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地应力环境下跨活断层隧道抗错断铰接设计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佳威 崔臻 +1 位作者 张翔宇 曹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33-3344,共12页
当活动断层发生错动时,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往的研究大多未考虑隧道埋深、高应力对跨活断层隧道的影响,结果不太能贴切实际。充分讨论了解决深埋隧道抗错断问题的必要性,通过跨活断层隧道模型试验,对比深埋隧道... 当活动断层发生错动时,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往的研究大多未考虑隧道埋深、高应力对跨活断层隧道的影响,结果不太能贴切实际。充分讨论了解决深埋隧道抗错断问题的必要性,通过跨活断层隧道模型试验,对比深埋隧道与浅埋隧道的破坏差异,并通过深埋铰接隧道错断试验,分析了隧道外部应力变化、衬砌应变与破坏形态。结果表明:(1)在深埋与浅埋环境下隧道整体变形皆呈“S”型变形,破坏较严重的区域都集中在断层带位置,其中深埋隧道的破坏模式主要以剪切拉伸破坏为主,产生了较大的挤压变形,破坏区域较大,而浅埋隧道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在跨断层位置隧道被剪断。(2)在对深埋隧道进行铰接设计后,隧道由“S”型变形转化成“阶梯”型,隧道应变与外部岩体应力峰值得到降低,破坏程度显著减小。(3)通过对隧道衬砌裂纹分布分析,发现无铰接隧道为贯穿型破坏,裂纹影响至整个衬砌,铰接隧道裂纹影响范围约占隧道总长的66.6%,短铰接节段隧道裂纹影响范围约占隧道总长的33.3%,故深埋环境下采用更短的铰接节段对隧道的抗错断效果更佳。(4)通过对比前人研究的浅埋铰接隧道得出,浅埋铰接隧道在断层带外也会发生变形,而深埋铰接隧道破坏主要集中在断层带内位置,因此对于深埋隧道抗错断保护措施应当多集中在断层带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活断层 高地应力 铰接设计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民 张慧利 杜婉怡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96-100,共5页
提出活断层探测综合地球物理方法为遥感、地震勘探、高密度电法、放射性测量,对新乡-商丘断裂(东段)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约160 m,上断点埋深30 m左右,断距由上到下逐渐加大,所探测的断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 提出活断层探测综合地球物理方法为遥感、地震勘探、高密度电法、放射性测量,对新乡-商丘断裂(东段)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约160 m,上断点埋深30 m左右,断距由上到下逐渐加大,所探测的断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Q3p)。结合本次新乡-商丘断裂东段的探测成果,总结出了一套活断层探测技术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球物理 新乡-商丘断裂 活断层 遥感 地震勘探 高密度电法 放射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结构型式比较研究
3
作者 李端正 李玉峰 +1 位作者 白锐 陈俊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8,210,共9页
以往对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道研究,往往只单独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结构型式,具体哪种管型更为合适尚无比较。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地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管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管道型式过活断... 以往对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道研究,往往只单独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结构型式,具体哪种管型更为合适尚无比较。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地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管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管道型式过活断层倒虹吸在断层蠕滑变形、黏滑变形以及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研究结果表明:①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管线中布置多个波纹管伸缩节后,均能较好适应断层蠕滑变形;②两种管道结构位于主断层范围的波纹管伸缩节在断层黏滑变形作用下变形均在100 mm以上,设计难度大;③地震作用下,在主断层范围内的钢衬钢筋混凝土管虽然位移大,但地震引起的应力较小,而明钢管在固定支座处的受力情况明显恶化;④综合多种工况的计算结果,钢衬钢筋混凝土管的受力情况比明钢管更优秀,但明钢管具备运行期检修复位的条件,两种管道方案各有优劣,应根据工程具体需求合理选择管道结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断层错动 倒虹吸 钢衬钢筋混凝土管 明钢管 波纹管伸缩节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坪沟活断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4
作者 满侨侨 赵其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6期189-195,共7页
