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效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勇勇 刘红 +1 位作者 何韵华 闫怡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0-663,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为例,研究影响反应器处理效率主要因素的重要性顺序,试验数据进行关联度计算分析所得的结论与理论分析一致。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影响好氧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各因素的重要性...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为例,研究影响反应器处理效率主要因素的重要性顺序,试验数据进行关联度计算分析所得的结论与理论分析一致。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影响好氧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各因素的重要性,具有要求试验数据少、结果可靠的特点,同时也得到了影响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率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关联分析 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与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除污染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叶河秀 周玲玲 张永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0,74,共5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两种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了两阶段进水情况下的除污染效能及初始有机物和氨氮质量浓度对各工艺除污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含量对MBR和PAC-MBR除污染的效果有...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两种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了两阶段进水情况下的除污染效能及初始有机物和氨氮质量浓度对各工艺除污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含量对MBR和PAC-MBR除污染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当CODMn由(3.67±0.11)mg/L增加至(4.11±0.23)mg/L时,两种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由(23.1±9.8)%和(37.6±5.5)%增加至(35.4±12.6)%和(43.1±17.0)%。两个阶段各工艺出水的NH3-N质量浓度均小于0.4 mg/L,且系统连续运行过程中出水的NO2--N质量浓度分别低至(7.5±5.8)μg/L和(6.1±3.6)μg/L,显著低于原水中的平均值(76.9±7.6)μg/L。同时发现PAC-MBR工艺中PAC延长了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载体,可有效提高细菌的总耗氧速率(SOUR),并使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有机物浓度的临界值降低,从而有效提高整个生物处理系统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微污染原水 粉末活性炭 有机物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中试研究
3
作者 欧阳清华 刘华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68,共3页
采用中试考察粉末活性炭-浸没式膜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生物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方式、处理效能和膜污染控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外源微生物可以实现膜生物反应器的快速启动;CODMn、NH3-N、浊度在不同工况的长期运行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采用中试考察粉末活性炭-浸没式膜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生物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方式、处理效能和膜污染控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外源微生物可以实现膜生物反应器的快速启动;CODMn、NH3-N、浊度在不同工况的长期运行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水质要求;运行方式2能较好的控制膜污染、适合村、镇自来水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浸没式生物反应器 污染 粉末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减缓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海丰 刘洪鹏 +4 位作者 张兰河 赵贵龙 郑程 高伟 柴慧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3-459,共7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通过短期批式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power activated carbon,PAC)可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投加量超过0.25mg/(gSS)将恶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通过短期批式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power activated carbon,PAC)可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投加量超过0.25mg/(gSS)将恶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对滤出液残余臭氧浓度检测表明,PAC的加入有利于维持本体溶液臭氧浓度。臭氧-活性炭技术引入MBR系统有助于膜污染的减缓,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MBR出水水质影响较小;臭氧-活性炭减小了反应器内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中的蛋白质及多聚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污泥絮体中松散的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质浓度,以上结果表明应用臭氧-活性炭技术来延缓MBR膜污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污染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胞外聚合物 臭氧-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小丽 洪凯 +2 位作者 张雷 傅大放 马金霞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3,共5页
自行设计研发了以活性炭海绵作为膜基材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为污水处理的提标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际参考价值。详细考察了该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运行特性,通过和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比较,探索活性炭海绵基材... 自行设计研发了以活性炭海绵作为膜基材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为污水处理的提标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际参考价值。详细考察了该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运行特性,通过和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比较,探索活性炭海绵基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城市污水提标改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8h、污泥浓度8 000mg/L的条件下,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NH3-N、TN和TP浓度分别≤35.0mg/L、≤1.4mg/L、≤10.2mg/L和≤0.3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一级A标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海绵的空间结构特征协同作用强化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可完全取代现有污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应用于提标改造。曝气反冲洗可有效减缓出水通量下降,使系统出水通量稳定在30L/(m2·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海绵 动态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试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连军 荆晶 +1 位作者 刘晓东 孙秀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0-33,共4页
