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丝液配制对PI/TiO_(2)活性碳纳米纤维膜吸附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学佳 董震 李大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
以均苯四甲酸酐(PMDA)、4,4′-二氨基二苯醚(ODA)及纳米TiO_(2)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及热酰亚胺化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钛(PI/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在高温下对PI/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PMDA与OD... 以均苯四甲酸酐(PMDA)、4,4′-二氨基二苯醚(ODA)及纳米TiO_(2)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及热酰亚胺化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钛(PI/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在高温下对PI/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PMDA与ODA摩尔比、纳米TiO_(2)含量及纺丝液含量对PI/TiO_(2)活性碳纳米纤维膜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DA与ODA摩尔比为1.03∶1、TiO_(2)质量分数为3%、纺丝液质量分数为22%时,活性碳纳米纤维薄膜的吸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钛 静电纺丝 活性碳纳米纤维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场易燃液体的提取方法——活性碳纤维(ACF)提取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邓震宇 鲁志宝 +1 位作者 田桂花 梁国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4年第4期404-406,共3页
对运用活性碳纤维 (ACF)提取火场中易燃液体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找出了其理想的 ACF尺寸、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参数。实验研究表明 ,ACF法与过去使用的活性碳碳片吸附提取法相比 ,提取效率更高 ,抗干扰能力更强 ,并且操作简便 ,便于推... 对运用活性碳纤维 (ACF)提取火场中易燃液体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找出了其理想的 ACF尺寸、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参数。实验研究表明 ,ACF法与过去使用的活性碳碳片吸附提取法相比 ,提取效率更高 ,抗干扰能力更强 ,并且操作简便 ,便于推广 ,是火灾现场残留物中易燃液体的非常理想的提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场残留物 活性碳纤维 吸附 易燃液体 火灾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活性碳纤维(ACF)回收1.2—二氯乙烷废气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宝瑛 顾有伟 李玉珍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概述了使用气相色谱在线分析方法,连续测定了模拟工业排放尾气1.2—二氯乙烷,经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后,在不同时间点的浓度.评价了ACF填充量的改变,穿透点的时间也随着改变,而饱和吸附量(单位质量ACF的吸附量)基本不变.讨论了随着1.... 本文概述了使用气相色谱在线分析方法,连续测定了模拟工业排放尾气1.2—二氯乙烷,经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后,在不同时间点的浓度.评价了ACF填充量的改变,穿透点的时间也随着改变,而饱和吸附量(单位质量ACF的吸附量)基本不变.讨论了随着1.2—二氯乙烷流量的变小,饱和吸附量略有增大的原因.同时还评价了ACF经再生后使用,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二氯乙烷 废气处理 活性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ACF吸附重金属Cr(Ⅵ)及神经网络智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岳 张敏 关成立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2,共5页
本文以活性碳纤维(ACF)为吸附剂,以其对重金属污染物Cr(Ⅵ)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正交实验及BP神经网络仿真预测研究。采用比表面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AC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CF添加量为0... 本文以活性碳纤维(ACF)为吸附剂,以其对重金属污染物Cr(Ⅵ)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正交实验及BP神经网络仿真预测研究。采用比表面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AC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CF添加量为0.15 g、Cr(Ⅵ)初始浓度为10 mg/L、吸附体系pH值为2、吸附温度为25℃时,ACF对Cr(Ⅵ)的吸附率最高可达95.12%。构建的BP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训练精度及泛化能力,网络预测值与实验目标值相关系数达到0.9746,可用于ACF吸附含Cr(Ⅵ)废水的智能处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CR(VI) BP神经网络 吸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活性碳纤维的研究、工业化及前景(Ⅱ) 被引量:23
5
作者 曾凡龙 潘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5-58,共4页
总结了国内对活性碳纤维(ACF)吸附特性的研究及其在香烟滤嘴、空气净化、水处理、卫生、节能等方面的应用;对活性碳纤维产品按原料、外形、比表面积和用途等进行了分类;评述了近几十年我国活性碳纤维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现状和问题;指出... 总结了国内对活性碳纤维(ACF)吸附特性的研究及其在香烟滤嘴、空气净化、水处理、卫生、节能等方面的应用;对活性碳纤维产品按原料、外形、比表面积和用途等进行了分类;评述了近几十年我国活性碳纤维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现状和问题;指出了ACF在环保、水的循环利用、医疗等方面潜在的巨大应用市场,尤其有可能成为对付SARS病毒的有效防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工业化 acf 吸附特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阴极电芬顿反应降解微囊藻毒素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爱民 曲久辉 +3 位作者 史红星 茹加 刘会娟 雷鹏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69-1672,共4页
