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哲灵 罗春燕 +1 位作者 唐德朝 王慧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9,共5页
采用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樟树籽油中碳链脂肪酸与乳酸钠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乳酸钠与中碳链脂肪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重复使用次数对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樟树籽油中碳链脂肪酸与乳酸钠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乳酸钠与中碳链脂肪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重复使用次数对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乳酸钠与中碳链脂肪酸摩尔比2.0∶1,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180℃。此条件下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产率可达95.6%,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循环重复使用5次,催化效果未见明显下降。乳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乳化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 合成 樟树籽油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酯化高酸价油脂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晶 聂小安 +2 位作者 戴伟娣 高一苇 常侠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25-28,共4页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运用不同负载方法制得负载量不同的催化剂TsOH/C-A、TsOH/C-B和TsOH/C-C,比较了3种不同的负载方法对5种不同种类活性炭(煤质1#炭、煤质2#炭、煤质3#炭、...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运用不同负载方法制得负载量不同的催化剂TsOH/C-A、TsOH/C-B和TsOH/C-C,比较了3种不同的负载方法对5种不同种类活性炭(煤质1#炭、煤质2#炭、煤质3#炭、柠檬酸炭和椰壳炭)催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活性最高的活性炭类型为柠檬酸炭及最佳负载催化剂为TsOH/C-C。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70℃,醇油物质的量比28∶1,反应时间2h,酯化得率达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苯磺酸 活性炭 生物柴油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帼 刘成林 +1 位作者 吴波 孙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5,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以三羟甲基丙烷和油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并探讨诸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采用浸渍法制备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以三羟甲基丙烷和油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并探讨诸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酸醇摩尔比2.85∶1、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2.5 h时,产物酯化率可高达98.44%,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可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对甲苯磺酸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己二酸二异辛酯 被引量:9
4
作者 田孟魁 冯喜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87-1089,共3页
己二酸二异辛酯(Diisooctyl Adipate,DIOA)是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硝化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的优良耐寒增塑剂。增塑效率高,可赋予制品良好的低温柔软和耐光性,主要与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邻茉二甲酸二丁酯... 己二酸二异辛酯(Diisooctyl Adipate,DIOA)是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硝化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的优良耐寒增塑剂。增塑效率高,可赋予制品良好的低温柔软和耐光性,主要与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邻茉二甲酸二丁酯(DBP)等并用于耐寒性农业薄膜、冷冻食品包装膜、电缆包覆层、人造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苯磺酸 颗粒状活性炭 己二酸 异辛醇 己二酸二异辛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山梨醇聚氧乙烯醚油酸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湘 钱建芳 +1 位作者 王月芬 谢专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山梨醇聚氧乙烯醚和油酸为原料,合成山梨醇聚氧乙烯醚油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较优的合成条件为:真空脱水,催化剂用量为总物质量的0.25%,反应温度为130~135... 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山梨醇聚氧乙烯醚和油酸为原料,合成山梨醇聚氧乙烯醚油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较优的合成条件为:真空脱水,催化剂用量为总物质量的0.25%,反应温度为130~135℃,反应时间为3.0 h,满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聚氧乙烯醚油酸酯 催化合成 活性炭 对甲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尹志刚 郭卫民 刘道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17-20,共4页
