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历史流传物——文化实践解释学阅读札记之二 被引量:6
1
作者 金元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91,共5页
金元浦认为文化的历史流传物作为集体文化记忆,是作为当时文化事件的延伸活动被记录的,是由诸多个体记忆碰撞、对话、沟通、交流而形成集体记忆的。集体前理解正是通过不断生成的第三生成物调整、修正、转换,生成新的文化集体记忆和文... 金元浦认为文化的历史流传物作为集体文化记忆,是作为当时文化事件的延伸活动被记录的,是由诸多个体记忆碰撞、对话、沟通、交流而形成集体记忆的。集体前理解正是通过不断生成的第三生成物调整、修正、转换,生成新的文化集体记忆和文化集体无意识,改变传统文化意识的既成结构,形成新的集群/民族文化心理共同体。史蝶飞等认为当代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通过都市化的报刊阅读、旅游文化和教育选择确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品位结构与身份认同。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不能简单地根据收入和社会行为进行界划,也不能仅仅按照西方通行的理论看待这一现象,它受到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语境的多维而复杂的影响。罗如春提出赛义德是后殖民知识分子中惟一一位系统探讨知识分子角色身份的思想家。赛义德心目中的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以流亡者、边缘人身份,打破专业藩篱,秉持业余态度,坚持社会批判,面对权势说真话,成为普适价值的捍卫者。赛义德本人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也表征了后殖民知识分子带有普遍性的角色身份及其认同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流传 效果史 文化无意识 中国中产阶级 文化品位 培育 赛义德 后殖民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流传物在语言漂移中的传释——文化实践解释学阅读札记之三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元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149,160,共6页
作为历史流传物的文学作品是怎样在语言的漂移中传释的,这是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问题。每一时代都有其主导的时代话语,在历史的承传转移中,依次表现为不同主调的时代话语。每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表现为不同的民族话语,其主导理念也... 作为历史流传物的文学作品是怎样在语言的漂移中传释的,这是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问题。每一时代都有其主导的时代话语,在历史的承传转移中,依次表现为不同主调的时代话语。每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表现为不同的民族话语,其主导理念也在变化中。地域话语强调地理范围内话语的共同性,强调其共同话语与其他地域文化话语相比的独特性,以之构成地域话语的主导面。历史使语言同时处于意义缺失与意义超载的矛盾状态,而阐释共同体则是文学意义生成中语言的历史具体性和延展性运演的功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流传 阐释共同体 个性话语 共性话语 时代话语 地域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书经》的流传及文献价值
3
作者 张道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书经》是相传经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秦焚书后仅传29篇。该书在长期流传中出现了今古文之争和真伪之辨。因此,有必要论述其流传历史、两汉至清学人的研究概况及其文献价值。
关键词 《书经》 孔子 儒家经典 文献价值 流传历史 官方档案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事沧桑话《南藏》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国秀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84,共6页
文章叙述了甘肃省图书馆藏《永乐南藏》成书四百多年来曲折坎坷的流传历史及 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甘肃省图书馆 永乐南藏 流传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