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ATF6抑制SREBP1的转录活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红玲 ZENG Lingfang +2 位作者 王保国 庞炜 朱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3,共8页
内质网膜定位的活化转录因子ATF6和SREBP1均是经过蛋白酶切水解激活,激活后的ATF6(N)和SREBP1(N)进入细胞核内,分别指导内质网膜未折叠蛋白聚集反应相关基因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肝细胞内葡萄糖饥饿激活ATF6并抑制SREBP... 内质网膜定位的活化转录因子ATF6和SREBP1均是经过蛋白酶切水解激活,激活后的ATF6(N)和SREBP1(N)进入细胞核内,分别指导内质网膜未折叠蛋白聚集反应相关基因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肝细胞内葡萄糖饥饿激活ATF6并抑制SREBP1的转录活性及其靶基因的表达.过表达ATF6(N)能够抑制SREBP1介导的转录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ATF6(N)在细胞核内结合SREBP1(N),这种结合在无糖状况下增强.不同功能区缺失分析表明,ATF6和SREBP1通过亮氨酸拉链(leucinezipper)功能区相互作用.在葡萄糖饥饿状况下,ATF6对SREBP1转录活性的抑制保证了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6 葡萄糖 脂质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脂代谢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高磊 冯丹丹 +6 位作者 戴发亮 董仕桢 吴玉丹 轩青霞 陈攀 金建军 高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ERK和ATF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病变组织5 cm以上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ERK和ATF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病变组织5 cm以上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PERK和ATF6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HC)、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和ATF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ATF6和PERK 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织下调(P<0.05)。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PERK和ATF6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中。结论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下降说明缺乏适当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 活化转录因子6 结肠癌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人ATF6基因修饰对体外细胞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韩晓凤 李美玲 +2 位作者 夏飞 张鹏 郭风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8-1343,共6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活化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的重组腺病毒Ad-ATF6和Ad-ATF6 si RNA,并探讨内质网应激(ER Stress,ERS)时其对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ATF6基因序列与靶向ATF6的si RNA序... 目的:构建携带人活化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的重组腺病毒Ad-ATF6和Ad-ATF6 si RNA,并探讨内质网应激(ER Stress,ERS)时其对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ATF6基因序列与靶向ATF6的si RNA序列分别克隆到p Ad Track-cmv和p SES-HUS穿梭质粒上,然后分别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 Ad 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感受态中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重组质粒p Ad-ATF6和p Ad-ATF6 si RNA,通过脂质体介导在HEK293细胞中进行包装和扩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病毒效果。流式细胞仪法(flow cytometry,FCM)、MTT法及Western blot检测ERS状态下ATF6对SW135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了重组腺病毒Ad-ATF6和Ad-ATF6 si RNA。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能有效的感染细胞。FCM检测结果表明,ERS条件下,ATF6感染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0);Ad-ATF6 si RNA感染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上升(P=0.000)。MTT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与FCM结果一致。结论:ERS状态下,ATF6能促进SW1353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6 重组腺病毒 SW1353细胞 增殖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P78-ATF6-CHOP通路相关分子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郭腾飞 轩青霞 +5 位作者 吴玉丹 董仕桢 高磊 陈攀 常永超 高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6-811,共6页
目的:探讨GRP78-ATF6-CHOP通路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8周龄的健康清洁级129S1/SvJ种系小鼠,随机分为DSS组和对照组(n=8),DSS组饮用30 g/L DSS溶液,对照组饮用无菌蒸馏水;于第6天处死小鼠。通... 目的:探讨GRP78-ATF6-CHOP通路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8周龄的健康清洁级129S1/SvJ种系小鼠,随机分为DSS组和对照组(n=8),DSS组饮用30 g/L DSS溶液,对照组饮用无菌蒸馏水;于第6天处死小鼠。通过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结肠长度测定和HE染色等方法评估小鼠肠道炎症程度,采用qRT-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IRE1α、PERK、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CHOP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GRP78、ATF6和CHOP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无肠炎表现,DSS组有严重的肠炎表现。与对照组相比,DSS组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GRP78、ATF6和CHOP mRNA表达升高(P均<0.001.。免疫组化显示GRP78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的胞质及胞膜,ATF6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的胞质及胞核,CHOP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的胞核中;DSS组GRP78、ATF6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GRP78-ATF6-CHOP通路相关分子可能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葡聚糖硫酸钠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活化转录因子6 CHOP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通过内质网应激ATF6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HAECs凋亡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宏民 李尚俭 +2 位作者 朱火兰 杨瑜 刘仲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49-1454,共6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高糖培养基培养HAECs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以不同浓度(50、100和200μmol/L)的左卡尼汀对HAECs进行处理。