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亲/疏水基结构对界面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尤 张圆圆 +3 位作者 冉朝明 刘畅瑶 王策 徐宝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48-2455,共8页
以月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分别与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反应制备了9种脂肪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通过表/界面张力测试及界面扩张流变实验,探究了亲/疏水基的协同作用对脂肪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界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 以月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分别与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反应制备了9种脂肪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通过表/界面张力测试及界面扩张流变实验,探究了亲/疏水基的协同作用对脂肪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界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脂肪酰基丙氨酸相比,脂肪酰基丝氨酸和脂肪酰基苏氨酸表面活性剂α取代基中的羟基有助于增强分子间氢键作用、提高界面活性并促进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的紧密排列。同时,脂肪酰基碳链长度的增长可使氨基酸α取代基对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质的影响更加显著,而氨基酸α极性取代基有利于长链脂肪酰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改善其界面性能。由于羟基和长链脂肪酰基的协同增效,棕榈酰基丝氨酸表面活性剂(C16Ser)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可降至3.9×10^(–4)mol/L,该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可降至27.60 mN/m,分子最小截面积低至0.87 nm^(2),界面扩张模量可达47.60 mN/m。脂肪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α取代基中的羟基与长脂肪酰基在提高界面性能方面相互配合,呈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 丙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界面扩张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脂酰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葛虹 张之强 +1 位作者 王军 邵华锋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8,共5页
简要介绍了N-脂酰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分类;重点综述了近十余年此类表面活性剂化学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性能及应用研究领域,同时根据其表面性能指出了今后的研究与开发方向。
关键词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 N-脂酰氨基酸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俞雪兴 吴京峰 +2 位作者 谈龙妹 邹兵 姜素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9-572,共4页
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2-全氟辛基磺酰胺基乙基)-β,β′-亚氨基二丙酸二钠氨基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通过酸碱滴定、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临... 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2-全氟辛基磺酰胺基乙基)-β,β′-亚氨基二丙酸二钠氨基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通过酸碱滴定、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表面张力为16.5 mN/m(20℃),临界胶束浓度为1.0×10-4mol/L,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在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中应用,能显著提高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性能和抗烧性能,灭火时间由45.8 s降到24.6 s,抗烧时间由4.7 min提高到7.8 min。500 L放大实验产品经检测,灭火性能达到GB 17427—1998的ⅠA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 氟碳表面活性 泡沫灭火剂 灭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PFOA型氨基酸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2
4
作者 端木亭亭 王嘉 +2 位作者 王培源 董长勋 廖光煊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4-627,共4页
通过RfCOF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非PFOA型氨基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并通过酸碱滴定、IR、19FNMR、1HNMR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证明合成产物为所要的目标产物。通过拉起液膜法、振荡法测得其临界表面张力为17.7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10-3m... 通过RfCOF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非PFOA型氨基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并通过酸碱滴定、IR、19FNMR、1HNMR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证明合成产物为所要的目标产物。通过拉起液膜法、振荡法测得其临界表面张力为17.7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10-3mol/L。所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发泡稳泡能力以及在油面上的铺展性能,可应用于轻水型泡沫灭火剂配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氟碳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发泡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酰基二羧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泡沫的pH值和温度响应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星 杨景辉 +2 位作者 孙玉海 党娟华 王增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5,共6页
