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十亿亿次国产超算系统的流体力学软件众核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芳 李志辉 +3 位作者 徐金秀 范昊 褚学森 李新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国产众核处理器提供了两种移植难度相差较大的众核级并行编程语言。不同流体力学软件对众核架构适应性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移植优化过程中适合于不同的编程语言。首先介绍了国产众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编程模型和并行编程语言;然后分析... 国产众核处理器提供了两种移植难度相差较大的众核级并行编程语言。不同流体力学软件对众核架构适应性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移植优化过程中适合于不同的编程语言。首先介绍了国产众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编程模型和并行编程语言;然后分析了流体力学软件应用于国产众核处理器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包括隐格式带来的数据相关性、大型稀疏矩阵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多重网格方法和非结构网格等,这些问题限制了软件对众核架构的适应性。文中针对这些难题分别提出了创新的优化算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得到了几种典型流体力学软件的众核适应性研究结论。实践证明,多数流体力学软件对国产众核处理器的适应性良好,能够采用OpenACC编译器自动移植,并扩展到百万核并行规模,能保持较高的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众核架构 流体力学软件 适应性 编程语言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S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多平台自动并行
2
作者 王巍 车永刚 +1 位作者 徐传福 王正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3-781,共9页
当前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呈现多样性特征,给并行应用软件开发带来巨大挑战。采用领域特定语言OPS对高阶精度计算流体力学软件HNSC进行面向多平台的并行化,使用OPS API实现了代码的重构,基于OPS前后端自动生成了纯MPI、OpenMP、MPI+Ope... 当前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呈现多样性特征,给并行应用软件开发带来巨大挑战。采用领域特定语言OPS对高阶精度计算流体力学软件HNSC进行面向多平台的并行化,使用OPS API实现了代码的重构,基于OPS前后端自动生成了纯MPI、OpenMP、MPI+OpenMP和MPI+CUDA版本的可执行程序。在一个配有2块Intel Xeon CPU E5-2660 V3 CPU和1块NVIDIA Tesla K80 GPU的服务器上的性能测试表明,基于OPS自动生成的并行代码性能与手工并行代码的性能可比甚至更优,并且OPS自动生成的GPU并行代码相对于其CPU并行代码有明显的性能加速。测试结果说明,使用OPS等领域特定语言进行面向多平台的计算流体力学并行软件开发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特定语言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多平台 自动代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非定常流体力学软件的向量化
3
作者 高念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5-39,共5页
本文讨论了二维非定常流体力学数值计算中的九点差分格式在向量机KJ8920上的部分及全部向量化算法,并介绍了一类典型的含转移语句的DO 循环的向量化方法。
关键词 九点差分格式 向量化 流体力学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在地铁环控设计方案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欣 朱文明 《隧道建设》 200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随着城市地铁的大规模建设,地铁车站环境和地铁火灾引起研究人员极大关注。营造良好的地铁环境目的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更能节省能源,降低建设费用与运行成本,由此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优化地铁环控设计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城市地铁的大规模建设,地铁车站环境和地铁火灾引起研究人员极大关注。营造良好的地铁环境目的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更能节省能源,降低建设费用与运行成本,由此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优化地铁环控设计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4款在地铁环控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环控系统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perFLOW 软件数值模拟TrapWing 高升力外形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钟 赫新 +2 位作者 张来平 何琨 何磊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4-602,共9页
采用High-Lift研讨会提供的梯形翼外形(TrapWing),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结构、非结构网格的通用CFD软件HyperFLOW进行了数值计算,以评估其对复杂外形低速流的模拟能力。分别采用了三套不同拓扑结构的计算网格,包括两套非结构/混合网格和... 采用High-Lift研讨会提供的梯形翼外形(TrapWing),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结构、非结构网格的通用CFD软件HyperFLOW进行了数值计算,以评估其对复杂外形低速流的模拟能力。分别采用了三套不同拓扑结构的计算网格,包括两套非结构/混合网格和一套多块结构网格,每套网格又分为粗、中、细三种密度不同的网格数量以考察其网格收敛性。利用Richardson插值法,对计算结果开展了可信度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结构网格还是非结构网格,HyperFLOW均建立了可接受的可信度;对于高升力外形数值模拟,SA湍流模型要比SST湍流模型模拟的更准确;在失速迎角附近,现有的二阶精度解算器仍需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FLOW 软件 梯形翼 高升力外形 验证与确认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值风洞(NNW)通用软件同构混合求解器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坚强 马燕凯 +3 位作者 闵耀兵 赵钟 何先耀 何琨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3-1110,1102,I0002,共10页
