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酸钠溶液添加活性晶种分解过程颗粒的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普洪 齐天贵 +4 位作者 周秋生 吴心平 彭志宏 刘桂华 李小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2-1181,共10页
以碳酸氢钠诱导铝酸钠溶液分解制备活性晶种,研究了添加极少量该活性晶种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的颗粒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分解过程的进行,产品粒度先增大而后减小,其拐点对应于铝酸钠溶液过饱和度变化速率由快变慢的转折点。种分初... 以碳酸氢钠诱导铝酸钠溶液分解制备活性晶种,研究了添加极少量该活性晶种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的颗粒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分解过程的进行,产品粒度先增大而后减小,其拐点对应于铝酸钠溶液过饱和度变化速率由快变慢的转折点。种分初期,产品中拜耳石含量高,并存在数量较多的附聚体,拜耳石为粘结相。种分后期,拜耳石被较高苛性比的铝酸钠溶液溶解,导致附聚体解体而使产品细化。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铝酸钠溶液添加活性晶种分解过程的粒度控制技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分解 活性晶种 颗粒尺寸 附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微粉生产过程中晶种分解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文康 原仲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7-48,共2页
晶种分解是种分法生产氢氧化铝微粉的工序,介绍了控制铝酸钠精制液的分解温度、分解时间、搅拌强度等条件并添加特制的高活性晶种做晶种生产优质氢氧化铝微粉的生产过程,并通过对几个月的生产跟踪分析研究,得出氢氧化铝微粉的晶种分解... 晶种分解是种分法生产氢氧化铝微粉的工序,介绍了控制铝酸钠精制液的分解温度、分解时间、搅拌强度等条件并添加特制的高活性晶种做晶种生产优质氢氧化铝微粉的生产过程,并通过对几个月的生产跟踪分析研究,得出氢氧化铝微粉的晶种分解主要与晶种的质量和数量、分解温度、分解时间及搅拌强度等因素有关,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氢氧化铝微粉的生产工艺起到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微粉 分解 控制因素 氧化铝微粉 生产过程 产氢 分解温度 分解时间 搅拌强度 活性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超细氧化铝的制备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海红 赵志英 +2 位作者 焦淑红 杨金妮 张文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3年第3期42-43,共2页
介绍一种利用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中间物料———铝酸钠溶液 ,生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的方法 ,即利用钡盐净化铝酸钠溶液 ,得到A/S >10 0 0 0的精制溶液 ,再进行种分分解 ,得到超细Al(OH) 3 ,经过酸洗 ,最终得到纯度达 99 99% ,粒度 90 %小... 介绍一种利用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中间物料———铝酸钠溶液 ,生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的方法 ,即利用钡盐净化铝酸钠溶液 ,得到A/S >10 0 0 0的精制溶液 ,再进行种分分解 ,得到超细Al(OH) 3 ,经过酸洗 ,最终得到纯度达 99 99% ,粒度 90 %小于 2 μm高纯超细氧化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盐 净化 活性晶种 酸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氧化铝微粉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红菊 赵清法 唐海红 《有色冶炼》 2002年第6期63-63,196,共2页
本文根据钡盐高度净化铝酸钠溶液的原理 ,利用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中间物料铝酸钠溶液 ,生产高纯氧化铝微粉 ,即用钡盐净化铝酸钠溶液 ,得到A S10 0 0 0以上精制溶液 ,再进行种分分解 ,得到高纯Al(OH) 3经过酸洗 ,最终得到纯度达 99.99% ,... 本文根据钡盐高度净化铝酸钠溶液的原理 ,利用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中间物料铝酸钠溶液 ,生产高纯氧化铝微粉 ,即用钡盐净化铝酸钠溶液 ,得到A S10 0 0 0以上精制溶液 ,再进行种分分解 ,得到高纯Al(OH) 3经过酸洗 ,最终得到纯度达 99.99% ,粒度 90 %小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氧化铝微粉 钡盐 净化 活性晶种 酸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nsifying gibbsite precipitation from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by adding a mixed seed
5
作者 LI Xiao-bin YE Pu-hong +4 位作者 ZHOU Qiu-sheng LIU Jing-hui PENG Zhi-hong LIU Gui-hua QI Tian-g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12-322,共11页
Gibbsite precipitation from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was intensified by adding mixed industrial and self-prepared active seeds,and its mechanism was researched preliminarily.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seed/alumina... Gibbsite precipitation from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was intensified by adding mixed industrial and self-prepared active seeds,and its mechanism was researched preliminarily.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seed/aluminate solution were determined for separate industrial and active seed.Contact angles of seed/aluminate solution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seeds were respectively measured by sessile drop and BET method,and the morphology and particle size of precipitates were recorded by SEM and laser diffra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the industrial seed,the active seed has a better wettability,lower interfacial tension,and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being conducive to enhancing gibbsite precipitation from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EM analysis of the precipitates indicates that the embedment and accumulation/agglomeration of extremely fine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coarse industrial see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ntent of fine particles in the precipitation product.With extra 3.1–4.6 g/L active seed,the gibbsite precipitation ratio was increased by 3.23%–3.92%.Moreover,the mass percentage of particles<45μm in precipitation product has even a slight decrease compared with that for the traditional precipitation product or of the industrial seed itself.The result presented is favorable to developing an intensified gibbsite precipitation process for commercial alumina manuf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BBSITE seeded precipitatio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active seed INTEN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