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耳菊活性部位提取物在大鼠胆汁中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巩仔鹏 侯靖宇 +4 位作者 侯佳 伍萍 李月婷 陈思颖 兰燕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00-1705,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MS)技术,分析大鼠灌胃羊耳菊活性部位提取物后,主要成分在大鼠胆汁中的排泄方式。SD大鼠胆管插管手术后,灌胃给予羊耳菊活性部位提取物(100 g/kg生药量),收集给药后12 h的胆...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MS)技术,分析大鼠灌胃羊耳菊活性部位提取物后,主要成分在大鼠胆汁中的排泄方式。SD大鼠胆管插管手术后,灌胃给予羊耳菊活性部位提取物(100 g/kg生药量),收集给药后12 h的胆汁样品。样品经正丁醇液液萃取法处理后,采用UHPLC/Q-TOF MS/MS对胆汁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推测。实验结果显示,胆汁中共检测到27个代谢产物,样品中检测到大量的咖啡酰基奎宁酸还原,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甲基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以咖啡酰基奎宁酸的甲基葡萄糖醛酸化为主。说明大鼠口服羊耳菊提取物后,成分可通过胆汁进行消除,并且甲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是主要的物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耳菊 活性部位提取物 UHPLC/Q-TOF MS/MS 胆汁 代谢产 咖啡酰基奎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