针对未来复杂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需求,在国家数值风洞“风雷(PHengLEI)”软件中,针对流场求解器设计了区域混合计算策略,即在不同类型的网格上运行不同的求解器,实现区域混合模拟,采用典型算例进行了验证。与传统多求解器松耦合的“异... 针对未来复杂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需求,在国家数值风洞“风雷(PHengLEI)”软件中,针对流场求解器设计了区域混合计算策略,即在不同类型的网格上运行不同的求解器,实现区域混合模拟,采用典型算例进行了验证。与传统多求解器松耦合的“异构”模式不同,风雷软件中设计了“同构”模式的混合求解器。“同构”模式的混合求解器基本思想是:计算域由不同类型网格组成,在不同类型的网格上可运行不同类型的求解器,不同求解器之间在交界面通过数据底层交换信息,其特点是“紧耦合”。区域混合计算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网格、不同求解器的优点,未来也可以在不同的网格区域上加载不同学科的求解器,是面向未来多学科、多方法、多区域紧耦合模拟的关键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混合求解方案,结构/非结构混合求解时,在结构网格上运行二阶/高阶精度结构求解器,在非结构网格上运行二阶精度非结构求解器,以实现在关键流动区域采用高质量网格、高精度方法的工程实用化目的。首先介绍混合计算所涉及的域、交界面等基本概念,然后设计混合计算所需的数据结构,以及混合计算策略。最后,通过高超声速圆柱绕流和双椭球绕流两个案例,在结构网格上运行二阶或WCNS高阶精度求解器,在非结构网格上运行二阶精度非结构求解器,验证“同构”混合计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值风洞 风雷软件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混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仿真软件的滩地植被作用下复式河道水动力特性的精细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颖宜 李东子 +1 位作者 马永顺 张明亮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324,共8页
为研究浅滩植被对复式河道水动力特性的影响,了解植被作用下滩槽间水流动量交换的影响机制,利用Fluent流体力学仿真软件,选取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封闭雷诺方程,对浅滩植被作用下的复式明渠内的流体运动特征进行精细化模拟,分析了不同淹... 为研究浅滩植被对复式河道水动力特性的影响,了解植被作用下滩槽间水流动量交换的影响机制,利用Fluent流体力学仿真软件,选取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封闭雷诺方程,对浅滩植被作用下的复式明渠内的流体运动特征进行精细化模拟,分析了不同淹没高度、不同流量条件下滩地植被对复式断面明渠的水流速度、湍流动能及断面二次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植被的影响,植物区计算主流速度的垂向分布不再呈对数分布,而呈现准S型的分布;相对无植被的工况,植物区内主流流速减小,随着滩地植被高度的增加,植物带的内部与上部区域主流速度减小,而主槽内主流流速相应增大,说明植物的存在对滩地区域的水流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使断面主流向河道主槽内转移,植物的存在也对横向速度产生较强的扰动,能够促使断面二次流的形成;植物顶端附近的湍流动能变化较大,随着浅滩植被高度的增加,植被和水流交界处的湍流动能最大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说明在植被顶端存在较大的动能交换;随着入流流量的增加,断面主流速度呈增大趋势,各测点湍流动能沿水深方向的幅值也相应增大。研究表明,Fluent流体力学仿真软件能够较好地精细化模拟滩地植被对复式河道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其计算结果可为河流防洪工程、河道浅滩整治及生态护岸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植被 Fluent流体力学仿真软件 精细化模拟 湍流动能 能量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单罐真空吸鱼泵研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田昌凤 刘兴国 +3 位作者 车轩 吴凡 张俊 陈晓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6-1054,共9页
为满足池塘养殖对自动化捕捞装备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适合池塘使用的小型真空吸鱼泵,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mputer fluid dynamic, CF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单罐真空吸鱼泵内部的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重点分析了3种不同流速(1.0、... 为满足池塘养殖对自动化捕捞装备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适合池塘使用的小型真空吸鱼泵,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mputer fluid dynamic, CF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单罐真空吸鱼泵内部的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重点分析了3种不同流速(1.0、1.5、2.0 m/s)下吸鱼泵内部回流、旋涡和速度跳跃等流动特性的演化及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显示,当进鱼管道抽吸速度为1.0 m/s时,鱼体损伤率相对较低,当进鱼管道抽吸速度为1.5、2.0 m/s时,鱼体损伤率相对较高,但吸鱼速度较快;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研制了一种小型单罐真空吸鱼泵,同时选用草鱼、鲤、鲫、鲢和鳙5种鱼分别进行了单独抽吸试验验证,在最优吸取条件(抽吸速度为1.0 m/s)下,吸鱼量最大可达23 t/h,吸鱼泵可实现20 s吸鱼、10 s放鱼交替循环作业,鱼体损伤率最大为2%。研究表明,本试验中设计的小型单罐真空吸鱼泵能够实现对活鱼的高效自动吸捕与转运,可为设计开发池塘养殖用高效真空吸鱼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鱼泵 池塘 真空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胀气流作用下灭弧防雷装置截断电弧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巨丰 李世荣 +3 位作者 王子洋 白鉴知 欧芳志 冯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3-1519,共7页
为了解决配网线路的雷击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性能,利用"气吹灭弧"的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够抑制工频建弧过程的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研究了电弧路径控制、电弧突变拐点、电弧弧柱能量分段、自膨胀气流形成与灭弧机理,建立了自膨... 为了解决配网线路的雷击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性能,利用"气吹灭弧"的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够抑制工频建弧过程的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研究了电弧路径控制、电弧突变拐点、电弧弧柱能量分段、自膨胀气流形成与灭弧机理,建立了自膨胀气流耦合工频续流电弧的数学模型,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管道内自膨胀气流截断电弧的微观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还进行了该防雷装置截断电弧试验,并借助高速摄像机捕捉了该防雷装置截断电弧的详细情况。结果表明: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内部的特殊空间结构可以改变电弧发展路径,迫使电弧弧柱形成多个断点,延长后续工频电弧的暂态发展时间;自膨胀灭弧气流能在0.7 ms时间内完全熄灭电弧并抑制重燃;灭弧防雷装置内的建弧过程与灭弧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工频续流电弧在暂态发展初期就将受到自膨胀灭弧气流的深度抑制,在电弧还未发展成熟且能量较小时会被自膨胀气流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线路 灭弧防雷装置 自膨胀气流 能量分段 电弧 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下腔室流量分布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磊 章德 +1 位作者 陈文振 陈志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187-191,共5页
