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基于活性氧-线粒体途径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邓婷婷 皮锦蝉 +3 位作者 彭小平 姚于飞 李义全 李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442,共9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致死病因,其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失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机制。线粒体是ROS产生的主要场所,也是ROS攻击的靶点。大量研究证实,茶多酚能够调控ROS生成和保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对...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致死病因,其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失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机制。线粒体是ROS产生的主要场所,也是ROS攻击的靶点。大量研究证实,茶多酚能够调控ROS生成和保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对心血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在介绍ROS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概括了ROS-线粒体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茶多酚对ROS的清除作用,并重点对近年来茶多酚通过ROS-线粒体途径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从ROS-线粒体视角阐明了茶多酚主要通过调控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蛋白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程度、维持细胞钙稳态、减轻线粒体DNA损伤以及调控线粒体凋亡的信号转导以改善心血管疾病,并进一步对茶多酚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ros) 线粒体 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 信号转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叶片活性氧水平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乐元 陈年来 +2 位作者 韩国君 李良 孙小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9-139,共11页
本研究以小冠花幼苗叶片为材料,用0.25,0.5,1和2mmol/L外源水杨酸(SA)对植株进行叶面喷施,通过盆栽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幼苗叶片在连续干旱下膜脂过氧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含量,研究外源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幼苗... 本研究以小冠花幼苗叶片为材料,用0.25,0.5,1和2mmol/L外源水杨酸(SA)对植株进行叶面喷施,通过盆栽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幼苗叶片在连续干旱下膜脂过氧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含量,研究外源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幼苗活性氧水平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0.5~2.0 mmol/L的水杨酸显著降低了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_2^-·)的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升了抗氧化指数,但对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干旱胁迫第11天,1 mmol/L SA处理的小冠花叶片O_2^-·产生速率、MDA含量、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干旱处理79.78%,34.42%,36.96%(P<0.05);CAT酶活性显著高于干旱处理2.45倍(P<0.05);到干旱胁迫第16天,SOD、POD酶活性比干旱处理提高了3.85和3.63倍。表明外源水杨酸能够降低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叶片的活性氧水平,提高小冠花叶片抗氧化能力,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提高了小冠花的抗旱性,尤其以1mmol/L水杨酸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小冠花 干旱胁迫 活性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活性氧假交替单胞菌GCY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3
作者 岳昊 吴硕 +2 位作者 王竞 李泽龙 顾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生物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环境ROS的重要来源,在生物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产ROS微生物的生物学信息尚不完善,影响微生物ROS产生的因素也未知.为此从近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胞外ROS的假... 生物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环境ROS的重要来源,在生物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产ROS微生物的生物学信息尚不完善,影响微生物ROS产生的因素也未知.为此从近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胞外ROS的假交替单胞菌GCY(Pseudoalteromonas sp.GCY),利用全基因组测序表征了其潜在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菌株GCY基因组大小为5.47 Mb,GC含量为43.39%,与胞外ROS产生相关的基因包括lodA、lodB和nqrA-F等.此外,氨基酸和Na+被证实影响胞外ROS的产生.进一步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推测具备产胞外ROS能力的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综上,提供了产胞外ROS微生物全基因组分析报告,在分子水平上加深了对生物源ROS产生的理解,为开发利用各种环境中生物源ROS及认知生物源ROS的环境意义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ros) 微生物 全基因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ROS和GSH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董亚芬 申风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活性氧簇(ROS)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3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8只。模型组给予皮下注射40%CCl4油剂,对照组给予相...