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活性金属配合物燃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艺强
暴丽霞
+3 位作者
雷国荣
李志敏
张建国
张同来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5-622,共8页
为探索新型活性燃料,以高还原性的二氰胺阴离子为基,结合含氮配体1-甲基-1,2,4三唑和过渡金属中心Mn、Co、Ni、Cu、Zn、Cd,制备出6种活性金属配合物燃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
为探索新型活性燃料,以高还原性的二氰胺阴离子为基,结合含氮配体1-甲基-1,2,4三唑和过渡金属中心Mn、Co、Ni、Cu、Zn、Cd,制备出6种活性金属配合物燃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对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机械感度;利用氧弹量热仪测定了燃烧热,并计算生成焓;将6种活性金属配合物与高氯酸铵(AP)以质量比为1∶4混合,制备出混合含能材料并用DSC进行热分析,采用EXPLO5计算了混合物的爆轰参数。结果表明,Mn、Zn、Cd配合物的分解峰温度为210.9~395.1℃;撞击感度均大于40J,摩擦感度大于360N,表明对机械钝感;6种配合物中,Co的配合物的最大燃烧热为9623.2kJ/mol,Cu的配合物有最大的生成焓为1731.9kJ/mol;6种含能混合物分解峰温为295.9~384.1℃;安全性能好,最小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值分别为34J和288N;爆轰性能均优于TNT;燃速可达到18.5mm/s;理论计算每百克产气量最高可达3.37mol,表明活性金属配合物有潜力用于一些复合含能材料的燃料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
理化学
活性
燃料
活性金属配合物
推进剂
二氰胺阴离子复合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校《若干含N,S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项目获2003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作者
马殷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若干含N
S配体的
金属
配合
物
的合成、结构和生
物
活性
研究》
2003年度
广西
科技进步奖
生
物
无机化学
超分子化学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水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3
作者
邢学奇
刘庆华
LEMMON John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617-625,共9页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类新兴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具备安全性好、寿命长、功率和容量解耦、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辅助服务、输配电、分布式发电和用户侧等应用场景。主流的水系液流电池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但是能量密度...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类新兴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具备安全性好、寿命长、功率和容量解耦、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辅助服务、输配电、分布式发电和用户侧等应用场景。主流的水系液流电池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但是能量密度普遍低于50 W·h/L,发展非水液流电池有利于打破水溶剂电化学窗口的限制,提高活性物质的电压和有效含量,目前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近几年非水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根据电池活性物质种类的不同,综述了非水金属配合物体系、非水有机体系、非水聚合物体系和非水金属锂/有机混合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简要阐释了每类非水体系的优势和存在的挑战。目前,一些非水液流电池的开路电压超过3 V,理论能量密度高于200 W·h/L,具备了显著的高能量密度的优势,有望做为动力电池使用,将液流电池的应用拓展到电动车领域,实现液流电池应用领域拓展和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选择范围增加的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金属
配合
物
活性
物
质
有机
活性
物
质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金属配合物燃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艺强
暴丽霞
雷国荣
李志敏
张建国
张同来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出处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5-62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805008)。
文摘
为探索新型活性燃料,以高还原性的二氰胺阴离子为基,结合含氮配体1-甲基-1,2,4三唑和过渡金属中心Mn、Co、Ni、Cu、Zn、Cd,制备出6种活性金属配合物燃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对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机械感度;利用氧弹量热仪测定了燃烧热,并计算生成焓;将6种活性金属配合物与高氯酸铵(AP)以质量比为1∶4混合,制备出混合含能材料并用DSC进行热分析,采用EXPLO5计算了混合物的爆轰参数。结果表明,Mn、Zn、Cd配合物的分解峰温度为210.9~395.1℃;撞击感度均大于40J,摩擦感度大于360N,表明对机械钝感;6种配合物中,Co的配合物的最大燃烧热为9623.2kJ/mol,Cu的配合物有最大的生成焓为1731.9kJ/mol;6种含能混合物分解峰温为295.9~384.1℃;安全性能好,最小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值分别为34J和288N;爆轰性能均优于TNT;燃速可达到18.5mm/s;理论计算每百克产气量最高可达3.37mol,表明活性金属配合物有潜力用于一些复合含能材料的燃料组分。
关键词
物
理化学
活性
燃料
活性金属配合物
推进剂
二氰胺阴离子复合含能材料
Keywords
physical chemistry
active fuel
active metal complex
propellant
dicyandiamide anion composite energetic material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O38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校《若干含N,S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项目获2003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作者
马殷华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若干含N
S配体的
金属
配合
物
的合成、结构和生
物
活性
研究》
2003年度
广西
科技进步奖
生
物
无机化学
超分子化学
书评
分类号
Q5 [生物学—生物化学]
O641.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水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3
作者
邢学奇
刘庆华
LEMMON John
机构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617-6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6004)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资助(CF9300172123)。
文摘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类新兴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具备安全性好、寿命长、功率和容量解耦、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辅助服务、输配电、分布式发电和用户侧等应用场景。主流的水系液流电池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但是能量密度普遍低于50 W·h/L,发展非水液流电池有利于打破水溶剂电化学窗口的限制,提高活性物质的电压和有效含量,目前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近几年非水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根据电池活性物质种类的不同,综述了非水金属配合物体系、非水有机体系、非水聚合物体系和非水金属锂/有机混合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简要阐释了每类非水体系的优势和存在的挑战。目前,一些非水液流电池的开路电压超过3 V,理论能量密度高于200 W·h/L,具备了显著的高能量密度的优势,有望做为动力电池使用,将液流电池的应用拓展到电动车领域,实现液流电池应用领域拓展和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选择范围增加的双突破。
关键词
液流电池
金属
配合
物
活性
物
质
有机
活性
物
质
能量密度
Keywords
redox flow battery
metal complex active material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energy density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活性金属配合物燃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许艺强
暴丽霞
雷国荣
李志敏
张建国
张同来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校《若干含N,S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项目获2003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马殷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水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邢学奇
刘庆华
LEMMON John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