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T细胞核因子在心肌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华成俊 陈玉善 +5 位作者 王婷婷 靳博远 韩心怡 李世龙 梁亚州 胡旭红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7-472,共6页
心肌梗死(MI)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引起的病理性损伤,可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发生。研究发现,活化T细胞核因子可通过多种生物学途径调控MI发生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活化T细胞核因子及其调控MI机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MI及其相关并发症治疗提... 心肌梗死(MI)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引起的病理性损伤,可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发生。研究发现,活化T细胞核因子可通过多种生物学途径调控MI发生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活化T细胞核因子及其调控MI机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MI及其相关并发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心肌纤维化 微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抑制促肝源性CD8^(+)IFN-γ^(+)T细胞损伤肝脏功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
2
作者 刘逍 武欣 +3 位作者 甄子怡 张嘉滢 李琦 陈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8-645,共8页
目的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功能抑制调控免疫活化影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高脂^(+)抗PD-L1单抗组,通过高... 目的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功能抑制调控免疫活化影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高脂^(+)抗PD-L1单抗组,通过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模型。实验动物饲养70 d后,分离各组实验动物血管(主动脉根部至腹主动脉)及肝脏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炎症因子(IFN-γ、TNF-α、IL-1β)含量。流式细胞计数检测肝脏淋巴细胞(CD4^(+)、CD8^(+)、CD4^(+)IFN-γ^(+)和CD8^(+)IFN-γ^(+)T细胞)。RT-PCR检测肝脏组织IFN-γ、TNF-α、IL-1β、CD4和CD8表达。结果与高脂组比较,给予抗PD-L1单抗后促血管壁及肝脏脂质累积并上调血清及肝组织CHO、TG、LDL-c和HDL-c含量。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促血清和肝组织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升高,但是对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没有影响。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促血清和肝脏组织IFN-γ、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抑制CD4表达及促CD8表达。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促肝脏CD8^(+)T和CD8^(+)IFN-γ^(+)T细胞活化,但是对CD4^(+)IFN-γ^(+)T细胞活化没有影响。结论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通过活化肝脏CD8^(+)IFN-γ^(+)T细胞损伤肝脏功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PD-L1 cD8^(+)IFN-γ^(+)t细胞 免疫活化 炎症因子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白平肺胶囊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钙调磷酸酶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c3(NFATc3)的水平 被引量:7
3
作者 朱洁 王保芹 +4 位作者 李泽庚 陆梅 彭青和 杨程 童佳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方-芪白平肺胶囊(QPC)对钙调磷酸酶(Ca N)-活化T细胞核因子c3(NFATc3)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QPC对COPD肺血管重构的干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方-芪白平肺胶囊(QPC)对钙调磷酸酶(Ca N)-活化T细胞核因子c3(NFATc3)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QPC对COPD肺血管重构的干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QPC组和硝苯地平组。采用游泳、烟熏、低氧,建立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观察QPC对肺功能参数和大鼠的肺血管形态学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Ca N和NFATc3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a N和NFATc3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第0.3秒用力呼气容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和FEV0.3/FVC等肺功能参数值显著下降,高、中、低剂量QPC组和硝苯地平组的肺功能参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模型组大鼠肺血管的管壁增厚,代偿性肺气肿形成。高、中、低剂量QPC组和硝苯地平组也存在血管壁增厚、肺泡扩张,但程度较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Ca N和NFATc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剂量QPC以及硝苯地平组的Ca N和NFATc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减低。结论 QPC可降低COPD肺组织Ca N、NFATc3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白平肺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血管重构 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 活化t细胞核因子c3(NFAt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丽霞 郭瑞威 +4 位作者 齐峰 石燕昆 王先梅 任丽 徐安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8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0例。... 目的:研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8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0例。另选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60例。应用Gensini评分评定狭窄程度,酶联免疫法测定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多聚酶链反应--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PCR-RFLP)方法检测MCP-1 2518G/A基因多态性。结果:①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NFAT、MCP-1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浓度与NFAT呈正相关(r=0.65,P<0.05)。