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活性氧簇(ROS)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3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8只。模型组给予皮下注射40%CCl4油剂,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油剂皮下注射,注射CCl4后的第2,4,6,8周各杀死模型组大鼠6只,对照组在8周时杀死6只大鼠,留取血清及肝组织待测。收集正常健康对照组及乙肝肝硬化组血清标本各20例,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ROS及GSH的浓度。结果模型组2,4,6,8周大鼠的ROS水平均较对照组大鼠升高(P <0. 05);模型组2,4,6,8周大鼠的G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肝硬化患者血清ROS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 <0. 05),而血清GSH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ROS、GSH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活性氧簇(ros) 还原性谷胱甘肽(G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珏 陈立新 +1 位作者 张沛峰 胡涛 《北方药学》 2016年第4期120-120,195,共2页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胃癌、胃溃疡患者各50例,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组织中活性氧(ROS)、超氧...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胃癌、胃溃疡患者各50例,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组织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检测,胃癌组患者血清中活性氧(ROS)水平明显高于胃溃疡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活性明显低于胃溃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均有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的参与,但胃溃疡的发病过程未见三种物质水平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细胞 活性氧(ros)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成熟衰老中的活性氧代谢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刚 李里特 丹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25-230,共6页
活性氧在果蔬的成熟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爆发会直接引起衰老,甚至死亡。本文从活性氧的性质、产生、防御系统以及与乙烯的作用等方面对活性氧代谢与果蔬成熟衰老的关系做了介绍。
关键词 活性氧(ros) 果蔬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La^(3+),Gd^(3+),Yb^(3+))对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会雪 杨晓达 王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9-1002,共4页
研究了稀土离子对分离的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的影响.采用荧光光度法跟踪线粒体内H2O2生成的动力学,发现三种稀土离子(La3+,Gd3+,Yb3+)均能降低线粒体H2O2的生成;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进一步证明稀土对超氧阴离子(.O2-)存在清除作... 研究了稀土离子对分离的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的影响.采用荧光光度法跟踪线粒体内H2O2生成的动力学,发现三种稀土离子(La3+,Gd3+,Yb3+)均能降低线粒体H2O2的生成;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进一步证明稀土对超氧阴离子(.O2-)存在清除作用,而对H2O2无清除作用;测定了稀土对线粒体ROS代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稀土离子对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基本没有影响,而Gd3+和Yb3+稀土离子能明显抑制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线粒体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内毒素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Toll样受体4/NADPH氧化酶/活性氧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翟海杰 孟哲 +3 位作者 陶海龙 白中乐 闫超 李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3-548,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 VSMCs 分为5组:对照组、LPS 组、LPS+姜黄素5μmol/L 组、LPS+姜黄素10μmol/L 组、LPS+姜黄素30μmol/L 组和姜黄素30μmol/L 组。MTT 法测定不同浓度姜黄素对 VSMCs 细胞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 法及 Wester-blot 检测各组细胞 TLR4、p22phox 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 ROS 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在0~80μmol/L 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姜黄素(5、10、30μmol/L)可以有效地抑制 LPS 诱导的 TNF-α和 IL-1过分泌和 TLR4、p22phox、ROS 的高表达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地抑制 LPS 诱导的 VSMCs 炎症因子分泌、TLR4表达及其下游 NADPH 氧化酶、ROS 的生成,姜黄素对 LPS 诱导的 VSMCs 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部分依赖于 TLR4介导的 NADPH 氧化酶/ROS 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TOLL样受体-4 活性氧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炎症因子 NADPH氧化酶/ro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与高血压肾损害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邹斌 吴延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活性氧 高血压 肾损害 ros 氧化代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后成熟过程中活性氧介导的氧化应激对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岳建伟 师希雄 +2 位作者 孙金龙 余群力 朱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宰后成熟是提高肉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改善肉品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ROS介导的氧化应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通过综述ROS介导的细胞死亡方式(凋亡、自噬与坏死... 宰后成熟是提高肉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改善肉品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ROS介导的氧化应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通过综述ROS介导的细胞死亡方式(凋亡、自噬与坏死)可能与肉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ROS对肉色泽、风味、嫩度的影响,来阐述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可能在宰后成熟过程中对肉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细胞坏死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研究细胞实时释放ROS 被引量:3