松坪沟流域地质构造复杂且发育断层,地质灾害频发,为研究松坪沟断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通过野外勘察、物探等方式对松坪沟主沟发育的松坪沟断层进行厘定,同时对该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勘察分析。结果表明:松坪沟断层破裂带整体走向为北偏西... 松坪沟流域地质构造复杂且发育断层,地质灾害频发,为研究松坪沟断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通过野外勘察、物探等方式对松坪沟主沟发育的松坪沟断层进行厘定,同时对该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勘察分析。结果表明:松坪沟断层破裂带整体走向为北偏西,沿着松坪沟主沟发育,起始于茂县较场弧形构造带及其西侧,分为三段斜列式展布。地质灾害沿着断层的两侧呈带状分布,距离断层越近,地质灾害越发育且规模越大,断层两头的部分地质灾害发育集中。地质灾害发育的坡向与断层走向呈斜交,表明受到了断层长期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发育规模从断层南东段向北西段依次逐渐减少,进一步说明断层活动性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坪沟断层 活断层 地质灾害 发育分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活断层地区隧道结构抗震的综合措施 被引量:29
5
作者 朱正国 余剑涛 +3 位作者 隋传毅 王道远 朱永全 孙明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2,共8页
以地处高烈度活断层地区的敦煌—格尔木铁路阔克萨隧道为背景工程,采用地震动力仿真模拟方法,探讨采用注浆加固圈、减震层和超挖法等不同措施时隧道结构的抗震机理与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无注浆加固,以及全环间隔注浆、全环接触注浆... 以地处高烈度活断层地区的敦煌—格尔木铁路阔克萨隧道为背景工程,采用地震动力仿真模拟方法,探讨采用注浆加固圈、减震层和超挖法等不同措施时隧道结构的抗震机理与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无注浆加固,以及全环间隔注浆、全环接触注浆和局部注浆3种注浆加固方式时,隧道结构的位移以及二次衬砌的振动加速度均基本相同,但最大应力的降低较明显,其中采用全环间隔注浆方式时,隧道二次衬砌最大应力的降低幅度最大;设置减震层后,隧道衬砌的拉应力大幅度减小,但对衬砌的位移和振动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小;采用超挖法施工时,施作1层衬砌就能满足抗震的要求,但应预留施作2层衬砌的空间;适合于高烈度活断层地区隧道结构抗震的综合措施为采用全环间隔注浆加固方式,其夹层围岩间隔距离为1m、加固圈厚度为3m;横向减震层厚度为150mm,纵向衬砌节段长度为8m;选用超挖法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高烈度地震区 活断层地区 抗震措施 注浆加固 减震层 超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活断层深埋隧道轴线错动位移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小岩 张传庆 +5 位作者 史铁勇 周辉 胡大伟 朱国金 朱勇 王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4-1312,共9页
活断层蠕滑错动会导致穿越其中的隧道轴线方向岩体发生变形,引起轴线弯曲甚至岩体破坏,沿轴向岩体的位移模式是隧道结构设计与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深埋隧道段,穿越活断层地质分区、错动方式及破碎带内的三维应力场是决定隧道沿轴... 活断层蠕滑错动会导致穿越其中的隧道轴线方向岩体发生变形,引起轴线弯曲甚至岩体破坏,沿轴向岩体的位移模式是隧道结构设计与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深埋隧道段,穿越活断层地质分区、错动方式及破碎带内的三维应力场是决定隧道沿轴线岩体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而现有物理模拟试验多用于研究浅埋隧道、地铁等工程受断层错动的影响,不适于深埋隧道条件的模拟。为此,考虑上述关键因素,采用自主研发的一套用于模拟三维应力作用下断层蠕滑错动的试验装置,以跨活断层凤凰山隧道为依托,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蠕滑错动量级下深埋隧洞轴线的位移模式,结果表明:断层蠕滑错动位移模式呈"S"形;小错动量下变形由错动盘向破碎带连续传递,而大错动量下错动盘与破碎带交界面发生滑动;破碎带内变形曲线呈"坡面线"形,带内错动位移传播宽度约为20 m。研究成果为穿断层隧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活断层 三向加载 柔性加载 蠕滑错动 位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断层设防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铁瑞 郭明珠 +1 位作者 何喆 王俊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186,共6页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活断层分布广泛。对活断层地震的防御通常采用避让和抗震设防设计两种手段。避让距离的确定和在抗震规范中如何考虑近场地震动的影响两方面的研究目前正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主要针对这两方面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活断层分布广泛。对活断层地震的防御通常采用避让和抗震设防设计两种手段。避让距离的确定和在抗震规范中如何考虑近场地震动的影响两方面的研究目前正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主要针对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灾害 断层工程避让 近场地震设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活断层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青川县城区活断层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大虎 何强 +1 位作者 石金虎 刘保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9,共6页
