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洼地效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夏飞 胡洪曙 《技术经济》 2001年第1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洼地效应 区域经济 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洼地效应”在扶余——59个投资重点项目落户扶余启示录
2
作者 张振才 张维武 姜晓冬 《农村科学实验》 2005年第2期4-5,共2页
扶余县仅一年间,就有59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落户扶余安家兴业。
关键词 洼地效应 投资重点 重点项目 扶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洼地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鸿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6,共3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由于受人口数量特征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特征是供大于求,直接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洼地效应的产生。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出,造成农...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由于受人口数量特征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特征是供大于求,直接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洼地效应的产生。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出,造成农业生产投入要素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财政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投资,在保证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加快农地的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洼地效应 人力资本 农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资金“洼地”效应——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姚耀军 黄林东 《金融发展研究》 2012年第11期3-6,共4页
在理论上,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提高本地区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本地区的资本积累。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作为外来资本的代理变量,基于中国分省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资金"洼地"... 在理论上,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提高本地区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本地区的资本积累。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作为外来资本的代理变量,基于中国分省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资金"洼地"效应。结果发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显著的资金"洼地"效应,并且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洼地效应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业准入制度的国别效应分析
5
作者 肖海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4-128,共5页
营业准入制度的国别效应是指国际资本、跨国投资、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贸易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营业准入制度设计、调整和变化的反应程度。以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例,从静态来分析,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的资本挤出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的资本集... 营业准入制度的国别效应是指国际资本、跨国投资、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贸易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营业准入制度设计、调整和变化的反应程度。以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例,从静态来分析,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的资本挤出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的资本集聚效应;从动态来分析,则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因制度调整而创造的投资洼地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因制度供给过剩而产生的资本溢出效应。对欠发达国家和营业准入限制国来说,适度地对其营业准入制度进行有效的调整,选择自由、开放型营业准入制度,可以解决营业准入方面的制度不公和制度供给不足问题,进而以营业准入制度优势来换取国家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业准入 挤出效应 集聚效应 洼地效应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遥感图像中云覆盖像元地表温度估算初论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义 覃志豪 包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云覆盖是热红外遥感应用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遥感定量反演的重要障碍。如何估算热红外遥感图像中云覆盖像元的地表温度,是热红外遥感的前沿研究难题。以地表热量平衡为基础,根据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连续性、植被对... 云覆盖是热红外遥感应用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遥感定量反演的重要障碍。如何估算热红外遥感图像中云覆盖像元的地表温度,是热红外遥感的前沿研究难题。以地表热量平衡为基础,根据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连续性、植被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提出三种解决云覆盖像元地表温度估算方案:空间插值修正法、植被关系修正法和改进型地表热量平衡法,并探讨云覆盖区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洼地效应现象、洼地效应强度及计算方法。基于地表热量平衡方程的洼地效应强度因子和影像灰度值之间关系的数值模拟,是三种估算方案切实可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覆盖 地表温度 洼地效应 热红外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1-37,共7页
首先利用熵值法从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主体、投资、制度、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7个方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利用2011-2015年数据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 首先利用熵值法从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主体、投资、制度、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7个方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利用2011-2015年数据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为了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提出东部地区要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极化效应",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涓滴效应",中部地区构建创新的"洼地效应"以及西部地区形成"本地市场效应"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环境 区域创新绩效 涓滴效应 洼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博弈背后的“经济账”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红 齐建国 《人民论坛》 2008年第3期16-17,共2页
主体功能区政策将引发各级政府之间发展权的激烈博弈。政策、机制如何发挥“导向效应”、“洼地效应”,也就成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关键词 政府间 博弈 经济 洼地效应 导向效应 功能区 发展权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母语文学跨语际传播的困境与新路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当代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实际在场与在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不在场,使各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公共空间中呈现出"不在场的在场"的情形,从而指涉了整体意义的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不在场。中... 当代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实际在场与在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不在场,使各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公共空间中呈现出"不在场的在场"的情形,从而指涉了整体意义的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不在场。中外文学的单边译入与各民族母语文学译出的艰难也不对称。穿越汉语直接进入世界文学语境与更多的作家作品更自觉地通过汉译进入中国文学公共空间的两种跨语际、跨文化、跨国际传播行为的出现,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在场的自觉行为,这种行为对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真实面貌并使多民族母语文学进入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文学 不在场的在场 单边译入 文化洼地效应 跨语际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珠三角西岸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桂生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44-145,182,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深圳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珠三角东岸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IT制造基地之一。然而,珠三角西岸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为此,改变珠江口“东强西弱”的局面,加快珠三角西岸的经济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深圳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珠三角东岸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IT制造基地之一。然而,珠三角西岸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为此,改变珠江口“东强西弱”的局面,加快珠三角西岸的经济发展,对整个珠三角的经济振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西岸经济 经济格局 簇群经济 电子信息业走廊 洼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县域经济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11
作者 牛俊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人才基础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党管人才原则 人才队伍建设 洼地效应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资源 财政收入 综合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资源配置 助力农民致富
12
作者 李井水 《农业知识》 2021年第3期63-64,共2页
近年来,郯城县杨集镇充分发挥当地人才、技术、土地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始终把农业结构调整摆在突出位置,积极稳妥进行土地资源流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品牌农... 近年来,郯城县杨集镇充分发挥当地人才、技术、土地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始终把农业结构调整摆在突出位置,积极稳妥进行土地资源流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品牌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进而助推农民致富。优化主导产业布局,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立足杨集镇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膨胀"洼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优势 洼地效应 主导产业 农业结构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 产业振兴 区位优势 杨集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