二羧基氨基酸表活剂因头基有2个羧基,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从而改变泡沫稳定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层次探究月桂酰胺基丙二酸钠(LMS)、月桂酰天冬氨酸钠(LAS)和月桂酰谷氨酸钠(LGS)3种泡沫体系对pH值和温度的响应特性。通过分析... 二羧基氨基酸表活剂因头基有2个羧基,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从而改变泡沫稳定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层次探究月桂酰胺基丙二酸钠(LMS)、月桂酰天冬氨酸钠(LAS)和月桂酰谷氨酸钠(LGS)3种泡沫体系对pH值和温度的响应特性。通过分析3种泡沫体系的相对浓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曲线和表面张力等,发现在中等pH值条件下,表活剂分子间静电排斥作用较弱,且羧基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较强,因而泡沫液膜的稳定性最好;温度的升高会加快表活剂和水分子的扩散速率,导致泡沫液膜保水持水能力下降,泡沫稳定性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能够为二羧基氨基酸表活剂泡沫的环境响应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羧基氨基酸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泡沫 分子动力学模拟 环境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孔玉明 罗跃 +2 位作者 任朝华 刘国霖 谭良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9-12,共4页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以生物物质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主要综述了两种羧酸基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N-烷基-β-丙氨酸和N-酰基氨基酸)的合成方法和合成进展,简述了磺基、硫酸基、磷酸基及其它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以生物物质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主要综述了两种羧酸基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N-烷基-β-丙氨酸和N-酰基氨基酸)的合成方法和合成进展,简述了磺基、硫酸基、磷酸基及其它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指出环境友好的酶法和化学-酶法合成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 合成 N-烷基-β-丙氨酸 N-酰基氨基酸 酶法 化学-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导向的化学探针在氨基酸反应活性表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颖 王国胜 +1 位作者 叶明亮 秦洪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3,共10页
原创药物的研制得益于蛋白质新靶标的发现,而新靶标的发现依赖于高可信度、高通量的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蛋白质作为生命功能的执行者,其表达量、空间定位与结构差异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目前,超过85%的蛋白质尚被认为是无法... 原创药物的研制得益于蛋白质新靶标的发现,而新靶标的发现依赖于高可信度、高通量的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蛋白质作为生命功能的执行者,其表达量、空间定位与结构差异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目前,超过85%的蛋白质尚被认为是无法成药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药物分子靶向的空腔以及相应的反应活性位点。因此,基于蛋白质组学层次实现对氨基酸反应活性位点的表征成为原创共价靶向药物设计的关键,也是克服难以成药靶标蛋白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药物-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其中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分析(ABPP)策略是利用活性位点导向的化学探针分子在复杂样品中实现功能状态酶和药物靶标等蛋白质的检测。基于化学探针的开发和质谱定量技术的发展,ABPP技术在氨基酸反应活性表征研究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将助力于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开发。ABPP策略主要基于蛋白质的活性特征进行富集,活性探针作为ABPP策略的核心,近年来取得了飞速进展。该文回顾了ABPP策略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基于广谱活性探针的ABPP技术在多种氨基酸反应活性筛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药物靶点发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分析 化学探针 药物靶点 氨基酸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豆蔻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及其离子特异性效应 被引量:6
8
作者 孙立杰 姚开心 +3 位作者 李春瑞 王钰昭 刘畅瑶 徐宝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9,共7页
采用吊片法和鼓气法分别测定两类表面活性剂——肉豆蔻酰基β-丙氨酸钾/钠(MAP/MAS)和肉豆蔻酰基牛磺酸钾/钠(MTP/MTS)的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并研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铵盐对MAS与MTS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 采用吊片法和鼓气法分别测定两类表面活性剂——肉豆蔻酰基β-丙氨酸钾/钠(MAP/MAS)和肉豆蔻酰基牛磺酸钾/钠(MTP/MTS)的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并研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铵盐对MAS与MTS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与反离子类型相关,MTP的起泡性弱于MTS但稳泡性高于MTS;除四丁基溴化铵(TBAB)外,盐的添加均可显著提升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稳泡性,而对起泡性的影响不明显;添加阳离子对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的影响与其亲水基类型相关,MTS/盐体系的离子特异性效应比MAS/盐体系更为显著,其稳泡性在添加K+时达到峰值,而MTS/TBAB的消泡性能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 泡沫 离子特异性效应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复合氨基酸饲料的研究
