间上从东到西,成矿流体温度明显降低,盐度系统性升高。富CO2流体包裹体揭示成矿流体曾高达(513~1364)×105Pa,大大高于静水压力。数值模拟表明,盆地沉积和压实产生的流体超压可以忽略,区域构造推覆也不足以产生如此高的流体压力。我们认为成矿流体超压很可能是幔源流体注入引起的;幔源含矿的相对高温低盐度流体沿导矿构造注入金顶穹隆构造-岩性圈闭并与其中富H2S的相对低温高盐度卤水混合是兰坪盆地大规模成矿的关键动力学过程。这个特殊的流体动力学过程和成矿系统,使兰坪盆地的成矿有别于世界其他沉积盆地已知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坪盆地 金顶铅锌矿 流体包裹体 流体超压 盆地流体 流体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海水层反射地震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晞桐 宋海斌 +2 位作者 关永贤 耿明会 王亚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92-2904,共13页
由于多种海水运动同时存在以及地形的影响,海水层结构非常复杂,解释海水层地震相,分析海水运动过程是地震海洋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提出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反射地震正演分析海水层地震相的方法.首先,对地形和流体建模,得到特定条... 由于多种海水运动同时存在以及地形的影响,海水层结构非常复杂,解释海水层地震相,分析海水运动过程是地震海洋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提出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反射地震正演分析海水层地震相的方法.首先,对地形和流体建模,得到特定条件下流体运动状态;然后用反射地震正演将模拟获得的海水层温盐剖面转换为反射地震数据;进一步和实际测量得到的地震海洋学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地形、海水运动对海水层地震相的影响.以内孤立波浅化过程为例,通过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获得其浅化过程中出现的下沉型、分裂、转换型三个阶段的海水层剖面;对温盐剖面进行反射地震正演,分析浅化不同阶段海水层反射几何形态、反射结构等特征.这种新方法有望解释复杂地震海洋学图像,深化海底地形对海水运动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地震海洋学 地震相 正演 内孤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窄几何对中央气道阻塞时气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
7
作者 宁静 蔡彦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6-626,共1页
目的通过数学建模和数值模拟等工程衍生方法,分析气管解剖结构与通气功能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了对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的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动力学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将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应用于合成气道模型和患者特异... 目的通过数学建模和数值模拟等工程衍生方法,分析气管解剖结构与通气功能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了对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的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动力学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将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应用于合成气道模型和患者特异性气道模型。方法通过气管支气管树的三维重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在合成模型和患者衍生模型中研究了从狭窄的中央气道到气管支气管树的第4~6分支的空气动力学环境。在气管-支气管树三维模型上,研究了狭窄解剖结构(狭窄程度、狭窄长度和狭窄位置)对气道内压降、面积平均速度、体积流速、壁面剪应力和气流阻力等气动参数的影响。结果36个综合模型的结果表明,70%的收缩标志着相对于正常气道气流急剧减少的开始。对8个患者特异性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表明,Myer-Cotton狭窄分级系统可以用空气动力学的描述来解释,如流动阻力。气管狭窄明显影响外周支气管阻力,尤其是严重狭窄患者。结论本研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可以定量评估中央气道阻塞患者的呼吸功能,为未来开发更强大的、生物工程知情的评估方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气管支气管树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空气动力学 气道内压 壁面剪应力 气流阻力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移动车辆横风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朱超 张佳明 +2 位作者 冯玉祥 马存明 陈旭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车辆的横风效应是影响大跨度桥梁桥面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正常运营,而当前关于车辆气动特性的研究却大多针对地面场景。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仿真平台,采用重叠动网... 车辆的横风效应是影响大跨度桥梁桥面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正常运营,而当前关于车辆气动特性的研究却大多针对地面场景。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仿真平台,采用重叠动网格技术同时模拟了集装箱货车在双箱梁桥面和地面上的真实运动,详细研究了桥面移动车辆在横风作用下的绕流流场和绕流气动力。结果表明:移动车辆在横风作用下的绕流特征主要与风速和车速所控制的合成风偏角有关;此外,与地面场景的模拟结果相比,桥面的存在显著降低了车辆的侧向力和横摆力矩,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侧倾力矩,而且这种影响还与车辆在桥面上行驶的车道位置有关;最后,提出了桥面移动车辆气动力系数关于合成风偏角的经验公式以方便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辆-桥梁系统 移动车辆 气动特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 重叠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模拟的混合式住宅小区布局对风环境改良的研究
