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
1
作者 于建兵 徐志强 +2 位作者 夏煜锋 管东芝 郭正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滞回曲线各阶段曲线刚度值,并拟合得到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各级加载、卸载刚度与加载位移角的关系,进而根据滞回规则建立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所建立的三折线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该类连接节点在各阶段的受力特点,为弹塑性分析和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活性粉末混凝土 梁柱节点 恢复力模型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性能研究
2
作者 闫凯 张倩 +1 位作者 黄彬超 张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7,共8页
为探明火灾下活性粉末混凝土(Receative power concrete,RPC)梁斜截面承载性能退化规律,设计制作了六根RPC简支梁试件,开展了恒载下ISO834标准火灾试验,获得了时间-位移曲线、荷载-位移曲线、内部温度变化、裂缝开展、破坏形态、高温爆... 为探明火灾下活性粉末混凝土(Receative power concrete,RPC)梁斜截面承载性能退化规律,设计制作了六根RPC简支梁试件,开展了恒载下ISO834标准火灾试验,获得了时间-位移曲线、荷载-位移曲线、内部温度变化、裂缝开展、破坏形态、高温爆裂等数据,分析了剪跨比、荷载水平、配箍率、纵筋配筋率对火灾下RPC梁斜截面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剪跨比、荷载水平是影响RPC梁斜截面耐火极限的关键因素,剪跨比由2.5增至3.5,荷载水平由0.25增至0.45,RPC梁耐火极限可降低30 min以上;配箍率对RPC梁的斜截面承载力和耐火极限影响显著;纵筋配筋率对RPC梁耐火极限影响甚微。火灾高温、爆裂削弱了RPC梁的斜截面承载性能,爆裂导致内部材料直接受火,加速其力学性能劣化,使梁斜截面承载力降低33.5%以上。该研究可为火灾下RPC梁斜截面承载安全及火灾后加固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火试验 耐火极限 斜截面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养护下碳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压性能分析
3
作者 程东辉 王麒光 王孝婷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低温养护条件下碳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性能,以养护温度、碳纤维掺量为控制变量,对48个立方体试块及48个棱柱体试块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分析试块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考察二者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 为了探究低温养护条件下碳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性能,以养护温度、碳纤维掺量为控制变量,对48个立方体试块及48个棱柱体试块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分析试块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考察二者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温度相同时碳纤维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RPC的脆性破坏特征,并且显著提高了RPC的各力学性能指标,碳纤维掺量为1%时RPC表现出最优的受压力学性能。而当碳纤维掺量一致时,RPC的各力学性能指标均随着养护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碳纤维RPC立方体抗压强度随养护温度变化的计算式,拟合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分别与棱柱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无量纲坐标系建立了低温养护下碳纤维RPC归一化应力-应变方程,能够为低温环境下碳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养护温度 碳纤维 受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中应用研究
4
作者 王蓓 王彦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170,177,共5页
矿物掺合料作为一种重要材料在混凝土中应用,为研究矿物掺合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性能影响,以及应用的可行性,将矿物掺合料复配到C120 RPC中,研究对RPC的性能影响规律及得到最佳胶凝材料体系。结果表明:(1)最小基本需水量、标准稠度... 矿物掺合料作为一种重要材料在混凝土中应用,为研究矿物掺合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性能影响,以及应用的可行性,将矿物掺合料复配到C120 RPC中,研究对RPC的性能影响规律及得到最佳胶凝材料体系。结果表明:(1)最小基本需水量、标准稠度需水量试验得到矿物掺合料最佳掺量,水泥∶超细矿粉∶硅灰∶粉煤灰=0.7∶0.1∶0.1∶0.1。(2)超细矿粉对RPC 3 d、7 d强度影响明显,分别最大提高6 MPa、13.5 MPa;硅灰对RPC 28 d强度影响明显,最大提高2.2 MPa;粉煤灰对RPC扩展度影响明显,最大提高71 mm。(3)研究确定RPC中四元胶凝体系,即水泥∶超细矿粉∶硅灰∶粉煤灰=0.7∶0.1∶0.1∶0.1,RPC坍落度370 mm,扩展度615 mm,28 d抗压强度128.47 MPa,抗硫酸盐侵蚀等级KS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扩展度 抗压强度 抗硫酸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发泡剂种类与掺量的发泡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信龙 王学历 +4 位作者 王栋民 李晓慧 王全 梁峰 陈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171,共4页
为探究发泡活性粉末混凝土在过碳酸钠、铝粉、缓释发泡剂3种发泡剂的不同掺量条件下对其力学性能、热工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在基础配合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4%~6%过碳酸钠掺量、0.05%~1.50%铝粉掺量及1%~2%缓释发泡剂掺量为参数... 为探究发泡活性粉末混凝土在过碳酸钠、铝粉、缓释发泡剂3种发泡剂的不同掺量条件下对其力学性能、热工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在基础配合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4%~6%过碳酸钠掺量、0.05%~1.50%铝粉掺量及1%~2%缓释发泡剂掺量为参数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泡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干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随着发泡剂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掺入缓释发泡剂的发泡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热工性能最优;缓释发泡剂的掺量为1.5%时,发泡活性粉末混凝土干密度为1381 kg/m^(3),导热系数为0.078 W/(m·K),28 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13.97 MPa和4.88 MPa,抗冻性最好,电通量为505.4 C。提出的最优配合比可为发泡活性粉末混凝土在外围护墙板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活性粉末混凝土 发泡剂 力学性能 热工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子蛟 吕博洋 +1 位作者 方雅楠 李海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07,共8页