膜 -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由于用膜组件代替传统的二沉池而具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研究对膜 -生物反应器及普通活性污泥法的COD和NH3-N去除效率、降解动力学、微生物组成。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普通活性污泥法 啤酒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协同活性炭处理海产养殖废水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曾淦宁 张茹霞 +4 位作者 高露露 沈江南 屠美玲 阮慧敏 张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8-253,共6页
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 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L)MBR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N)、亚硝酸盐氮(nitrite nitrogen,NO_2-N)处理效果;以及含盐废水长期作用下微生物性能、膜通量、絮体粒径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0~5 g/L的盐度变化,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soluble microbile products,SMP)和污泥絮体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BR-PAC对COD的去除效率比MBR高7.3%,对NH_4^+-N、NO_2-N去除的稳定性优于MBR;两工艺条件下膜通量随盐度变化呈现类似的趋势,即敏感期衰减,稳定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养殖废水长期作用下,MBR-PAC膜通量是MBR的1.5倍,MBR-PAC的污泥粒径相对于MBR增加了52μm。盐度变化过程中,PAC由于其吸附性能及絮凝能力,能吸附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相对于MBR,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了34.0%。MBR-PAC适用于海产养殖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 盐度冲击 粉末活性炭 海产养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微型动物变化与活性污泥状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勇 孙寓姣 黄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1,共4页
近年来出现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新型工艺。由于该工艺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浓度高等特点,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差距较大,所以对反应器内的生物相监测是研究其处理机理的重要内容。笔者采用处理生活污水的MBR... 近年来出现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新型工艺。由于该工艺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浓度高等特点,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差距较大,所以对反应器内的生物相监测是研究其处理机理的重要内容。笔者采用处理生活污水的MBR工艺连续流小试运行方式,结合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型动物进行了连续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微型动物优势种群及其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按照运行时间的顺序,游动型纤毛虫、红斑瓢体虫、轮虫及累枝钟虫、表壳虫,交替成为优势种群。系统内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后,微型动物种类减少,主要优势种群为轮虫、累枝钟虫、表壳虫。微型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发挥吞食作用以控制系统内活性污泥总量的增长,而活性污泥的状态特性又会反作用于微型动物的生活过程及数量的变化过程。MBR系统中,微型动物与活性污泥整体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MBR) 生活污水 微型动物 优势种群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改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桑军强 赵锐 +1 位作者 高峰 曹晓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通过实验室和企业现场实验,考察在MBBR中投加少量活性炭对MBBR处理效果的改善作用。实验室结果表明,在MBBR进水中投加75 mg/L活性炭后,在进水平均COD为250.2 mg/L、平均NH4+-N的质量浓度为39.7 mg/L,HRT为13 h的运行条件下,MBBR出水COD... 通过实验室和企业现场实验,考察在MBBR中投加少量活性炭对MBBR处理效果的改善作用。实验室结果表明,在MBBR进水中投加75 mg/L活性炭后,在进水平均COD为250.2 mg/L、平均NH4+-N的质量浓度为39.7 mg/L,HRT为13 h的运行条件下,MBBR出水COD从平均79.3 mg/L降低到63.3 mg/L,出水NH4+-N的质量浓度平均从2.5mg/L降低到0.9 mg/L,MBBR中SS的质量浓度平均从1.45 g/L增加到2.85 g/L。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在MBBR中投加活性炭,可以改善MBBR处理效果,提高MBBR耐冲击能力。研究结果说明,在MBBR中适量投加活性炭,可以作为提高炼化企业在用MBBR运行稳定性、改善处理效果的一个简便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活性炭 炼油污水 生物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与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氨氮废水的微生物特性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孟春 杨敏 +1 位作者 佘宗莲 金春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0-834,共5页
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活性污泥工艺(CAS)处理无机氨氮废水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CAS相比,MBR处于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的运行状态下,硝化效果较好,除了短期的pH控制故障外,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转化率可达99%。随着运行时间... 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活性污泥工艺(CAS)处理无机氨氮废水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CAS相比,MBR处于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的运行状态下,硝化效果较好,除了短期的pH控制故障外,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转化率可达99%。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膜组件的截留作用导致MBR内胞外多聚物的积累,电镜扫描(SEM)不能观察到运行后期微生物的形态变化,然而,CAS中微生物形态变化不大。2个反应器中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异养菌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异养菌仅为硝化细菌的万分之一;但与MBR相比,CAS中硝化菌数量少32%,亚硝化菌的数量少35%,异养菌数量少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法 胞外多聚物 亚硝化菌 硝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挂膜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钦 莫德清 +5 位作者 李文文 沈雨樨 李金城 彭世聪 温富宁 孙立群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3-578,共6页
