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善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学术界怀疑古文《尚书》为"伪书"的一条重要论据,就是古文晚出。但经过稽查考核,证明古文《尚书》自西汉以后长期流传于世,至魏晋之际完备成集而形成传授关系,其来源可能有七个方面,非一人一时之伪造。
关键词 古文《尚书》 流传过程 魏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诗谱》的流传及其学术思想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树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毛诗谱》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毛诗》作笺之后撰写的又一部专门研究《诗经》的著作。问世时曾被治《诗》者广泛征引 ,后传本浸佚 ,北宋欧阳修对其残本进行过补订工作。至清代 ,诸儒又根据欧阳修的补亡谱重加厘定 ,从《毛诗正义》中... 《毛诗谱》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毛诗》作笺之后撰写的又一部专门研究《诗经》的著作。问世时曾被治《诗》者广泛征引 ,后传本浸佚 ,北宋欧阳修对其残本进行过补订工作。至清代 ,诸儒又根据欧阳修的补亡谱重加厘定 ,从《毛诗正义》中辑出《序》及《谱》文 ,并据经疏、《释文》及类书所引加以校订 ,即今所见到的各种辑佚本。《毛诗谱》将《诗》三百篇分国置谱 ,分述各国之地理方位 ,并追溯其政治源流 ,体现了郑玄“举一纲而万目张 ,解一卷而众篇明”的解诗思想 ,及“念述先圣之玄意 ,思整百家之不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谱》 流传过程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萨尔史诗的源头及其历史内涵 被引量:11
3
作者 尊胜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40,共14页
格萨尔史诗包括两个部分 ,即至今在民间传唱的口头部分和已经铅印出版的文本部分。其中口头部分占据了史诗的绝大部分的内容。格萨尔史诗虽然呈现出口头和文本交织的繁杂局面 ,但史诗的整体结构却十分清晰 :史诗以格萨尔为中心 ,纵向追... 格萨尔史诗包括两个部分 ,即至今在民间传唱的口头部分和已经铅印出版的文本部分。其中口头部分占据了史诗的绝大部分的内容。格萨尔史诗虽然呈现出口头和文本交织的繁杂局面 ,但史诗的整体结构却十分清晰 :史诗以格萨尔为中心 ,纵向追溯了祖先“董”氏族的渊源和传承 ,横向铺叙了格萨尔一生的丰功伟绩 ,每个故事在这个坐标中都有适当的位置。史诗的核心内容讲述从“董”氏族———岭部落的衍变过程。史诗提供的这些发展线索 ,能从历史典籍中得到证实。因此 ,我们可以确信 ,“岭”部落、“岭·格萨尔”在藏族史上实有其事 ,而不是民间艺人编造出来的。关于史诗产生的年代 ,经过与藏族最早的《玛桑故事》的比较研究证明 ,它们至少在止贡赞普时代已初具雏型 ,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我们可以推断 ,格萨尔史诗在藏族民间流传有两千年的历史。格萨尔史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 ,受到藏传佛教的歪曲和窜改。宗教的文人和信教的艺人竭力美化、神化格萨尔 ,力图让格萨尔脱下战袍 ,披上袈裟 ,甚至供到“保护神”的佛龛上。一些史诗的文本中宗教的色彩几乎掩盖了世俗的内容。研究、欣赏格萨尔史诗必须拨开宗教的迷雾 ,寻找格萨尔的原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史诗 故事 民间 文本 流传过程 铺叙 部落 氏族 中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版本源流考索——兼及《楚辞要籍解题》之讹误 被引量:6
4
作者 崔富章 《浙江学刊》 198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楚辞》版本源流的考察探索,关系着它的成书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实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基础。姜亮夫师《楚辞书目五种》,于传统目录学体例之外,创立“版本叙录”一个项目,记录书刻情况,为鉴定版本、探讨源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最... 《楚辞》版本源流的考察探索,关系着它的成书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实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基础。姜亮夫师《楚辞书目五种》,于传统目录学体例之外,创立“版本叙录”一个项目,记录书刻情况,为鉴定版本、探讨源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最近,读湖北人民出版社印行洪湛侯主编《楚辞要籍解题》,感到从楚辞学、目录学角度都值得商榷,版本著录禹为粗糙,讹误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年 明万历 流传过程 刘向 宋本 汉书·艺文志 司马迁 刘安 十七年 考镜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族《格萨尔》中土族语与藏语词汇的变异形式及其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国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3,共5页
土族是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约有20万人。土族《格萨尔》主要流传在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土族聚居地。它是以韵散结合形式说唱的,在说唱时用藏语咏唱其韵文部分,但由于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语音等诸多方面的变异,较之于藏语安多方言也多有... 土族是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约有20万人。土族《格萨尔》主要流传在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土族聚居地。它是以韵散结合形式说唱的,在说唱时用藏语咏唱其韵文部分,但由于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语音等诸多方面的变异,较之于藏语安多方言也多有差异。由于历史等原因,土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在对土族《格萨尔》中的土族语和藏语进行国际音标记音的基础上,归纳和整理出了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相互影响之后的变异情况,并对此进行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土族语 藏语 变异形式 词汇 少数民族 结合形式 流传过程 安多方言 相互影响 对比研究 聚居地 青海省 甘肃省 说唱 语言 语音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题跋”到“书话” 被引量:1