②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与NFAT、MCP-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③MCP-1 2518G/A基因有三个基因型,GG型的MCP-1浓度较AG型及AA型升高(P<0.05),ACS组GG型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NFAT与MCP-1水平的升高及MCP-1 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基因多态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MAPKs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冬 董晓俊 徐成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沉积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对数期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PD+IGF-1组、p38通路抑制剂(SB202192)组、SB+IGF-1组,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IGF-1组ALP显色加深,ALP活性升高,钙盐结节形成增多,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ERK、p38、JNK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组比较,PD组、SB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与IGF-1组比较,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F-1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通过TRPC6?NFATc1信号通路介导足细胞损伤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鸿 梁顺 +6 位作者 杜玥 窦曹帅 张丽 谈锦萍 刘双信 梁馨苓 章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9,34,共6页
目的探究Rank通过TRPC6-NFATc1信号通路介导足细胞损伤。方法 (1)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onomycin刺激下足细胞Rank表达;(2)足细胞转染Rank-siRNA后,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沉默效率,Western印迹检测足... 目的探究Rank通过TRPC6-NFATc1信号通路介导足细胞损伤。方法 (1)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onomycin刺激下足细胞Rank表达;(2)足细胞转染Rank-siRNA后,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沉默效率,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in表达;(3)通过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沉默Podocin后足细胞核NFATc1表达;(4)Western印迹检测沉默Rank后TRPC6的表达,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Rank与TRPC6间关联。结果 (1)Ionomycin刺激下足细胞Rank表达增加;(2)沉默Rank表达后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in表达上调;(3)沉默Rank后足细胞核内NFATc1表达减少;(3)沉默Rank后足细胞TRPC6表达减少,Co-IP显示Rank结合TRPC6,且Ionomycin刺激下结合量表达增多。结论 Rank对足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其机制为Rank结合TRPC6调控NFATc1,从而介导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K1调控LPS致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琪琪 吴翔晖 尤青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4-1711,共8页
目的探讨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屏障功能调控及其与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PMVEC,将RPMVEC随机分为:si-NC组、si-NC+LPS组、si-RACK1组、si-RACK1+LPS组、... 目的探讨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屏障功能调控及其与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PMVEC,将RPMVEC随机分为:si-NC组、si-NC+LPS组、si-RACK1组、si-RACK1+LPS组、si-RACK1+LPS+Vismodegib组和Vismodegib+SAG组;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RPMVEC的RACK1,并给予LPS(10 mg/L)、SHH信号通路抑制剂(Vismodegib)(20μmol/L)和SHH信号通路激动剂(SAG)(1μmol/L)处理细胞。干预结束后,免疫荧光法检测RPMVEC中RACK1及小窝蛋白(caveolin-1)表达;Transwell法检测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各组RACK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1)和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沉默RACK1可使LPS诱导RPMVEC的TEER值升高(P<0.05),caveolin-1表达降低(P<0.05),Gli-1表达升高(P<0.05);抑制SHH信号通路可逆转沉默RACK1所致LPS诱导RPMVEC增高的TEER值(P<0.05),且RACK1、caveolin-1表达升高(P<0.05);激活SHH信号通路则使沉默RACK1所致LPS诱导RPMVEC的TEER值升高(P<0.05),且RACK1、caveolin-1表达降低(P<0.05)。结论RACK1参与LPS致RPMVEC通透性升高,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SHH信号通路和caveolin-1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 音猬因子信号通路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通透性 cAVEOL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T细胞核因子2可抑制高迁移率蛋白1的释放
8
作者 赵擎 王黎 +1 位作者 胡婕 刘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对炎症因子高迁移率蛋白1(HMGB1)释放的抑制效应。方法观察脂多糖刺激可增加HMGB1向胞外释放,在脂多糖刺激的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应用蛋白印迹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HMGB1...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对炎症因子高迁移率蛋白1(HMGB1)释放的抑制效应。方法观察脂多糖刺激可增加HMGB1向胞外释放,在脂多糖刺激的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应用蛋白印迹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HMGB1蛋白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探讨脂多糖刺激对NFAT2与HMGB1在胞浆中的结合的影响,在脂多糖刺激的不同时间点收集THP-1细胞,提取蛋白后应用免疫共沉淀观察二者的结合情况;应用小RNA干扰技术抑制NFAT2的表达,检测对HMGB1合成释放的影响。结果脂多糖刺激THP-1细胞时间越长,细胞培养上清的HMGB1浓度增加,而细胞浆内与NFAT2结合的HMGB1水平下降,细胞核内没有检测到二者的相互作用。NFAT2的小RNA干扰质粒转染后,THP-1细胞内NFAT2浓度下降,同时细胞上清中HMGB1的水平上升。结论 NFAT2可抑制HMGB1的合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2 高迁移率蛋白B1 炎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2C)R与EGFP-NFAT2共表达细胞株的构建
9
作者 王龙雨 李玉蕾 +1 位作者 周培岚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1-1396,共6页