提出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即以间歇滤料清洗模式运行活性砂过滤器,内装颗粒活性炭滤料,采用生活污水对该反应器进行自然挂膜启动,研究水力负荷依次为0.56、1.12、2.53 m3/(m^2·d)时,反应器对COD、氨氮、TP、浊度、色度的去除... 提出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即以间歇滤料清洗模式运行活性砂过滤器,内装颗粒活性炭滤料,采用生活污水对该反应器进行自然挂膜启动,研究水力负荷依次为0.56、1.12、2.53 m3/(m^2·d)时,反应器对COD、氨氮、TP、浊度、色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6 d连续进水,挂膜成功;在水力负荷为2.53 m3/(m^2·d)时,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COD、浊度及色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54%~61%、55%~76%、71%~86%,但对氨氮、TP去除效果不佳。生物活性炭反应器以间歇清洗模式进行,与传统连续清洗模式的活性砂过滤器相比,高效节能,是一种适应乡镇污水处理的新途径,为其厌氧挂膜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 颗粒活性炭 乡镇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活性炭对膜生物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洪俊明 尹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了考察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了MBR和GAC-MBR透膜压差、膜通量的变化情况和脱氮性能,并采用ASM1模型对2个反应器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MBR和GAC-MBR的运行周期分别为75,150h,说明GAC... 为了考察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了MBR和GAC-MBR透膜压差、膜通量的变化情况和脱氮性能,并采用ASM1模型对2个反应器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MBR和GAC-MBR的运行周期分别为75,150h,说明GAC的加入能够显著减缓MBR膜污染的速度,延长MBR的运行周期.MBR和GAC-MBR氨氮浓度分别为0.5,6mg/L;硝氮浓度分别为4.5,2mg/L;总氮浓度分别为5,10mg/L,出水COD均低于20mg/L,出水能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采用ASM1进行工艺数学模拟,模拟出水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2个反应器中主要微生物为异养菌和氨氧化菌,异养菌在MBR和GAC-MBR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5%和97.7%;好氧氨氧化菌分别为4.4%和2.3%,说明投加颗粒活性炭能有效的缓解膜污染,并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MBR) 颗粒活性炭(GAC) 脱氮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膜生物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占平 张景丽 张宏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9-1434,共6页
采用两组膜生物反应器(反应器1未投加粉末活性炭,反应器2投加粉末活性炭量为500 mg/L)研究了在相同的进水和运行条件下其混合液特性和膜过滤阻力的变化。研究发现:加入活性炭可有效延缓混合液的黏度、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微细颗粒的... 采用两组膜生物反应器(反应器1未投加粉末活性炭,反应器2投加粉末活性炭量为500 mg/L)研究了在相同的进水和运行条件下其混合液特性和膜过滤阻力的变化。研究发现:加入活性炭可有效延缓混合液的黏度、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微细颗粒的含量和膜过滤阻力的增加,而且黏度和EPS含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分析认为膜孔堵塞仅在很短的时间内(≤1 min)起作用,因此膜孔堵塞模型可并入膜本身阻力模型;大于膜孔径而小于1μm的颗粒物是形成沉积层的主要物质,而沉积层阻力是膜过滤的主要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粉末活性炭 非牛顿流体 过滤阻力模型 过滤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生物膜一体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旭 车云兵 +1 位作者 郭劲松 鲜吉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65-68,73,共5页
针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开发了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具有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低、管理方便的优点,并具有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 针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开发了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具有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低、管理方便的优点,并具有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镇 活性污泥-生物复合一体化反应器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对废水的强化脱氮性能
15
作者 杨群 杨昌柱 濮文虹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自制的活性碳纤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对低碳氮比(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废水进行了脱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碳氮比较低时,碳氮比和电流密度均对反应器的脱氮性能有很大影响;当碳氮比小于3.0时,出水的ρ(NO-3-N)随进水... 利用自制的活性碳纤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对低碳氮比(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废水进行了脱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碳氮比较低时,碳氮比和电流密度均对反应器的脱氮性能有很大影响;当碳氮比小于3.0时,出水的ρ(NO-3-N)随进水碳氮比的增大而减小;当进水COD为70 mg/L、ρ(NO-3-N)为35 mg/L、碳氮比为2.0、电流密度为0.025 mA/cm2、反应时间为8 h时,出水的ρ(NO-3-N)达到最低值11.2 mg/L,NO-3-N去除率为68.0%。在适宜的碳氮比条件下,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具有显著的强化脱氮作用,其对NO-3-N的去除率与单纯生物膜反应器相比可提高6.0~15.0个百分点。保持碳氮比不变,提高进水COD会导致所需电流密度的提高和脱氮能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活性碳纤维电极 电极-生物反应器 强化脱氮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减缓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良正 杨彬 雷乐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1-268,共8页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膜污染现象,提出投加活性炭方法抑制膜污染。