9
作者 高淑杰 郭百姝 曹亚斌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共2页
羽毛的蛋白质是以角蛋白为主的动物性蛋白质,不经特殊的加工处理很难被畜禽直接消化吸收。本文在总结各种处理羽毛蛋白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利用羽毛生产复合氨基酸工艺中的载体,通过多种微生物发酵,生产一种有生理活性物质... 羽毛的蛋白质是以角蛋白为主的动物性蛋白质,不经特殊的加工处理很难被畜禽直接消化吸收。本文在总结各种处理羽毛蛋白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利用羽毛生产复合氨基酸工艺中的载体,通过多种微生物发酵,生产一种有生理活性物质的复合氨基酸饲料。研究结果表明,它不但可以提高复合氨基酸饲料中一些主要氨基酸的含量,还可使复合氨基酸饲料具有某些活性酶的功能,从而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活性复合氨基酸饲料的研究获得成功,已建厂投产,为充分地利用羽毛蛋白资源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复合氨基酸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中脂肪酸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泽勇 陈磊 +2 位作者 刘康 汤仲标 张利萍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55-658,共4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中脂肪酸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AQ-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样品经过酸化、衍生化处理后用紫外可见可变波...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中脂肪酸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AQ-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样品经过酸化、衍生化处理后用紫外可见可变波长检测器(VWD)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500 m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93.2%~103.0%,检出限为0.03%,定量限为0.1%。方法耗时短、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通用性强,适用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产品的脂肪酸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表面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稠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吡咯烷酮柠檬酸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珂 鹿正为 +1 位作者 葛新 刘学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2-1589,1620,共9页
利用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N-辛基-2-吡咯烷酮(C8P)和N-十二烷基-2-吡咯烷酮(C12P)]与柠檬酸以非共价键形式构筑了一系列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HCA-n C8P,HCA-n C12P),考察了表面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比例的柠檬酸对C8P或C12... 利用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N-辛基-2-吡咯烷酮(C8P)和N-十二烷基-2-吡咯烷酮(C12P)]与柠檬酸以非共价键形式构筑了一系列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HCA-n C8P,HCA-n C12P),考察了表面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比例的柠檬酸对C8P或C12P溶解和润湿性能的影响。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实验表明,形成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并且相较于HCA-n C8P,柠檬酸的引入更能影响HCA-n C12P的表面活性。随着C8P或C12P与柠檬酸物质的量比增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和饱和吸附量逐渐减小,吸附效率和最小吸附面积逐渐增大。当C8P或C12P与柠檬酸物质的量比为1∶1时,产物HCA-1C8P和HCA-1C12P的水溶性增强。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能显著增加月桂酰肌氨酸钠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黏度,其中,黏度约增加为质量分数为15%的月桂酰肌氨酸钠水溶液的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酮 柠檬酸 表面性能 润湿性 氨基酸表面活性 增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立文 李忠红 +4 位作者 葛赞 裴壮壮 雷小英 方灵丹 李伏益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8-13,共6页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安全、环保的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因具有表面性能优良、生物降解性好、刺激性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法、酶法、化学-酶法和生物发酵法,分析了各种...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安全、环保的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因具有表面性能优良、生物降解性好、刺激性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法、酶法、化学-酶法和生物发酵法,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 合成 酰胺化反应 生物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油酰基芳香族氨基酸盐的绿色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楠 张平平 +2 位作者 陈政宏 王策 徐宝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05-2311,共7页
