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活血方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郭聂涛 丁谊 +3 位作者 杨进 李燕林 刘琳娜 秦彩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2001-2002,共2页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1个月后进行总有效率、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的评估。结果:中西医...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1个月后进行总有效率、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的评估。结果:中西医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方面,中西医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酸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益肾活血方对老年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及性激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晓丹 杨慰 +3 位作者 倪正仙 蔡艳 王归雁 叶玉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594-2596,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活血方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2例,中药组为自拟益肾活血方口服,对照组为苯溴马隆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后8周的实验室指标。结...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活血方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2例,中药组为自拟益肾活血方口服,对照组为苯溴马隆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后8周的实验室指标。结果:中药组治疗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P<0.05),而对尿尿酸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根据性别分男、女亚组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中药治疗组可显著升高男性病例T水平、降低E2/T水平(P<0.05),可显著升高女性病例E2、E2/T水平(P<0.05),降低T水平。结论:自拟益肾活血方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疗效,且治疗期间不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安全有效,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双向调节E2/T比值以影响老年患者性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尿酸 性激素 自拟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气阴两虚兼瘀血)凝血功能、血浆内皮素-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峥 李建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为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气阴两虚兼瘀血),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为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气阴两虚兼瘀血),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格列喹酮和诺和灵30R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益肾活血方。治疗3月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糖、ET-1、CGRP、凝血功能,并观察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8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70%(P<0.05);(2)研究组治疗后的24 h尿微量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出现减少(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的(P均<0.05);(3)两组治疗后的ET-1较治疗前均出现降低,CGRP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显著(P均<0.05),且研究的ET-1、CGRP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均<0.05);(4)两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均出现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显著(P均<0.05),且研究组的FIB、APTT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均<0.05);(5)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气阴两虚兼瘀血)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改善肾功能及血糖,这可能与调节凝血功能、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泄浊方联合陆氏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静 路建饶 +4 位作者 张冰冰 陈杰 廖琳 何立群 金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在经过益肾活血泄浊方联合陆氏针灸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肾病Ⅲ期(CKD1~3期;脾肾气虚、湿...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在经过益肾活血泄浊方联合陆氏针灸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肾病Ⅲ期(CKD1~3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B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泄浊方口服;C组在中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灸治疗。3组都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跟踪测量3组对象外周血中的血糖FBG、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MCP-1、TGF-β1、TNF-α)。结果:治疗后3个疗程后,3组患者的血糖FBG、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均有所改善,炎性细胞因子(MCP-1、TGF-β1、TNF-α)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C组的改善效果较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有一定程度降低,C组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降低最多,体内炎性反应改善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泄浊 陆氏针灸 糖化红蛋白 炎性细胞因子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消癥方对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内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谢伟 张玉立 薛晓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979-2983,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消癥方对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内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消癥方对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内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活血消癥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子宫体积、生殖内分泌激素[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及血清催乳素(PRL)]及血液流变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且组更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消癥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瘀证 消癥 内分泌功能 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方对CKD3-4期血瘀证患者ADAMTS13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钟建 刘朝业 +1 位作者 赵宁博 吕冬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08-2511,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炎症细胞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CKD3-4期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益肾活血方+西药常规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43例,检测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炎症细胞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CKD3-4期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益肾活血方+西药常规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43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r、BUN、GFR、TNF-α、IL-6水平和VWF:Ag、ADAMTS13活性。结果:益肾活血方治疗组一方面能明显改善CKD3-4期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Scr、BUN水平,升高GFR;另一方面,益肾活血方还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ɑ、IL-6炎症因子水平及VWF活性,增加ADAMTS13活性。