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体系中G蛋白α、β亚基的表达及其与抗病蛋白和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静静
李亚宁
+1 位作者
李星
刘大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8-2034,共7页
为了从基因表达水平和抗病生理水平上了解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G蛋白的α、β亚基的作用,进一步揭示小麦的抗叶锈病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和叶锈菌05-22-64/05-8-63①为材料,构建了小麦与叶锈菌互作...
为了从基因表达水平和抗病生理水平上了解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G蛋白的α、β亚基的作用,进一步揭示小麦的抗叶锈病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和叶锈菌05-22-64/05-8-63①为材料,构建了小麦与叶锈菌互作的亲和与非亲和组合,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小麦G蛋白α、β亚基的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另外,以清水为对照,检测亲和与非亲和互作组合中,以及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后再接种无毒性菌株的处理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以及活性氧产生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G蛋白的α亚基和β亚基都参与了小麦抗叶锈病的反应,并且可能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毒性叶锈菌可诱导G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升高,而毒性叶锈菌会抑制G蛋白基因的表达。G蛋白α、β亚基在抗病反应信号传递过程中先后次序不同,β亚基基因的表达先于α亚基基因且表达量高于α亚基基因。另外,G蛋白可能通过诱导防卫酶和活性氧产生的增加来提高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和β亚基
实时定量PCR
几丁质酶
葡聚糖酶
活性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aOH亚熔盐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炭块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代旭
胡宪伟
+3 位作者
陶文举
石忠宁
王兆文
高炳亮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1-329,共9页
废阴极炭块是铝电解槽大修时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以某铝电解企业废阴极炭块为原料,在明确其物相组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NaOH亚熔盐与各组分的反应机理.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了亚熔盐浸出铝电解废阴极炭块过程中NaOH质量分数、浸出温度...
废阴极炭块是铝电解槽大修时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以某铝电解企业废阴极炭块为原料,在明确其物相组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NaOH亚熔盐与各组分的反应机理.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了亚熔盐浸出铝电解废阴极炭块过程中NaOH质量分数、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分压及搅拌速率对浸出渣中碳纯度(质量分数,下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熔盐中的O_(2)^(2-)可以破坏废阴极炭块原料中NaAlSiO_(4)和NaAl_(11)O_(17)的晶体结构,同时,高质量分数的NaOH可以与CaF_(2)反应生成Ca(OH)_(2);亚熔盐浸出铝电解废阴极炭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OH质量分数50%、浸出温度215℃、浸出时间5 h、氧分压1 MPa、搅拌速率700 r/min,在此条件下浸出渣中碳纯度达到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OH亚熔盐
铝电解废阴极炭块
碳纯度
活性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体系中G蛋白α、β亚基的表达及其与抗病蛋白和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静静
李亚宁
李星
刘大群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8-203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72)
河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130)资助
文摘
为了从基因表达水平和抗病生理水平上了解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G蛋白的α、β亚基的作用,进一步揭示小麦的抗叶锈病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和叶锈菌05-22-64/05-8-63①为材料,构建了小麦与叶锈菌互作的亲和与非亲和组合,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小麦G蛋白α、β亚基的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另外,以清水为对照,检测亲和与非亲和互作组合中,以及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后再接种无毒性菌株的处理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以及活性氧产生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G蛋白的α亚基和β亚基都参与了小麦抗叶锈病的反应,并且可能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毒性叶锈菌可诱导G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升高,而毒性叶锈菌会抑制G蛋白基因的表达。G蛋白α、β亚基在抗病反应信号传递过程中先后次序不同,β亚基基因的表达先于α亚基基因且表达量高于α亚基基因。另外,G蛋白可能通过诱导防卫酶和活性氧产生的增加来提高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和β亚基
实时定量PCR
几丁质酶
葡聚糖酶
活性氧离子
Keywords
Wheat leaf rust
Heterotrimeric G protein α and β subunits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Chitinase
Glucanase
Reactive oxygen ions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aOH亚熔盐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炭块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代旭
胡宪伟
陶文举
石忠宁
王兆文
高炳亮
机构
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出处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1-32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408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N2225045)。
文摘
废阴极炭块是铝电解槽大修时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以某铝电解企业废阴极炭块为原料,在明确其物相组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NaOH亚熔盐与各组分的反应机理.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了亚熔盐浸出铝电解废阴极炭块过程中NaOH质量分数、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分压及搅拌速率对浸出渣中碳纯度(质量分数,下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熔盐中的O_(2)^(2-)可以破坏废阴极炭块原料中NaAlSiO_(4)和NaAl_(11)O_(17)的晶体结构,同时,高质量分数的NaOH可以与CaF_(2)反应生成Ca(OH)_(2);亚熔盐浸出铝电解废阴极炭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OH质量分数50%、浸出温度215℃、浸出时间5 h、氧分压1 MPa、搅拌速率700 r/min,在此条件下浸出渣中碳纯度达到95.6%.
关键词
NaOH亚熔盐
铝电解废阴极炭块
碳纯度
活性氧离子
Keywords
NaOH sub-molten salt
spent cathode in aluminum electrolysis industry
purity of carbon
reactive oxygen ions
分类号
TF82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体系中G蛋白α、β亚基的表达及其与抗病蛋白和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杨静静
李亚宁
李星
刘大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NaOH亚熔盐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炭块
李代旭
胡宪伟
陶文举
石忠宁
王兆文
高炳亮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