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11区流一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茂 李胜利 +3 位作者 姜平 于兴河 曾小明 戴明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5-924,共10页
北部湾盆地涠洲11区流一段发育缓坡型和陡坡型两种类型的扇三角洲。结合岩电震资料,分析了这两类扇三角洲的异同,并探讨了造成这两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异同的主控因素。其中陡坡型扇三角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陡坡带的流一段中亚段,粒... 北部湾盆地涠洲11区流一段发育缓坡型和陡坡型两种类型的扇三角洲。结合岩电震资料,分析了这两类扇三角洲的异同,并探讨了造成这两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异同的主控因素。其中陡坡型扇三角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陡坡带的流一段中亚段,粒度较粗,以重力流成因的厚层砂砾岩体为主,沉积厚度大,平面展布小;而缓坡型扇三角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的涠西南低凸起缓坡带附近的流一段下亚段,粒度相对偏细,牵引流与重力流沉积构造均较发育,沉积厚度相对较小,平面延伸范围广。两类扇三角洲形成与分布特征的不同主要受控于构造格局、古地形的差异以及基准面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一段 缓坡型扇三角洲 陡坡型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涠洲11区南部流沙港组流一段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谭程鹏 李茂 +2 位作者 于兴河 李胜利 程岳宏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2-71,共10页
涠西南凹陷涠洲11区南部流沙港组油气特征明显,但目的层段岩性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连通性差,因此对沉积微相与砂体的成因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结合粒度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对流一段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 涠西南凹陷涠洲11区南部流沙港组油气特征明显,但目的层段岩性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连通性差,因此对沉积微相与砂体的成因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结合粒度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对流一段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识别出两种沉积相类型:水进型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其中扇三角洲可划分为扇中和扇端两个亚相,三角洲划分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并在各相带内共识别出11种微相类型。探讨了流一段4个亚段的沉积微相特征、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早期(L1下)为湖平面逐渐上升的扇三角洲沉积,晚期(L1上)为不断向前进积的三角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涠洲11区 沙港组流一段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 被引量:33
3
作者 董贵能 李俊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60,共9页
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基础上开展精细沉积相研究,并进一步分析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的油源条件、圈闭条件和非构造圈闭的形成特征。研究表明,流一段油源丰富,油气运移充注充分,储盖组合良好,主要形成断... 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基础上开展精细沉积相研究,并进一步分析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的油源条件、圈闭条件和非构造圈闭的形成特征。研究表明,流一段油源丰富,油气运移充注充分,储盖组合良好,主要形成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藏、不整合面遮挡型(圈闭)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油气藏4类非构造油气藏,(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这些圈闭的主要储集层。断层-岩性圈闭的特征是断层走向与三角洲物源方向垂直或交切;不整合面遮挡型圈闭的特征是三角洲砂体上游被剥蚀;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的特征是三角洲砂体下游发生构造抬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主要发育在深水区的中深湖,一般为三角洲前方的浊积体。根据以上特征,预测了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的有利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一段 非构造油气藏 形成与分布 有利目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对隐蔽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5
4
作者 董贵能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研究了涠西南凹陷流一段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包括颜色、粒级、结构、构造等沉积相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对隐蔽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并对扇三角洲储层中隐蔽油气藏的类型和最可能的分布位置进行了... 研究了涠西南凹陷流一段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包括颜色、粒级、结构、构造等沉积相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对隐蔽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并对扇三角洲储层中隐蔽油气藏的类型和最可能的分布位置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一段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隐蔽油气藏 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两种岩性圈闭成因模式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方勇 张树林 +1 位作者 胡林 左倩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0,共5页
