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活性炭微粒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玉田
杨碎胜
+1 位作者
刘勤江
张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1-332,共2页
利用活性炭微粒的高淋巴趋向性施行15例胃癌根治术。病理分型均属进展期,其中行D1术式4例,D2术式7例,D3术式4例。随机选取既往同一病理分期、同一术式的15例胃癌根治术做对照。术中将活性炭微粒分点注入胃癌周围胃壁组...
利用活性炭微粒的高淋巴趋向性施行15例胃癌根治术。病理分型均属进展期,其中行D1术式4例,D2术式7例,D3术式4例。随机选取既往同一病理分期、同一术式的15例胃癌根治术做对照。术中将活性炭微粒分点注入胃癌周围胃壁组织,后将黑染淋巴结逐一清除,分类归站。病理结果提示:观察组的胃淋巴结清除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活性炭微粒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炭微粒在小鼠及人胃淋巴结内的移行与分布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黎
李玉田
+3 位作者
周惠珍
刘勤江
常自寿
杜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802-804,共3页
利用活性炭的缓释性和肿瘤、淋巴系统的高亲合性,以活性炭吸附抗癌药物来延长药物在局部的作用.作者将活性炭用于小鼠和人胃,对摘除淋巴结进行大体及镜下检查,观察活性炭微粒在淋巴结内的移行与分布.结果示,在小鼠淋巴结大体及镜下黑染...
利用活性炭的缓释性和肿瘤、淋巴系统的高亲合性,以活性炭吸附抗癌药物来延长药物在局部的作用.作者将活性炭用于小鼠和人胃,对摘除淋巴结进行大体及镜下检查,观察活性炭微粒在淋巴结内的移行与分布.结果示,在小鼠淋巴结大体及镜下黑染率均为100%;人胃淋巴结大体黑染率为85.14%,镜下为100%.镜下见活性炭微粒沿毛细淋巴管移行,并与癌细胞一并移行于淋巴窦内,附于癌细胞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微粒
人胃淋巴结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瑞武
钟鸣
+3 位作者
兰行简
孙长伏
李俊林
韩东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术前对22例口腔鳞癌患者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注入微粒子活性炭(CH40)混悬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作为标记来指导颈淋巴清扫术。结果:术中可见...
目的:探讨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术前对22例口腔鳞癌患者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注入微粒子活性炭(CH40)混悬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作为标记来指导颈淋巴清扫术。结果:术中可见颈淋巴结有广泛不同程度的黑染,甚至包埋在脂肪组织内的直径1mm大小的淋巴结;注炭组黑染及未黑染的淋巴结转移比率无显著差异;注炭组平均每侧颈部清除42.5个淋巴结,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26.2个淋巴结(P<0.01);注炭组根治性颈清扫与功能性颈清扫清除的淋巴结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注入微粒子活性炭对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颈淋巴清扫
微粒
子
活性炭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自制微粒子活性炭指导胃癌淋巴结清除术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文志
王舒宝
张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90-691,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微粒
子
活性炭
淋巴结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炭/水浆料中CO_2吸收过程的增强
被引量:
8
5
作者
沈树华
马友光
+1 位作者
朱春英
卢素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5-841,共7页
针对分散相微粒增强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提出了一个一维非稳态非均相传质的二区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求解。根据表面更新理论,得到了增强因子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恒温反应釜,对活性炭/水浆料中发生的CO2吸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
针对分散相微粒增强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提出了一个一维非稳态非均相传质的二区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求解。根据表面更新理论,得到了增强因子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恒温反应釜,对活性炭/水浆料中发生的CO2吸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颗粒浓度及转速下的增强因子。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本文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增强因子
传质
活性炭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炭微粒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玉田
杨碎胜
刘勤江
张黎
机构
甘肃省肿瘤医院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1-332,共2页
文摘
利用活性炭微粒的高淋巴趋向性施行15例胃癌根治术。病理分型均属进展期,其中行D1术式4例,D2术式7例,D3术式4例。随机选取既往同一病理分期、同一术式的15例胃癌根治术做对照。术中将活性炭微粒分点注入胃癌周围胃壁组织,后将黑染淋巴结逐一清除,分类归站。病理结果提示:观察组的胃淋巴结清除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胃肿瘤
活性炭微粒
外科手术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Gastric cancer Radical gastrectomy
分类号
R735.2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炭微粒在小鼠及人胃淋巴结内的移行与分布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黎
李玉田
周惠珍
刘勤江
常自寿
杜洪
机构
甘肃省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802-804,共3页
文摘
利用活性炭的缓释性和肿瘤、淋巴系统的高亲合性,以活性炭吸附抗癌药物来延长药物在局部的作用.作者将活性炭用于小鼠和人胃,对摘除淋巴结进行大体及镜下检查,观察活性炭微粒在淋巴结内的移行与分布.结果示,在小鼠淋巴结大体及镜下黑染率均为100%;人胃淋巴结大体黑染率为85.14%,镜下为100%.镜下见活性炭微粒沿毛细淋巴管移行,并与癌细胞一并移行于淋巴窦内,附于癌细胞的表面.
关键词
活性炭微粒
人胃淋巴结
胃肿瘤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Mice Lymph nodes of human stomach
分类号
R735.2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瑞武
钟鸣
兰行简
孙长伏
李俊林
韩东生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口腔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5-21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术前对22例口腔鳞癌患者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注入微粒子活性炭(CH40)混悬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作为标记来指导颈淋巴清扫术。结果:术中可见颈淋巴结有广泛不同程度的黑染,甚至包埋在脂肪组织内的直径1mm大小的淋巴结;注炭组黑染及未黑染的淋巴结转移比率无显著差异;注炭组平均每侧颈部清除42.5个淋巴结,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26.2个淋巴结(P<0.01);注炭组根治性颈清扫与功能性颈清扫清除的淋巴结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注入微粒子活性炭对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颈淋巴清扫
微粒
子
活性炭
口腔肿瘤
Keyword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rv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active carbon microparticles
分类号
R739.8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自制微粒子活性炭指导胃癌淋巴结清除术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文志
王舒宝
张靖
机构
鞍钢曙光医院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科
鞍钢铁西医院外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90-691,共2页
基金
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资助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微粒
子
活性炭
淋巴结清除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炭/水浆料中CO_2吸收过程的增强
被引量:
8
5
作者
沈树华
马友光
朱春英
卢素敏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5-84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6036)~~
文摘
针对分散相微粒增强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提出了一个一维非稳态非均相传质的二区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求解。根据表面更新理论,得到了增强因子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恒温反应釜,对活性炭/水浆料中发生的CO2吸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颗粒浓度及转速下的增强因子。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本文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吸收
增强因子
传质
活性炭微粒
Keywords
absorption
enhancement factor
mass transfer
micro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分类号
TQ021.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活性炭微粒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李玉田
杨碎胜
刘勤江
张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活性炭微粒在小鼠及人胃淋巴结内的移行与分布
张黎
李玉田
周惠珍
刘勤江
常自寿
杜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粒子活性炭(CH40)在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中的作用
李瑞武
钟鸣
兰行简
孙长伏
李俊林
韩东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应用自制微粒子活性炭指导胃癌淋巴结清除术
刘文志
王舒宝
张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活性炭/水浆料中CO_2吸收过程的增强
沈树华
马友光
朱春英
卢素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