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telocytes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英文)
1
作者 徐婷 张红旗 +2 位作者 鲁姗姗 李华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telocytes(TCs)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原位观察骨髓TCs的形态学特征;分离培养骨髓TCs并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骨髓TCs胞体向外发出极其细长的突... 目的探讨骨髓telocytes(TCs)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原位观察骨髓TCs的形态学特征;分离培养骨髓TCs并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骨髓TCs胞体向外发出极其细长的突起(telopodes,Tps),相邻Tps通过直接接触形成相互联系。细胞培养发现TCs胞体较小,呈椭圆形,胞体发出细长的突起(250.33μm),由膨大的粗段(Podom)与细段(Podomer)交替组成。亚甲蓝染色、吉姆萨染色和詹纳斯绿染色均提示为典型的TCs。免疫荧光染色发现CD34、CD117、CD45、CD73和CD90在骨髓TCs中为阳性表达。结论首次成功分离和培养骨髓TCs,并对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telocyte telopode 活细胞染色 细胞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吲哚二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光谱性质及其应用
2
作者 吕英 孙聃 +4 位作者 张丹丹 赵军龙 陆天琪 黄怡 王兰英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目的合成一种含吲哚环的二甲川菁染料,研究光谱性质、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作为荧光探针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UV-vis,1H NMR,IR,HR-MS分析确证产物的结构;采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二甲川菁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 目的合成一种含吲哚环的二甲川菁染料,研究光谱性质、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作为荧光探针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UV-vis,1H NMR,IR,HR-MS分析确证产物的结构;采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二甲川菁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以及该染料在生理条件下与鲑鱼精DNA(DNA)、牛血清白蛋白(BSA)、溶菌酶、淀粉酶、糜蛋白酶和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染料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活细胞染色。结果该染料最大吸收波长(λmax)随着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加出现蓝移。染料与DNA相互作用较强,且荧光强度随着DN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其他5种生物大分子对染料的荧光强度影响不大。该染料可以穿透活细胞膜,对细胞核染色,可以清晰地看出核仁的荧光较亮,2 h后观察细胞仍有荧光。结论合成了一种光谱性质优良的二甲川菁染料,该染料对核酸(DNA/RNA)有较强的亲和性,属于活细胞通透性染料,是一种潜在的活细胞成像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二甲川菁染料 光谱性质 生物分子 活细胞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吲哚菁染料的合成、光谱性能及其应用
3
作者 卢琼 靳月保 雷克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2-588,共7页
设计、合成了3种水溶性吲哚菁染料(发射波长:690 nm),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菁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为了探讨菁染料在生物分析领域的应用性,测定3种菁染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 设计、合成了3种水溶性吲哚菁染料(发射波长:690 nm),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菁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为了探讨菁染料在生物分析领域的应用性,测定3种菁染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两种表面活性剂胶束模拟的生理条件下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利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了菁染料的光稳定性,在近红外区域观察了染料对肾癌细胞的活细胞染色性能,并计算了3种菁染料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荧光量子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菁染料 荧光量子产率 表面性剂 活细胞染色 特种染料与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雄核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振山 吴清江 高贵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雄核发育是在雄核控制下发育的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 ,它是鱼类单性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综述了国内外鱼类雄核发育研究的进展状况。主要包括雌核染色体灭活和雄核二倍化诱导技术。雌核染色体灭活主要通过γ、X和紫外线(UV)... 雄核发育是在雄核控制下发育的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 ,它是鱼类单性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综述了国内外鱼类雄核发育研究的进展状况。主要包括雌核染色体灭活和雄核二倍化诱导技术。雌核染色体灭活主要通过γ、X和紫外线(UV)等辐射处理完成的 ,其辐射剂量和方法因研究者不同而不同。雄核的二倍化诱导则主要是采用静水压和温度休克阻止第一次有丝分裂来实现的 ,其二倍化诱导条件与研究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 ,本文对鱼类雄核发育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雄核发育 细胞染色体灭 二倍化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