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a^(+)/H^(+)交换体家族第三个亚型在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及活性调控机制
1
作者
王思盈
邹宏
宋振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30-3241,共12页
Na^(+)/H^(+)交换子转运蛋白(Na^(+)/H^(+)exchanger transporters,NHEs)在各种生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Na+吸收、细胞内pH稳态、细胞体积调节、增殖和凋亡。其中,Na^(+)/H^(+)交换体家族第三个亚型(Na^(+)/H^(+)exchanger isoform 3,...
Na^(+)/H^(+)交换子转运蛋白(Na^(+)/H^(+)exchanger transporters,NHEs)在各种生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Na+吸收、细胞内pH稳态、细胞体积调节、增殖和凋亡。其中,Na^(+)/H^(+)交换体家族第三个亚型(Na^(+)/H^(+)exchanger isoform 3,NHE3)高度表达于肠道和肾近端小管中发挥中性NaCl的吸收作用,当细菌、病毒和毒素等病原感染肠道后,会引起肠上皮细胞上相应的NHE3活性受到抑制和Na^(+)转运障碍,从而使得肠道内的水和电解质潴留、营养物质吸收停滞并导致腹泻的发生。近年来,关于病毒、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胃肠上皮NHE3活性改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综述了部分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机体腹泻时NHE3的活性变化,以及NHE3活性调控机制,包括NHE3从上皮质膜顶端到细胞内体循环、转录和翻译调控、蛋白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氢交换蛋白3
感染性腹泻
活性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卫国教授科研小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揭示p53调控新机制
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1-241,共1页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朱卫国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对053的活性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论文“Methyltransferase Set7/9 regulates p53 activity by interacting with Sirtuin 1 ( SIRT1 )”发表在...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朱卫国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对053的活性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论文“Methyltransferase Set7/9 regulates p53 activity by interacting with Sirtuin 1 ( SIRT1 )”发表在国际生物学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2011,108(5):1925—1930]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调控机制
科研小组
P53
科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美国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期间核因子 NF-κB和抑制蛋白 IκBs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云飞
俞卫锋
+3 位作者
朱海英
杨立群
武圣明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期间供肝组织中核因子 NF-κB的激活特征及其活性调控机制。方法 :改良 Kamada法建立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 ,按供肝在 4℃乳酸林格液中的冷保存时间 ,实验分冷保存 2 h组和 6 h组 ,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 West...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期间供肝组织中核因子 NF-κB的激活特征及其活性调控机制。方法 :改良 Kamada法建立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 ,按供肝在 4℃乳酸林格液中的冷保存时间 ,实验分冷保存 2 h组和 6 h组 ,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 Western印迹法测定移植期间不同时相供肝组织中 NF-κB的活性变化及其主要抑制蛋白 IκB-α、IκB-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供肝组织在冷缺血保存期间其 NF-κB活性与正常肝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 ,再灌注后 30 m in至 6 h两组的 NF-κB活性均出现显著的诱导激活 (P<0 .0 1) ,其中冷保存 2 h组供肝组织的 NF-κB活性高峰出现在再灌注 1h;而冷保存 6 h组在再灌注 30 min即达到活性高峰 ,并维持在较高的激活水平 ;供肝组织中抑制蛋白 IκB-α的含量显著高于 IκB-β,两组的 IκB-α蛋白在再灌注 30 min至 1h均有明显降解 (P<0 .0 5 ) ,而 IκB-β蛋白仅在冷保存 6 h组有较明显的降解 (再灌注 30 m in)。 结论 :核因子 NF- κB仅在供肝的再灌注早期呈诱导性激活 ,其激活特征与供肝的冷保存再灌注损伤有关 ,抑制蛋白 IκB- α在供肝的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抑制蛋白IкBs
活性调控机制
动物实验
冷保存
核因子NF-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a^(+)/H^(+)交换体家族第三个亚型在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及活性调控机制
1
作者
王思盈
邹宏
宋振辉
机构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30-3241,共12页
基金
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项目(CX2019097)
科技部外专项目(cx2019097)。
文摘
Na^(+)/H^(+)交换子转运蛋白(Na^(+)/H^(+)exchanger transporters,NHEs)在各种生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Na+吸收、细胞内pH稳态、细胞体积调节、增殖和凋亡。其中,Na^(+)/H^(+)交换体家族第三个亚型(Na^(+)/H^(+)exchanger isoform 3,NHE3)高度表达于肠道和肾近端小管中发挥中性NaCl的吸收作用,当细菌、病毒和毒素等病原感染肠道后,会引起肠上皮细胞上相应的NHE3活性受到抑制和Na^(+)转运障碍,从而使得肠道内的水和电解质潴留、营养物质吸收停滞并导致腹泻的发生。近年来,关于病毒、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胃肠上皮NHE3活性改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综述了部分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机体腹泻时NHE3的活性变化,以及NHE3活性调控机制,包括NHE3从上皮质膜顶端到细胞内体循环、转录和翻译调控、蛋白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等。
关键词
钠氢交换蛋白3
感染性腹泻
活性调控机制
Keywords
sodium hydrogen exchange protein 3
infectious diarrhea
activity regul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S852.3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卫国教授科研小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揭示p53调控新机制
2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1-241,共1页
文摘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朱卫国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对053的活性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论文“Methyltransferase Set7/9 regulates p53 activity by interacting with Sirtuin 1 ( SIRT1 )”发表在国际生物学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2011,108(5):1925—1930]上。
关键词
活性调控机制
科研小组
P53
科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美国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SIRT1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期间核因子 NF-κB和抑制蛋白 IκBs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云飞
俞卫锋
朱海英
杨立群
武圣明
吴孟超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1-5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C3 0 0 0 0 15 8)
文摘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期间供肝组织中核因子 NF-κB的激活特征及其活性调控机制。方法 :改良 Kamada法建立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 ,按供肝在 4℃乳酸林格液中的冷保存时间 ,实验分冷保存 2 h组和 6 h组 ,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 Western印迹法测定移植期间不同时相供肝组织中 NF-κB的活性变化及其主要抑制蛋白 IκB-α、IκB-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供肝组织在冷缺血保存期间其 NF-κB活性与正常肝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 ,再灌注后 30 m in至 6 h两组的 NF-κB活性均出现显著的诱导激活 (P<0 .0 1) ,其中冷保存 2 h组供肝组织的 NF-κB活性高峰出现在再灌注 1h;而冷保存 6 h组在再灌注 30 min即达到活性高峰 ,并维持在较高的激活水平 ;供肝组织中抑制蛋白 IκB-α的含量显著高于 IκB-β,两组的 IκB-α蛋白在再灌注 30 min至 1h均有明显降解 (P<0 .0 5 ) ,而 IκB-β蛋白仅在冷保存 6 h组有较明显的降解 (再灌注 30 m in)。 结论 :核因子 NF- κB仅在供肝的再灌注早期呈诱导性激活 ,其激活特征与供肝的冷保存再灌注损伤有关 ,抑制蛋白 IκB- α在供肝的 NF-
关键词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抑制蛋白IкBs
活性调控机制
动物实验
冷保存
核因子NF-к
Key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NF κB
IκBs
organ preservation
reperfusion injury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a^(+)/H^(+)交换体家族第三个亚型在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及活性调控机制
王思盈
邹宏
宋振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朱卫国教授科研小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揭示p53调控新机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期间核因子 NF-κB和抑制蛋白 IκBs的变化及其意义
曹云飞
俞卫锋
朱海英
杨立群
武圣明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