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氮比条件对活性污泥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肖静 高艳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65-268,共4页
活性污泥絮体的微环境被认为是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SND)发生的机理之一,而适宜的絮体尺寸有利于SND的发生。本文以人工调配的低碳氮比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其对活性污泥絮体尺寸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絮体尺寸分布与SND效... 活性污泥絮体的微环境被认为是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SND)发生的机理之一,而适宜的絮体尺寸有利于SND的发生。本文以人工调配的低碳氮比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其对活性污泥絮体尺寸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絮体尺寸分布与SND效率之间的关系。低COD/N条件(1.05、1.98、2.95和3.94)分别通过控制进水水质组成实现。结果表明,大于10μm的絮体大小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函数的粒度分布。整体看来,低COD/N 比进水与污泥絮体粒径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在COD/N 1.98~3.94范围内,絮体尺寸随着COD/N增加从117.04μm升高到181.35μm;相应地,SND效率从40.84%上升至94.72%。与COD/N 比1.05 相比,絮体粒径的分布更加的稳定,有更小的标准偏差,具有更加一致的log-normal 分布函数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活性污泥絮体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回流污泥形态参数的水质预报
2
作者 谷精华 刘健 +3 位作者 范文玉 赵立杰 左越 司文豪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4-251,共8页
水质监测是污水厂至关重要的环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实时水质数据,以内、外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图像结合软件分析,分别得到内、外回流污泥各自絮体的形态参数,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内、外回流... 水质监测是污水厂至关重要的环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实时水质数据,以内、外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图像结合软件分析,分别得到内、外回流污泥各自絮体的形态参数,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内、外回流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好氧池出水水质指标(CODe、BODe、TNe和TPe)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内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1模型)和外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2模型),通过分析两个回归模型中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出水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了两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LS2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要优于PLS1模型,该模型对好氧池出水中CODe、BODe、TNe和TPe的预测系数Q2分别为0.736、0.665、0.753、0.716;出水污染物浓度与内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其与外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负相关关系。本试验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宏观系统与活性污泥絮体微观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水质预报 内、外回流污泥 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 图像分析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