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军德
廉添添
+1 位作者
杨涛
董彩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1-765,共5页
为研究不同的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烘干干燥和冷冻干燥方法,选取4株不同栽培性状的菌株(菌株30,40,156和159),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有利于保护蛹虫草子实...
为研究不同的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烘干干燥和冷冻干燥方法,选取4株不同栽培性状的菌株(菌株30,40,156和159),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有利于保护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其多糖含量(菌株30:2.83%,菌株40:5.76%,菌株156:4.63%,菌株159:2.98%)显著高于烘干干燥处理(菌株30:1.52%,菌株40:4.80%,菌株156:2.85%,菌株159:1.90%)。除类胡萝卜素含量低的白化菌株外,冷冻干燥条件下子实体类胡萝卜素含量(菌株30:5013.75μg·g-1,菌株40:2478.75μg·g-1,菌株156:3809.25μg·g-1)显著高于烘干干燥(菌株30:3847.50μg·g-1,菌株40:2122.50μg·g-1,菌株156:3098.25μg·g-1)。两种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腺苷和甘露醇含量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两种干燥方法对虫草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性的影响则存在菌株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活性成分含量
烘干干燥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种源木姜叶柯活性成分差异与气候土壤因子的耦合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王依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41,共8页
【目的】揭示木姜叶柯叶片活性成分的变异规律及环境因子对其叶片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和二氢查耳酮类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分光光度法,比较了6个省区9个种源木姜叶柯当年生和往年生叶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运用相关分析的...
【目的】揭示木姜叶柯叶片活性成分的变异规律及环境因子对其叶片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和二氢查耳酮类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分光光度法,比较了6个省区9个种源木姜叶柯当年生和往年生叶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地理气候及土壤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木姜叶柯叶片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当年生叶片中根皮苷和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含量最高的为江西安福种源(3.53%和1.25%)、三叶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重庆梁平种源(19.91%和7.41%)、根皮素含量最高的为湖北长阳种源(4.03),往年生叶片中根皮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重庆酉阳种源(20.71%和9.68%),三叶苷和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含量最高的是重庆梁平种源(0.58%和0.023%),根皮素含量最高的是湖北长阳种源(0.057%)。当年生叶片中三叶苷、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根皮素含量,往年生叶片中根皮素与纬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0.762、-0.779、-0.884;各种源地的年均温和极端最低温度与当年生叶片三叶苷、根皮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和0.675;当年生和往年生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与土壤pH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和-0.706,往年生叶片中根皮苷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和速效氮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749和0.729,三叶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和0.744。【结论】木姜叶柯叶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叶片有效成分受纬度、年均温、极端最低气温、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含氮量等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叶柯
活性成分含量
种源差异
气候土壤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个卷丹居群鳞茎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
10
3
作者
雷卢恒
张延龙
+2 位作者
牛立新
李林昊
张晓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2-129,共8页
目的:分析研究15个卷丹居群鳞茎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测定5类活性成分含量(总多酚、类黄酮、总黄烷醇、总皂苷、总生物碱)和4种抗氧化能力(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分析居群间差...
目的:分析研究15个卷丹居群鳞茎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测定5类活性成分含量(总多酚、类黄酮、总黄烷醇、总皂苷、总生物碱)和4种抗氧化能力(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分析居群间差异,结合生态因子探究差异来源。结果:各卷丹居群间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5类活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居群分别比各居群各活性成分平均水平高32%(总多酚)、29%(类黄酮)、22%(总黄烷醇)、34%(总皂苷)、36%(总生物碱);各卷丹居群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西藏拉萨居群,其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比居群平均水平高70%、25%、17%、29%;各卷丹居群总抗氧化能力平均值为11?757.23?mg/kg,是兰州百合总抗氧化能力的1.62倍。结论:卷丹鳞茎适合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研究利用。而产地生态因子对卷丹鳞茎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影响巨大,在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中应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居群
活性成分含量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树莓主要活性成分
4
作者
清浅(摘录)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0期64-64,共1页
据《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9月20日网络首发《树莓不同品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作者王丽敏等)报道,为探讨药食同源树种树莓的主要活性成分,以贵州省当地5个主栽树莓品种“红莓”“黄莓”“黑莓”、本地品种1号、本地品种2号...