结论:益肾活血方能显著改善CKD3-4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和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瘀证 炎症因子 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补气活血方加中药灌肠联合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香玲 赵学兰 +3 位作者 王炎强 郭民 王树庆 陈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补气活血方加中药灌肠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R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5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rHuEPO 80~120 u/(kg.周),分2次注射;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益肾补气活血方加中药灌肠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R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5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rHuEPO 80~120 u/(kg.周),分2次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益肾补气活血方加中药灌肠,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贫血、铁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cr、BUN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ALB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ALT、AST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肾补气活血方加中药灌肠联合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能降低毒素水平,保护残余肾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补气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益气补肾方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及eNO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剑鹏 夏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4-937,942,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益气补肾方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中医治疗组服用活血益气补肾... 目的:观察活血益气补肾方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中医治疗组服用活血益气补肾方,肝素治疗组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检测3组术前、术后第1、10天血液e 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术后1 d血液e NOS、NO含量、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红细胞聚集系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刚性指数(index of rigidity,IR)、红细胞变形指数(erythrocyte deformation index,EDI)和红细胞电泳时间(erythrocyte electrophoresis time,EET)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液e NOS和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中医治疗组和肝素治疗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活血益气补肾方能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e NOS和NO浓度,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气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干预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利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2069-2071,共3页
目的:评价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4月妇科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0例,均行粘连分离术并安置宫内节育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益肾活血方... 目的:评价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4月妇科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0例,均行粘连分离术并安置宫内节育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改善、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及随访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者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者13例,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随访1年患者妊娠情况,治疗组妊娠率58.3%,对照组妊娠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是防治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术后 人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宗良 张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益肾活血方治疗早期DN疗效及对24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与益肾活血方,每日1剂,早晚服用;对照组22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组有效率... 目的:观察中药益肾活血方治疗早期DN疗效及对24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与益肾活血方,每日1剂,早晚服用;对照组22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3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可显著降低早期DN患者的空腹血糖和24h尿蛋白的排泄,使肾功能得以明显改善,从而延缓DN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病期 24h尿蛋白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钟建 罗芳 +6 位作者 方桂玉 卢登勇 石晓冬 向清 王琳 龚爱媚 熊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0,I0011,I0012,共8页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及能量代谢因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及能量代谢因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水平的影响。方法 9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益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造模术后第1天(d1)开始,益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34.4、17.2、8.6 g·kg^(-1))进行灌胃,白藜芦醇组予5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造模成功后第7、14、21天(d7、d14、d21),每组随机处死小鼠5只,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含量,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及qPCR法检测肾组织AMPK、SIRT3、CPT1A、PGC-1α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同时间段的模型组BUN、Scr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同时间段白藜芦醇组和益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BUN、Scr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01);与白藜芦醇组相比,d21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对肾损伤治疗效果更明显(P<0.001)。模型组中AMPK、SIRT3、PGC-1α、CPT1A蛋白表达量及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或P<0.001),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益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d14与d21AMPK、SIRT3、CPT1A、PGC-1α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01)。结论 益肾活血方能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这可能与激活线粒体上能量因子SIRT3及AMPK表达,促使PGC-1α、CPT1A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 间质纤维化 AMPK SIRT3 CPT1A PGC-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杨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对肾功能及血钙、血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该院门诊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对照组(n=30,复方α-酮酸片)和观察组(n=30,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复方α... 目的探讨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对肾功能及血钙、血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该院门诊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对照组(n=30,复方α-酮酸片)和观察组(n=30,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复方α-酮酸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血钙和血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27/30)比对照组的66.67%(20/3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水平和血钙、血磷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调节血钙、血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脾 慢性衰竭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清络活血方对CFA大鼠OPG/RANKL通路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丹凤 王雯 +2 位作者 许萍 陈修平 李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47-1752,共6页
