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血浆非活性肾素(摘要)
1
作者 王立群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154-154,共1页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或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β—肾上腺受体敏感性增加,继而引起血浆肾素水平升高,但非活性肾素在甲状腺毒症病人是否改变尚无有价值的资料。作者以20名未经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同16名正常人作...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或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β—肾上腺受体敏感性增加,继而引起血浆肾素水平升高,但非活性肾素在甲状腺毒症病人是否改变尚无有价值的资料。作者以20名未经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同16名正常人作对照,测定了治疗前后血浆活性及非活性肾素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肾素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血浆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变患者TIPS术后血浆内皮素、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永宏 周力 周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变患者TIPS术前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肝硬变患者 5 4例 ,随机将其分成TIPS组 2 4例和对照组 30例。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2 4例肝硬变患者TIPS术... 目的 :探讨肝硬变患者TIPS术前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肝硬变患者 5 4例 ,随机将其分成TIPS组 2 4例和对照组 30例。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2 4例肝硬变患者TIPS术前后和 30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及 30例正常组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的含量。结果 :5 4例肝硬变患者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治疗前后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TIPS组术前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浓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TIPS组术后与对照组保肝治疗二月后再次测定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TIPS组术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 ,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浓度下降不显著 ,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IPS术有降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TIPS 术后 血浆 内皮素 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肾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波 马青 +1 位作者 李雯斐 李治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94-1399,共6页
背景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除原醛症外,临床发现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及血醛固酮水平升高,但目前关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 背景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除原醛症外,临床发现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及血醛固酮水平升高,但目前关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偏少,研究结论也不一致。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肾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相关性,探讨伴高醛固酮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此类患者的早期治疗、延缓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月。2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中国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6篇文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85例、健康对照者1438例。NOS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显示16篇文献评分均在5分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血浆肾素活性[MD=0.40,95%CI(0.04,0.76)]、血浆醛固酮水平[MD=60.03,95%CI(22.28,97.79)]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的卧位肾素活性[MD=-1.27,95%CI(-1.37,-1.16)]和立位肾素活性[MD=-1.67,95%CI(-1.88,-1.46)]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卧位醛固酮水平[MD=0.07,95%CI(0.06,0.09)]、立位醛固酮水平[MD=0.22,95%CI(0.05,0.3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与血压正常者相比是有差异的。无论是卧位采血还是立位采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水平是低于血压正常者的,而醛固酮水平是高于血压正常者的。(2)在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肾素活性与醛固酮水平变化方向不一致,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醛固酮血症系非肾素依赖性的不适当醛固酮水平增高。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中,应包含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肾素 醛固酮 血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活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瑜 吴婷 +1 位作者 赵鑫 李南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914-2918,共5页
背景高血压肾损伤是高血压常见靶器官损害,若能及早识别并干预,有可能延缓甚至逆转肾功能损伤。有研究显示,肾素活性(PR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合理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但PRA是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有预测作... 背景高血压肾损伤是高血压常见靶器官损害,若能及早识别并干预,有可能延缓甚至逆转肾功能损伤。有研究显示,肾素活性(PR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合理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但PRA是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有预测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PRA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汉族患者1 6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入选患者PRA水平按四分位法将其分为低肾素组(Q1组,<0.44μg·L^(-1)·h^(-1))、等肾素1组(Q2组,0.44~1.07μg·L^(-1)·h^(-1))、等肾素2组(Q3组,1.08~2.36μg·L^(-1)·h^(-1))、高肾素组(Q4组,>2.36μg·L^(-1)·h^(-1))。