据《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9月20日网络首发《树莓不同品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作者王丽敏等)报道,为探讨药食同源树种树莓的主要活性成分,以贵州省当地5个主栽树莓品种“红莓”“黄莓”“黑莓”、本地品种1号、本地品种2号等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活性成分含量
药食同源
红莓
黑莓
本地品种
王丽敏
主要
活性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CO_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3
5
作者
曹兵
宋培建
+2 位作者
康建宏
侯晶东
宋丽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3-198,共6页
以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特别是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生理影响及植物的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张晶晶...
以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特别是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生理影响及植物的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张晶晶等,2006;邓可洪等,2006;贾夏等,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CO_2浓度升高
生长
活性成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草提取物的生物功能评价及相关质量标志物预测
被引量:
8
6
作者
杨悦
刘鸣畅
+1 位作者
杨艳歌
吴亚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甘草提取物的护肤相关生物功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可用于表征甘草提取物护肤活性优劣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s),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以及甘草酸、甘草苷、光甘草定、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次酸...
为研究不同品种甘草提取物的护肤相关生物功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可用于表征甘草提取物护肤活性优劣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s),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以及甘草酸、甘草苷、光甘草定、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次酸和异甘草素7种主要活性单体的含量,并在细胞水平对商品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提取物的保湿及美白功效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甘草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护肤相关生物功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保湿活性方面,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具有显著优势,而美白活性方面,光果甘草具有显著优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多糖、甘草素和甘草次酸含量与保湿活性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光甘草定、总黄酮和异甘草苷含量与美白活性具有较强正相关性。综上所述,不同品种甘草提取物的护肤功效不尽相同,需针对不同功效需求进行区分使用。另外,筛选出总多糖、甘草素和甘草次酸可作为甘草保湿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筛选出光甘草定、总黄酮和异甘草苷可作为甘草美白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活性成分含量
保湿
美白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钟可
杨婷婷
+2 位作者
罗在柒
郭茜
陈怡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80-182,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方法]通过对外观性状、多糖含量、石斛碱含量、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比较大棚栽培、附石栽培、附树栽培、盆栽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结果...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方法]通过对外观性状、多糖含量、石斛碱含量、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比较大棚栽培、附石栽培、附树栽培、盆栽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结果]外观性状数理统计结果表明,大棚栽培茎长最长,为(33.68±7.54)cm,附石栽培茎长最短,为(27.32±5.02)cm;附石栽培茎直径较粗壮,长边直径为(11.10±1.10)mm、短边直径为(8.19±0.84)mm,大棚栽培茎直径较细小,长边直径为(9.88±1.11)mm、短边直径为(6.27±0.75)mm。多糖含量以盆栽最高,为(17.76±0.95)%,石斛碱含量以附石栽培最高,为(0.73±0.01)%;浸出物含量为17.84%~21.48%。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水分含量为3.03%~3.92%,总灰分含量为2.19%~2.92%;以上5个质量控制指标主成分综合评分,附石栽培评分最高。[结论]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活性成分含量、常规检查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对金钗石斛的质量要求,外观性状分析与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附石栽培金钗石斛品质最佳,与传统经验鉴别关于金钗石斛品质的记载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栽培方式
外观性状
活性成分含量
常规检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军德
廉添添
杨涛
董彩虹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1-76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014)
文摘
为研究不同的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烘干干燥和冷冻干燥方法,选取4株不同栽培性状的菌株(菌株30,40,156和159),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有利于保护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其多糖含量(菌株30:2.83%,菌株40:5.76%,菌株156:4.63%,菌株159:2.98%)显著高于烘干干燥处理(菌株30:1.52%,菌株40:4.80%,菌株156:2.85%,菌株159:1.90%)。除类胡萝卜素含量低的白化菌株外,冷冻干燥条件下子实体类胡萝卜素含量(菌株30:5013.75μg·g-1,菌株40:2478.75μg·g-1,菌株156:3809.25μg·g-1)显著高于烘干干燥(菌株30:3847.50μg·g-1,菌株40:2122.50μg·g-1,菌株156:3098.25μg·g-1)。两种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腺苷和甘露醇含量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两种干燥方法对虫草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性的影响则存在菌株差异。