首次利用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法,结合地震界面接触关系、砂体垂向叠加样式,对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地层进行了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并对该层段岩性圈闭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分析。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以最大湖泛面T82为界可划分2个... 首次利用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法,结合地震界面接触关系、砂体垂向叠加样式,对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地层进行了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并对该层段岩性圈闭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分析。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以最大湖泛面T82为界可划分2个基准面半旋回,且存在2种岩性圈闭成因类型,其中上升期发育的盆底扇成因的储层分布广、勘探潜力大,而下降期发育与三角洲前缘有关的滑塌浊积岩砂体分布局限,预测难度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寻找新的油气储量增长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成因模式 基准面旋回 盆底扇 滑塌浊积岩 流一段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位域早期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宫立园 胡德胜 +2 位作者 满晓 张璐 赵晔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4,共11页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位域早期湖底扇是重要的勘探层系,有利储层展布刻画不清,制约了勘探进程。基于大量岩心观察、钻井和化验分析资料及新处理三维地震资料,对其源汇体系、沉积模式及砂体展布等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有利储层发...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位域早期湖底扇是重要的勘探层系,有利储层展布刻画不清,制约了勘探进程。基于大量岩心观察、钻井和化验分析资料及新处理三维地震资料,对其源汇体系、沉积模式及砂体展布等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位置。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位域早期在B洼发育湖底扇沉积,发育滑动滑塌、碎屑流及浊流等多种典型流态,物源主要来自东南物源扇三角洲,经断裂坡折带限流分东、西两支沉积在湖盆水体深处形成,这一新认识打破了之前混源的观点,认识到该区湖底扇相对富泥的特征,只有近物源发育的砂质碎屑流及高密度浊流沉积相对富砂,地震上主要表现为下切明显,透镜体外形清楚,朵叶体内部同相轴杂乱不连续的反射特征,综合分析预测涠西南凹陷B洼流一段高位域早期湖底扇西侧支2、5、6朵叶相对更具有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一段 高位域早期 湖底扇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一段湖底扇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6
7
作者 满晓 胡德胜 +4 位作者 吴洁 宫立园 柳智萱 姜应德 赵晔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4,共8页
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岩心观察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区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涠西南凹陷A洼在流一段低位域和湖侵... 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岩心观察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区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涠西南凹陷A洼在流一段低位域和湖侵域发育湖底扇沉积体,其中,低位域湖底扇发育于一号断层附近,地震上表现为连续强反射特征;湖侵域湖底扇分布于洼中,地震上具有明显的丘状反射特征。(2)受物源供给和古地貌两大因素的控制,A洼流一段发育2期湖底扇沉积。低位域短轴方向物源供给少,一号断层下降盘为洼陷的堆积中心,发育小规模直接入湖的近岸水下扇体,并形成向物源区方向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湖侵域物源供给逐渐增大,一号断层活动性减弱,A洼堆积中心逐渐迁移至洼中,扇三角洲前缘松散沉积物发生二次搬运,在洼中形成湖底扇,并形成向南斜坡翘倾尖灭的岩性圈闭和被二号断层遮挡形成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3)垂向运移条件是研究区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要素,A洼烃源层上部发育受早期断层和晚期构造差异沉降两方面因素控制的微裂缝,为油气突破泥岩盖层垂向运移至“源上”岩性圈闭内并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该区具有“超压驱动、微裂缝运移、低势区汇聚”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岩性油藏 垂向运移 成藏模式 流一段 始新统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构造坡折带及其对层序、沉积相带的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杰 李茂 +3 位作者 杨朝强 邹明生 漆智 方小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7,8-9,共9页