采用绿色合成方法,利用椰子油与含芳香环取代基的组氨酸钠、苯丙氨酸钠、酪氨酸钠直接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备了3种椰子油酰基芳香族氨基酸盐。采用HPLC-MS、FTIR对产物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椰子... 采用绿色合成方法,利用椰子油与含芳香环取代基的组氨酸钠、苯丙氨酸钠、酪氨酸钠直接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备了3种椰子油酰基芳香族氨基酸盐。采用HPLC-MS、FTIR对产物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椰子油酰基氨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受氨基酸结构的影响较大,椰子油酰基苯丙氨酸钠与椰子油酰基组氨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9.84×10^(-5)和6.79×10^(-5)mol/L,均远小于椰子油酰基酪氨酸钠的CMC(1.54×10^(-2)mol/L)。3种椰子油酰基氨基酸盐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液分出10 mL水相最长需要342 s,泡沫高度最高达到157 mm,稳泡性参数,即发泡结束后30min时泡沫高度(H5)与0min泡沫高度(H1)比值(H5/H1)最高达到0.898;耐硬水性等同或优于皂类;在蒸馏水中的去污力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α-烯基磺酸钠(AOS)、椰子油钠皂等传统表面活性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表面活性 乳化 泡沫 去污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型复合纳米乳抑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志娟 公培龙 +1 位作者 崔晓东 王转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9-313,共5页
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与PEG-40氢化蓖麻油为复合乳化剂,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蓖麻油为油相,构建荞麦黄酮纳米乳体系,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纳米乳外观透明澄清,粒径分布均匀,其均匀分散指数(PDI)、表面张力... 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与PEG-40氢化蓖麻油为复合乳化剂,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蓖麻油为油相,构建荞麦黄酮纳米乳体系,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纳米乳外观透明澄清,粒径分布均匀,其均匀分散指数(PDI)、表面张力、pH值等均表明形成的纳米乳体系良好。体外释放性能显示24 h内,纳米乳累积释放量明显优于对照混悬液。纳米乳及混悬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结果表明,纳米乳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混悬液。悬液定量法测定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2.1%±1.93%和93.2%±1.26%;同浓度混悬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2.0%±1.58%和45.6%±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表面活性 纳米乳 体外释放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康源含氨基酸活性液肥不同喷施次数对黄芩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林小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8期4-5,共2页
本试验主要研究天康源含氨基酸活性液肥不同喷施次数对黄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次和3次对黄芩产量增产最高,其产量最高为5909.55 kg/hm^(2)和5902.95 kg/hm^(2);依次为喷施2次和1次。1试验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设置在陇西县首阳... 本试验主要研究天康源含氨基酸活性液肥不同喷施次数对黄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次和3次对黄芩产量增产最高,其产量最高为5909.55 kg/hm^(2)和5902.95 kg/hm^(2);依次为喷施2次和1次。1试验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设置在陇西县首阳镇,年平均气温7.7℃,平均海拔18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产量 天康源含氨基酸活性液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灭火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俞雪兴 谈龙妹 +3 位作者 吴京峰 邹兵 姜素霞 肖安山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3,共3页
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N-全氟辛磺酰胺基)乙基亚氨基-β,β-二丙酸二钠氨基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表面张力为16.5 mN/m(20℃),临界胶束浓度为1.0×10-4m... 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N-全氟辛磺酰胺基)乙基亚氨基-β,β-二丙酸二钠氨基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表面张力为16.5 mN/m(20℃),临界胶束浓度为1.0×10-4mol/L;与两性和非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良好。在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中,能显著提高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性能和抗烧性能,灭火时间由45.8 s降到24.6 s,抗烧时间由4.7 min提高到7.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表面活性 氟碳表面活性 泡沫灭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酰谷氨酸钠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研究
17
作者 汪哲铖 郑志辉 袁旻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5-1041,共7页