6
作者 鲁海 《图书馆论坛》 1985年第4期70-71,共2页
图书馆学、图书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都谈到图书的“题跋”,但是对“题跋”的概念并不统一。新版《辞海》中解释为:“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后面的叫跋。”其中援引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认为“题者,标其前;跋... 图书馆学、图书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都谈到图书的“题跋”,但是对“题跋”的概念并不统一。新版《辞海》中解释为:“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后面的叫跋。”其中援引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认为“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最后归结为:“一般指书、画、书籍题识之辞”。《辞海》的这段释义,等一部分是不很准确的,这里仅以书籍而言,一般把正文前面的称为“序”,后面的称“跋”。黄裳同志在《谈“题跋”》一文中就说“……要谈出些较有系统的意见还是很不容易的,例如题跋与后记之类应该怎样区分就不大说得清楚;又如‘四库全书’的‘提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跋 段玉裁 辞海 流传过程 文字 古籍整理 图书馆学 说文解字注 目录学 版本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通神小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毕旭玲 《中文自学指导》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五通神是江南地区民问信仰中重要的神灵之一,起源于民间的鬼信仰,定型于唐代。而以“五”为数则是受到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在唐代,五通神是五位能恩泽一方的正神,宋代还曾正式受封。但从宋代开始,五通神的形象与佛教中五... 五通神是江南地区民问信仰中重要的神灵之一,起源于民间的鬼信仰,定型于唐代。而以“五”为数则是受到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在唐代,五通神是五位能恩泽一方的正神,宋代还曾正式受封。但从宋代开始,五通神的形象与佛教中五通仙的形象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交融。受五通仙的影响,五通神开始沦为邪神。至明清,五通神终于完全蜕变为民间信仰之神,并屡遭禁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传过程 唐代 神灵 宋代 民间 交融 蜕变 小考 阴阳五行说 明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读《平复帖》
8
作者 徐从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2,共3页
东晋陆机的《平复帖》,是中国书法史上传世最早的墨迹,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千余年来,研究者颇多,但在内容解读、流传过程等方面颇有争议。本文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再研究。
关键词 陆机 平复帖 释文 流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落的幸存者——《海边的曼彻斯特》反模式叙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宝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18,共3页
叙事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伟大的叙事模式往往会在叙事过程中加入作者的主观思想,然而,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叙事模式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僵化,使得叙事成为模式化的叙事。多数艺术在实质上都是创作者... 叙事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伟大的叙事模式往往会在叙事过程中加入作者的主观思想,然而,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叙事模式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僵化,使得叙事成为模式化的叙事。多数艺术在实质上都是创作者通过对自身意图的表述以达到与欣赏者思想共鸣的目的,叙事是表述意图的重要方法之一,譬如在传统的文学艺术中叙事在表述意图过程中就占据相当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模式 叙事过程 现代大众 流传过程 人生经验 文学叙事 商业大片 英雄人物 因果关系 《阿甘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谣言的社会评价论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新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3-36,共4页
