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胚制活病毒疫苗中霉形体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宁宜宝 冀锡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4,共3页
对32个鸡胚,80组(每20个鸡胚液混合物为一组)未加抗生素的新城疫疫苗半成品和14批成品疫苗(其中冻干苗12批和液体苗2批)的样品进行了霉形体污染的检查。结果从一个接种了新城疫病毒 LaSota 弱毒株的鸡胚中,9批半成品疫苗中和10批成品疫... 对32个鸡胚,80组(每20个鸡胚液混合物为一组)未加抗生素的新城疫疫苗半成品和14批成品疫苗(其中冻干苗12批和液体苗2批)的样品进行了霉形体污染的检查。结果从一个接种了新城疫病毒 LaSota 弱毒株的鸡胚中,9批半成品疫苗中和10批成品疫苗的样品中分离出了霉形体。共20个分离物,对其中12个进行了种属鉴定,12个分离物中有4个含有两种霉形体,因此共含有16株霉形体,即鸡毒霉形体8株,滑液霉形体7株和一株不属于这两种的霉形体。随机选出3个分离物进行了链霉素敏感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抗药性大为增强,链霉素的最小抑制量为对照株的几十百倍,因而能抵抗疫苗中链霉素的作用而污染了疫苗。建议在产品检验中增加霉形体检测项目。在未能使用 SPF 鸡胚生产疫苗以前应尽速进行消灭污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活病毒疫苗 霉形体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活病毒疫苗对妊娠母牛及其胎儿感染病毒性腹泻Ⅰ型病毒的保护试验
2
作者 钟发刚 《中国奶牛》 1999年第4期22-24,共3页
试验选用1岁青年母牛18头,BVDV(牛病毒性腹写病毒)血清检测阴性,BVDV分离阴性。同条件饲养,随机抽取12头母牛注射BVDV1型减毒活病毒疫苗(含致细胞病变株),在怀孕7O~75天,鼻腔接种1型BVDV,试验组所有牛均做抗体检测,同时对... 试验选用1岁青年母牛18头,BVDV(牛病毒性腹写病毒)血清检测阴性,BVDV分离阴性。同条件饲养,随机抽取12头母牛注射BVDV1型减毒活病毒疫苗(含致细胞病变株),在怀孕7O~75天,鼻腔接种1型BVDV,试验组所有牛均做抗体检测,同时对流产胎儿做感染情况的检测。结果表明:BVDV1型致细胞病变株的减毒活病毒疫苗能够保护母牛及其胎儿抵抗异源性BVDV1型病毒的感染。预防和控制中BVDV感染的关键是消灭持续感染的牛。检测并淘汰持续感染的的牛,使用疫苗防止胎儿感染,是一项有效的控制措施。怀孕125天前的胎儿在子宫中感染非致细胞病的BVDV将造成胎儿的持续感染,BVDV经胎盘的的感染机理尚不清楚。血液中少量的该病毒将足以造成胎儿的免疫耐受,为了遏止子宫感染和持续感染造成的恶性循环,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注射疫苗保护胎儿。许多试验已通过了疫苗对胎儿抵抗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BVDV的保护试验。大多数灭活苗无法给胎儿供有效的保护。本项研究报道是关于减毒活病毒疫苗对胎儿可提供有效的保护,但对照组并没有对怀孕母牛做有价值的攻毒试验。当前,美国准许使用的疫苗并不要求对胎儿提供保护。本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BVDV减毒活病疫苗对胎儿感染非致细胞病变的1型BWDV提供的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牛 病毒性腹泻 Ⅰ型病毒 减毒活病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在灭活病毒疫苗中的作用
3
作者 Fran.,A 郭继英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6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证实在乳化灭活疫苗中添加维生素E可否增强雏鸡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力,采用320只肉仔鸡(公鸡和母鸡),对16种疫苗,多种病毒抗原(新城疫病毒,减蛋综合征(EDS76V)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用维生素E... 本研究的目的是证实在乳化灭活疫苗中添加维生素E可否增强雏鸡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力,采用320只肉仔鸡(公鸡和母鸡),对16种疫苗,多种病毒抗原(新城疫病毒,减蛋综合征(EDS76V)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用维生素E分别代替10%,20%,30%的矿物油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含有维生素E的疫苗,特别当采用维生素E代替20%或30%的矿物油时,则比对照组疫苗抗体产生得更快且效价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活病毒疫苗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4
作者 焦显芹 马晓 +3 位作者 田润博 刘颖 马世杰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8-2286,共9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PCV2d)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为开发预防和控制PCV2d和PRV感染的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PCV2d KF1株ORF 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PCV2d)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为开发预防和控制PCV2d和PRV感染的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PCV2d KF1株ORF 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CV2d KF1株DNA为模板扩增ORF 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Bam HⅠ酶切后将ORF 2基因引入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PRV转移载体pG中,获得重组质粒pG-PCV2d-EGFP。运用转染试剂ZLip2000将质粒pG-PCV2d-EGFP和PRV三基因缺失毒株gE^(-)/gI^(-)/TK^(-)PRV NY DNA共转染至ST单层细胞中拯救重组病毒,并利用CRISPR/Cas9 EGFP基因双敲除质粒敲除重组病毒中EGFP基因。经EGFP基因测序、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获得的重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经8轮绿色荧光蚀斑筛选,纯化得到重组病毒rPRV-PCV2d-EGFP。