9
作者 张亦弛 王宽 黄春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文章旨在探讨衡阳市住宅小区的风环境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通过对该市不同季节的气象数据和现存建筑的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布局和围合形式对风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作者提出了针对冬季和夏季不同风向的方案,以改善住宅小区内部... 文章旨在探讨衡阳市住宅小区的风环境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通过对该市不同季节的气象数据和现存建筑的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布局和围合形式对风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作者提出了针对冬季和夏季不同风向的方案,以改善住宅小区内部的风环境。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技术模拟住宅小区周边的风环境,并控制改良后的模拟方案中的变量,以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合理的调整建筑布局能显著优化其周围的风环境,改善通风并缓解局部风速过快的问题。证明CFD技术在未来住宅小区的规划上能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方案。希望本研究能为未来同类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技术 住宅小区 风环境 风向 风速 建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沉积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远东 林晓禹 赵树夫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4,102,共5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模拟分析了孤立街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和颗粒物的扩散沉积.计算中选取中低来流风速(3,5,10 m/s)和高来流风速(20 m/s),颗粒粒径范围为0.01~10μm.得到了峡谷内气流速度场、颗粒运动轨迹和颗粒在建筑物不同表...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模拟分析了孤立街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和颗粒物的扩散沉积.计算中选取中低来流风速(3,5,10 m/s)和高来流风速(20 m/s),颗粒粒径范围为0.01~10μm.得到了峡谷内气流速度场、颗粒运动轨迹和颗粒在建筑物不同表面及地面上的沉积率.结果表明,颗粒在地面上的沉积率明显高于在建筑物各表面上的沉积率;来流风速一定时颗粒在峡谷迎风面、背风面、建筑物屋顶及地面上的沉积率都对粒径的变化不敏感,中低风速范围内颗粒在建筑物各表面和地面的沉积率都对风速变化不敏感;在峡谷迎风面及地面上,颗粒在高风速下的沉积率明显大于中低风速下的沉积率,而在峡谷背风面及建筑物屋顶上,颗粒在高风速下的沉积率明显低于中低风速下的沉积率;在中低风速下,颗粒在背风面的沉积率高于在迎风面的沉积率,而在高风速下,颗粒在背风面的沉积率却低于在迎风面的沉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峡谷 颗粒物 沉积 扩散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模拟的高密度街区交通污染物分布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磊 宛杨 何成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80,共7页
高密度城市街区的空间特征对其内部交通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有显著影响.为研究高密度城市街区中交通污染物扩散和分布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深圳市某高密度街区的空间模型.以东北、西南偏南两个典型风向上模拟的PM2. 5和氮氧化合物浓度作为交... 高密度城市街区的空间特征对其内部交通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有显著影响.为研究高密度城市街区中交通污染物扩散和分布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深圳市某高密度街区的空间模型.以东北、西南偏南两个典型风向上模拟的PM2. 5和氮氧化合物浓度作为交通污染物积累的量化指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室外交通污染物的扩散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道路上的交通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建筑组团内部的;尽管污染物的排放可能会引起街区内某些位置的污染物累积,但城市绿化和城市通风廊道等开放空间可能会促进交通污染物的稀释;建筑物形态以及下冲风对交通污染物的扩散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高密度城市 污染物扩散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空气品质 街区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磨料射流流场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
12
作者 贺振国 李根生 +2 位作者 王海柱 沈忠厚 田守嶒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9-667,共9页
为了揭示超临界CO2磨料射流流场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对超临界CO2磨料射流结构及不同因素对射流流场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磨料射流轴向速度和冲击力随着喷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最优喷距,喷射... 为了揭示超临界CO2磨料射流流场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对超临界CO2磨料射流结构及不同因素对射流流场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磨料射流轴向速度和冲击力随着喷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最优喷距,喷射压差为10~30 MPa时最优喷距为3~6倍喷嘴直径;喷射压差一定时,围压由10 MPa增至30 MPa对射流速度场及液相冲击力会造成较小的负面影响。通过超临界CO2射流破岩实验对上述2因素进行了辅助对比验证;流体温度由333K增至413K,固液两相轴向速度增大,而流体密度降低,导致液相冲击力减弱;磨料浓度由3.0%连续增至11.0%,射流固液两相轴向速度逐渐降低,降幅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超临界CO2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 磨料射流 轴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翻斗式雨量计翻斗特性的试验和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钊 王海鹏 +5 位作者 刘九夫 廖爱民 廖敏涵 刘宏伟 周斌 姚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5,共7页
