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氨燃料活塞轨迹燃烧优化控制
1
作者 李家齐 张宸 +1 位作者 肖进 黄震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主动控制器“虚拟曲轴”,在自由活塞发动机中实现了同一压缩比下的不同活塞轨迹运行特征(以参数Ω表征,为生成轨迹的椭圆的短轴与长轴之比),并从指示热效率、峰值压力位置、着火延迟和氮氧化物排放等特征的分析中,获... 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主动控制器“虚拟曲轴”,在自由活塞发动机中实现了同一压缩比下的不同活塞轨迹运行特征(以参数Ω表征,为生成轨迹的椭圆的短轴与长轴之比),并从指示热效率、峰值压力位置、着火延迟和氮氧化物排放等特征的分析中,获得了参数Ω表征的最优活塞轨迹.以此轨迹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初始条件,基于遗传算法,以指示热效率为优化目标,对活塞轨迹进行了全局寻优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活塞运动轨迹的变化会影响氨的均质压燃过程.经过寻优设计得出的最优轨迹相较于传统内燃机能够提升3.35%的指示热效率,并减小了42.93%的着火延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发动机 燃烧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活塞运动方式对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仿真研究
2
作者 屈方杰 闫春杰 +4 位作者 庄昌佩 罗新奎 杨宝山 何嘉华 王冲聪 《真空与低温》 2025年第1期39-47,共9页
相较于斯特林制冷机,惯性管气库调相型脉管制冷机的理论效率较低,原因在于其脉管热端产生的声功在惯性管气库中转化为热量而未能有效利用。而推移活塞调相型脉管制冷机则能够回收脉管热端的膨胀功,在制冷效率提升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由... 相较于斯特林制冷机,惯性管气库调相型脉管制冷机的理论效率较低,原因在于其脉管热端产生的声功在惯性管气库中转化为热量而未能有效利用。而推移活塞调相型脉管制冷机则能够回收脉管热端的膨胀功,在制冷效率提升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由此,基于Sage一维数值模型对一款采用推移活塞调相的6 W@80 K同轴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进行了仿真分析与研究。首先,建立推移活塞的运动方程及相位关系图,即推移活塞调相型脉管制冷机的位移-体积流-压力波的相位关系。其次,开展了推移活塞相位及振幅对调相性能和制冷机制冷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推移活塞振幅3 mm、相位45°时,冷头COP达到7.3%的最优值。最后,在制冷性能、能量流动和相位关系方面对推移活塞调相和双段惯性管气库调相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调相方式下,冷头COP分别为7.38%和5.71%,相位关系分别为24.79°、-32.95°和27.5°、-11.3°。通过对整机能量流动的研究,阐述了两种调相结构工作原理的差异,指出推移活塞能够回收脉管热端声功、优化相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推移活塞 相位关系 调相性能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双燃料机活塞环磨损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3
作者 李大保 焦博文 +1 位作者 马旋 卢熙群 《柴油机》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针对某大型船用低速双燃料机活塞环顶环搭接口与缸套接触面出现严重的摩擦磨损问题,利用热固耦合、混合润滑和动力学方法从热膨胀、界面润滑以及干摩擦等3个方面探究原始设计参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结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在不降低... 针对某大型船用低速双燃料机活塞环顶环搭接口与缸套接触面出现严重的摩擦磨损问题,利用热固耦合、混合润滑和动力学方法从热膨胀、界面润滑以及干摩擦等3个方面探究原始设计参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结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在不降低太多密封性的前提下,减小活塞环背厚度至22~24 mm时更为合适。这种设计方案相对于原始设计方案,微凸体接触力可降低15%~29%,摩擦力可降低4.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双燃料机 摩擦 磨损 活塞环搭接口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销摩擦副刚度匹配
4
作者 付艳 孙稀玙 +3 位作者 高礼宁 崔毅 巫立民 李梅 《柴油机》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某型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的全浮式活塞销为研究对象,建立多柔体动力学与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耦合模型。在推进特性不同的工况下,通过改变活塞销内径及活塞销座刚度,分析结构局部刚度对润滑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活塞销座摩擦副最小油... 以某型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的全浮式活塞销为研究对象,建立多柔体动力学与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耦合模型。在推进特性不同的工况下,通过改变活塞销内径及活塞销座刚度,分析结构局部刚度对润滑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活塞销座摩擦副最小油膜厚度和完全润滑状态时间占比随活塞销座刚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进而改善了整体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多体动力学 结构强度 刚度 热弹流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活塞发动机磁电机辅助启动装置原理及特性分析
5