目的建立5-羟色胺2C受体(5-HT_(2C)receptor,5-HT_(2C)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2,NFAT2)共表达细胞株。方法人源5-HT_(2C)R质粒... 目的建立5-羟色胺2C受体(5-HT_(2C)receptor,5-HT_(2C)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2,NFAT2)共表达细胞株。方法人源5-HT_(2C)R质粒转染至U2OS-EGFP-NFAT2细胞,经潮霉素(Hygro)压力筛选到稳定表达5-HT_(2C)R的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该细胞株中5-HT_(2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核转位功能实验验证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受体功能的特异性;验证5-HT、LSD、DOM、DOI、赛洛西宾(PSI)和利舒脲(LIS)对5-HT_(2C)R的激活能力。结果筛选得到58号细胞为最强激活的U2OS-EGFP-NFAT2-5-HT_(2C)R单克隆细胞株。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15代内,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株稳定表达5-HT_(2C)R mRNA和蛋白。1~15代内,Vabicaserin对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株的激活能力稳定,5-HT_(2C)R特异性拮抗剂SB242084能够拮抗Vabicaserin的作用。5-HT、LIS、PSI能诱导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部分核转位,而LSD、DOM、DOI没有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共表达5-HT_(2C)R和EGFP-NFAT2的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可用于靶向5-HT_(2C)R的高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2c受体 活化t细胞核因子2 核转位 高内涵筛选系统 Vabicaserin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T细胞核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訚亚涛 涂建成 喻明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NFAT)是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转录因子,如调节T细胞的活化、分化及自身耐受性等。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FAT可控制细胞因子和早期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在支气管哮喘、阿尔茨海默... 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NFAT)是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转录因子,如调节T细胞的活化、分化及自身耐受性等。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FAT可控制细胞因子和早期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在支气管哮喘、阿尔茨海默病、炎症性肠病、糖尿病等多种急、慢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对上述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具有临床应用前景。文中综述近年来有关NFAT与临床疾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哮喘 阿尔茨海默病 糖尿病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肥育猪肌肉嫩度及背最长肌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勇 陶亮 +4 位作者 崔岩 朱宇旌 邓科 孙璀 邵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理想蛋白质水平对背最长肌嫩度及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N-NFAT)信号途径相关蛋白和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择初始重约50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猪90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理想蛋白质水平对背最长肌嫩度及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N-NFAT)信号途径相关蛋白和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择初始重约50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猪90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占1/2。3个处理分别采用12%、16%、20%理想蛋白质水平的饲粮,饲粮能量水平相同。正试期58d,结束后屠宰取样,测定肌肉剪切力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猪背最长肌CAST、CaN、钙调蛋白(CaM)和NFAT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饲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背最长肌剪切力(P<0.05)、极显著提高CAST和CaN mRNA表达量(P<0.01)。2)背最长肌剪切力与CAST mRNA表达量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3,P<0.01);CaN、CaM与CAST mRNA表达量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0.596,P<0.05);NFAT、CaM与CaN mRNA表达量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6、0.546,P<0.05);CaM与NFAT mRNA表达量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3,P<0.05)。结果提示,饲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背最长肌嫩度、提高CAST和CaN mRNA表达量;背最长肌嫩度与CAST mRNA表达量正相关,与CaN-NFAT信号途径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水平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 钙调磷酸酶 活化 t细胞核因子 钙调蛋白 肌肉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鹏飞 刘俊麟 崔志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4,共8页
钙调磷酸酶(Ca N)是人体免疫调节中的关键酶,其最重要的靶标蛋白是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Ca N抑制剂(CNI)如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的发现克服了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难题,使器官移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迄今这两种药物仍... 钙调磷酸酶(Ca N)是人体免疫调节中的关键酶,其最重要的靶标蛋白是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Ca N抑制剂(CNI)如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的发现克服了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难题,使器官移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迄今这两种药物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但严重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也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使用。因此,查找新的特异性更高、在临床上副作用更小的CNI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药物-亲和素复合物阻断底物、直接抑制Ca N活性和特异性干扰Ca N-NFATc相互作用三方面对最近几十年来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CNI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磷酸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3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新 姜黎 +3 位作者 杨杪 吴玉文 孙苏欣 孙家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33-1838,共6页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1q/TNF相关蛋白3(CTRP3)对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通过软脂酸培养构建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以不同浓度重组CTRP3蛋白(10、50、250、1 250μg/L)干预12 h,以及250μg/L C...