以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纤维作为阴极,通过电芬顿反应降解水中微囊藻毒素(MCRR,MCLR)的电化学方法系统考察了电流密度、pH值和Fe2+浓度等因素对微囊藻毒素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Fe2+浓度为1·0mmol/L和电流密度为6·... 以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纤维作为阴极,通过电芬顿反应降解水中微囊藻毒素(MCRR,MCLR)的电化学方法系统考察了电流密度、pH值和Fe2+浓度等因素对微囊藻毒素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Fe2+浓度为1·0mmol/L和电流密度为6·6mA/cm2条件下,电化学处理60min,MCRR(8·81mg/L)去除率为75%,MCLR(6·36mg/L)去除率为94%.证明过氧化氢可以通过电化学还原在活性碳纤维阴极表面高效产生,微囊藻毒素可被高效降解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阴极 电芬顿反应 降解 微囊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用于汽油脱硫醇的研究Ⅱ.动态吸附 被引量:21
7
作者 徐志达 陈冰 +2 位作者 陈燕萍 冯仰桥 曾汉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45,共4页
在实验室研究了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作载体负载钴盐后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醇的吸附与脱除性能。结果表明 ,其脱硫醇效果比活性炭作载体负载钴盐好得多 ;模拟工业生产的无碱脱硫醇工艺 ,在高空速 ( 8~ 1 8h- 1)条件下 ,前者的脱硫醇能... 在实验室研究了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作载体负载钴盐后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醇的吸附与脱除性能。结果表明 ,其脱硫醇效果比活性炭作载体负载钴盐好得多 ;模拟工业生产的无碱脱硫醇工艺 ,在高空速 ( 8~ 1 8h- 1)条件下 ,前者的脱硫醇能力是后者的 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吸附过程 硫醇 汽油 脱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研究──(Ⅱ)沥青纤维的碳化及活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华坚 尹华强 +3 位作者 刘中正 串亚权 罗德明 胡玉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研究了沥青不熔化纤维的碳化、活化规律,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沥青基活性碳纤维成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纤维,不熔化纤维氧化增重应适当,碳化温度宜在750~800℃,获得较大无定形碳的碳纤维。活化... 研究了沥青不熔化纤维的碳化、活化规律,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沥青基活性碳纤维成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纤维,不熔化纤维氧化增重应适当,碳化温度宜在750~800℃,获得较大无定形碳的碳纤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浓度也为影响沥青基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 活性碳纤维 碳化 活化 吸附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东生 敖玉辉 +1 位作者 李永贵 李全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8期20-23,共4页
文章论述了活性碳纤维的起源、性能及其应用 ,介绍了国内外活性碳纤维的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并阐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性能 功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袁艳梅 陈长安 +2 位作者 张丽 张惠芬 牛快快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介绍了活性碳纤维(ACF)的孔结构及表面官能团,综述了国内外ACF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ACF的改性主要包括孔结构调控和表面化学改性,表面化学改性包括氧化还原法、表面负载法、浸渍法、热处理法、远程等离子体处理法、微波辐照法等,也可将... 介绍了活性碳纤维(ACF)的孔结构及表面官能团,综述了国内外ACF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ACF的改性主要包括孔结构调控和表面化学改性,表面化学改性包括氧化还原法、表面负载法、浸渍法、热处理法、远程等离子体处理法、微波辐照法等,也可将多种方法结合来对ACF进行改性,以改善和提高ACF的吸附性能。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ACF改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改性 孔结构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对SO_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德明 刘中正 +2 位作者 串亚权 尹华强 华坚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首次用自制活性碳纤维(ACF)对模拟烟气中 SO_2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此外,还较系统地研究了 ACF 对 SO_2—N_2混合气体的物理吸附特性及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ACF 对 SO_2吸附量很大,吸附、解吸速度快,对 SO_2—N_2混合气体的... 本文首次用自制活性碳纤维(ACF)对模拟烟气中 SO_2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此外,还较系统地研究了 ACF 对 SO_2—N_2混合气体的物理吸附特性及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ACF 对 SO_2吸附量很大,吸附、解吸速度快,对 SO_2—N_2混合气体的吸附具有较典型的物理吸附持性;扩散在吸附、脱附过程中为控制因素。相同条件下 ACF 对模拟烟气(SO_2—N_2—O_2—H_2O(汽)中 SO_2的平衡吸附量比活性碳大5~6倍,具育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特征,而氧气及水蒸气的存在有利于 SO_2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吸附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其吸氙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水挟 金莹 +1 位作者 罗颖 曾汉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67-72,共6页