11
作者 樊孝银 鲁理平 康天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9-384,共6页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技术考察了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PMA)刺激肺癌细胞(A549)活性氧物种(ROS)的实时变化。以过氧化氢(H_2O_2)为目标检测物,获得了细胞氧化应激的电化学响应图像。以氯化六氨基合钌(Ru(NH_3)_6Cl_3)为体...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技术考察了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PMA)刺激肺癌细胞(A549)活性氧物种(ROS)的实时变化。以过氧化氢(H_2O_2)为目标检测物,获得了细胞氧化应激的电化学响应图像。以氯化六氨基合钌(Ru(NH_3)_6Cl_3)为体系介质,利用电流负反馈技术获得细胞形貌的清晰图像,同时优化获得探针与基底之间的最佳检测距离。将探针电位设定为过氧化氢的还原电位(-0.65 V)时,通过电流成像图可观察到ROS实时释放,实现了A549细胞被PMA即时刺激时ROS释放的实时检测。扩大扫描区域,获得了不同个体细胞ROS释放的SECM图像,实现了SECM对ROS信号的实时捕捉及再现性。结果显示:PMA可破坏细胞含氧物种的动态平衡,诱发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响应。将探针放置在细胞ROS释放位点,检测其电流随时间变化,可观察到电流随时间呈现波动状态,推测ROS的胞外释放是一个动态的脉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 活性氧物种(ros) H2O2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贮藏特性及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康棣 赵玉琪 +3 位作者 姚改芳 周志林 唐君 张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文章以多个具有不同贮藏特性的甘薯品种徐55-2、徐32、Z15-1、美99573、商薯9号、Sinjami、徐薯23、徐22-5、Z11-1、烟25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块根贮藏特性的差异,并测定了甘薯叶片中抗氧化相关酶、脂氧合酶(LOX)、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 文章以多个具有不同贮藏特性的甘薯品种徐55-2、徐32、Z15-1、美99573、商薯9号、Sinjami、徐薯23、徐22-5、Z11-1、烟25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块根贮藏特性的差异,并测定了甘薯叶片中抗氧化相关酶、脂氧合酶(LOX)、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等指标,解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徐55-2、徐32、Z15-1为耐贮藏品种;美99573、商薯9号、Sinjami为较耐贮藏品种;徐22-5、Z11-1、烟25为较不耐贮藏品种;徐薯23为极不耐贮藏品种。与不耐贮藏品种相比,耐贮藏品种和较耐贮藏品种叶片中的ROS及MDA的量较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较高,LOX的活性较低;不耐贮藏品种和极不耐贮藏品种的ROS及MDA的量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低,且维持较高的LOX活性。经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发现10个甘薯品种的贮藏特性与抗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LOX活性、ROS及MDA的量呈显著负相关。文中结果为甘薯耐贮藏品种的鉴定与筛选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贮藏特性 抗氧化酶 活性氧(ros)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Fi对成骨细胞ROS的影响
13
作者 王梦溪 杨国辉 +1 位作者 李钰 吴群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491,共7页
通过对近距离(3 cm)暴露于2.45 GHz Wi-Fi射频辐射的MC3TC-E1细胞的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和温度变化进行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仿真,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探... 通过对近距离(3 cm)暴露于2.45 GHz Wi-Fi射频辐射的MC3TC-E1细胞的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和温度变化进行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仿真,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探索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对2.45 GHz射频辐射能量的吸收和升温效应,及其非热效应对RO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输出功率为500 mW 2.45 GHz Wi-Fi辐射90 min可使细胞平均温度升高0.5℃,升温最高点小于1℃;细胞培养皿总平均SAR值为0.835 6 W/kg,最大值为1.259 4 W/kg,最小值为0.553 7 W/kg;90 min 2.45 GHz Wi-Fi射频能量的非热效应可引起成骨细胞ROS的升高,ROS和SAR值正相关,Wi-Fi长时间辐射会影响骨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 时域有限差分(FDTD) 比吸收率(SAR) 细胞活性氧(ros) 成骨细胞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还原酶合成的NO通过诱导酸敏感水稻根尖ROS积累引起酸毒
14
作者 孙黎明 马建锋 沈仁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11,共11页