为揭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BFRPC)的动态力学性能,针对长度分别为6 mm和12 mm的纤维,分别成型了纤维体积掺量为0.10%、0.15%、0.20%、0.25%、0.30%的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并采用Φ50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 为揭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BFRPC)的动态力学性能,针对长度分别为6 mm和12 mm的纤维,分别成型了纤维体积掺量为0.10%、0.15%、0.20%、0.25%、0.30%的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并采用Φ50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BFRPC冲击压缩试验,获得BFRPC应力-应变曲线,研究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和冲击应变率对BFRPC动态抗压强度、临界应变、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动态弹性模量和韧性的影响。基于BFRPC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Z-W-T模型,建立BFRP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显著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抗变形和吸能能力,BFRPC的动态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随着平均应变率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长;长度为6 mm的纤维对BFRPC抗冲击性能的提高效果更好,玄武岩纤维最优掺量为0.2%;动态损伤模型计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相符,适用于BFRPC抗冲击设计。研究结论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动态力学性能 应变率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性能研究 被引量:69
7
作者 安明喆 杨志慧 +2 位作者 余自若 翟延峰 高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不同钢纤维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拉伸性能试验,测定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钢纤维体积率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 通过不同钢纤维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拉伸性能试验,测定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钢纤维体积率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呈线性增大规律;给出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提出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模型参数。研究成果可为活性粉末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轴心抗拉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应力-应变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67
8
作者 闫光杰 阎贵平 +1 位作者 安明喆 陈毅卓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根据加拿大舍布鲁克人行桥采用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研制了适合我国原材料的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为168.6MPa,抗折强度为21.6MPa。该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由该材料制备的桥梁人行道构件已通过铁道... 根据加拿大舍布鲁克人行桥采用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研制了适合我国原材料的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为168.6MPa,抗折强度为21.6MPa。该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由该材料制备的桥梁人行道构件已通过铁道部专家鉴定,拟用于青藏铁路桥梁的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配合比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矿渣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施惠生 施韬 +1 位作者 陈宝春 姚玉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以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配制原理为基础,掺入矿渣作为新的活性组份,配制出新型的具有超高性能的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渗透实验显示,该混凝土材料的结构非常致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远远大于其他品种的水泥基材料.硅粉对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 以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配制原理为基础,掺入矿渣作为新的活性组份,配制出新型的具有超高性能的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渗透实验显示,该混凝土材料的结构非常致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远远大于其他品种的水泥基材料.硅粉对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起主要的促进作用.掺入钢纤维和使用标准砂都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渗性.通过X射线衍射、压汞实验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结构分析和研究,证实了以上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矿渣 耐久性 氯离子渗透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作用下活性粉末混凝土空心桥墩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郝文秀 阎贵平 +2 位作者 钟铁毅 安明喆 季文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4,共5页
通过5个大比例尺活性粉末混凝土空心矩形桥墩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纵向配筋率、配箍率等因素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了横向箍筋的空心矩... 通过5个大比例尺活性粉末混凝土空心矩形桥墩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纵向配筋率、配箍率等因素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了横向箍筋的空心矩形桥墩试件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利用基于平截面假定的条带法编制了数值分析程序,分析试件弯矩与转角的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空心桥墩 低周反复荷载 滞回特性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高温爆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红彬 李康乐 +4 位作者 鞠杨 王会杰 王金波 田开培 危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共3页