作者 陈静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前航空汽油活塞发动机点火装置主流使用可靠性高的磁电机。由于起动机带动发动机启动时转速较低,航空磁电机的提前点火角度是固定的,不对磁电机增加额外的辅助启动装置,飞机无法正常启动,甚至可能损伤发动机。为了顺利正常地启动发动... 目前航空汽油活塞发动机点火装置主流使用可靠性高的磁电机。由于起动机带动发动机启动时转速较低,航空磁电机的提前点火角度是固定的,不对磁电机增加额外的辅助启动装置,飞机无法正常启动,甚至可能损伤发动机。为了顺利正常地启动发动机,需要通过额外的装置在启动时既减小提前点火角度,同时又保证充足的点火能量。各发动机厂商对此研制了额外的辅助启动装置,本文对现有的三种类型辅助启动装置原理进行了归纳和特性分析,总结内容可以对通航维修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发动机 磁电机 辅助启动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工工艺的活塞环质量损失特性预测研究
6
作者 程桃桃 刘新田 王进钢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针对传统加工中质量损失检测延迟的问题,希望通过检测次品来减少损失,但发现次品时已经产生了损失,难以实现实时质量控制的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工过程的质量特性损失函数模型。以活塞环氮化过程为例,首先采用主成分... 针对传统加工中质量损失检测延迟的问题,希望通过检测次品来减少损失,但发现次品时已经产生了损失,难以实现实时质量控制的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工过程的质量特性损失函数模型。以活塞环氮化过程为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氮化过程的主要因素,然后将其与非对称质量损失函数进行耦合,得到质量特性损失模型。此外,考虑到加工误差造成公差范围内的隐性质量损失,引入隐性质量损失-生产成本来计算并比较其固有可靠性。提出的损失模型能够提前预测到加工过程对质量的影响,有望实现实时性质量损失最小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主成分分析 质量特性 质量损失函数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流量钻井泵活塞运动规律评价
7
作者 董怀荣 陈志礼 郭振 《西部探矿工程》 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
针对以曲柄连杆机构为动力端的钻井泵存在无法消除流量和压力波动,从而引起泵的振动大、噪声高,活塞、缸套、泵阀等易损件寿命短、井筒内泥浆脉冲信号不稳定等一系列危害,提出选择摆线运动规律与等速运动规律组合(即摆线加速—等速—摆... 针对以曲柄连杆机构为动力端的钻井泵存在无法消除流量和压力波动,从而引起泵的振动大、噪声高,活塞、缸套、泵阀等易损件寿命短、井筒内泥浆脉冲信号不稳定等一系列危害,提出选择摆线运动规律与等速运动规律组合(即摆线加速—等速—摆线减速)作为凸轮机构恒流量钻井泵活塞拟定运动规律,可实现流量恒定、压力无波动的输出特性,同时又克服了曲柄连杆机构钻井泵以及采用等加速—等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组合的凸轮机构往复泵的缺陷。通过给出活塞运动规律表达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既无刚性冲击也无柔性冲击,最大无量纲跃动度幅值JM、最大无量纲扭矩TM均减小,有利于提高恒流量钻井泵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显著改善钻井泵的运动与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机构 恒流量 钻井泵 活塞 运动规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柴油机活塞裙裂纹原因分析
8
作者 赵东升 高向花 周海兴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
本文针对某型柴油机实船运行过程发生的活塞裙裂纹故障,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零部件制造质量、运行参数、工作负荷等方面进行原因排查和分析,分析表明,实船运行过程中过高的轴功率使柴油机工作超出持续运行区域,柴油机长时间运行在超... 本文针对某型柴油机实船运行过程发生的活塞裙裂纹故障,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零部件制造质量、运行参数、工作负荷等方面进行原因排查和分析,分析表明,实船运行过程中过高的轴功率使柴油机工作超出持续运行区域,柴油机长时间运行在超负荷大扭矩工况下导致活塞裙产生裂纹。通过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和预防措施,有利于避免类似故障地再次发生。并阐明柴油机超负荷运行的定义、现象,超负荷的界定和主要危害,提出了合理选择负荷、控制负荷变化、加强维护保养、配备保护装置、进行合理操作等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柴油机超负荷的风险,确保其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活塞 裂纹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引擎燃烧效率与活塞动态响应的优化
9
作者 周鑫 赖丽燕 李以贵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针对微引擎燃烧效率低和扫气短路损失大的问题,对微引擎燃烧压和活塞动态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通过应用理想空气奥托循环模型,对微型往复式引擎的燃烧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计算得出最大燃烧压约为250 kPa。使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 针对微引擎燃烧效率低和扫气短路损失大的问题,对微引擎燃烧压和活塞动态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通过应用理想空气奥托循环模型,对微型往复式引擎的燃烧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计算得出最大燃烧压约为250 kPa。使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法(FEM)分析确定了弹簧宽度为200μm、长度为12 mm、折回次数为10的活塞结构,以确保活塞在最大燃烧压下能够实现预期的动态响应。活塞的时程响应分析表明,活塞能够准确跟随燃烧压的周期性变化,其最大行程长度达到2.03 mm。模态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活塞的高响应特性,能够适应燃烧压的不断变化。活塞的高响应特性不仅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还有助于提升整个微引擎的性能和效率。此外,利用ANSYS/FLOTRAN软件对气缸和活塞分流器尺寸进行了FEM流体分析,优化了形状参数以消除燃料气体的短路现象,从而有效提升扫气效率。验证了所提出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且为微引擎在微型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引擎 燃烧压 活塞动态响应 理论计算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液封结构设计及优化