表征了几个系列的活性碳纤维及球状活性碳的孔结构 ,研究了这些多孔碳吸附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氙的吸附特征 ,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活性碳纤维对氙的吸附性能及其与孔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氙气在活性碳纤维上的吸附容量 ,并不随活性碳纤... 表征了几个系列的活性碳纤维及球状活性碳的孔结构 ,研究了这些多孔碳吸附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氙的吸附特征 ,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活性碳纤维对氙的吸附性能及其与孔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氙气在活性碳纤维上的吸附容量 ,并不随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 ,而是与其孔径分布密切相关。其中 ,尤其以半径≤ 0 4nm的极微孔 ,最有利于氙的吸附。将上述的等温吸附数据用Langmuir吸附方程进行拟合 ,揭示这种结果是由于活性碳纤维中的窄孔 (极微孔 )对氙具有较高的吸附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氙性能 活性碳纤维 孔结构 吸附性能 吸附容量 球状活性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吸附的研究 Ⅱ-磷酸活化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工艺与吸附性能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符若文 刘玲 +1 位作者 陆耘 曾汉民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9-45,共7页
本文研究了磷酸活化ACF的得率、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关系,发现磷酸活化ACF得率高,对有机蒸汽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但对水溶液中亚甲基兰的吸附量很低。研究了一些改善的工艺,发现采用水蒸气二次活化处理磷酸活化ACF的方法,... 本文研究了磷酸活化ACF的得率、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关系,发现磷酸活化ACF得率高,对有机蒸汽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但对水溶液中亚甲基兰的吸附量很低。研究了一些改善的工艺,发现采用水蒸气二次活化处理磷酸活化ACF的方法,可获得得率较高,比表面积较大,对有机蒸汽的吸附量高,而且对亚甲基兰的吸附量显著提高等综合性能良好的A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吸附 磷酸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对硝基酚的吸附行为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琳玲 杨海 +1 位作者 张磊 陆晓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研究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ACF)在水溶液中对硝基酚的吸附行为,包括ACF对硝基酚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容量、再生方法、吸附和再生速率、对硝基酚的吸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ACF对硝基酚的吸附容量达到664mg g,该吸附是一个可逆过程,吸附和解... 研究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ACF)在水溶液中对硝基酚的吸附行为,包括ACF对硝基酚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容量、再生方法、吸附和再生速率、对硝基酚的吸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ACF对硝基酚的吸附容量达到664mg g,该吸附是一个可逆过程,吸附和解吸速率快;采用质量分数10%的NaOH作再生剂,可以恢复吸附能力,重复进行吸附-再生过程,ACF的吸附容量不变,对硝基酚的回收率均>90%。对进水硝基酚质量浓度为9790mg L的废水,吸附处理后出水浓度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可以回收硝基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酚 活性碳纤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负载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小强 吴秋芳 +2 位作者 宣绍峰 余蓉蓉 马新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8,共4页
采用浸渍液中添加环氧树脂黏结剂并高温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活性碳纤维(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和TiO2晶相进行了表征,发现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很好地保持了m(锐钛矿型)∶m(金红石型)为79∶21的混晶结构。... 采用浸渍液中添加环氧树脂黏结剂并高温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活性碳纤维(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和TiO2晶相进行了表征,发现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很好地保持了m(锐钛矿型)∶m(金红石型)为79∶21的混晶结构。评价了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5g/L时,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失重率较低,表明TiO2的负载强度较高。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15g/L时,ACF上TiO2负载率最高,为65%。当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25g/L时,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最高,反应120min时,亚甲基蓝降解率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活性碳纤维 环氧树脂 负载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对Ag^+的还原吸附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水挟 曾汉民 +1 位作者 刘立岸 陆耘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9年第8期29-34,共6页