为探究双层翻斗式雨量计(DTBR)减小计量误差的作用机理以及进一步提高DTBR的计量精度,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掌握翻斗翻转特性,结合动网格和流体体积法(VOF)模型对DTBR上层翻斗的翻转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并... 为探究双层翻斗式雨量计(DTBR)减小计量误差的作用机理以及进一步提高DTBR的计量精度,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掌握翻斗翻转特性,结合动网格和流体体积法(VOF)模型对DTBR上层翻斗的翻转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并进一步优化了DTBR的结构设计。结果表明:DTBR依靠上层翻斗,通过中间漏斗将自然降水强度下的出流量稳定在1.01 g/s左右注入下层计量翻斗,可明显降低降水强度对雨量计计量误差的影响,且在高降水强度下的效果更加明显;中间漏斗在不同降水强度下的流量均稳定在1 g/s(等效1.91 mm/min降水强度)左右,在DTBR标定中,可考虑只对下层的计量翻斗进行1.91 mm/min降水强度的标定,即可满足DTBR的计量要求;中间漏斗存在震荡出流过程,出流最大可达2 g/s左右;降低上层翻斗的中轴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间漏斗的出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双层翻斗式雨量计 降水强度 流体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旋流流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闫小康 刘煜 张秀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0-1567,共8页
针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了气-液两相流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旋流单元的流动特征及矿化方式,然后采用2台高速动态摄像机连用的方法,进行了气泡、颗粒在旋流流场下的三维运动轨迹及碰撞行为的测量,得出了与数值模拟相一致的结论。... 针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了气-液两相流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旋流单元的流动特征及矿化方式,然后采用2台高速动态摄像机连用的方法,进行了气泡、颗粒在旋流流场下的三维运动轨迹及碰撞行为的测量,得出了与数值模拟相一致的结论。主要结论如下:在旋流单元,气、液两相的流动均以切向运动为主,锥上区域具有向心和向上的趋势,锥内区域具有离心趋势,锥下区域液相旋流向下运动;气、液两相具有轴向和径向速度差,切向速度虽然不具有明显相间速度差,但其在径向上的梯度极高;锥内区域气含率最高,在10%-13%,锥下区域气含率小于1%。旋流单元的分选作用以分离尾矿和分选中等粒级矿物为主,气泡与颗粒的矿化方式体现为绕轴心旋转过程中发生的轴向与径向的"逆流碰撞",锥下区域不具备矿化条件,旋流强度是影响该单元分选和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旋流流场 分选机理 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高速动态摄像 三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型峡谷桥址区平均风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明金 邢龙飞 +2 位作者 蒋帆影 张金翔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1-387,共7页
结合某大跨悬索桥所在山区地形,研究了漏斗型峡谷这一特殊构造地形的桥址区平均风特性,为大跨度桥梁在漏斗型峡谷地区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建立实际地形的数值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24个不同来流工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将整体模... 结合某大跨悬索桥所在山区地形,研究了漏斗型峡谷这一特殊构造地形的桥址区平均风特性,为大跨度桥梁在漏斗型峡谷地区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建立实际地形的数值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24个不同来流工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将整体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漏斗型峡谷桥位对风速大小、风攻角、风向角在不同来流方向的影响规律,分析平均风速随攻角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位置处的竖向风剖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漏斗型峡谷桥址区存在明显峡谷风加速效应;漏斗型地形对桥址区来流的攻角和风向分别表现为弱扰乱性和高导向性,来流攻角和风向分别稳定集中在-5°~0°和25°~30°;峡谷中风速对攻角变化的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区地形 漏斗型峡谷 平均风特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盾构同步注浆运动模式SPH模拟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培楠 丁文其 +1 位作者 黄德中 李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1-898,共8页