酸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但酸毒通常与金属离子毒性共存,难以在土壤中直接研究,目前关于水稻酸毒机制的报道较少。选用前期筛选的酸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Kasalath(酸耐性)和Jinguoyin(酸敏感),研究水稻的酸敏感... 酸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但酸毒通常与金属离子毒性共存,难以在土壤中直接研究,目前关于水稻酸毒机制的报道较少。选用前期筛选的酸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Kasalath(酸耐性)和Jinguoyin(酸敏感),研究水稻的酸敏感性与活性氧(ROS)积累及氧化还原代谢相关酶的关系,并试图探讨酸毒害中一氧化氮(NO)信号与活性氧信号的调控关系。结果显示,低pH引起酸敏感水稻品种Jinguoyin中根尖NO和ROS的富集,但酸耐性水稻品种Kasalath中无显著变化。NO清除剂2-(4-羧基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基-3-氧化物钾盐(cPTIO)可清除Jinguoyin根尖富集的NO和ROS。硝酸还原酶反馈抑制剂谷氨酰胺(Gln)可明显降低Jinguoyin在低pH下的根尖NO信号,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ME)对根尖NO信号无影响。低pH显著提高了Jinguoyin中硝酸还原酶基因NIA1、NIA2和NIA3的表达,同时也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可见,低pH下Jinguoyin受到的酸毒与NO介导的ROS富集有关,酸毒下产生的NO信号主要由硝酸还原酶合成,其硝酸还原酶基因NIA1和NIA2的表达调控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耐性 水稻 硝酸还原酶基因 一氧化氮(NO)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大鼠ROS、GSH浓度及Nrf2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杨姗姗 申风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大鼠活性氧簇(ROS)、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影响,探究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8只、治疗组8只。模型组及治疗组均...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大鼠活性氧簇(ROS)、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影响,探究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8只、治疗组8只。模型组及治疗组均给予皮下注射40%CCl 4油剂,对照组予以相同剂量的油剂皮下注射,2次/周;治疗组从实验开始给予贝那普利灌胃,直至实验结束,余两组均予以同剂量生理盐水。比色法测定血清GSH及ROS的浓度,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Nrf2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OS的浓度及Nrf2 mRNA的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的浓度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予贝那普利治疗后,治疗组ROS的浓度降低(P<0.05),Nrf2 mRNA的表达量升高(P<0.05),GSH的浓度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能通过降低血清ROS的浓度、增加Nrf2的表达,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以保护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贝那普利 还原性谷胱甘肽(GSH) 活性氧簇(ros)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细胞模型研究蜂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正双 董捷 +2 位作者 张红城 赵亮亮 高文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90-193,共4页
为了研究蜂胶醇提物在细胞内的抗氧化活性(CAA),本实验将2′,7′-二氯荧光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装载到人肝癌HepG2细胞内,然后被进入到细胞内的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BAP)产生的活性氧氧化成有荧光的二氯荧光(DCF);以荧... 为了研究蜂胶醇提物在细胞内的抗氧化活性(CAA),本实验将2′,7′-二氯荧光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装载到人肝癌HepG2细胞内,然后被进入到细胞内的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BAP)产生的活性氧氧化成有荧光的二氯荧光(DCF);以荧光值为指标,使用多功能酶标仪和荧光倒置显微镜分析蜂胶醇提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果表明:蜂胶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当CAA值达到50时,蜂胶醇提物质量浓度仅0.14mg/mL;当蜂胶醇提物质量浓度为0.5mg/mL时,细胞内的活性氧显著减少,有绿色荧光的细胞数几乎减少一半,清除率接近50%。蜂胶醇提物具有非常好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HEPG2细胞 活性氧(ros) 细胞内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ROCK途径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文 胡克 +1 位作者 余晓曼 兰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5期28-32,共5页
Rho A/Rho激酶(Rho A/ROCK)途径在许多病理状态中起重要作用。Rho A蛋白参与了血管平滑肌张力的调节并激活许多下游激酶。ROCK是Rho A的下游激酶之一,ROCK在局部血流和血压中发挥各种重要功能。ROCK激活可维持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活性导... Rho A/Rho激酶(Rho A/ROCK)途径在许多病理状态中起重要作用。Rho A蛋白参与了血管平滑肌张力的调节并激活许多下游激酶。ROCK是Rho A的下游激酶之一,ROCK在局部血流和血压中发挥各种重要功能。ROCK激活可维持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活性导致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和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这一作用独立于游离胞质钙的水平。本文对Rho A/ROCK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更好地理解这一通路在高血压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ro激酶 高血压 活性氧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荜茇体外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弘 张慧文 +5 位作者 张莎莎 宋晓玲 梁越 李俊利 孙丽君 白云霞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6期494-499,共6页
