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活性弹丸更有效地应用于制式弹丸,提高动能弹丸的威力,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AUTODYN-3D对不同碰撞速度下活性弹丸侵彻多层靶进行了侵彻与爆炸联合毁伤效应研究。基于多组弹丸对20 mm RHA迎弹靶和后效铝靶数值模拟,揭示了碰...针对活性弹丸更有效地应用于制式弹丸,提高动能弹丸的威力,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AUTODYN-3D对不同碰撞速度下活性弹丸侵彻多层靶进行了侵彻与爆炸联合毁伤效应研究。基于多组弹丸对20 mm RHA迎弹靶和后效铝靶数值模拟,揭示了碰撞速度对毁伤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弹丸激活率与碰撞速度具有一定匹配关系,可建立活性弹丸结构预测模型;随着碰撞速度的提高,活性材料在侵彻迎弹钢靶时激活率逐渐增大,1#后效铝靶受侵彻与爆炸联合毁伤面积一直增大;当速度超过1400 m/s时,进入2#后效铝靶靶前反应的活性材料减少,对其侵彻与爆炸联合毁伤能力表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构建活性弹丸梯度引发形式,大幅提高活性弹丸战场毁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针对活性材料弹丸如何更有效应用于制式弹丸,提高动能弹丸的威力,进行了不同初始条件下活性材料弹丸与靶匹配的研究。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Autodyn-3D对弹靶作用行为进行了仿真计算。基于多组口径活性材料弹丸对5 mm、20 mm、35...针对活性材料弹丸如何更有效应用于制式弹丸,提高动能弹丸的威力,进行了不同初始条件下活性材料弹丸与靶匹配的研究。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Autodyn-3D对弹靶作用行为进行了仿真计算。基于多组口径活性材料弹丸对5 mm、20 mm、35 mm RHA靶进行侵彻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弹靶作用条件下,弹靶毁伤状态、弹丸芯体应力分布规律及轴向剩余速度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侵彻5 mm RHA靶时,弹丸剩余侵彻性能较好但内部应力值较低,不利于爆炸作用的发生;侵彻20 mm和35 mm RHA靶时,弹丸在小口径时侵彻能力表现不佳,但在较大弹丸口径时其轴向剩余速度及内部应力峰值显著升高且靶厚对内部应力峰值的影响将显著减小。基于多组数值对多组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构建了经验模型,获得了弹靶作用匹配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更科学使用活性材料弹丸对付战场目标,提高激活率与对目标毁伤效能具有促进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活性弹丸更有效地应用于制式弹丸,提高动能弹丸的威力,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AUTODYN-3D对不同碰撞速度下活性弹丸侵彻多层靶进行了侵彻与爆炸联合毁伤效应研究。基于多组弹丸对20 mm RHA迎弹靶和后效铝靶数值模拟,揭示了碰撞速度对毁伤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弹丸激活率与碰撞速度具有一定匹配关系,可建立活性弹丸结构预测模型;随着碰撞速度的提高,活性材料在侵彻迎弹钢靶时激活率逐渐增大,1#后效铝靶受侵彻与爆炸联合毁伤面积一直增大;当速度超过1400 m/s时,进入2#后效铝靶靶前反应的活性材料减少,对其侵彻与爆炸联合毁伤能力表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构建活性弹丸梯度引发形式,大幅提高活性弹丸战场毁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针对活性材料弹丸如何更有效应用于制式弹丸,提高动能弹丸的威力,进行了不同初始条件下活性材料弹丸与靶匹配的研究。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Autodyn-3D对弹靶作用行为进行了仿真计算。基于多组口径活性材料弹丸对5 mm、20 mm、35 mm RHA靶进行侵彻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弹靶作用条件下,弹靶毁伤状态、弹丸芯体应力分布规律及轴向剩余速度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侵彻5 mm RHA靶时,弹丸剩余侵彻性能较好但内部应力值较低,不利于爆炸作用的发生;侵彻20 mm和35 mm RHA靶时,弹丸在小口径时侵彻能力表现不佳,但在较大弹丸口径时其轴向剩余速度及内部应力峰值显著升高且靶厚对内部应力峰值的影响将显著减小。基于多组数值对多组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构建了经验模型,获得了弹靶作用匹配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更科学使用活性材料弹丸对付战场目标,提高激活率与对目标毁伤效能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