研究了改性活性碳纤维的物理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 并研究了这些改性后的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其对银离子的吸附特征。水蒸汽活化所得活性碳纤维分别经H2O2、KMnO4、HNO3 或NH3·H2O等多种无机试剂后处理。改性活... 研究了改性活性碳纤维的物理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 并研究了这些改性后的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其对银离子的吸附特征。水蒸汽活化所得活性碳纤维分别经H2O2、KMnO4、HNO3 或NH3·H2O等多种无机试剂后处理。改性活性碳纤维的孔结构和表面积通过77K氮吸附等温线进行表征; 表面化学性质用XPS和IR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活性碳纤维相比,改性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下降10% - 20% 左右。氧化改性较为剧烈的情况下(用浓硝酸处理), 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约降低40% 。改性后活性碳纤维表面含氧量及含氧基团的种类与未改性处理的原活性碳纤维也有所区别。这些活性碳纤维对酸性条件下的Ag+ 的还原吸附量都不高。然而, 改性活性碳纤维对碱性条件下的Ag(NH3)2+ 的还原吸附量却大幅度提高,可达550m g Ag/g C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表面改性 还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负载钴酞菁催化氧化2-巯基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玉元 盛凤翔 +2 位作者 吴熊平 吕汪洋 陈文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71-2175,2180,共6页
将四(2,4-二氯-1,3,5-三嗪基)氨基钴酞菁以共价键形式键合在活性碳纤维(ACF)载体上,制得了活性碳纤维负载钴酞菁催化剂(ACF-CoPc),采用热重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和氮气等温吸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原子吸收光谱测得金属酞菁的负载量为5.26... 将四(2,4-二氯-1,3,5-三嗪基)氨基钴酞菁以共价键形式键合在活性碳纤维(ACF)载体上,制得了活性碳纤维负载钴酞菁催化剂(ACF-CoPc),采用热重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和氮气等温吸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原子吸收光谱测得金属酞菁的负载量为5.26μmol/g。氮气等温吸附法测得ACF-CoPc的比表面积为1235.9m2/g,孔径分布以2nm左右的小孔为主。以2-巯基乙醇为催化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ACF-CoPc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ACF-CoPc对2-巯基乙醇具有很好的催化氧化性能,反应4h时对2-巯基乙醇的去除率高达100%,氧化产物为2,2’-二硫二乙醇。而且催化剂ACF-CoPc经6次循环使用后,对2-巯基乙醇的去除率没有持续下降,这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钴酞菁 活性碳纤维 2-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苯系物 被引量:28
18
作者 贾金平 冯雪 +1 位作者 方能虎 黄加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5,共3页
对直接进样、二硫化碳萃取和活性碳纤维固相微萃取 (ACF SPME)分别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的苯系物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 3种方法的线性、重复性、最小检出限等进行了试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 ,固相微萃取在灵敏度方面优于其他... 对直接进样、二硫化碳萃取和活性碳纤维固相微萃取 (ACF SPME)分别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的苯系物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 3种方法的线性、重复性、最小检出限等进行了试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 ,固相微萃取在灵敏度方面优于其他方法 ,但在重复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利用固相微萃取方法进行了实际废水样的检测及回收率试验 ,结果令人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测定 甲苯 乙苯 二甲苯 环境监测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纤维(ACF)低温脱除多种污染物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绿丝 曾汉才 郭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8,共4页
论述活性炭纤维(ACF)优越的空孔结构特性及催化改性处理对其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指出改性后ACF表面引入的含氮和含氧官能团有利于在低温下综合吸附烟气中SO2、NO、Hg等污染物,特别对SO2和Hg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提出可以采用水洗脱附再生... 论述活性炭纤维(ACF)优越的空孔结构特性及催化改性处理对其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指出改性后ACF表面引入的含氮和含氧官能团有利于在低温下综合吸附烟气中SO2、NO、Hg等污染物,特别对SO2和Hg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提出可以采用水洗脱附再生,以重复使用ACF。烟气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以及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纤维(acf) 改性acf低温吸附 烟气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负载钴盐后脱除硫醇的性能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志达 曾汉民 冯仰桥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20-523,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NACF)的制备条件,如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产品收率、比表面积及对正丁硫醇吸附与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吸附性能较好的NACF,活化温度必须在800℃以上,活化时间必须在30min... 研究了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NACF)的制备条件,如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产品收率、比表面积及对正丁硫醇吸附与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吸附性能较好的NACF,活化温度必须在800℃以上,活化时间必须在30min以上。此外,为达到脱除硫醇的目的,NACF还必须负载合适的催化剂。负载钴盐后的NACF对硫醇硫的脱除量高达1g/g,在液固比2000(ml/g)的条件下,可使己烷溶液中硫醇硫的质量分数由500×10-6降到10×10-6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吸附 正丁硫醇 脱硫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