关键词
蛹虫草
活性成分含量
烘干干燥
冷冻干燥
Keywords
Cordyceps militaris
bioactive compound content
hot air-drying
freeze-drying
分类号
Q949.327.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源木姜叶柯活性成分差异与气候土壤因子的耦合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王依清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湖南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41,共8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民族珍贵药材木姜叶柯优质资源收集及评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项目“木姜叶柯遗传资源遗传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文摘
【目的】揭示木姜叶柯叶片活性成分的变异规律及环境因子对其叶片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和二氢查耳酮类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分光光度法,比较了6个省区9个种源木姜叶柯当年生和往年生叶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地理气候及土壤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木姜叶柯叶片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当年生叶片中根皮苷和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含量最高的为江西安福种源(3.53%和1.25%)、三叶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重庆梁平种源(19.91%和7.41%)、根皮素含量最高的为湖北长阳种源(4.03),往年生叶片中根皮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重庆酉阳种源(20.71%和9.68%),三叶苷和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含量最高的是重庆梁平种源(0.58%和0.023%),根皮素含量最高的是湖北长阳种源(0.057%)。当年生叶片中三叶苷、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根皮素含量,往年生叶片中根皮素与纬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0.762、-0.779、-0.884;各种源地的年均温和极端最低温度与当年生叶片三叶苷、根皮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和0.675;当年生和往年生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与土壤pH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和-0.706,往年生叶片中根皮苷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和速效氮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749和0.729,三叶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和0.744。【结论】木姜叶柯叶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叶片有效成分受纬度、年均温、极端最低气温、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含氮量等因子的影响。
关键词
木姜叶柯
活性成分含量
种源差异
气候土壤因子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active component content
provenance differences
meteorologic and soil factor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759.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个卷丹居群鳞茎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
10
3
作者
雷卢恒
张延龙
牛立新
李林昊
张晓骁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2-129,共8页
基金
陕西省林业厅项目(陕林计字[2011]70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5021110)
文摘
目的:分析研究15个卷丹居群鳞茎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测定5类活性成分含量(总多酚、类黄酮、总黄烷醇、总皂苷、总生物碱)和4种抗氧化能力(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分析居群间差异,结合生态因子探究差异来源。结果:各卷丹居群间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5类活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居群分别比各居群各活性成分平均水平高32%(总多酚)、29%(类黄酮)、22%(总黄烷醇)、34%(总皂苷)、36%(总生物碱);各卷丹居群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西藏拉萨居群,其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比居群平均水平高70%、25%、17%、29%;各卷丹居群总抗氧化能力平均值为11?757.23?mg/kg,是兰州百合总抗氧化能力的1.62倍。结论:卷丹鳞茎适合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研究利用。而产地生态因子对卷丹鳞茎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影响巨大,在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中应加以考虑。
关键词
卷丹
居群
活性成分含量
抗氧化能力
Keywords
Lilium lancifolium
populations
active components
antioxidant ability
分类号
S682.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树莓主要活性成分
4
作者
清浅(摘录)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0期64-64,共1页
文摘
据《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9月20日网络首发《树莓不同品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作者王丽敏等)报道,为探讨药食同源树种树莓的主要活性成分,以贵州省当地5个主栽树莓品种“红莓”“黄莓”“黑莓”、本地品种1号、本地品种2号等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树莓