建立了压水堆下腔室流场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环腔厚度和环腔内冷却剂速度条件下,下腔室内冷却剂的流场,分析了环腔厚度和环腔内冷却剂速度对下腔室流向堆芯的流量分布的影响。入口速度不同或环腔厚度不同,在下腔内冷却剂流动... 建立了压水堆下腔室流场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环腔厚度和环腔内冷却剂速度条件下,下腔室内冷却剂的流场,分析了环腔厚度和环腔内冷却剂速度对下腔室流向堆芯的流量分布的影响。入口速度不同或环腔厚度不同,在下腔内冷却剂流动形成漩涡的位置、大小和流动速度均会发生改变,导致通过流量孔板通孔的流量分布不同。入口速度较低时,流量孔板上所有通孔的流量分布比较均匀,在平均值附近波动,流量最高的通孔小组出现在边缘处;入口速度较高时,流量明显地呈现出中心高边缘低的特点。通孔小组的流量最大值随着环腔厚度增加由孔板的中心向边缘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室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流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刻蚀机反应腔室气流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嘉 朱煜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83,共5页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机反应腔室的气流分布是影响等离子体分布与刻蚀工艺均匀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使用商业软件CFD—ACE+中的连续流体与热传递模型,对反应腔室中气流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讨论了不同质量流量(50—250cm^3/rai...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机反应腔室的气流分布是影响等离子体分布与刻蚀工艺均匀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使用商业软件CFD—ACE+中的连续流体与热传递模型,对反应腔室中气流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讨论了不同质量流量(50—250cm^3/rain)入口条件下电极表面附近气压分布情况,同时讨论了不同腔室高度(H=0.08,0.12,0.14m)对气流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电极表面附近气压分布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特征,并随入口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升高;气流分布均匀性随腔室高度增加而有所提高,而同时平均密度却会下降。通过对比发现3D与2D模型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气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河二号超算的网格无关性及并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艺峰 李健 +2 位作者 王杰 范冰丰 王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36-2041,共6页
以CFD商用软件Fluent 15.0为基础,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平台,ZnO-MOCVD腔体为数值模型,对网格无关性及超算中心的并行计算能力进行研究。通过计算7种不同网格数量的ZnO-MOCVD模型的沉积率,确定网格数量为408万时沉积率结果达到网格无关... 以CFD商用软件Fluent 15.0为基础,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平台,ZnO-MOCVD腔体为数值模型,对网格无关性及超算中心的并行计算能力进行研究。通过计算7种不同网格数量的ZnO-MOCVD模型的沉积率,确定网格数量为408万时沉积率结果达到网格无关性。根据工程需要选取其中两种模型,设置并分析多种并行组合,得出网格数量为17万和408万的MOCVD腔体模型的最佳处理器核数分别为16和128,最大加速比分别可以达到9和45,验证了该软件在天河二号上并行处理的实用性,结果可为后续大规模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 天河二号 并行计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 prediction of physical field for multi-air channel pulverized coal burner in rotary kiln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爱纯 周孑民 +1 位作者 欧俭平 李旺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75-79,共5页
A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CFX software on physical field of multi-air channel coal burner in rotary kiln was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various operational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flame feature and tempera... A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CFX software on physical field of multi-air channel coal burner in rotary kiln was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various operational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flame feature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A thermal measurement was conducted on a rotary kiln (4.5m in diameter, 90m in length) with four-air channel coal burner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o verif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calc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velocity near burner exit is saddle-like; recirculation zones near nozzle and wall are useful for mixture primary air with coal and high temperature fume. A little central airflow