社会谣言,是关于社会的某个公共事务即社会现象所产生的谣言。由于社会谣言针对着的是某个公共事务,因而涉及的群众面广,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比较大。社会谣言是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应该从群众的社会评价活动来理解社会谣言的本... 社会谣言,是关于社会的某个公共事务即社会现象所产生的谣言。由于社会谣言针对着的是某个公共事务,因而涉及的群众面广,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比较大。社会谣言是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应该从群众的社会评价活动来理解社会谣言的本质,我们可以从社会谣言的产生和流传等方面来分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评价活动 社会评价论 社会群体 社会舆论 流传过程 社会现象 评价意见 遗言 公共事务 否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说《踏谣娘》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一中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正】 治戏曲史的人都会碰到一个唐代歌舞戏的评价问题,其中以《踏谣娘》较复杂,聚讼尤多。今所见最早记载《踏谣娘》的,是崔令钦《教坊记》: 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 【正】 治戏曲史的人都会碰到一个唐代歌舞戏的评价问题,其中以《踏谣娘》较复杂,聚讼尤多。今所见最早记载《踏谣娘》的,是崔令钦《教坊记》: 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行入场。行歌,每一叠,傍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或呼为“谈容娘”,又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典 踏谣娘 北齐 妇人 文字 开元年间 新唐书 歌舞戏 流传过程 教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民政府时期的文物法令与文物保护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勇 《文博》 1991年第2期86-89,共4页
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期。早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高峰时期的唐代,就曾有过规定:若得古器物形制异常而不送官者,以坐赃论处。从统治者来说,发布这样的法令,其目的是为了搜集天下奇珍异宝供自己赏玩,而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 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期。早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高峰时期的唐代,就曾有过规定:若得古器物形制异常而不送官者,以坐赃论处。从统治者来说,发布这样的法令,其目的是为了搜集天下奇珍异宝供自己赏玩,而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文物流散于民间,既容易遭到破坏,也极可能在流传过程中散失湮灭,而集中起来则既便于统一保管,也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工作,是从国民政府“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国民政府时期 文物管理 流传过程 我国古代文化 文物工作 统一保管 施行细则 历史文物 秦公大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重深恩》与敦煌曲子辞《十恩德》《十种缘》《孝顺乐》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启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7-102,119,共7页
敦煌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变文、话本、故事赋、俗曲等,属于俗文学即民间文学的范畴。它们的作者是社会底层的乡村“知识分子”和僧侣;它们的传唱者和宣传者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和僧侣,它们当时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作品和其他敦煌文献一... 敦煌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变文、话本、故事赋、俗曲等,属于俗文学即民间文学的范畴。它们的作者是社会底层的乡村“知识分子”和僧侣;它们的传唱者和宣传者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和僧侣,它们当时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作品和其他敦煌文献一样,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发掘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集整理 演唱者 古代作品 流传过程 生命力 敦煌文献 民间文学 吹鼓手 俗文学 口头流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霞消失的时候》:历史现场与重返之思
14
作者 韩亮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40-45,共6页
一、如何成为手抄本 在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中,《晚霞消失的时候》通常被置于“文革”潜流文学或者“地下文学”的框架中进行论述。如洪子诚出版于1999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将《晚霞消失的时候》与《波动》、《公开的情书》同列为”... 一、如何成为手抄本 在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中,《晚霞消失的时候》通常被置于“文革”潜流文学或者“地下文学”的框架中进行论述。如洪子诚出版于1999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将《晚霞消失的时候》与《波动》、《公开的情书》同列为”文革”后期手抄本小说的重要作品。具体论述中,《波动》与《公开的情书》的版本与流传过程均有呈现,而当论及《晚霞消失的时候》时,却略去了这一部分的内容,代之以文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现场 历史 “文革” 地下文学 流传过程 文本分析 手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莲教的源流及其与天地会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07-113,共7页