汶川8.0级特大地震,使青川县城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出现了条带状破坏增高异常现象,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受到隐伏断裂、山体变形、强烈的余震活动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通过城区的隐伏活断层,开展地球物理定位工作,查明其展布的位置势... 汶川8.0级特大地震,使青川县城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出现了条带状破坏增高异常现象,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受到隐伏断裂、山体变形、强烈的余震活动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通过城区的隐伏活断层,开展地球物理定位工作,查明其展布的位置势在必行。在此次青川县城区活断层定位过程中采用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查明了北东向的平武-青川断裂隐伏段城区内的展布情况,并根据其解译成果进行了探槽的开挖验证,确定了主干断裂及其分支断裂的具体通过位置,为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特大地震 活断层 青川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隧洞穿越活断层的处理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范雪宁 陈兴亮 +2 位作者 刘杰 凌霄 宋爱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1-41,共1页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存在区域性断裂,隧洞穿越活断层在所难免。活断层对隧洞工程的危害有蠕动破坏和错动破坏。穿越活断层处的结构应设计成柔性的复合衬砌结构。根据研究,初步提出了三种复合衬砌方案,以适应西线不同滑动速率的活...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存在区域性断裂,隧洞穿越活断层在所难免。活断层对隧洞工程的危害有蠕动破坏和错动破坏。穿越活断层处的结构应设计成柔性的复合衬砌结构。根据研究,初步提出了三种复合衬砌方案,以适应西线不同滑动速率的活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工程活断层 柔性衬砌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活断层区地铁隧道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颖 赵亚哥白 +1 位作者 郭恩栋 林晓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91,共10页
为了深入研究通过活断层区地铁隧道的损伤破坏机理,发现其抗震薄弱部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统计回归等方法对逆断层位错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减轻隧道震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 为了深入研究通过活断层区地铁隧道的损伤破坏机理,发现其抗震薄弱部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统计回归等方法对逆断层位错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减轻隧道震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地基土-隧道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逆断层的错动效果;在逆断层位错作用下,衬砌结构的拱顶部位损伤最为严重,结构的损伤程度随着位错量的增加而增大,损伤区域主要集中在活断层附近;在相同逆断层位错作用下,随着覆盖土层厚度的增加,衬砌结构的破坏程度有所减轻;给出的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衬砌结构抗震薄弱部位估计公式为通过活断层区地铁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适当增加衬砌厚度可以减轻隧道结构的震害,埋置于较软土质中的隧道结构能够更好地抵抗逆断层位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铁隧道 活断层 拟静力有限元法 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断层破坏在土体中传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学增 滨田政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5-427,共3页
关键词 活断层 砂土 断层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土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断层错动位移下变形缝间距对隧道内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学锋 代志萍 +1 位作者 谷雪影 曹自豪 《隧道建设》 201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以活动断裂带为工程背景,探究变形缝间距对跨断层隧道内力的影响。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模型,分析断层错动下不同节段长度隧道围岩压力分布情况、二次衬砌最大轴向应力变化情况以及隧道塑性应变发展规律... 以活动断裂带为工程背景,探究变形缝间距对跨断层隧道内力的影响。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模型,分析断层错动下不同节段长度隧道围岩压力分布情况、二次衬砌最大轴向应力变化情况以及隧道塑性应变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隧道节段长度越短,二次衬砌最大轴向应力越小,最大塑性应变越大;断层错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断层带内左侧区域的隧道,拱腰和拱脚部位受力和塑性变形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隧道 变形缝间距 内力 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活断层区地铁隧道埋置深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颖 郭恩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北京地铁7号线区间隧道作为工程背景,考虑到衬砌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地基土-隧道体系的整体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断层类型工况下,隧道结构在不同埋深下的反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结构...