can avoid coal backing up and cool nozzle. Adjusting the ratio of internal airflow to outer airflow is an effective and major means to regulate flame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sintering region. Large whirlcone angle can intensify disturbution range at flame root to accelerate ignition and mixture. Large coal size can reduce high temperature region and result in coal combusting insufficiently. Too much combustion air will lengthen flame and increase heat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CFX physical field multi-air channel coal burner rotary ki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fence effects on dust emission into atmosphere from open storage piles 被引量:2
14
作者 S.TORNO J.TORA-O +2 位作者 M MENéNDEZ M.GENT I.áLVAREZ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411-419,共9页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behaviour of fences (solid and porous) in the protection against particulated material emission to the atmosphere from open storage piles,are presented. This research was ...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behaviour of fences (solid and porous) in the protection against particulated material emission to the atmosphere from open storage piles,are presented. This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by software Ansys CFX-10.0 in 3D,with K-epsilon being considered in the turbulence model.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porous fences as a protection against the wind flow,which interacts with an open storage pile,is shown. The use of these fences (when porosity is ε=30%) allows the reduction of wind flow velocity which interacts with the pil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ase of no use of fences (when porosity is 100%). In addition,the use of porous fences makes the velocity vortex,which is formed between the solid fence (ε=0%) and the pile,disappear,reducing the particle emission to the atmosphere by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storage pile air pollution particle emission wind erosion porous fenc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tatic aeroelasticity on composite w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flight attitudes
15
作者 霍世慧 袁喆 +1 位作者 王富生 岳珠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12-317,共6页
Composite wing static aeroelasticity was analyzed through a loosely coupled method and the effects on composite w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flight attitudes were presented.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aerodynamic... Composite wing static aeroelasticity was analyzed through a loosely coupled method and the effects on composite w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flight attitudes were presented.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aerodynamic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software NASTRAN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ftware FLUENT, respectively. Correlative data transfer and mesh regenerate procedure were applied to couple the results of computational structure dynamics (CSD) and CFD. After static aeroelasticity analysis under different flight attitudes, it can be seen that lif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light speed and the incremental value enlarges gradually in both rigid and elastic wings. Lift presents a linear increme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crease of attack angle when the flight speed is 0.4Ma or 0.6Ma, but nonlinear increment in elastic wing when flight speed is 0.8Ma. On the effect of aeroelasticity, the maximum of deform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light speed and attack angle, and the incremental valu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light speed while uniform with different attack angles. Th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aeroelasticity elastic deformati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light attitu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