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血压、空腹血糖、肾功能、血脂、PRA、血浆醛固酮(PAC)、肾脏功能[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Cyst C)、24 h尿蛋白、24 h微量白蛋白]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Q1组男性占比、舒张压、PRA、TG小于Q2组、Q3组、Q4组,年龄、ARR比值大于Q2组、Q3组、Q4组,PAC、TC、LDL-C小于Q3组、Q4组,病程大于Q3组、Q4组(P<0.05);Q2组男性占比、舒张压小于Q4组,年龄、病程大于Q3组、Q4组,PRA小于Q3组、Q4组,PAC小于Q4组,ARR比值大于Q4组(P<0.05);Q3组男性占比、舒张压、PRA、PAC小于Q4组,年龄大于Q4组(P<0.05)。Q1组肌酐小于Q2组、Q3组、Q4组,Cyst C小于Q4组(P<0.05);Q3组肌酐、Cyst C小于Q4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程、BMI、收缩压、舒张压、PRA水平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超重、病程长,血压高、高PRA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素活性 早期肾功能损伤 胱抑素C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肽的ACE、肾素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凤章 杨毅杰 +2 位作者 何荣 鞠兴荣 袁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6,共7页
本研究采用1、3、5、10 ku的超滤膜分离菜籽蛋白嗜热菌蛋白酶水解物(TPH),得到了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菜籽肽,研究了各菜籽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ACE)抑制活性、肾素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吸附能力(ORAC)和细胞抗氧化(CAA)活性。结果表明,... 本研究采用1、3、5、10 ku的超滤膜分离菜籽蛋白嗜热菌蛋白酶水解物(TPH),得到了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菜籽肽,研究了各菜籽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ACE)抑制活性、肾素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吸附能力(ORAC)和细胞抗氧化(CAA)活性。结果表明,菜籽肽的分子质量与其ACE抑制活性、肾素抑制活性以及ORAC值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1 ku的菜籽肽的ORAC值远高于TPH的,其ORAC值(Trolox)高达(4 363.53±45.87)μmol TE/g,是谷胱甘肽(GSH)的2.4倍,其中2个菜籽肽的ORAC值与GSH相当(p<0.05);细胞抗氧化试验表明TPH的CAA值最高,为(26.53±1.71)μmol QE/g,其次是<1 ku组分,其CAA值是(23.91±0.69)μmol QE/g。研究认为,菜籽蛋白酶水解物及各菜籽肽不仅具有ACE和肾素双重抑制活性,还有一定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因此,菜籽蛋白可用于开发降血压制剂或相关功能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蛋白 膜分离 ACE抑制活性 肾素抑制活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春莉 李玉梅 +1 位作者 卢京 孙小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5-870,共6页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和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同时,利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评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入选患者中,有94名(70.7%)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正常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在年龄、坐位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维生素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PRA、FMD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与年龄(r=-0.21,P=0.033)、坐位收缩压(r=-0.22,P=0.035)、Hs-CRP(r=-0.23,P=0.031)、甲状旁腺激素(r=-0.19,P=0.039)、PRA(r=-0.31,P=0.013)和FMD(r=0.35,P=0.010)之间具有相关性。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与PRA(β=-0.235,P=0.002)存在负相关性,与FMD(β=0.432,P<0.001)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缺乏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非常普遍,并且维生素D水平与PRA活性及FMD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浆肾素活性 维生素D 流量介导的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肝降压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肾素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素蓉 王继红 +3 位作者 王敏 杜立峰 吴喜利 高艳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6-467,502,共3页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下丘脑肾素活性(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另取10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12周后,采用...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下丘脑肾素活性(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另取10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12周后,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下丘脑RA及AngⅡ的水平。结果平肝降压胶囊能显著降低SHR血压(P<0.01);模型对照组血浆、下丘脑RA及Ang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予平肝降压胶囊治疗后血浆、下丘脑RA和AngⅡ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下丘脑RA及AngⅡ水平,从而达到降血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降压胶囊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及氯沙坦与双氢克尿噻合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洁 李一石 +5 位作者 张云 贾友宏 丁金凤 赵秀文 张阴凤 张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及氯沙坦与双氢克尿噻合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肾素活性水平的影响。  方法 :坐位舒张压 95~ 115 mm Hg(1mm Hg=0 .133 k Pa)的 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经 1周药物洗脱期 ,2周安...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及氯沙坦与双氢克尿噻合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肾素活性水平的影响。  方法 :坐位舒张压 95~ 115 mm Hg(1mm Hg=0 .133 k Pa)的 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经 1周药物洗脱期 ,2周安慰剂期后 ,随机服用氯沙坦 5 0 mg(氯沙坦组 ,n=37) ,每日 1次或氯沙坦 5 0 mg与双氢克尿噻 12 .5 mg合剂 (氯沙坦 +双氢克尿噻合剂组 ,n=39) ,每日 1次。4周末坐位舒张压≥ 90 mm Hg者 ,剂量分别加倍 ,继续服用 4周。于安慰剂期末及服药 8周末测量诊室坐位血压和测定立位血浆肾素活性水平。  结果 :服药 8周末平均坐位舒张压氯沙坦组 (n=35 )下降 10 .1± 9.1mm Hg;氯沙坦 +双氢克尿噻合剂组 (n=33)下降 14.6± 7.5 mm Hg(组间比较 P<0 .0 5 ) ;同时服用末次药 2 4小时后氯沙坦组的平均血浆肾素活性从 1.6 ng/ (ml· h)增加至 5 .4ng/ (ml· h) ;氯沙坦 +双氢克尿噻合剂组从 1.2 ng/ (ml· h)增加至 6 .6 ng/ (ml· h)。肾素活性的变化幅度与氯沙坦 +双氢克尿噻合剂组坐位舒张压下降幅度呈正相关 (r=0 .44 ,P<0 .0 1) ,  结论 :氯沙坦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素活性水平增加 ,但其降压疗效与基础肾素活性水平及肾素活性水平升高的幅度不相关。氯沙坦与双氢克尿噻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药物疗法 氯沙坦 双氢克尿噻合剂 治疗 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系统活性物质和心钠素在高原肺水肿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英悦 罗登晨 冯玉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35-436,共2页