10
作者 张璟 王硕琨 杜文海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以某300 MPa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重新将其设计为液体密封结构,用甘油(C_(3)H_(8)O_(3))作密封液体,利用篦齿结构实现降压,提高了超高压压缩机的活塞密封寿命和密封效果。CFD仿真分析了液驱活塞压缩机循环密封液体的流场及... 以某300 MPa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重新将其设计为液体密封结构,用甘油(C_(3)H_(8)O_(3))作密封液体,利用篦齿结构实现降压,提高了超高压压缩机的活塞密封寿命和密封效果。CFD仿真分析了液驱活塞压缩机循环密封液体的流场及油液各处的压力分布和循环流量。从齿宽、齿高、间距和齿数等参数对篦齿的降压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的篦齿几何参数,CFD仿真计算显示该密封设计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为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密封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液驱活塞压缩机 计算流体力学 活塞液封 篦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活塞风对寒区铁路隧道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伟明 卢春房 +2 位作者 何川 郑波 吴剑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75,共8页
研究目的:列车通过隧道会产生活塞风,活塞风会将寒区隧道洞外冷空气带入洞内,导致洞内温度场分布发生变化,若对这种影响认识不到位,会导致洞内抗防冻措施不合理造成冻害发生,影响隧道运营安全。鉴于此,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 研究目的:列车通过隧道会产生活塞风,活塞风会将寒区隧道洞外冷空气带入洞内,导致洞内温度场分布发生变化,若对这种影响认识不到位,会导致洞内抗防冻措施不合理造成冻害发生,影响隧道运营安全。鉴于此,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列车活塞风对隧道洞内温度场的影响机制,研究列车活塞风对寒区特长铁路隧道洞内温度场的影响规律,为寒区隧道抗防冻设计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冬季列车通过隧道后,活塞风会引起洞内温度场在短时间内显著变化,列车活塞风对洞内温度场持续影响时间较短,列车通过后,洞内温度场会逐渐恢复,特别是当列车频次较小时,基本可恢复到自然通风条件下状态;(2)行车频次导致洞内纵向负温长度增大或减小率均在1%左右;随着围岩温度的增大,隧道洞内纵向负温长度显著降低,且围岩温度越高,活塞风作用方向对洞内温度场影响越小;(3)考虑活塞风对寒区隧道防寒抗冻影响时,应重点考虑其对两侧水沟抗防冻的影响;由于局部衬砌会出现交替冻融现象,隧道结构设计时,应对衬砌耐久性做一定的考虑;(4)本研究成果可供寒区特长铁路隧道建设参考,特别是单向自然风条件下铁路隧道抗防冻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列车活塞 自然风 纵向温度场 防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发动机活塞环装配装置的研制
12
作者 孙京博 张英 +1 位作者 张成春 王祎堃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提高发动机活塞环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根据活塞环直径和开口形状,利用杠杆平衡原理,设计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缸径为200~250 mm的活塞环装配装置并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设计的活塞环装配装置可以保证活塞环的安装质量,成... 为提高发动机活塞环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根据活塞环直径和开口形状,利用杠杆平衡原理,设计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缸径为200~250 mm的活塞环装配装置并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设计的活塞环装配装置可以保证活塞环的安装质量,成本低,操作简单,通用性强,使用该装置装配的活塞环均未出现碎裂故障;安装一套三环活塞环组的装配时间由8 min减少到5 min。该装置能够满足活塞环装配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活塞 活塞环工装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EMD-MB1DCNN的船用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永坚 范金宇 +2 位作者 蔡杭溪 赵凯 吴怡婷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针对船用中高速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以及同类型不同损伤程度故障发生时振动信号时频域特征相似、故障难以识别等问题,利用振动信号辨识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和多模块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端到端缸... 针对船用中高速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以及同类型不同损伤程度故障发生时振动信号时频域特征相似、故障难以识别等问题,利用振动信号辨识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和多模块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端到端缸套-活塞环故障诊断方法,通过设计固有模态分量IMF信息质量筛选准则对EEMD分解出的IMFs进行重新排序,获得包含更多凸显故障特征成分的重构信号,输入到上述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振动信号分析并与现有方法比较,评估所设计IMF信息质量筛选准则与所搭建模型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识别缸套-活塞环故障类型。在判断该易损件同类型不同磨损程度故障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对故障状况进行有效的特征提取与故障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缸套与活塞 EEMD 1DCNN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密封被动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量值溯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超 宋进 朱碧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2-697,共6页
