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工形式灵活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郭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2,共10页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截面数据,通过构建企业层面的二值因变量计量模型,探讨用工形式灵活性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使员工的流动性加快,企业难以积累和建立模仿创新所需...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截面数据,通过构建企业层面的二值因变量计量模型,探讨用工形式灵活性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使员工的流动性加快,企业难以积累和建立模仿创新所需的隐形知识和联系纽带,进而抑制企业的模仿创新活动。但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使具有新知识体系的人才、新技术等前沿性创新资源高效流动,有利于企业快速整合新的创新资源进行自主创新;相较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抑制作用(促进作用)更大;相比于新企业,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对成立时间较早的企业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抑制作用(促进作用)更大(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工形式活性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委推荐
2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7-898,共2页
光敏色素(phytochrome)是一类植物光受体蛋白,通过与四吡咯发色团结合感知红光/远红光。一直以来的研究发现,光敏色素在植物体内存在两种构象形式:红光吸收型构象(Pr)以及远红光吸收型构象(Pfr)。光敏色素在黑暗条件下主要以Pr形式存在... 光敏色素(phytochrome)是一类植物光受体蛋白,通过与四吡咯发色团结合感知红光/远红光。一直以来的研究发现,光敏色素在植物体内存在两种构象形式:红光吸收型构象(Pr)以及远红光吸收型构象(Pfr)。光敏色素在黑暗条件下主要以Pr形式存在,红光照射后向Pfr形式转变,而远红光照射能使其构象逆转为Pr形式。Pfr构象的光敏色素作为活性形式能够进入细胞核并介导光信号转递过程,因此光敏色素不同构象的结构解析对于理解植物光照响应过程具备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型 光敏色素 结构解析 四吡咯 发色团 远红光 活性形式 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晓萍 尚秀国 《养猪》 2004年第6期4-6,共3页
共轭亚油酸是近年来动物营养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此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生产加工、活性形式、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等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动物营养 生理功能 制备 活性形式 动物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些研究近况——国际肾素学术会议简介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晓曦 谢选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91-292,共2页
1988年6月22日美国高血压学会在纽约召开国际肾素原-肾素专题讨论会。主要讨论肾素系统的组成、分子生物学及在不同组织中的效应等。现简要介绍如下。一、肾素原与肾素肾素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量约为42000,在肾素生物合成中,首先形成的... 1988年6月22日美国高血压学会在纽约召开国际肾素原-肾素专题讨论会。主要讨论肾素系统的组成、分子生物学及在不同组织中的效应等。现简要介绍如下。一、肾素原与肾素肾素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量约为42000,在肾素生物合成中,首先形成的是肾素前体原(Preprorenin)。产生肾素的基因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9个内含子约有12000个碱基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原 会议简介 血管紧张素原 美国高血压学会 核苷酸组成 活性肾素 内含子 盐皮质激素 生物合成 活性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新角色?
5
作者 鄢海波 温晓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805-805,共1页
【据《World J Gastroenterol》2015年2月报道】题:维生素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新角色?(作者Eliades M等)维生素D通过其作为第二类固醇类激素的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在矿物质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维生素D的研究... 【据《World J Gastroenterol》2015年2月报道】题:维生素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新角色?(作者Eliades M等)维生素D通过其作为第二类固醇类激素的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在矿物质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维生素D的研究是近年的热点,已扩展到免疫调节、细胞分化和增殖及炎症调节等许多方面。随着对维生素D功能的更多了解,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缺乏的微量营养素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和维生素D缺乏经常同时存在,并且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这两种情况可同时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类激素 流行病学证据 微量营养素 慢性肝病 活性形式 矿物质代谢 心血管疾病 细胞分化 免疫调节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