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国空间”与“人的文学”——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维东
邱月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以"民国"视角重新结构中国现代文学,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在文学史研究中加入了"空间"的维度。"民国空间"与既往研究中出现的"文化社会学"及"外部研究"相比,区别在于打破了"历史决...
以"民国"视角重新结构中国现代文学,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在文学史研究中加入了"空间"的维度。"民国空间"与既往研究中出现的"文化社会学"及"外部研究"相比,区别在于打破了"历史决定论"思维并改变了对"文学"的理解。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例,近代语言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因是要突破语言表达的困境,而促进新文学繁荣的因素不仅仅在于使用了"白话文"或"现代汉语",而是"活文字"观念的兴起解放了作家的语言压力。通过"民国空间","人的文学"可以切实落实到文学史研究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空间
人的文学
语言空间
'
活文字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新诗之“新”到新诗之“诗”——胡适诗学思想新解
2
作者
陈培浩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胡适是中国白话诗革命的先行者,他的诗学贡献一向被认为仅在于为白话写诗争取合法性。事实上,胡适的诗歌思想经历了从新诗之"新"向新诗之"诗"的位移。在"新"的一端,他思考死/活文字之辩、"作诗如作...
胡适是中国白话诗革命的先行者,他的诗学贡献一向被认为仅在于为白话写诗争取合法性。事实上,胡适的诗歌思想经历了从新诗之"新"向新诗之"诗"的位移。在"新"的一端,他思考死/活文字之辩、"作诗如作文"的自由句法、以及"自然的音节"创造白话语感;在"诗"的一端,他思考在具体的情境物质性中创造新诗的诗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新诗
死
活文字
作诗如作文
自然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空间”与“人的文学”——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维东
邱月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基金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skqx2013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民国"视角重新结构中国现代文学,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在文学史研究中加入了"空间"的维度。"民国空间"与既往研究中出现的"文化社会学"及"外部研究"相比,区别在于打破了"历史决定论"思维并改变了对"文学"的理解。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例,近代语言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因是要突破语言表达的困境,而促进新文学繁荣的因素不仅仅在于使用了"白话文"或"现代汉语",而是"活文字"观念的兴起解放了作家的语言压力。通过"民国空间","人的文学"可以切实落实到文学史研究当中。
关键词
民国空间
人的文学
语言空间
'
活文字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新诗之“新”到新诗之“诗”——胡适诗学思想新解
2
作者
陈培浩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文摘
胡适是中国白话诗革命的先行者,他的诗学贡献一向被认为仅在于为白话写诗争取合法性。事实上,胡适的诗歌思想经历了从新诗之"新"向新诗之"诗"的位移。在"新"的一端,他思考死/活文字之辩、"作诗如作文"的自由句法、以及"自然的音节"创造白话语感;在"诗"的一端,他思考在具体的情境物质性中创造新诗的诗质。
关键词
胡适
新诗
死
活文字
作诗如作文
自然音节
Keywords
HuShi
New poetry
dead or living words
writing poetry as writing essay
natural syllable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国空间”与“人的文学”——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中心
周维东
邱月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新诗之“新”到新诗之“诗”——胡适诗学思想新解
陈培浩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