活性成分含量
药食同源
红莓
黑莓
本地品种
王丽敏
主要
活性
成分
分类号
S663.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CO_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3
5
作者
曹兵
宋培建
康建宏
侯晶东
宋丽华
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3-19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227)
文摘
以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特别是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生理影响及植物的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张晶晶等,2006;邓可洪等,2006;贾夏等,2005;
关键词
宁夏枸杞
CO_2浓度升高
生长
活性成分含量
Keywords
Lycium barbarum
elevated CO_2 concentration
growth
content of active component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草提取物的生物功能评价及相关质量标志物预测
被引量:
8
6
作者
杨悦
刘鸣畅
杨艳歌
吴亚君
机构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0,共9页
基金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项目(2020JK046)。
文摘
为研究不同品种甘草提取物的护肤相关生物功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可用于表征甘草提取物护肤活性优劣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s),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以及甘草酸、甘草苷、光甘草定、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次酸和异甘草素7种主要活性单体的含量,并在细胞水平对商品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提取物的保湿及美白功效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甘草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护肤相关生物功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保湿活性方面,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具有显著优势,而美白活性方面,光果甘草具有显著优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多糖、甘草素和甘草次酸含量与保湿活性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光甘草定、总黄酮和异甘草苷含量与美白活性具有较强正相关性。综上所述,不同品种甘草提取物的护肤功效不尽相同,需针对不同功效需求进行区分使用。另外,筛选出总多糖、甘草素和甘草次酸可作为甘草保湿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筛选出光甘草定、总黄酮和异甘草苷可作为甘草美白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活性成分含量
保湿
美白
质量标志物
Keywords
licorice extracts
active ingredient contents
moisturizing efficacy
whitening efficacy
quality markers
分类号
S567.7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钟可
杨婷婷
罗在柒
郭茜
陈怡璇
机构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用动物(昆虫类)研究中心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80-182,共3页
基金
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贵中医〔ZQ2017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603231)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4〕2040号)。
文摘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方法]通过对外观性状、多糖含量、石斛碱含量、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比较大棚栽培、附石栽培、附树栽培、盆栽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结果]外观性状数理统计结果表明,大棚栽培茎长最长,为(33.68±7.54)cm,附石栽培茎长最短,为(27.32±5.02)cm;附石栽培茎直径较粗壮,长边直径为(11.10±1.10)mm、短边直径为(8.19±0.84)mm,大棚栽培茎直径较细小,长边直径为(9.88±1.11)mm、短边直径为(6.27±0.75)mm。多糖含量以盆栽最高,为(17.76±0.95)%,石斛碱含量以附石栽培最高,为(0.73±0.01)%;浸出物含量为17.84%~21.48%。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水分含量为3.03%~3.92%,总灰分含量为2.19%~2.92%;以上5个质量控制指标主成分综合评分,附石栽培评分最高。[结论]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活性成分含量、常规检查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对金钗石斛的质量要求,外观性状分析与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附石栽培金钗石斛品质最佳,与传统经验鉴别关于金钗石斛品质的记载相一致。
关键词
金钗石斛
栽培方式
外观性状
活性成分含量
常规检查
品质
Keywords
Dendrobium nobile
Cultivation method
Appearance traits
Active ingredient content
Routine inspection
Quality
分类号
S567.2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孙军德
廉添添
杨涛
董彩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种源木姜叶柯活性成分差异与气候土壤因子的耦合研究
杨旭
杨志玲
王依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5个卷丹居群鳞茎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
雷卢恒
张延龙
牛立新
李林昊
张晓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树莓主要活性成分
清浅(摘录)
《中国果业信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气CO_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生长的影响
曹兵
宋培建
康建宏
侯晶东
宋丽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甘草提取物的生物功能评价及相关质量标志物预测
杨悦
刘鸣畅
杨艳歌
吴亚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研究
钟可
杨婷婷
罗在柒
郭茜
陈怡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