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灌胃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各8只。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灌胃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各8只。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枸橼酸钾缓冲液。实验1、2、3组分别以0.03、0.06、0.12μg/(kg·d)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3)灌胃,1次/d,模型组与对照组以等量花生油灌胃。各组均连续用药8周。灌胃结束后测定24 h尿蛋白(24 h UTP)、空腹血糖(FBG)、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钙、血磷、25-(OH)D3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留取标本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肾脏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结果实验1、2、3组及模型组的FBG、24 h UTP、BUN、Sc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1、2、3组的24 h UTP、BUN、Scr低于模型组,其中实验3组24 h UTP低于实验1组(P均<0.05)。实验1、2、3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以实验3组最为明显。模型组肾脏组织中TGF-β1、CTGF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1、2、3组TGF-β1、CTGF表达低于模型组,其中实验3组TGF-β1、CTGF表达低于实验1组(P均<0.05)。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3组PTH水平下降,血钙、血磷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灌胃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CTGF表达有关;但活性维生素D3以0.12μg/(kg·d)剂量使用将影响骨质代谢。展开更多
近年来研究发现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及其类似物具有独立于钙磷调节之外的许多功能,这些功能是结合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后发挥作用的.而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功能的重要细胞,足细胞上表达VDR.因此...近年来研究发现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及其类似物具有独立于钙磷调节之外的许多功能,这些功能是结合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后发挥作用的.而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功能的重要细胞,足细胞上表达VDR.因此1,25-(OH)2D3及其类似物与足细胞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值得探索.本文就近年来活性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一介绍.展开更多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CKD-MBD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拟钙剂等...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CKD-MBD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拟钙剂等药物治疗以及甲状旁腺手术治疗。其中,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是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可以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改善骨质疏松和高转运骨病的骨损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高钙、高磷血症及加重血管钙化发展,为了更合理的使用该类药物,本文结合2017年KDIGO的CKD-MBD指南更新并就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CKD-MBD的治疗进展进行介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灌胃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各8只。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枸橼酸钾缓冲液。实验1、2、3组分别以0.03、0.06、0.12μg/(kg·d)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3)灌胃,1次/d,模型组与对照组以等量花生油灌胃。各组均连续用药8周。灌胃结束后测定24 h尿蛋白(24 h UTP)、空腹血糖(FBG)、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钙、血磷、25-(OH)D3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留取标本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肾脏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结果实验1、2、3组及模型组的FBG、24 h UTP、BUN、Sc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1、2、3组的24 h UTP、BUN、Scr低于模型组,其中实验3组24 h UTP低于实验1组(P均<0.05)。实验1、2、3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以实验3组最为明显。模型组肾脏组织中TGF-β1、CTGF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1、2、3组TGF-β1、CTGF表达低于模型组,其中实验3组TGF-β1、CTGF表达低于实验1组(P均<0.05)。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3组PTH水平下降,血钙、血磷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灌胃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CTGF表达有关;但活性维生素D3以0.12μg/(kg·d)剂量使用将影响骨质代谢。
文摘近年来研究发现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及其类似物具有独立于钙磷调节之外的许多功能,这些功能是结合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后发挥作用的.而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功能的重要细胞,足细胞上表达VDR.因此1,25-(OH)2D3及其类似物与足细胞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值得探索.本文就近年来活性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文摘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CKD-MBD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拟钙剂等药物治疗以及甲状旁腺手术治疗。其中,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是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可以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改善骨质疏松和高转运骨病的骨损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高钙、高磷血症及加重血管钙化发展,为了更合理的使用该类药物,本文结合2017年KDIGO的CKD-MBD指南更新并就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CKD-MBD的治疗进展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