用放射免疫法对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40例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血清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F)浓度测定,并与急性高原反应(HAAR)患者... 用放射免疫法对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40例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血清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F)浓度测定,并与急性高原反应(HAAR)患者40例、刚入高原健康者40名比较,发现HAPE组PRA、AⅡ、ALD、ANP浓度显著增高,但EDF低于HAAR组,说明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水平改变在HAP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高山病 肾素系统活性 心钠素 HA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阴性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音 郑炜平 +1 位作者 林帆 朱鹏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94-1496,共3页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是多种指南推荐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指标。在临床诊断时,应结合ARR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以避免造成漏诊。本文报道1例ARR阴性而经盐水负荷试验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是多种指南推荐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指标。在临床诊断时,应结合ARR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以避免造成漏诊。本文报道1例ARR阴性而经盐水负荷试验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肾素活性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艳 左静南 +2 位作者 蒋更如 邢惠莉 侯积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89-190,共2页
近年来,糖尿病性心肌病变日渐受到关注,心血管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对糖尿病心肌病变可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选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RAS活性变化以及血管紧... 近年来,糖尿病性心肌病变日渐受到关注,心血管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对糖尿病心肌病变可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选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RAS活性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开搏通对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压胍对大鼠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与孤束核的关系
12
作者 张永胜 张家新 +1 位作者 余传林 刘菊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弧束核(NTS)内注射微量氯压胍(GB)0.5μg及iv GD10μg/kg显著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同时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此结果提示:GB产生中枢性降低血浆肾素和降压作用,与激动NTS肾上腺素α_2受体有关。
关键词 氯压胍 血浆肾素活性 孤束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醛固酮与不同体位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杰 赵玲 +12 位作者 王琳 范晓静 贾晓蒙 臧丽 杨国庆 谷伟军 杜锦 王先令 郭清华 吕朝晖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24h尿醛固酮(UALD)与不同体位血浆肾素活性(PR A)比值(UARR,UARR=UALD/PR A)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123例PA及15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 目的探讨24h尿醛固酮(UALD)与不同体位血浆肾素活性(PR A)比值(UARR,UARR=UALD/PR A)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123例PA及15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UARR和不同体位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采用ROC曲线得出UARR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切点,并与公认的筛查指标ARR进行比较。结果立位UARR的AUC为0.954,其最佳切点为14.20nmol/[μg/(L·h)],敏感性为91.87%,特异性为88.64%;卧位UARR的AUC为0.918,敏感性为78.05%,特异性为87.12%;立位UARR的AUC高于卧位(Z=2.572,P=0.01)。立位ARR的AUC为0.929,敏感性为85.88%,特异性为90.91%;卧位ARR的AUC为0.913,敏感性为84.55%,特异性为81.82%,立位UARR的AUC分别高于立、卧位ARR的AUC(Z=2.094,P=0.036;Z=2.675,P=0.008)。结论立位UARR与ARR同样是PA的一项有效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尿醛固酮/肾素活性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汉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阿米娜.达伍提 孙晓靖 +5 位作者 陈玉岚 张俊仕 珠勒皮亚.司马义 李瑜 徐新娟 张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89-2392,2397,共5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维汉两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浆肾素活性,并分析肾素活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 (1)维汉两民族比较PRA,24 h DBP,LVMI值间差异...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维汉两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浆肾素活性,并分析肾素活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 (1)维汉两民族比较PRA,24 h DBP,LVMI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性别(OR=0.253)、民族(OR=2.551)、高肾素(OR=3.039)为左心室肥肥厚的影响因素。(3)分别维汉民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维吾尔族高血压人群中,性别(OR=0.323)、年龄(OR=4.808)、高肾素(OR=4.182)是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在汉族高血压人群中,性别(OR=0.166)是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结论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高于汉族,高肾素活性是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民族 肾素活性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测定及与血浆肾素活性的对比观察
15