间隙密封被动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测量效率高、无水银密封、易于携带和具有自动温压补偿功能等优点,在气体微小流量测量中广泛使用。被动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对测量管路内的压力会产生波动,直接用流量测量法对间隙密封... 间隙密封被动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测量效率高、无水银密封、易于携带和具有自动温压补偿功能等优点,在气体微小流量测量中广泛使用。被动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对测量管路内的压力会产生波动,直接用流量测量法对间隙密封被动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进行量值溯源还存在一些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几何测量法对间隙密封被动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进行量值溯源的新方法,对几何测量溯源法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并与国外相关机构进行了比对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几何测量法对间隙密封被动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进行溯源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间隙密封 被动活塞 量值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破碎锤活塞横裂机理分析与工艺优化
15
作者 童桂英 万怡男 +2 位作者 张磊 石岩 张业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95-3004,共10页
针对破碎锤中的活塞横裂现象,分析了活塞产生横裂的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活塞热处理制造工艺。采用硬度计和金相组织显微镜对活塞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发生活塞横裂故障部位的材料成分和金相组织符合设计要求,而硬度和硬化层深度低于设计... 针对破碎锤中的活塞横裂现象,分析了活塞产生横裂的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活塞热处理制造工艺。采用硬度计和金相组织显微镜对活塞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发生活塞横裂故障部位的材料成分和金相组织符合设计要求,而硬度和硬化层深度低于设计要求。利用ANSYS求解活塞“卡死”情况下的最大应力为1229.8 MPa,超出材料的屈服极限850 MPa,最大应力的位置在活塞横裂处;利用Fluent求解活塞所受的径向不平衡力,在活塞的回油槽中受到的最大径向力为3408 N,最小径向力为10 N,在活塞的进油槽中,最大径向力为15675 N,最小径向力为73 N。结果表明,活塞在径向不平衡力作用下形成的“卡死”现象是活塞发生横裂的主要原因。提出延长活塞的渗碳时间、增加活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校直次数等热处理新工艺,经耐久实验验证,所提工艺可以有效解决活塞横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破碎锤 活塞 横裂 卡死 径向不平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硫条件下船舶主机缸套-活塞环磨损现状与应对策略
16
作者 盛晨兴 饶响 +2 位作者 胡浩帆 熊志坚 郭智威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限硫令”于2020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后,燃用低硫燃油(LSFO)成为许多远洋公司的主要选择。对多家远洋公司船舶主机燃用LSFO后的运行状况进行调研,发现缸套、活塞环等零部件存在异常磨损及故障显著增多的现象。将L...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限硫令”于2020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后,燃用低硫燃油(LSFO)成为许多远洋公司的主要选择。对多家远洋公司船舶主机燃用LSFO后的运行状况进行调研,发现缸套、活塞环等零部件存在异常磨损及故障显著增多的现象。将LSFO对船舶主机的影响以及其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针对燃用LSFO的主机所出现的异常磨损和故障现象提出应对策略。该研究有助于解决LSFO条件下船舶主机缸套和活塞环异常磨损问题的实际需求,希望进一步推动LSFO条件下缸套和活塞环异常磨损的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燃油 船舶主机 缸套-活塞 磨损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柴油机活塞环组窜气量预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吴玥 梁兴雨 屠丹红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70,共11页