CRISPR/Cas9 EGFP基因双敲除质粒敲除EGFP基因后,经3轮筛选没有绿色荧光的蚀斑,获得重组病毒rPRV-PCV2d。EGFP基因测序结果表明,rPRV-PCV2d中EGFP基因被剪截了1251 bp,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PRV-PCV2d携带的ORF 2基因能在ST细胞中转录与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表达PCV2d Cap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PCV2d,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伪狂犬病病毒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晓琳 张传健 +6 位作者 郭仕琦 郭容利 陈赛赛 王志胜 姜平 王继春 白娟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6,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以呕吐、腹泻脱水和对哺乳仔猪致死率高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猪肠道传染病,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以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株在我国猪群中暴发,对1周龄内仔猪致死率可达100%。传统的疫苗诱导...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以呕吐、腹泻脱水和对哺乳仔猪致死率高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猪肠道传染病,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以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株在我国猪群中暴发,对1周龄内仔猪致死率可达100%。传统的疫苗诱导抗体水平低,黏膜免疫反应不足,已不能提供充足的保护,因此,新型疫苗的研制是控制变异株的关键。目前研制的亚单位疫苗使用安全而免疫原性有待提高;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可表达外源抗原,但免疫效力不稳定;细菌活载体疫苗口服可刺激黏膜免疫,但存在毒力返强风险;转基因植物疫苗表达产物安全可靠而产量不高;核酸疫苗花费低、制备简单但输入基因存在不可控性。本文从PED亚单位疫苗、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细菌活载体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以及核酸疫苗五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PED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亚单位疫苗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细菌载体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 核酸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HuN4-F112株)诱导特异性IFN-γ^+T细胞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玉全 孟甄祥 +8 位作者 杨永倩 陈家锃 吴江 冷超粮 孙艳 彭金美 安同庆 童光志 田志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6-479,共4页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活疫苗(HuN4-F112株)诱导的特异性IFN-γ+T细胞反应与其保护作用的相关性,本研究将25头45日龄PRRSV阴性健康仔猪随机均分为5组,第1~3组分别于0 d、7 d、14 d免疫HuN4-F112疫苗(1头份/头,106.0TC...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活疫苗(HuN4-F112株)诱导的特异性IFN-γ+T细胞反应与其保护作用的相关性,本研究将25头45日龄PRRSV阴性健康仔猪随机均分为5组,第1~3组分别于0 d、7 d、14 d免疫HuN4-F112疫苗(1头份/头,106.0TCID50),第4组为攻毒对照组,第1~4组于21 d用PRRSV强毒株HuN4-F5攻毒(3 mL/头,104.0TCID50),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疫苗免疫后1周~2周产生部分保护,3周产生完全保护,第1~4组保护率分别为5/5、2/5、2/5和0/5。中和抗体检测显示免疫组免疫后7 d和14 d所有猪只均未检测到中和抗体,免疫后第21 d第1组4头猪检测到低效价(≤1∶8)的中和抗体。疫苗免疫后血清中IFN-γ含量略有升高,但变化不大,整体都处于较低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PRRSV特异性IFN-γ+T细胞反应。免疫组免疫后7 d、14 d、21 d百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T细胞频数分别为0±0、0±2、5±8,组间和组内统计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HuN4-F112株疫苗早期保护中,IFN-γ参与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较弱,在早期免疫阶段难以发挥主要作用。本研究为了解PRRSV疫苗免疫保护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也提示需要采用更多的指标和方法来评价该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活病毒疫苗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用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斌 沈美艳 +1 位作者 李舫 朱明思 《山东家禽》 2001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疫苗 禽用病毒载体疫苗 DNA技术 火鸡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与核蛋白在重组禽痘病毒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乔传玲 张建林 +5 位作者 贾永清 邓国华 姜永萍 王秀荣 孟庆文 于康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81-83,共3页