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北京地铁7号线区间隧道作为工程背景,考虑到衬砌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地基土-隧道体系的整体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断层类型工况下,隧道结构在不同埋深下的反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结构处于弹性阶段时,在规范规定的取值范围内适当地减小隧道埋深可以减轻结构的反应;在较大断层位错作用下,隧道结构产生的损伤区域长度,以及出现损伤最严重的位置不受埋深的影响;在逆断层下,隧道埋深为10m时,结构震害程度最为严重;在正断层下,隧道埋深为8m时,结构震害程度最为严重;在走滑断层下,隧道埋置越深结构受到的震害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地铁隧道 埋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预报与活断层分段 被引量:23
14
作者 丁国瑜 《地震学刊》 CSCD 1993年第1期8-10,共3页
文章回顾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经验与问题,对地震短期预报需进行新的探索与研讨,才能更快地前进。文章重点论述了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断层分段性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活断层上确定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是地震预报中突出的... 文章回顾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经验与问题,对地震短期预报需进行新的探索与研讨,才能更快地前进。文章重点论述了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断层分段性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活断层上确定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是地震预报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活断层分段性问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段是断层的破裂单元,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进行独立的破裂单元的划分。断层分段有4种,当前讨论的主要是活断层破裂分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活断层 地震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太原市活断层三维建模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艳萍 张敏 张瑾瑾 《矿产勘查》 2019年第4期984-989,共6页
针对目前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地层与复杂结构面相互交切关系的综合三维特征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在ArcGIS环境下了利用浅层地震探测资料构建三维地层和断层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浅层地震探测深度剖面进行'微分... 针对目前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地层与复杂结构面相互交切关系的综合三维特征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在ArcGIS环境下了利用浅层地震探测资料构建三维地层和断层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浅层地震探测深度剖面进行'微分',设计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的算法,利用AOVBA开发方式进行了程序的开发,对太原市活断层探测区域第四纪地层剖面和断层断面进行了三维地质可视化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ARCGIS 活断层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桂矿区活断层三维地震解释及其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师素珍 谷剑英 +2 位作者 郭家成 刘中元 李玉莹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92-298,共7页
为了查明顾桂矿区活断层的发育特征,采用三维地震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应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方法对活断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在归位准确的情况下,采用地震属性和三维可视化分析,同时利用体-面-线-点相结合的全三维解释方法,... 为了查明顾桂矿区活断层的发育特征,采用三维地震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应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方法对活断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在归位准确的情况下,采用地震属性和三维可视化分析,同时利用体-面-线-点相结合的全三维解释方法,对研究区新生界发育的断层进行精确查明。在此基础上,对新生界底界面进行了时深转换,获得了深度等值线图。全区共解释8条活断层,通过统计发现这些断层走向基本为北西向,倾角近90°,发育规律性强,并且延展长度长、切割深度大,部分断层还延伸到煤系地层中。随着采动影响和应力释放,断层错动面将变宽,有可能形成导水通道,可见活断层是煤矿安全开采的重大威胁,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三维地震 高分辨率处理 全三维解释 导水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西部地区活断层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鲁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338-12340,共3页