目的研究荜茇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明确荜茇抗氧化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荜茇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图谱,并采用HPLC-Q-Orbitrap HRMS对共有峰进行识别分析;对INS-1胰岛β细胞进行高糖损伤,建立... 目的研究荜茇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明确荜茇抗氧化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荜茇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图谱,并采用HPLC-Q-Orbitrap HRMS对共有峰进行识别分析;对INS-1胰岛β细胞进行高糖损伤,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荜茇不同部位干预,并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筛选荜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部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荜茇各极性部位HPLC特征峰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寻找对抗氧化作用贡献较大的成分。结果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1.70 g,乙酸乙酯部位5.18 g,正丁醇部位51.21 g,水提部位3.16 g,得到胡椒碱单晶;细胞内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较好,HPLC图谱表明荜茇共有18个特征峰,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荜茇图谱中峰1(荜茇宁,piperlonguminine),峰7(荜茇环碱,pipernonaline),峰5(pipercallosine),峰6(荜茇壬三烯哌啶,dehydropipernonaline),峰4(墙草碱,pellitorin),峰3(胡椒碱,piperine),峰8(假荜茇酰胺B,retrofractamide B),峰12(brachystamide B),峰11[(2E,4E,13E)-14-(benzo[d][1,3]dioxol-6-yl)-Nisobutyltetradeca-2,4,13-trienamide]和峰10(几内亚胡椒碱,guineensine)与体内抗氧化活性密切。结论本文采用方法科学严谨,能较为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荜茇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为荜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谱效关系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诱导的犊牛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效果
19
作者 唐颖 王子铭 +3 位作者 王皓 陈艳茹 РОТАРЬЛюбовьНиколаевна 郑鹏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18-23,F0003,共7页
雄性家畜睾丸中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为了建立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为研究睾丸的氧化应激机制奠定基础,试验使用50,100,3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处理犊牛睾丸支持细胞,建立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以未处... 雄性家畜睾丸中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为了建立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为研究睾丸的氧化应激机制奠定基础,试验使用50,100,3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处理犊牛睾丸支持细胞,建立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以未处理细胞作对照,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筛选最佳H_(2)O_(2)处理浓度,然后检测最佳H_(2)O_(2)处理浓度下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脱氢酶1(NQO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3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50,1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高于50,1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说明300μmol/L H_(2)O_(2)处理浓度为最佳浓度。与对照相比,3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中ROS含量显著增加(P<0.05),GSH、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Nrf2、Keap1、HO-1和NQO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300μmol/LH_(2)O_(2)能够诱导犊牛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睾丸 支持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ros) 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人软骨细胞的增殖效应和抗炎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敏颖 戴川景 +3 位作者 卢学敏 王毅刚 关磊 程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究银耳多糖对骨关节炎细胞模型人软骨细胞T/C-28a2的增殖效应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和结...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究银耳多糖对骨关节炎细胞模型人软骨细胞T/C-28a2的增殖效应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和结晶紫染色实验检测银耳多糖对T/C-28a2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T/C-28a2细胞建立骨炎症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后相关骨保护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ROS活性氧释放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和抗炎症反应。结果:银耳多糖能够促进人软骨细胞T/C-28a2的增殖活力,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使用LPS刺激软骨细胞模拟骨炎症的环境,药物处理后发现银耳多糖和硫酸软骨素处理能减少IL-6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发生;进一步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银耳多糖刺激后,相关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上调,而促凋亡相关蛋白Bax、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MAPK)和核内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表达下调。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实验结果显示,银耳多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够抑制细胞内ROS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结论:银耳多糖具有抑制骨关节炎的效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软骨组织,抵抗细胞凋亡。本研究初步探讨了银耳多糖的抗炎作用及机制,为开发银耳多糖作为抗炎药物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骨关节炎(OA) 脂多糖(LPS) 活性氧(ros) 骨保护因子(OPG)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