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1q/TNF相关蛋白3(CTRP3)对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通过软脂酸培养构建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以不同浓度重组CTRP3蛋白(10、50、250、1 250μg/L)干预12 h,以及250μg/L CTRP3干预不同时间(2、6、12、24 h),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以2-脱氧-[3H]-葡萄糖摄入法检测葡萄糖转运率,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以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TNF-α、IL-6及葡萄糖转运子4(GLUT-4)的mRNA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C)相比,胰岛素抵抗组(IR)葡萄糖摄取率及葡萄糖消耗量分别降低了50.6%及57.9%(均P<0.01);与IR组相比,干预组随CTRP3浓度增加,葡萄糖消耗量分别增加22.1%、42.9%、76.6%及80.5%(均P<0.01),葡萄糖摄取率分别增加39.0%、68.0%、108.0%及111.0%(均P<0.01);250μg/L CTRP3干预时间增加,葡萄糖摄取率分别增加23.0%、79.0%、109.0%及114.0%(均P<0.01);250μg/L CTRP3干预12 h,上清中的TNF-α及IL-6浓度分别降低了17.4%及17.1%(均P<0.01),其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了26.0%及18.9%(均P<0.01),而GLUT-4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61.5%及55.6%(均P<0.01)。结论:CTRP3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和增加葡萄糖转运子表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tNF相关蛋白3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途径在骨骼肌细胞生长和发育中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勇 孙璀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6-541,共6页
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信号途径作为肌肉细胞内重要的生物信号转导途径,在肌肉细胞中起到调节枢纽的作用,与肌肉生长及肌纤维的类型有密切关系。而肌肉组织降解在动物肌肉嫩化过程中具... 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信号途径作为肌肉细胞内重要的生物信号转导途径,在肌肉细胞中起到调节枢纽的作用,与肌肉生长及肌纤维的类型有密切关系。而肌肉组织降解在动物肌肉嫩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钙调磷酸酶-NFAT信号途径可能与肌肉嫩化有密切关系,深入研究其调控肌肉组织降解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揭示肌肉嫩化的深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磷酸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 信号途径 骨骼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核细胞中活化T细胞核因子对ADAMTS-4启动子的调控作用
15
作者 曹鹏 杨晨 +3 位作者 田野 高阳 胡津铨 袁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目的观察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1、4、5在髓核细胞中对聚蛋白聚糖酶ADAMTS-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椎间盘退变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ADAMTS-4-pβ-gal-Basic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及HindⅢ酶切后插入到PGL3-Basic质粒中,经筛选... 目的观察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1、4、5在髓核细胞中对聚蛋白聚糖酶ADAMTS-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椎间盘退变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ADAMTS-4-pβ-gal-Basic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及HindⅢ酶切后插入到PGL3-Basic质粒中,经筛选后获得纯化的PGL3-ADAMTS-4质粒。离体培养后,使用Lipofectamine 2000系统进行转染实验,将NFAT-1、NFAT-4、NFAT-5以及DN-TonEBP质粒和PGL3-ADAMTS-4质粒共转染大鼠髓核细胞。将正常髓核细胞和转染后的髓核细胞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髓核细胞中NFAT-1、NFAT-4、NFAT-5对ADAMTS-4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ADAMTS-4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发现2个NFAT结合元件。与对照组相比,转染NFAT-1的髓核细胞中ADAMTS-4启动活性被抑制(P<0.05),而转染NFAT-4、NAFT-5以及DN-TonEBP的髓核中ADAMTS-4启动子活性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AT-1可调控ADAMTS-4的表达,可能在椎间盘生理以及退变过程中对蛋白聚糖的含量起重要调控作用,为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tS-4 活化t细胞核因子 椎间盘 髓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对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通路的抑制作用
16
作者 刘芳 林国超 +3 位作者 敢小双 邓文娟 翟春涛 胡振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2-927,共6页
通过研究多种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效的中草药提取物对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 N-NFA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发现天然的Ca N-NFAT通路抑制剂。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多种中药提取物对Ca N-NFAT信号通路影响;采用CCK8法... 通过研究多种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效的中草药提取物对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 N-NFA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发现天然的Ca N-NFAT通路抑制剂。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多种中药提取物对Ca N-NFAT信号通路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中药提取物的非特异性细胞毒性。实验发现:多种中药提取物在1 mg/m L浓度时对PMA/A23187刺激的K562细胞内Ca N-NFAT通路具有抑制作用,并且没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其中部分中药提取物在0.25~1 mg/m L剂量范围内对Ca N-NFAT通路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这些中药提取物中可能含有能够有效抑制Ca N-NFAT信号通路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磷酸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 信号转导 细胞因子 炎症 中药提取物 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T细胞核因子对组成性启动子SV40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濮军 杨国栋 +3 位作者 卢晓昭 韦梦影 卢兹凡 鲁建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能否调控常见组成性启动子CMV,SV40和TK,为不同条件下选择合适双荧光报告系统内参提供依据。