西部地区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活断层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以海原活动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的ArcObjects组件技术,用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方法和层次分析技术构建了评价预测模型,运用西部地区活断层数据库中各项活断层数据研究海... 西部地区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活断层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以海原活动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的ArcObjects组件技术,用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方法和层次分析技术构建了评价预测模型,运用西部地区活断层数据库中各项活断层数据研究海原活动断裂带对其周边的影响,并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活断层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的活断层与郯城8.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家灵 《山东地质》 1992年第1期43-52,共10页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结构复杂、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在我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这条断裂带在地质时期经历了左行平移、岩浆活动、裂谷作用、挤压揉皱、逆冲右旋走滑等复杂的运动过程。新构造期以来具明显地分段活动特征...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结构复杂、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在我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这条断裂带在地质时期经历了左行平移、岩浆活动、裂谷作用、挤压揉皱、逆冲右旋走滑等复杂的运动过程。新构造期以来具明显地分段活动特征,其中沂沭断裂段新活动最显著,直到第四纪晚期仍有长达360km的断裂活动带。断裂活动的特点,表现为空间分布的迁移性,活动时间的阶段性、间隔性,活动方式是以粘滑为主,通过群集和长间隔的大震破裂方式进行。 1668年郯城8.5级大震和几次全新世古地震事件,在沂沭活断层的中段重复发生,是由特殊的构造条件所决定的,分析深浅部构造特征、介质条件,推测郯城马陵山地段在中地壳以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推覆构造体。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这个推覆体沿活断层带向南西运动,1668年郯城8.5级地震与几次古地震事件的发生很可能与这个推覆构造的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活断层 地震 构造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活断层倒虹吸结构变形影响敏感性研究
19
作者 刘汉东 赵亚文 +2 位作者 杨长林 徐红超 李冬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为研究断层及断层影响带参数对地基变形和倒虹吸结构的影响,以滇中引水工程曲江倒虹吸段为依托,采用FLAC3D软件建立考虑地形变化的二维模型,进行断层及断层影响带参数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逆冲错动模式下,断层对倒虹吸结构地基地... 为研究断层及断层影响带参数对地基变形和倒虹吸结构的影响,以滇中引水工程曲江倒虹吸段为依托,采用FLAC3D软件建立考虑地形变化的二维模型,进行断层及断层影响带参数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逆冲错动模式下,断层对倒虹吸结构地基地表变形的影响大于断层影响带;走滑错动模式下,断层对地基地表变形的影响小于断层影响带;组合错动模式下,断层影响带对地基地表变形的影响大于断层。断层天然容重、泊松比、弹性模量,以及断层影响带内摩擦角、泊松比、弹性模量对倒虹吸钢管变形的影响较大。逆冲错动模式下,随以上参数的变化,钢管最大位移可达0.428 m。走滑错动模式下,钢管最大位移可达1.053 m。组合错动模式下,钢管最大位移可达1.085 m。在地表倒虹吸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错动模式,对影响倒虹吸钢管变形较大的参数进行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力学参数 地形影响 活断层 倒虹吸结构变形 地基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活断层的方法和对煤矿安全开采的意义
20
作者 陈昌武 高远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10期89-92,98,共5页
安徽两淮地区活断层发育,深部断裂穿过第四系,有的出露地表。以往的地震勘探资料着重于煤系地层断层的解释,忽略浅部构造,没有进一步发掘地震资料中包含的动态地质信息。充分利用两淮地区以往的地震勘探资料,以宿北断裂耿皇支断层为例拟... 安徽两淮地区活断层发育,深部断裂穿过第四系,有的出露地表。以往的地震勘探资料着重于煤系地层断层的解释,忽略浅部构造,没有进一步发掘地震资料中包含的动态地质信息。充分利用两淮地区以往的地震勘探资料,以宿北断裂耿皇支断层为例拟合"断层生长线"和"断层时空生长方向"的模型来研究活断层的活动强度及时空变化特征,为煤矿井筒选址、巷道布置和煤矿防治水等安全开采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宿北断裂 动时限 空间生长方向 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