通过地震剖面解释,结合钻井、测井等资料分析,在等时地层格架下进行涠西南凹陷构造坡折带对层序和沉积相控制作用的研究。分析表明: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湖相3种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断坡带、断阶带、挠曲坡折带3种构造... 通过地震剖面解释,结合钻井、测井等资料分析,在等时地层格架下进行涠西南凹陷构造坡折带对层序和沉积相控制作用的研究。分析表明: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湖相3种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断坡带、断阶带、挠曲坡折带3种构造坡折带。这些坡折带对涠西南凹陷层序样式、沉积体系的发育位置、沉积体系展布方向与展布规模、沉积体的储集物性等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其中,挠曲坡折带和断阶带控制研究区主要砂体的展布,特别是高位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砂体的发育和分布,坡折带附近有利于形成砂岩透镜体、岩性上倾尖灭、地层超覆及构造-岩性圈闭等多种圈闭类型,是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一段 构造坡折带 沉积体系 隐蔽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A井区古近系流沙港组一段砂体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杰 操应长 +1 位作者 王健 刘明全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6,共11页
涠西南凹陷A井区古近系流沙港组一段下亚段发育了大规模的砂砾岩沉积。岩芯观察及分析化验资料表明砂砾岩沉积发育丰富的能够反映浊流沉积的鲍马序列、冲刷充填及变形构造等沉积构造并具有直线一段式和上拱一段式等粒度概率曲线类型。... 涠西南凹陷A井区古近系流沙港组一段下亚段发育了大规模的砂砾岩沉积。岩芯观察及分析化验资料表明砂砾岩沉积发育丰富的能够反映浊流沉积的鲍马序列、冲刷充填及变形构造等沉积构造并具有直线一段式和上拱一段式等粒度概率曲线类型。垂向以多个底部发育冲刷充填构造的正旋回叠加为特征,整体表现为正序。沉积特征表明砂砾岩为湖底扇沉积。综合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及垂向地层叠加样式等方法,在流一段湖底扇内共识别出3个五级层序,将湖底扇沉积划分为3期。各旋回湖底扇砂体厚度与平均波峰振幅、能量半时及瞬时频率等地震属性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结合钻井及录井资料分析与地震属性分析,对3期湖底扇砂体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各期湖底扇具有左右迁移摆动、垂向叠置发育的特征。由于受到3号控盆断层和0号隐伏断层的影响,使得涠西南低突起北缘发育的5号断层幕式活动,导致研究区可容空间发生转换,构造运动控制的可容空间不均衡转换是控制流一段湖底扇砂体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一段 湖底扇 地震属性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氏旋回在涠西南凹陷WZ11-4N油田高频层序地层识别与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美静 刘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4-71,共8页
针对应用常规方法进行高频层序划分和对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所建立的高级别层序地层格架具有多解性等问题,本文引入天文地层学中气候旋回受天文周期驱动的理论,选择涠西南凹陷WZ11-4N油田4口钻井中的流一段地层为研究对象,进行米兰科... 针对应用常规方法进行高频层序划分和对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所建立的高级别层序地层格架具有多解性等问题,本文引入天文地层学中气候旋回受天文周期驱动的理论,选择涠西南凹陷WZ11-4N油田4口钻井中的流一段地层为研究对象,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分析。对自然伽马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不同钻井中,流一段地层主要受偏心率周期(401ka、125 ka和95 ka)控制。对该周期滤波分析后,选择控制流一段发育的主要米兰科维奇周期曲线,建立了该区的高分辨率天文年代标尺。最后以偏心率125 ka周期曲线作为6级层序划分的参考曲线,对流一段层序进行高频旋回地层划分与对比。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高频地层格架下沉积相的精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科维奇旋回 频谱分析 高频层序 流一段 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希冰 赵彦璞 +4 位作者 陆江 秦春雨 罗碧华 何杰 马江浩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8,共11页
基于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湖底扇发育模式。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类型主要有滑塌、砂质碎屑流、浊流3种沉积类型,受涠西南低凸起物源、外界触... 基于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湖底扇发育模式。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类型主要有滑塌、砂质碎屑流、浊流3种沉积类型,受涠西南低凸起物源、外界触发机制以及古地貌的共同影响,多期重力流在研究区湖盆形成湖底扇。近源区湖底扇沉积以滑塌和厚层砂质碎屑流为主。湖底扇中部主要充填大套砂质碎屑流成因的厚层砂岩。随着流体运移和稀释,砂质碎屑流逐渐转变成远端浊流。在湖底扇末端主要沉积正粒序浊积岩和湖相泥岩。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研究区流沙港组一段下亚段湖底扇砂体可划分为5个期次,即U1~U5。受5号断层带差异性活动影响,5期砂体垂向叠置,平面上不断迁移摆动。早期北部分支断层活动较强,砂体主要沉积在分支断层下降盘;后期随着南部主干断层活动性增强以及北部分支断层活动性降低,砂体厚度中心逐渐向南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一段 湖底扇 重力 帚状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南斜坡晚始新世扇三角洲复杂储层预测关键技术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珊珊 彭松 +2 位作者 陶倩倩 朱绍鹏 严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涠西南凹陷南斜坡晚始新世流一段时期发育自南向北推进的扇三角洲沉积,而内部多期朵叶体又具有纵向叠置、横向连片的特点,从其沉积内幕的复杂性和岩性圈闭难识别、难预测的特点入手,从层序约束下的砂体雕刻、复杂储层预测以及油气地质... 涠西南凹陷南斜坡晚始新世流一段时期发育自南向北推进的扇三角洲沉积,而内部多期朵叶体又具有纵向叠置、横向连片的特点,从其沉积内幕的复杂性和岩性圈闭难识别、难预测的特点入手,从层序约束下的砂体雕刻、复杂储层预测以及油气地质意义方面对该区细致剖析,逐一寻找垂向相序变化规律、优质储层的展布规律、油气富集规律,从而提升该区的整体评价价值。研究得出,该区流一段下部可细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共识别出5期三角洲朵叶体,13套纵横叠置的单砂体,而沉积水动力条件应是导致其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结合油气成藏认识,首次提出自北向南三排构造的不同成藏主控因素和研究方向,对该区隐蔽圈闭的预测和精细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进一步夯实了涠西南增储稳产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一段 扇三角洲 层序 储层 油气成藏 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