作者 张力平 焦克荣 严秉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37-39,共3页
本文测定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浓度的变化,并与血浆肾素活性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压,其浓度高低与心功能状态程度一致,病情轻重之间有明显差别,不受年... 本文测定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浓度的变化,并与血浆肾素活性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压,其浓度高低与心功能状态程度一致,病情轻重之间有明显差别,不受年龄及性别影响;②血浆心房利钠因子与血浆肾素活性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房利钠因子 血浆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侧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测定对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意义的再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德裕 秦学文 +3 位作者 任兵 吴晓军 丁金风 刘力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92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行肾静脉肾素比值(RVRR)测定,其中50例行手术或扩张术治疗。结果表明RVRR与患侧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减远端下腔静脉血浆肾素活性除以远端下腔静脉血浆肾素活性(Vs─IVC/IVC)比值综合分... 92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行肾静脉肾素比值(RVRR)测定,其中50例行手术或扩张术治疗。结果表明RVRR与患侧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减远端下腔静脉血浆肾素活性除以远端下腔静脉血浆肾素活性(Vs─IVC/IVC)比值综合分析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功能诊断意义较大,RVRR为预测单侧肾动脉狭窄手术疗效的主要指标。而健侧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除以IVC(VC/IVC)与Vc─IVC/IVC比值两个指标对健侧肾功能判定的价值基本相同,术后周围静脉血浆肾素活性较术前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活性 肾血管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的方法学建立和临床应用评估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雯 虞倩 +5 位作者 陈方俊 秦嘉倩 潘柏申 郭玮 卞华 王蓓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8,共9页
目的建立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检测方法,用于早期筛查高血压患者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方... 目的建立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检测方法,用于早期筛查高血压患者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方法 arginine 13 C 15 N作为内标,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柱(2.6μm,100 mm×3.0mm)进行分离,柱温55℃。流动相为0.2%甲醇水溶液和0.2%甲酸甲醇溶液,流速为0.5 mL/min,梯度洗脱。考察该方法的特异性、基质效应、携带污染、重复性、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measuring interval,LLMI)、线性、不精密度、回收率、稀释一致性和血浆标本稳定性。采用LC-MS/MS方法测定296名表面健康人群(男性153名,女性143名,平均年龄48岁)及360名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2岁,确诊为PA27例)的血浆样本PRA,并与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通过了特异性、基质效应、携带污染、重复性的性能评价。PR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84 4~30.0000ng/mL;PRA的LLMI为0.084 4ngmL-1h-1;日间和批内的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均<15%;准确度偏差均<15%,回收率为92.28%~102.62%;建立的生物参考区间为0.25~5.12 ngmL-1h-1(立位);与RIA比较,结果相关性较好(r2=0.81,P<0.05),但存在-18.5%的偏倚;LC-MS/MS所得PRA的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对PA的诊断特异性与灵敏度分别为96.3%与91.0%,诊断性能更佳(AUC:0.983 vs.0.894)。结论我们建立了准确检测PRA的LC-MS/MS方法,适合于临床早期快速筛查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PRA)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曾胜煌 何长国 +1 位作者 王越 罗玉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均持续30 d。比较2组治疗后近期疗效、心功能及血浆PRA、醛固酮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排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浆PRA、醛固酮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同时加入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CHF患者,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心功能和机体神经内分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葛根素注射液 常规治疗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肾素活性 血浆 醛固酮 心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对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价值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李新德 方檀 梁圣保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56-58,共3页
自1986年以来,我们曾对10例非高血压病人和5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的周围循环血浆肾素活性及分肾静脉不同时间的血浆肾素活性进行了测定。周围血浆肾素活性及分肾静脉肾素活性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和预后以及肾素分泌的时间差别对临床... 自1986年以来,我们曾对10例非高血压病人和5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的周围循环血浆肾素活性及分肾静脉不同时间的血浆肾素活性进行了测定。周围血浆肾素活性及分肾静脉肾素活性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和预后以及肾素分泌的时间差别对临床诊断的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浆 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些研究近况——国际肾素学术会议简介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晓曦 谢选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91-292,共2页
1988年6月22日美国高血压学会在纽约召开国际肾素原-肾素专题讨论会。主要讨论肾素系统的组成、分子生物学及在不同组织中的效应等。现简要介绍如下。一、肾素原与肾素肾素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量约为42000,在肾素生物合成中,首先形成的... 1988年6月22日美国高血压学会在纽约召开国际肾素原-肾素专题讨论会。主要讨论肾素系统的组成、分子生物学及在不同组织中的效应等。现简要介绍如下。一、肾素原与肾素肾素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量约为42000,在肾素生物合成中,首先形成的是肾素前体原(Preprorenin)。产生肾素的基因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9个内含子约有12000个碱基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 会议简介 血管紧张素原 美国高血压学会 核苷酸组成 活性肾素 内含子 盐皮质激素 生物合成 活性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