制备了纤维率为0、1%和2%三种钢纤维掺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试件,利用自行设计的加温装置测试了高温条件下RPC试件的爆裂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当试件中心温度为250℃左右时,活性粉末混凝土会发生爆裂,与素RPC试件以及高... 制备了纤维率为0、1%和2%三种钢纤维掺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试件,利用自行设计的加温装置测试了高温条件下RPC试件的爆裂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当试件中心温度为250℃左右时,活性粉末混凝土会发生爆裂,与素RPC试件以及高强混凝土相比,掺加钢纤维未能显著提高试件的爆裂温度,但可以降低试件爆裂的破坏程度,钢纤维掺量2%时,这种降低作用更加明显。表明高温条件下钢纤维较好发挥了增韧作用,有效抑制了裂纹的扩展和试件的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高温 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月 安明喆 +2 位作者 余自若 王华 苏建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6,20,共6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简单介绍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现状,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耐久性做了综合论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其在制备工... 活性粉末混凝土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简单介绍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现状,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耐久性做了综合论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其在制备工艺标准化,完善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耐久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耐久性 抗冻性能 抗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耿春雷 许零 +4 位作者 陈红岩 张作泰 林翎 王秀腾 於定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3,共4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和极低渗透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首先讨论了RPC的设计原理;对比了RPC与其他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出RPC具有突出的优异性能;详细介绍了RPC在预制结构、预应力...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和极低渗透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首先讨论了RPC的设计原理;对比了RPC与其他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出RPC具有突出的优异性能;详细介绍了RPC在预制结构、预应力结构等领域的工程应用,分析了RPC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RPC将作为高性能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高强度 高韧性 高耐久性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超细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63
14
作者 谢友均 刘宝举 龙广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0-284,共5页
采用 52 5普通硅酸盐水泥、硅灰、超细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和标准砂等原材料及湿热养护工艺 ,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达 2 0 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在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后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近 2 50MPa,抗折强度达到 45MPa.对超细粉... 采用 52 5普通硅酸盐水泥、硅灰、超细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和标准砂等原材料及湿热养护工艺 ,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达 2 0 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在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后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近 2 50MPa,抗折强度达到 45MPa.对超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胶比和钢纤维掺量等因素于掺超细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超细粉煤灰 水胶比 砂胶比 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龙广成 谢友均 +2 位作者 蒋正武 孙振平 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分析了水泥基材料中集料相与基体相性能匹配性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集料相与基体相之间的协同作用;试验研究了集料最大粒径、集料含量对抗压强度达20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动弹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 分析了水泥基材料中集料相与基体相性能匹配性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集料相与基体相之间的协同作用;试验研究了集料最大粒径、集料含量对抗压强度达20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动弹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土集料相与基体相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 土力学 抗压强度 水泥基材料 力学性能 模量 最大粒径 匹配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月 安明喆 +2 位作者 余自若 苏建杰 李志光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6,共6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性能优异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以国内外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力学特性,包括:单轴受压本构方程、动力受压应力-应变特性、静力受压弹...