为克服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仅诱导机体产生亚型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不足,本研究拟将病毒核蛋白(NP)基因与HA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实现共表达。首先构建转移载体,从测序质粒pUCNP中切下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pSY538早晚期启动子LP2EP2的... 为克服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仅诱导机体产生亚型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不足,本研究拟将病毒核蛋白(NP)基因与HA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实现共表达。首先构建转移载体,从测序质粒pUCNP中切下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pSY538早晚期启动子LP2EP2的下游,再将含有禽痘病毒早晚期启动子LP2EP2的N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已有的AIVHA基因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中,即得到同时含有HA和NP两种基因的重组转移载体pSY(HA+NP)。将转移载体脂质体转染已感染禽痘病毒亲本株S-FPV-017的鸡胚成纤维细胞。根据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的表达,蓝白斑法筛选重组病毒,经数轮蚀斑纯化,PCR鉴定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病毒能高效表达AIVHA及NP两种蛋白。此研究为进一步研制更为有效的禽流感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核蛋白基因 重组禽痘病毒 基因共表达 基因工程病毒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新型H5亚型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
9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共1页
关键词 禽流感 H5N1亚型灭疫苗 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 研制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新型H5亚型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
10
作者 甄云肖 《中国牧业通讯》 2004年第6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H51亚型 禽流感 疫苗 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 免疫保护力 生物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禽流感疫苗研制处于世界领先
11
作者 章光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06年第2期41-41,共1页
我国禽流感科技攻关取得了大批成果:中国自行研制的H5N2灭活苗、H5N1基因重组灭活苗、H5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等系列疫苗,可分别用于鸡、水禽、肉禽的免疫接种,有效降低免疫成本,保证各种不同禽类的免疫需要。
关键词 疫苗研制 禽流感 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 世界 免疫接种 自行研制 科技攻关 基因重组 H5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
12
《河南畜牧兽医》 2004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禽流感疫苗 H5N1亚型灭疫苗 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 生物安全评价 新兽药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8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丁莉 谢知兵 周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2-843,共2页
对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高效联合抗病毒(HAART)治疗效果。在8例艾滋病患者坚持HAART的治疗中,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分别因为其毒副作用、休眠艾滋病病毒的存在、、费用昂贵等问题而不能坚持系统治疗,再次出... 对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高效联合抗病毒(HAART)治疗效果。在8例艾滋病患者坚持HAART的治疗中,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分别因为其毒副作用、休眠艾滋病病毒的存在、、费用昂贵等问题而不能坚持系统治疗,再次出现机会性感染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 病毒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新养殖技术的绿色产品
14
《中国动物保健》 2004年第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激生1号 生长抑制因子 SS 痘苗病毒载体疫苗 适用范围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哈举办的“兽医新技术培训班”已结业
1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10期10-10,共1页
受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的委托,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1996年8月7—14日在该所举办了“兽医新技术培训班”。来自中国农科院所属的研究所及各省(市、区)的有关单位共32人参加了培训。哈兽研所的有关高科技专家先后讲授了PCR,单克隆抗体,核... 受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的委托,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1996年8月7—14日在该所举办了“兽医新技术培训班”。来自中国农科院所属的研究所及各省(市、区)的有关单位共32人参加了培训。哈兽研所的有关高科技专家先后讲授了PCR,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分子杂交,基因工程抗体,生物技术在兽医流行病学研究上的应用,载体及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培训班 基因工程抗体 病毒载体疫苗 单克隆抗体 兽医流行病学 生物技术 分子杂交 核酸探针 表达系统 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