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BglⅡ和HindⅢ分别从质粒pCDNA3.1和pRL-TK中切下CMV和TK启动子,... 目的: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能否调控常见组成性启动子CMV,SV40和TK,为不同条件下选择合适双荧光报告系统内参提供依据。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BglⅡ和HindⅢ分别从质粒pCDNA3.1和pRL-TK中切下CMV和TK启动子,克隆至pGL3-basic载体中,构建成pCMV-Luc和pTK-Luc载体。将构建pCMV-Luc和pTK-Luc以及商品化的pGL3-control(SV40启动子驱动),分别与SV40(pBIND)和TK(pRL-TK)两种启动子驱动的两种内参质粒共转染入HEK293细胞;观察过表达组成性活化NFAT后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读数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了pCMV-Luc和pTK-Luc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常见组成性启动子SV40启动子对过表达组成性活化的NFAT存在一定的反应。结论:T细胞活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NFAT能够调控SV40启动子活性;表明常见组成性启动子SV40并非真正、绝对的组成性不变。因此,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内参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该问题,本研究为合理选择内参质粒提供了一个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组成性启动子 内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对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活化T细胞核因子2和空泡型V-ATP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煦格 何剑全 +2 位作者 陈健 王潇 黄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6-900,共5页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leds,PEMF)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OVX)大鼠骨组织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2,NFAT2)和空泡...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leds,PEMF)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OVX)大鼠骨组织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2,NFAT2)和空泡型V-ATP酶(vavcuolar H+-ATPase,V-AT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卵巢切除+脉冲电磁场治疗组(OVX+PEMF)。OVX+PEMF组大鼠在频率8Hz,磁场强度3.8m T的PEMF下每天干预40min,干预8周和16周后检测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RANK,NFAT2和V-AT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OVX组BMD在第8周(P<0.05)和第16周(P<0.001)均低于SHAM组。SHAM组与OVX组比较,8周时RANK表达P>0.05,而SHAM组NFAT2与V-ATP表达均低于OVX组(P<0.05,P<0.01);16周时RANK、NFAT2、VATP在OVX组表达升高(均P<0.01)。SHAM组与OVX+PEMF组比较,8周时两组RANK、NFAT2、V-ATP表达P>0.05;16周时OVX+PEMF组RANK和NFAT2表达均高于SHAM组(均P<0.01),而两组V-ATP表达P>0.05。OVX组与OVX+PEMF组相比,8周时两组RANK和V-ATP表达均P>0.05,OVX+PEMF组NFAT2表达低于OVX组(P<0.05);第16周时两组RANK表达P>0.05,NFAT2和V-ATP在OVX+PEMF组的表达均下降(P<0.01,P<0.05)。结论:PEMF可通过下调OVX大鼠骨组织中NFAT2和V-ATP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进而延缓OVX大鼠的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活化t细胞核因子2 空泡型V-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付子娟 李茜 +1 位作者 鲁琳 李永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工人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工人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68),中度组(n=76),重度组(n=36);根据患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17)和预后不良组(n=63);另选取18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3、NFATc1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白细胞计数、ANGPTL3、NFATc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体积、白细胞计数、ANGPTL3、NFATc1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NGPTL3、NFATc1二者联合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效能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联合检测-ANGPTL3=3.345、Z联合检测-NFATc1=2.898,P=0.001、0.004)。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ANGPTL3、NFATc1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二者联合对脑梗死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素样蛋白-3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脑梗死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的T细胞核内因子(NFAT)的调节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越 赵艳娥 骆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3-629,共7页
活化的T细胞核内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NFAT)作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NFAT的活化主要是通过细胞内钙/钙调神经磷酸酶(Ca2+/calcineurin)的刺激启动,它脱磷酸后发生核转位并... 活化的T细胞核内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NFAT)作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NFAT的活化主要是通过细胞内钙/钙调神经磷酸酶(Ca2+/calcineurin)的刺激启动,它脱磷酸后发生核转位并与DNA的特定序列结合,同时通过与其它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调节目的基因的特定表达.NFAT在免疫系统中所调节的基因表达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近年实验研究发现,NFAT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NFAT家族蛋白的分类、结构、磷酸酶与激酶对其出入核的调节及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使得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的作用.此外,由于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等药物在神经系统应用的局限性,对于NFAT调节深入研究,也将为筛选或者开发更为高效、低毒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 钙调神经磷酸酶 核转位 神经系统 环孢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