目的探讨新安方益肾清络活血方(Yisheng-Qingluo-Huoxie prescription,YSF)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中OPG/RANKL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模... 目的探讨新安方益肾清络活血方(Yisheng-Qingluo-Huoxie prescription,YSF)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中OPG/RANKL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模型(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IA)组、清络饮(Qing-luo-yin,QLY)组和YSF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诱导为AIA大鼠,模型成功后首日灌胃给QLY和YSF中药,连续30 d。观察大鼠体质量、AI评分;HE染色法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MMP3与p-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OPG、RANKL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滑膜OPG、RANKL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滑膜中OPG、RANKLmRAN的表达。结果与AIA组相比,经过YSF给药治疗后,大鼠体质量渐渐恢复正常,炎症评分降低,HE染色显示骨质保存完好,未见滑膜浸润;MMP3、p-p65出现低表达;血清中TNF-α、IL-1β、RANKL水平明显下调,OPG、OPG/RANKL水平明显上升;Western blot和RT-PCR均显示大鼠滑膜中OPG、OPG/RANKL出现高表达,而RANKL则相反。结论YSF有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炎症评分及血清中TNF-α、IL-1β的表达,升高OPG/RANKL的比值来调节关节骨破坏的环境,进而缓解RA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络 清络饮 佐剂性关节炎 OPG/RANKL 骨保护 炎症 新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健脾活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45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艾长生 章念伟 周学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衰/中医药疗法 @健脾泄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安胎方在子宫动脉血流异常致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一红 林雯雯 +1 位作者 王玮 杨石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安胎方在子宫动脉血流异常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医院收治的子宫动脉血流异常致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肾...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安胎方在子宫动脉血流异常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医院收治的子宫动脉血流异常致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肾活血安胎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2个月。对比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阴道出血、下腹坠胀痛、腰酸痛、肛门坠胀等症状改善情况、于孕37~40 d, 52~55 d和67~70 d孕妇S/D和RI值、妊娠结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出血、腰酸痛、下腹坠胀痛和肛门坠胀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出血、腰酸痛、下腹坠胀痛和肛门坠胀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阴道出血、腰酸痛、下腹坠胀痛和肛门坠胀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孕37~40 d,52~55 d和67~70 d子宫动脉血流RI及S/D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在孕37~40 d,52~55 d和67~70 d子宫动脉血流RI及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然流产率[24.00%(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42.00%(21/50)](P<0.05);治疗组12周活胎率[72.00%(36/5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0(24/50)](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和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肾活血安胎方用于治疗子宫动脉血流异常致复发性流产,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RI及S/D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胎 子宫动脉流异常 复发性流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海燕 杨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3-84,共2页
为了评估益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疗效。将 6 0例 DR患者接受治疗 ,其中 33例(6 1眼 )服用中药益肾活血方 ,2 7例 (5 2眼 )服用西药。治疗 1疗程后予彩色多谱勒检测眼动脉血流频谱。结果 :服用中药组眼动脉血流 PSV、ED... 为了评估益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疗效。将 6 0例 DR患者接受治疗 ,其中 33例(6 1眼 )服用中药益肾活血方 ,2 7例 (5 2眼 )服用西药。治疗 1疗程后予彩色多谱勒检测眼动脉血流频谱。结果 :服用中药组眼动脉血流 PSV、EDV、Vm、Vat明显升高 ,而 RI明显降低。结论 :益肾活血方治疗 DR有改善眼动脉微循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彩色多谱勒 眼动脉流频谱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法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丹 瞿联霞 戴其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20-3023,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nminuria,MAU)、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尿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bin,β_2-M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名DN III期...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nminuria,MAU)、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尿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bin,β_2-M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名DN III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5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对照组仅用西药控制血糖、甘油三酯、血压,治疗组除使用对照组的西药外,还配合使用益肾活血方服用。分别在治疗初始(0 d)、30 d、60 d和90 d时记录每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白蛋白定量、尿RBP、尿β_2-MG,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记录的血压均在理想范围内,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0 d时,两组24 h尿白蛋白定量、尿RBP、尿β_2-MG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0 d、60 d、90 d后,治疗组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_2-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组内比较:治疗30 d时,两组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_2-MG均明显低于治疗0 d(P<0.01)。治疗60 d时,两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_2-MG明显低于0 d、30 d(P<0.01)。治疗90 d时,治疗组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_2-MG明显低于0 d、30 d、60 d(P<0.01),而对照组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_2-MG明显低于0 d、30 d(P<0.01))、而较60 d时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西药配合益肾活血方在改善DN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_2-MG时,比单纯使用西药效果更持久、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4 h尿白蛋白定量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