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青莲教与天地会的关系往往是模糊不清的,本文从弄清青莲教的源流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它与天地会的历史关系。作者认为:青莲教是近代南方教会源流的重要渊薮之一。在其发展、流传过程中,与天地会发生了多方面的融合关... 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青莲教与天地会的关系往往是模糊不清的,本文从弄清青莲教的源流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它与天地会的历史关系。作者认为:青莲教是近代南方教会源流的重要渊薮之一。在其发展、流传过程中,与天地会发生了多方面的融合关系,对天地会的组织、思想风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太平天国前后,湖南、广东、广西发生的不少会党起义都与青莲教有着密切关系。太平天国时期秘密会社的活跃、哥老会的兴起,青莲教与会党的融合是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流 金丹道 道光 十七年 大乘教 青莲教 历史关系 流传过程 天地会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长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53-56,共4页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论述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认为吸取其中合理的成份,可以对我们的文学研究有所启迪,并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实际,研究了后人对陶渊明等人作品的不同评价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文学史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史 陶渊明研究 中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接受史 流传过程 接受美学 时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神话简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宜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91-96,90,共7页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土壤。它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对中国神话的概况、神话的产生、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问题作简略的论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土壤。它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对中国神话的概况、神话的产生、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问题作简略的论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可惜在流传过程中已大量失散了,现在从一些古籍著作中仍记述了不少神话材料。我国的古籍中保存神话材料最多的有《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国语》、《左传》、《论衡》、《述异记》、《三五历记》、《风俗通义》等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神话 我国古代 语言艺术 劳动人民 艺术特点 原始人类 山海经 古代神话 流传过程 集体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失婢》诗考辨
18
作者 蹇长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0-53,共4页
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今宵在何处?唯有明月知。我之所以忽然想到给白居易晚年所作的这首小诗写篇文章,是因为在几年前的一场学术讨论中,此诗的题目及主旨都曾引起论争,而且成为至今... 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今宵在何处?唯有明月知。我之所以忽然想到给白居易晚年所作的这首小诗写篇文章,是因为在几年前的一场学术讨论中,此诗的题目及主旨都曾引起论争,而且成为至今犹未了结的一桩小小的公案。那是1985年前后,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展开的一场关于元白再评价的讨论中。裴斐先生在论及元白优劣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辨 坊门 白居易 宅院 再论 流传过程 白氏 唐人 元白 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版刻本的解读——《〈粤风续九·瑶歌〉译注》介评
19
作者 雷舟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89,共2页
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必定会衍生出不同的版本,而基于原版刻本的校注,才能准确真实地还原历史风貌。
关键词 刻本 原版 解读 译注 瑶歌 流传过程 历史风貌 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奴》
20
作者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2,共1页
在我看来,既然孟姜女故事的原始主题就是寻找丈夫和哭唤丈夫的精魂,那么,复仇就不应该被归纳为这个故事的原始主题。它只是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接受者、改编者和演绎者附加上去的一种主观因素,更多程度上是体现了历代文人对秦始皇暴政... 在我看来,既然孟姜女故事的原始主题就是寻找丈夫和哭唤丈夫的精魂,那么,复仇就不应该被归纳为这个故事的原始主题。它只是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接受者、改编者和演绎者附加上去的一种主观因素,更多程度上是体现了历代文人对秦始皇暴政的仇恨情绪,在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里也可能转化为一种反抗专制强权的意识形态。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历史剧里,秦国就是一个专制强权的象征,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喜欢秦始皇,除了在“文革”后期评法批儒那一段时期里秦始皇有过短暂的走红外,历代都是充当被绑在耻辱柱上示众的反面角色。这是历代统治者都能够接受的儒家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知识分子 孟姜女故事 意识形态 秦始皇 流传过程 抗战时期 “文革” 接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