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化活性污泥1号模型在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维丁 鲍建国 邓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以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为基础,结合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工艺结构和实际进水水质特征,建立了简化的活性污泥模型(ASM1-S),该模型与ASM1模型相比,减少了反应过程、进水组分和参数,大大减少了模型参数测定的工作量和模拟过程中的计算量... 以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为基础,结合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工艺结构和实际进水水质特征,建立了简化的活性污泥模型(ASM1-S),该模型与ASM1模型相比,减少了反应过程、进水组分和参数,大大减少了模型参数测定的工作量和模拟过程中的计算量,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本文通过测定模型进水组分和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的4个参数(YH、μH、μA、bH)值进行测量,并利用Matlab编制模拟程序,就ASM1-S模型对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将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浓度模拟效果较好,最大误差小于10%,从而验证了ASM1-S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 简化活性污泥模型(ASM1-S) 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入流组分测定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莉荣 彭党聪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53,共4页
阐述了活性污泥 1号模型入流组分的分析方法 ,并用这些方法测定了西安市城市污水水质。实验结果表明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能为利用模型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模拟及管理提供入流组分分析依据。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入流组分 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1号模型 污水处理厂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简化粒子群算法的活性污泥过程建模 被引量:2
3
作者 宁云发 刘漫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5-833,共9页
提出一种改进简化粒子群算法,并应用于某氧化沟工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1,ASM1)与活性污泥3号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3,ASM3),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提高模型准确性,并比较模型校正后的准确度。改进简... 提出一种改进简化粒子群算法,并应用于某氧化沟工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1,ASM1)与活性污泥3号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3,ASM3),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提高模型准确性,并比较模型校正后的准确度。改进简化粒子群算法在简化粒子群算法基础上,对决策变量进行单维度搜索,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典型测试函数与基本粒子群算法、简化粒子群算法以及帝国竞争算法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函数优化上具有较明显优势。将改进简化粒子群算法应用到ASM1和ASM3模型中,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模型参数优化上具有良好效果,模型对比上得到较清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1号模型 活性污泥3模型 单维搜索 粒子群算法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1中废水和污泥组分浓度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凡 顾国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B12期1-3,27,共4页
对呼吸计量法应用于校准ASM1作了简明的阐述。在呼吸速率与模型组分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ASM1中废水与污泥各组分浓度的测定方法,并指出模型组分细化的意义。
关键词 活性污泥1号模型 ASM1 呼吸计量法 废水组分 污泥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过程模型参数校正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磊 于广平 苑明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354-6359,共6页
模型参数校正是决定污水处理过程模型应用效果的关键。提出一套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污水处理过程参数校正方法。选用基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的Benchmark仿真平台。首先通过此仿真平台得出各个参数的灵敏度信息,建立参数灵敏度数据集。然后将... 模型参数校正是决定污水处理过程模型应用效果的关键。提出一套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污水处理过程参数校正方法。选用基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的Benchmark仿真平台。首先通过此仿真平台得出各个参数的灵敏度信息,建立参数灵敏度数据集。然后将其用于某污水处理厂所建模型校正工作,校正后的模型出水COD和总氮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最后利用校正后的模型对曝气进行了优化,节约了处理能耗。方法可用于系统诊断和过程参数优化指导,以得到半定量的诊断信息,作为指导新建污水处理厂或作为已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1号模型 灵敏度 污水处理 参数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条件下好氧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及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海燕 吴军年 +1 位作者 李兆光 于成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3-66,共4页
将简化的ASM1与生物膜动力学方程结合,运用均相生物膜概念,建立好氧生物膜的模型,并且针对焦化废水的特征,进行模型修正。对酒钢集团公司焦化厂A/O生物滤池处理中O段曝气生物滤池COD和氨氮组分的降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且研究了酚浓度变... 将简化的ASM1与生物膜动力学方程结合,运用均相生物膜概念,建立好氧生物膜的模型,并且针对焦化废水的特征,进行模型修正。对酒钢集团公司焦化厂A/O生物滤池处理中O段曝气生物滤池COD和氨氮组分的降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且研究了酚浓度变化、生物膜脱落速率、温度和溶解氧浓度变化对出水COD、氨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活性污泥1号模型 焦化废水 抑制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沛 朱继涛 +4 位作者 顾鑫 张凯 冷峻彤 王子捷 胡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8-916,共9页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结果表明:(1)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工艺的内回流比控制在0.75~1.00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总氮去除效率(>85%);(2)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3)当进水碳氮比为10时,模拟得到的工艺最佳流量分配系数分别为0.5、0.3和0.2。该模型能够用于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各处理单元内发生的生化反应过程的模拟,对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和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进水 缺氧/好氧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活性污泥1数学模型 流量分配系数 回流比 去除效率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