借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异形盾构同步注浆的整体填充规律和局部扩散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浆液颗粒的细观运动机制.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采用含有机玻璃材料和拍摄仪器的可视化大型模型试验重现浆液在异形空间中的实时... 借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异形盾构同步注浆的整体填充规律和局部扩散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浆液颗粒的细观运动机制.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采用含有机玻璃材料和拍摄仪器的可视化大型模型试验重现浆液在异形空间中的实时流淌过程,并结合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浆液的扩散模式具有纵环向相互关联的挤压填充性流动特征,盾尾肩顶部注浆扩散面较为均匀,拱腰靠侧壁附近浆液有明显的上升通道,底部出浆口处浆液挤压淤积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盾构 同步注浆 运动模式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模拟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内楼梯口处全尺寸火灾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君涛 杨昀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建立了地铁实体模型,开展了地铁火灾实验研究,测量了站台与站厅之间的楼梯处的速度和温度等火灾参数。同时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程序软件对地铁站台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铁站台和站厅连接楼梯处温度和烟气速度的变化趋势,并与实验... 建立了地铁实体模型,开展了地铁火灾实验研究,测量了站台与站厅之间的楼梯处的速度和温度等火灾参数。同时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程序软件对地铁站台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铁站台和站厅连接楼梯处温度和烟气速度的变化趋势,并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控制烟气在地铁中的蔓延和组织人员疏散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火灾实验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烟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雨共同作用超大型冷却塔气动力和受力性能
18
作者 柯世堂 余文林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0-809,共10页
为定量评价雨荷载对超大型冷却塔气动力和风效应的影响,以国内某在建世界最高的220m超大型双曲线间接空冷塔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方法对冷却塔周围风场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后... 为定量评价雨荷载对超大型冷却塔气动力和风效应的影响,以国内某在建世界最高的220m超大型双曲线间接空冷塔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方法对冷却塔周围风场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后添加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简称DPM)进行雨强为50mm/h的暴雨模拟,系统分析了风雨共同作用下冷却塔表面流体绕流特性、风雨荷载特征值及平均压力系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风荷载和风雨荷载共同作用下超大型冷却塔风致稳定性和受力性能。研究表明:冷却塔表面所受总雨荷载占总风荷载的6.71%,部分区域内雨压系数可达0.07以上,与风压系数的比值最高可以达到26.98%;相比于风荷载,风雨荷载共同作用降低了冷却塔整体屈曲稳定和局部稳定性能,增大了塔筒、支柱和环基结构内力响应,屈曲位移最大增量达10%,0°子午向轴力最大增量达17.4%。该结论可为此类大型冷却塔结构抗风/雨荷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共同作用 超大型冷却塔 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有限元分析 动力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工况下裸体状态数值假人的热传递模拟
19
作者 黄紫薇 李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1-468,共8页
为了探索一种能够取代暖体假人现场实验的有效途径,建立数值气候室,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数值模拟方法,在送风温度为20℃、速度为0.05m/s工况下,对数值假人体表自然对流边界空气层的温度、速度场分布及热传递属性参数进行模拟,然... 为了探索一种能够取代暖体假人现场实验的有效途径,建立数值气候室,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数值模拟方法,在送风温度为20℃、速度为0.05m/s工况下,对数值假人体表自然对流边界空气层的温度、速度场分布及热传递属性参数进行模拟,然后在送风温度为20℃、速度分别为0.15和0.50m/s工况下,对室内混合对流的温度场和速度场以及热传递属性参数进行模拟.研究表明模拟结果具备很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体假人 数值假人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 热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滨海任务舰空调区域气流组织模拟分析
20
作者 周炫 李冬冬 +1 位作者 王良武 曹红波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2-116,共5页
以某滨海任务舰为例,对主甲板层内空调区域气流组织分布进行评估。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舰内送风系统和各舱室内空调送、回风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对各舱室关键区域速度场进行分析,重点关注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负压舱室的气流量... 以某滨海任务舰为例,对主甲板层内空调区域气流组织分布进行评估。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舰内送风系统和各舱室内空调送、回风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对各舱室关键区域速度场进行分析,重点关注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负压舱室的气流量分布。结果显示,各舱室内正负压分布满足设计要求且有一定的气压裕度,表明该舰主甲板层内空调区域气流组织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任务舰 空调区域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 气流场 负压舱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