针对发动机中出现密封不严而造成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及重要零部件损坏的现象,以某柴油机的单缸试验机为研究对象,对活塞环组的密封性能进行仿真计算,针对开口间隙、倒角长度、径向弹力、工作温度等5个输入和窜气量1个输出,建立... 针对发动机中出现密封不严而造成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及重要零部件损坏的现象,以某柴油机的单缸试验机为研究对象,对活塞环组的密封性能进行仿真计算,针对开口间隙、倒角长度、径向弹力、工作温度等5个输入和窜气量1个输出,建立窜气量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预测模型,并通过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预测模型对窜气量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预测性能。PSO-BP预测模型的高准确性和稳定性为发动机设计和维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工具,有助于实现更精确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活塞环组 窜气量 预测模型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有限元法的组合式活塞疲劳寿命分析
18
作者 贺玉海 孙博洋 王勤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3-101,共9页
活塞作为柴油机关键部件之一,通过台架试验评估其使用寿命成本昂贵,因此为分析某型号国产研制改进后的柴油机活塞在热-机负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以该V型增压柴油机的活塞为研究对象,建立活塞连杆机构装配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活塞在热载... 活塞作为柴油机关键部件之一,通过台架试验评估其使用寿命成本昂贵,因此为分析某型号国产研制改进后的柴油机活塞在热-机负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以该V型增压柴油机的活塞为研究对象,建立活塞连杆机构装配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活塞在热载荷下的温度分布和热-机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在此基础上,将实测的柴油机命。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活塞头部工作环境恶劣、头部和裙部的接触面受螺栓预紧力挤压,使得活塞的短寿命区出现在燃烧室侧壁面与活塞裙顶部截面突变处;活塞裙部疲劳寿命满足厂商设计使用寿命45000 h,活塞头部仅在特定存活率下满足设计使用寿命45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热机耦合 疲劳寿命 n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往复式压缩机活塞装配质量与效率 被引量:1
19
作者 墙梓薇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8期60-62,共3页
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的装配过程非常繁琐,活塞是往复式压缩机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塞的装配质量与效率是影响主机装配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结合现场实际装配活塞的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与效率问题,对此类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识别问题的要因并... 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的装配过程非常繁琐,活塞是往复式压缩机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塞的装配质量与效率是影响主机装配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结合现场实际装配活塞的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与效率问题,对此类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识别问题的要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后期遇到同类型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压缩机 活塞 活塞装配 质量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高增压方式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变海拔工作特性仿真研究
20
作者 陈贵升 胡闪 +3 位作者 沈颖刚 孙敏 龚航 杨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3,共11页
以一台直列四冲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为研究机型,通过GT-Power构建一维热力学模型,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固定截面增压(fixed geometry turbocharger,FGT)、可变几何截面增压(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和两级可变几何... 以一台直列四冲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为研究机型,通过GT-Power构建一维热力学模型,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固定截面增压(fixed geometry turbocharger,FGT)、可变几何截面增压(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和两级可变几何截面增压(twin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TVGT)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然后基于搭建的TVGT增压系统,探究了高、低压级VGT叶片开度对发动机变海拔条件下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和转速工况下,发动机匹配TVGT增压系统后,其海拔适应性更佳。针对TVGT系统,在不同海拔下,当高压级VGT叶片开度位于0.2~0.4范围内,低压级VGT叶片开度位于0.6~0.8范围内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动力性及经济性。通过对高、低压级VGT叶片开度的优化,在巡航工况转速3397 r/min时可在6000 m海拔下实现106.8%的功率恢复目标,可满足发动机对高海拔工作运行的功率恢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 变海拔 两级可变几何截面增压 性能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