对比了粉末活性炭(PAC)和颗粒活性炭(GAC)对MBR出水水质及膜污染速率的影响,分析了活性污泥性质,如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胞外聚合物(EPS)、絮体粒径分布、毛细吸...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膜污染现象,提出投加活性炭方法抑制膜污染。对比了粉末活性炭(PAC)和颗粒活性炭(GAC)对MBR出水水质及膜污染速率的影响,分析了活性污泥性质,如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胞外聚合物(EPS)、絮体粒径分布、毛细吸水时间(CST),及膜面污泥层,得到了膜污染减缓机理。结果表明,MBR对总有机碳(TOC)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大于97%和98%,PAC组TOC去除率略高于GAC组和对照组。PAC的加入明显减少了与膜污染相关的SMP和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LB-EPS)浓度,降低了膜污染速率。GAC则主要通过冲刷破坏膜表面污泥层,抑制污泥层的生长,减缓了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污染 活性炭 溶解性微生物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提高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健 郭烨烨 +2 位作者 王霞 梁爽 张宜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1,26,共6页
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PAC)/颗粒活性炭(GAC)改善污泥混合液性质从而减缓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MBR)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最近五年有关活性炭与MBR结合处理不同类型废水的研究进展,投加PAC/GAC对MBR处理能力的影响,对减缓膜污染的作... 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PAC)/颗粒活性炭(GAC)改善污泥混合液性质从而减缓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MBR)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最近五年有关活性炭与MBR结合处理不同类型废水的研究进展,投加PAC/GAC对MBR处理能力的影响,对减缓膜污染的作用,尤其是结合动态膜(DM)论述对污泥性质的改善。重点讨论了活性炭在好氧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作用差异。并展望了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数学模型在活性炭强化MBR性能研究领域的必要性以及活性炭与其他技术方法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活性炭 污染 处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鲁建 董俊 +4 位作者 张岚欣 王威 熊蔚 曹斌强 张双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期43-46,共4页
开展了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探讨了其对出水CODCr、色度、悬浮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400~500 mg·L-1的条件下,CODCr、色度、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5%~68%、80%~92%、74%~9... 开展了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探讨了其对出水CODCr、色度、悬浮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400~500 mg·L-1的条件下,CODCr、色度、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5%~68%、80%~92%、74%~92%,出水水质可满足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3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值。中试工程直接运行成本为1.35元·m-3,对于有迫切提标需要的印染工业园区,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生物反应器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膜-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回用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孔祥辉 刘红 +2 位作者 张山立 闫怡新 何韵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1-484,共4页
开展低温下膜-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回用水的试验研究,探讨该工艺低温运行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采用HRT为3h的膜-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回用水中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CODCr、UV254、UV410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33%、35%、40%;... 开展低温下膜-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回用水的试验研究,探讨该工艺低温运行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采用HRT为3h的膜-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回用水中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CODCr、UV254、UV410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33%、35%、40%;对NH3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其平均去除率在15%左右,主要受原水浓度过高的影响。同时与其他工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该工艺结合了膜分离、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三者的综合作用而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 有机物 氨氮 深度处理 活性炭工艺 生物活性炭 低温运行 试验研究 分离 回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唐书娟 王志伟 +3 位作者 吴志超 王新华 陆继来 夏明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及膜污染物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并与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AAO)活性污泥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活污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及类腐殖质(荧光...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及膜污染物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并与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AAO)活性污泥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活污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及类腐殖质(荧光峰C),经MBR处理后,荧光峰的强度降低了16%~35%,同时类蛋白质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好氧段滤液相比,溶解性膜污染物中类腐殖质含量较低,主要的荧光物质为分子量较小、共轭性较弱的类蛋白质.AAO工艺中厌氧段加强了对荧光峰A和C的去除,处理过程中类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与MBR工艺有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生物反应器 溶解性有机物 污染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