在常压下,用回流吸附方法制备了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TsoH/C)催化剂,采用反滴定法测定固载量。通过正文实验,找到催化剂最佳固载量为(48±0.5)%,最佳活化温度为120℃。首次提出用固载量为(48±0.... 在常压下,用回流吸附方法制备了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TsoH/C)催化剂,采用反滴定法测定固载量。通过正文实验,找到催化剂最佳固载量为(48±0.5)%,最佳活化温度为120℃。首次提出用固载量为(48±0.5)%的TsOH/C催化摩尔比为1.5:1的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在液相温度达到(108±2)℃时,可以92%的收率连续制备出乙酸乙酯。其折光率及红外光谱与文献值一致。该酯化工艺及非固载型对甲苯磺酸工艺相比,具有催化剂用量少,使用寿命长,酯收卒高,反应后处理工序简单,不污染环境,不腐蚀设备,酯化反应既可间歇操作又可连续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对甲苯磺酸 载体 催化 酯化 乙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活性炭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密密 赵炜 +3 位作者 宰世凤 刘军露 任亚萍 赵婧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3-66,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用于催化地沟油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测试了所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20∶1,催化剂用...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用于催化地沟油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测试了所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20∶1,催化剂用量4%,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地沟油酯化率达95.86%。制备的生物柴油性能指标均在国家生物柴油标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生物柴油 对甲苯磺酸/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基活性炭负载MgO复合材料在对称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8
作者 隋光辉 程岩岩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30,共10页
将稻壳经低温炭化、KOH高温活化处理,得到无定形活性炭(AC)材料,再采用MgO原位负载的方法制备一系列炭负载MgO复合材料(MgO/AC)。采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SEM-EDS)和... 将稻壳经低温炭化、KOH高温活化处理,得到无定形活性炭(AC)材料,再采用MgO原位负载的方法制备一系列炭负载MgO复合材料(MgO/AC)。采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SEM-EDS)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研究了MgO/AC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并详细分析了孔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称超级电容器2.0MgO/AC||2.0MgO/AC在0.5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211.9 F·g^(-1),当功率密度为0.41kW·kg^(-1)时其具有18.30 Wh·kg^(-1)的能量密度,且经过5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负载活性炭 复合电极 对称超级电容器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德志 曹小华 +2 位作者 占昌朝 林旭嫔 雷艳虹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活性组分,硅藻土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出硅藻土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p-CH3C6H4SO3H/硅藻土),对催化剂进行FT-IR、XRD、EDS、SEM表征。以p-CH3C6H4SO3H/硅藻土为催化剂,催化乙酸与正丁醇液相合成乙酸正丁酯。采用正交试... 以对甲苯磺酸为活性组分,硅藻土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出硅藻土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p-CH3C6H4SO3H/硅藻土),对催化剂进行FT-IR、XRD、EDS、SEM表征。以p-CH3C6H4SO3H/硅藻土为催化剂,催化乙酸与正丁醇液相合成乙酸正丁酯。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负载对甲苯磺酸可作为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有效催化剂。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即对甲苯磺酸负载量为20%(占硅藻土的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1%,醇酸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2.5 h,酯化率可达97.2%。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酯化率仍保持为84.5%。与传统浓硫酸催化酯化工艺相比,此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重复使用性能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苯磺酸 硅藻土 负载型催化剂 乙酸正丁酯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苯甲酸乙酯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红冬 梁亚梁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3-445,共3页
以硅胶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催化苯甲酸和乙醇反应合成苯甲酸乙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带水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酯合成的较佳条件为:苯甲酸6.10 g,n(苯甲酸)∶n(乙醇)=1∶2,催化剂用量为1... 以硅胶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催化苯甲酸和乙醇反应合成苯甲酸乙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带水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酯合成的较佳条件为:苯甲酸6.10 g,n(苯甲酸)∶n(乙醇)=1∶2,催化剂用量为1.2 g,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2 mL,回流反应3 h,苯甲酸乙酯的产率为76.3%,纯度达98%。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酯对混合菌的生长有良好的抑菌能力,抑菌率优于富马酸单乙酯和山梨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乙酯 硅胶负载对甲苯磺酸 催化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等离子体改性活性炭纤维负载TiO_2净化室内甲苯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德清 廖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7,共6页