以月桂酰谷氨酸钠(SLG)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泡沫分析仪对SLG及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复配体系的发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结果表明,椰油酰甘氨酸钾(PCG)对SLG的泡沫性能有很好的提高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性。当m(PCG)∶m(S... 以月桂酰谷氨酸钠(SLG)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泡沫分析仪对SLG及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复配体系的发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结果表明,椰油酰甘氨酸钾(PCG)对SLG的泡沫性能有很好的提高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性。当m(PCG)∶m(SLG)=2∶8时最优,其中每平方毫米初始气泡个数(BC_(initial))为56.3 mm^(-2),约是单一SLG的1.2倍,说明发泡性能明显提高。气泡个数半衰期(t_(BC)1/2)为434.1 s,约是单一SLG的3.4倍,说明泡沫稳定性显著提升。此外,研究发现复配体系表现出更优异的表面特性,其混合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227%,显著低于单一SLG,呈一个数量级减小,表面极限吸附量(T_(max))明显高于单一S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酰谷氨酸钠 泡沫性能 氨基酸表面活性 表面极限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酰基蛋氨酸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龚哲 尚小琴 +4 位作者 杨金婵 黄文进 赖心翘 刘丹彤 黄炯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8-1074,共7页
以天然产物棕榈酸和蛋氨酸为原料,通过酰氯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两步法合成棕榈酰基蛋氨酸表面活性剂(PMS),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反应介质体积比等因素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 以天然产物棕榈酸和蛋氨酸为原料,通过酰氯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两步法合成棕榈酰基蛋氨酸表面活性剂(PMS),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反应介质体积比等因素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产物的表面性能和复配体系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酰胺化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30℃、n(棕榈酰氯)∶n(蛋氨酸)=1∶1.2、V(水)∶V(丙酮)=1∶2、反应时间为2.5h,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物产率89.0%;表征的结果为目标产物;合成产物临界胶束浓度为1.2×10-4mol/L,表面张力为29.59mN/m;对苯等有机溶剂的乳化作用明显优于月桂酰基谷氨酸(LAS);PMS与椰油丙基甜菜碱(CPBS)摩尔比为4∶6时复配体系表面活性最佳,临界胶束浓度达到9.5×10-5mol/L,复配体系表面张力为28.1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表面活性 棕榈酸 蛋氨酸 性能测试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酰基苯丙氨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江涛 王万绪 +1 位作者 王丰收 张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2-596,共5页
以十二酰氯、十四酰氯、十六酰氯和苯丙氨酸为原料,肖顿鲍曼法合成了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N-酰基苯丙氨酸钠表面活性剂:N-十二酰基苯丙氨酸钠(C12PheNa)、N-十四酰基苯丙氨酸钠(C14PheNa)和N-十六酰基苯丙氨酸钠(C16PheNa)。通过红外光谱(F... 以十二酰氯、十四酰氯、十六酰氯和苯丙氨酸为原料,肖顿鲍曼法合成了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N-酰基苯丙氨酸钠表面活性剂:N-十二酰基苯丙氨酸钠(C12PheNa)、N-十四酰基苯丙氨酸钠(C14PheNa)和N-十六酰基苯丙氨酸钠(C16PheNa)。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三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泡沫、乳化、润湿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C12~C16),N-酰基苯丙氨酸钠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由0.15 mmol/L减少至0.02 m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γcmc)由34.56 mN/m降低至31.52 mN/m;随着烷基碳链的增长,乳化性能越好,润湿性能越差;起泡性能随着烷基链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泡沫稳定性随着烷基链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氨基酸表面活性 肖顿鲍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酰基苯丙氨酸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江涛 王万绪 +1 位作者 王丰收 张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6-840,共5页
以月桂酰氯和苯丙氨酸为原料,肖顿鲍曼法合成了月桂酰基苯丙氨酸表面活性剂,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介质、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月桂... 以月桂酰氯和苯丙氨酸为原料,肖顿鲍曼法合成了月桂酰基苯丙氨酸表面活性剂,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介质、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月桂酰基苯丙氨酸钠的表面活性、泡沫性能、乳化性能、润湿性能。结果表明,月桂酰基苯丙氨酸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0℃、V(丙酮)∶V(水)=3∶2、反应时间5 h、反应物投料摩尔比n(月桂酰氯)∶n(苯丙氨酸)=1∶1.4,反应产率可以达到86.3%。月桂酰基苯丙氨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15 mmol/L,表面张力是34.52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表面活性 苯丙氨酸 月桂酰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