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性能优异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以国内外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力学特性,包括:单轴受压本构方程、动力受压应力-应变特性、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等;受拉力学特性,包括:抗折强度、劈拉强度、轴心受拉力学性能;断裂性能;多轴力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并根据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力学性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受压力学特性 受拉力学特性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玻璃粉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曲超 高志扬 +3 位作者 刘数华 赵迪 曾季才 黄昌满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84,共3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越,具有优良的抗压、抗弯、抗裂和耐久性能。随着建筑业以及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玻璃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地使用,使得废弃玻...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越,具有优良的抗压、抗弯、抗裂和耐久性能。随着建筑业以及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玻璃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地使用,使得废弃玻璃大量增加。国内外对废弃玻璃应用于混凝土的制备做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利用废弃玻璃粉制备RPC的可行性和环保经济方面的意义以及确定了玻璃粉掺量的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玻璃粉应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有技术性能优越、节约成本、便于推广和减少污染的优势,但仍有很多问题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废弃玻璃粉 环保 最佳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8
作者 任兴涛 周听清 +2 位作者 钟方平 胡永乐 王万鹏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0-547,共8页
利用φ74mm SHPB实验装置对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动态压缩实验和动态劈裂拉伸实验。获得了钢纤维RPC在1~102 s-1应变率加载下的动态力学参数。对试件内的动态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动态实验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钢纤维RP... 利用φ74mm SHPB实验装置对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动态压缩实验和动态劈裂拉伸实验。获得了钢纤维RPC在1~102 s-1应变率加载下的动态力学参数。对试件内的动态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动态实验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钢纤维RPC的动态压缩和动态劈裂拉伸的力学性能均表现出显著的应变率效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钢纤维RPC冲击压缩破坏应力、冲击压缩破坏应变、弹性模量、动态劈裂拉伸破坏应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动态拉压比相对静态拉压比也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应变率效应 SHPB 活性粉末混凝土 动态压缩 动态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孙明德 高日 +2 位作者 高明昌 陈应陶 李承根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研究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和其抗弯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制作20根高强钢筋RPC矩形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裂缝的发展和分布,研究配筋率和钢筋强度对抗弯性能的影响规... 为研究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和其抗弯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制作20根高强钢筋RPC矩形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裂缝的发展和分布,研究配筋率和钢筋强度对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PC适筋梁的正截面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梁相似,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少筋梁和无筋梁具有一定的延性;相同钢筋强度RPC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承载力随配筋率增加而增大;相同配筋率时,RPC梁的极限承载力随钢筋强度增加而增大,但钢筋强度对开裂弯矩影响不大;试验过程中,梁的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根据简化理论计算的RPC梁极限弯矩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高强钢筋 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弯性能 配筋率 钢筋强度 开裂弯矩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在海水冻融作用下的耐久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安明喆 王华 +4 位作者 王月 韩松 黄瀚锋 余自若 季文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通过海水冻融循环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变化规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冻融破坏和氯离子侵蚀为控制因素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粉替代部分硅粉降低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28d... 通过海水冻融循环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变化规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冻融破坏和氯离子侵蚀为控制因素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粉替代部分硅粉降低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但提高了抗海水冻融能力;冻融破坏为混凝土材料寿命的控制因素时,在海水冻融循环作用下,掺入粉煤灰或矿粉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均大于单掺硅粉的活性粉末混凝土,且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均超过90a,而C50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寿命仅为24.4a。基于Monte Carlo随机模拟和Weibull分布理论,建立以氯离子侵蚀破坏为控制因素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对不同配合比活性粉末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分析表明,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能显著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粉煤灰和矿粉替代硅粉也可提高使用寿命,粉煤灰存在最佳替代率,而矿粉替代率越高寿命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海水冻融循环 耐久性 氯离子侵蚀 抗压强度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