以氮等离子体对活性炭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水解法负载TiO2,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境(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法(BET)和X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甲苯的效果。... 以氮等离子体对活性炭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水解法负载TiO2,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境(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法(BET)和X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甲苯的效果。结果表明,表面负载的光催化剂颗粒均匀,为锐钛矿型;活性炭纤维改性后,平均孔径有所减小,微孔表面积增加,表面的羰基和羧基增加,其对应的复合光催化剂的吸附氧物种(O2-)提高了近3%;改性后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甲苯的能力优于未改性的样品,当外加电压为11000 V,改性20 min,TiO2负载2次制得的复合光催化剂样品在湿度为40%条件下,降解甲苯效果最好,对含甲苯浓度为2 mg/m3的气体处理200 min,降解率达97.88%,比未改性样品的效率提高了1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等离子改性 TiO2负载 光催化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负载型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甲苯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艳芳 刘志军 刘金红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9,38,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3+)、Co^(2+)、Cr^(3+)负载的活性炭络合吸附剂,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吸附剂的甲苯吸附特性。结果显示:三种过渡金属Fe^(3+)、Co^(2+)、Cr^(3+)在活性炭表面的分散阈值分别为0.207、0.198、0.117 mg/m2;低温下,过渡金...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3+)、Co^(2+)、Cr^(3+)负载的活性炭络合吸附剂,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吸附剂的甲苯吸附特性。结果显示:三种过渡金属Fe^(3+)、Co^(2+)、Cr^(3+)在活性炭表面的分散阈值分别为0.207、0.198、0.117 mg/m2;低温下,过渡金属负载的活性炭对甲苯的饱和吸附量小于未经负载的活性炭,高温时,正好相反;Fe^(3+)、Co^(2+)、Cr^(3+)的最佳负载量分别为4、3、2mmol/g AC;负载型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活性炭 过渡金属 负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锰负载型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基活性炭制备及吸附甲苯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小斐 杜改平 +3 位作者 段潍超 孙慧 赵东风 李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04-5811,共8页
以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为碳源、4mol/L ZnCl_(2)溶液为活性剂、草酸铜和草酸锰为改性剂,采用固相共混一步煅烧技术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铜锰负载型污泥基活性炭(SAC-CuMn),并将其用于甲苯气体的吸附研究。考察了不同配比SAC-CuMn样品的吸... 以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为碳源、4mol/L ZnCl_(2)溶液为活性剂、草酸铜和草酸锰为改性剂,采用固相共混一步煅烧技术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铜锰负载型污泥基活性炭(SAC-CuMn),并将其用于甲苯气体的吸附研究。考察了不同配比SAC-CuMn样品的吸附性能,探究了铜锰的最优配比方案。当草酸铜和草酸锰质量配比为4∶1时,制备的SAC-CuMn样品产率为52%、比表面积617.77m^(2)/g、总孔容0.61cm^(3)/g、粒度0.5mm,吸附性能最好。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Mapping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SACCuMn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对比研究,并探究了SAC-CuMn样品吸附甲苯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铜锰均匀地负载在固相共混法制备的SAC-CuMn材料结构中,当吸附甲苯时,物理吸附和Cu(Ⅰ)络合吸附作用同时进行,可以有效提升污泥基活性炭的甲苯吸附性能,最优SAC-CuMn样品对甲苯的吸附量可达459.09mg/g,动态吸附穿透时间超过50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基活性炭 铜锰负载 吸附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在超级活性炭上的负载对其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詹亮 张睿 +5 位作者 王艳莉 梁晓怿 李开喜 吕春祥 凌立成 袁渭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负载金属Pd和PdO都有助于提高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吸氢性能,并能使其吸氢能力分别提高2倍~4倍和4倍~5倍左右.同时由于过渡金属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团聚和迁移现象,负载在活性炭上的金属Pd的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应分别控制在125℃和2h.在... 负载金属Pd和PdO都有助于提高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吸氢性能,并能使其吸氢能力分别提高2倍~4倍和4倍~5倍左右.同时由于过渡金属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团聚和迁移现象,负载在活性炭上的金属Pd的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应分别控制在125℃和2h.在0℃和27℃常压下,Pd/AC和PdO/AC(SBET为3886m2/g)对氢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0mL/g、23mL/g和14mL/g、15.8mL/g,且它们的循环使用寿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负载 储氢性能 吸附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氧化物的羊毛活性炭对模拟染料废水吸附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缪宏超 陈远洋 +3 位作者 赵连英 邹专勇 周建迪 朱丹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51,共6页
为提升羊毛活性炭的吸附脱色能力,利用Fe(NO3)3、Cu(NO3)2作浸渍液制备了负载不同种类金属氧化物的羊毛活性炭,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比表面积实验表征负载金属氧化物羊毛活性炭的负载效果,利用紫外分光光度... 为提升羊毛活性炭的吸附脱色能力,利用Fe(NO3)3、Cu(NO3)2作浸渍液制备了负载不同种类金属氧化物的羊毛活性炭,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比表面积实验表征负载金属氧化物羊毛活性炭的负载效果,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羊毛活性炭负载氧化物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特性,然后探索分析负载工艺对负载铁氧化物羊毛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羊毛负载氧化铁和氧化铜活性炭能很好地提升羊毛活性炭的吸附脱色效果,羊毛活性炭负载铁氧化物比负载铜氧化物的吸附脱色效果好;浸渍液Fe(NO3)3浓度为0.2~0.25 mol/L,负载煅烧时间为2 h,煅烧温度为400℃时,负载铁氧化物羊毛活性炭的吸附脱色率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活性炭 负载氧化物 吸附 负载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金属基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吸附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符若文 杜秀英 +2 位作者 曾汉民 林远声 徐浩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钯和铜化合物为主的系列金属基活性炭纤维 ,用气相色谱等手段对所制金属基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吸附和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负载二价钯的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碳有突出的吸附能力 ,随着钯载负量...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钯和铜化合物为主的系列金属基活性炭纤维 ,用气相色谱等手段对所制金属基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吸附和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负载二价钯的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碳有突出的吸附能力 ,随着钯载负量增大 ,样品对一氧化碳的吸附容量增加 ,动态吸附穿透时间延长。采用铜 /钯混合物负载比用单组份钯可提高对一氧化碳的动态吸附效率 ,节省钯的用量。经 40 0℃热处理的负载钯活性炭纤维在30 0℃以上的催化温度对 CO/NO混合气体有很高的催化转化率 ,在合适条件下达 1 0 0 %。当钯的使用量相同时 ,钯 /铜活性炭纤维比单组份钯负载活性炭纤维催化效率更高一些。钯 /铜活性炭纤维催化剂连续使用 70 h后催化效率仍然保持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负载金属 吸附 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纳米TiO_2电催化氧化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18
17
作者 殷钟意 李小红 +2 位作者 侯苛山 袁志菊 郑旭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用溶胶凝胶—动态吸附法制备颗粒活性炭(GAC)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2)催化剂,以甲基橙的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研究TiO2/GAC电催化反应体系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甲基橙废水pH为4,TiO2/GAC催化剂用量为0.5g,Fe2... 用溶胶凝胶—动态吸附法制备颗粒活性炭(GAC)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2)催化剂,以甲基橙的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研究TiO2/GAC电催化反应体系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甲基橙废水pH为4,TiO2/GAC催化剂用量为0.5g,Fe2+浓度为250mg/L,电解电压为16V时,电催化氧化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脱色率达99.2%,COD去除率达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颗粒活性炭 二氧化钛 负载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溴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麒 伍秀琼 +3 位作者 钟宇 李小明 邓晓 李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7-102,共6页
实验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AC),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nZVI/AC对BrO3-的去除效率,并研究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nZVI/AC具有很高的表面... 实验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AC),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nZVI/AC对BrO3-的去除效率,并研究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nZVI/AC具有很高的表面反应活性,且nZVI和活性炭(AC)之间存在协同作用.BrO3-的去除效率随pH值的减小而增大,共存离子NO3-和SO42-对其去除率影响不大但降低了去除速率.机理分析表明BrO3-被nZVI/AC吸附而使局部BrO3-浓度升高,并被nZVI迅速还原为无毒的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 AC) 溴酸盐 吸附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对负载铜(Ⅰ)吸附剂及其乙烯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梅华 胡成刚 +1 位作者 刘晓勤 姚虎卿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37,共5页
 将过渡金属化合物负载到高比表面载体上可以得到具有工业化前景的乙烯 乙烷分离吸附剂,采用柱动态法研究了氧化处理和负载铜(Ⅰ)改性活性炭的乙烯 乙烷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以表面氧化改性活性炭为载体,CuCl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吸附...  将过渡金属化合物负载到高比表面载体上可以得到具有工业化前景的乙烯 乙烷分离吸附剂,采用柱动态法研究了氧化处理和负载铜(Ⅰ)改性活性炭的乙烯 乙烷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以表面氧化改性活性炭为载体,CuCl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吸附剂较活性炭直接负载CuCl吸附剂具有较大的乙烯吸附容量和选择性,AC H2O2 CuCl吸附剂的乙烯吸附容量为21.2mL(STP) g,乙烯 乙烷分离系数达到8.7,其原因是活性炭氧化改性后,表面羧基基团明显增多,使CuCl与活性炭表面结合力加强,改善了其分散状态,提高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表面氧化 改性 负载 铜(I) 吸附剂 乙烯 吸附性能 影响 氧化铜 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复合催化剂分解臭氧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伟 孙德智 +1 位作者 刘长安 朱质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4-626,630,共4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锰铁和锰铜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对臭氧分解的催化性能及相对湿度、臭氧初始浓度对臭氧催化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锰铁催化剂远优于锰铜催化剂,每克锰铁催化剂能分解3 43g臭氧;湿度对臭氧催化分解... 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锰铁和锰铜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对臭氧分解的催化性能及相对湿度、臭氧初始浓度对臭氧催化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锰铁催化剂远优于锰铜催化剂,每克锰铁催化剂能分解3 43g臭氧;湿度对臭氧催化分解影响很大,相对湿度越高,催化性能越差;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不大于1 908mg/L时,活性炭不参与反应,而在臭氧浓度过大时,催化剂中的载体活性炭会与臭氧发生反应,使催化剂总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负载 复合催化剂 臭氧 浸渍法 分解 催化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