以MTT法对细胞活力进行检测;Hoechst ...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高糖培养基培养HAECs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以不同浓度(50、100和200μmol/L)的左卡尼汀对HAECs进行处理。以MTT法对细胞活力进行检测;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对HAECs的caspase-3活性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法对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及磷酸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高糖培养诱导HAECs产生凋亡并显著抑制细胞活力。高糖培养的HAECs中产生内质网应激,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需酶1(IRE1)及活化转录因子6(ATF6)信号通路均被显著激活,能够通过下游caspase-4/3级联瀑布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然而,左卡尼汀能够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HAECs细胞凋亡,使细胞存活率升高,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左卡尼汀可显著降低高糖培养HAECs诱发的内质网应激,通过下调位点1蛋白酶(S1P)及位点2蛋白酶(S2P)表达降低其对ATF6剪切形成的促凋亡因子ATF6 p50的水平;而左卡尼汀并未对PERK及IRE1信号通路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抑制高糖对HAECs凋亡的诱导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的ATF6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内质网应激 活化转录因子6 细胞凋亡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关键分子ATF6α在癌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马炜祥 张婷婷 +1 位作者 崔凤针 盛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1-246,253,共7页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分泌的主要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的累积会引起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促使细胞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以恢复胞内蛋白稳态平衡。肿瘤细胞常由于...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分泌的主要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的累积会引起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促使细胞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以恢复胞内蛋白稳态平衡。肿瘤细胞常由于缺氧、营养缺乏、Ca;稳态失衡等引起内质网应激并激活UPR。活化转录因子6α(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α,ATF6α)通路作为UPR三大信号通路之一,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自噬、休眠以及侵袭和转移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主要综述了ATF6α在癌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作为癌症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活化转录因子6α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模型IL-4、IL-13与肺组织炎症指标及STAT6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桂兰 鲁继荣 刘翔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水平与肺组织炎症指标以及信息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6(STAT6)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BS致敏、鸡卵白蛋白(OVA)激发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VA致敏和激发构建哮喘模型,比较两组小鼠BALF中IL-... 目的探讨哮喘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水平与肺组织炎症指标以及信息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6(STAT6)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BS致敏、鸡卵白蛋白(OVA)激发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VA致敏和激发构建哮喘模型,比较两组小鼠BALF中IL-4、IL-13水平,并对哮喘模型BALF中IL-4、IL-13水平与肺组织炎症指标以及STAT6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ELISA检测细胞因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TAT6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鼠BALF中IL-4、IL-13水平以及肺组织STAT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鼠BALF中IL-4、IL-13水平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IgE含量以及STAT6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BALF中IL-4、IL-13水平是反应哮喘炎症水平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介素4 白介素13 过敏性炎症 信息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6 相关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F6对骨肉瘤MCA205细胞免疫原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恩厚 李莫寒 +2 位作者 李培培 夏琳 马瑜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4-723,共10页
目的:探讨活化转录因子6(ATF6)对骨肉瘤细胞MCA205免疫原性的影响,初步解析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CA205细胞的Atf6基因,借助CCK-8实验、细胞能量代谢检测、流式细胞术、ATP检测试剂盒、干扰素刺激响应元件(ISRE)-... 目的:探讨活化转录因子6(ATF6)对骨肉瘤细胞MCA205免疫原性的影响,初步解析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CA205细胞的Atf6基因,借助CCK-8实验、细胞能量代谢检测、流式细胞术、ATP检测试剂盒、干扰素刺激响应元件(ISRE)-荧光素酶报告细胞实验和qPCR法分别检测野生型(WT)和Atf6^(-/-)MCA205细胞在PBS或衣霉素(Tm)处理后的活力、线粒体耗氧速率(OCR)和胞外酸化速率(ECAR)、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细胞膜通透性、胞内钙离子动员、胞内外ATP浓度、IFN-a/β分泌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表达水平。在免疫系统健全的小鼠皮下接种WT或Atf6^(-/-)MCA205细胞,比较两者的成瘤速度、肿瘤组织基因转录图谱、局部抗肿瘤效应T细胞活化有无差异。将WT和Atf6^(-/-)MCA205细胞分别接种于nu/nu小鼠背部两侧皮下,或将Atf6^(-/-)MCA205细胞分别接种于免疫系统健全小鼠和Ifnar^(-/-)小鼠皮下,记录肿瘤生长曲线。分别用Tm预处理的WT和Atf6^(-/-)MCA205细胞对na?ve小鼠(未经免疫刺激的小鼠)进行初次免疫,使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发生初次活化(prime),随后收集引流淋巴结细胞并进行体外再刺激(boost),分析特异性T细胞再次活化有无差异。按照不同的效靶比,将NK细胞与染料标记的WT和Atf6^(-/-)MCA205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杀伤情况。结果:PBS或Tm处理后,WT和Atf6骨肉瘤细胞活力和增殖、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离子霉素触发的胞内钙离子动员、胞内外ATP和IFN-a/β分泌均无显著差异。Tm处理后,Atf6细胞死亡比例低于WT细胞(P<0.01)。在免疫系统健全的小鼠体内,Atf6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WT肿瘤(P<0.05)。然而,在缺乏T细胞的nu/nu小鼠体内,两种肿瘤生长速度的差异显著缩小。与免疫系统健全的小鼠相比,Ifnar^(-/-)小鼠体内Atf6肿瘤的生长速度略快(P<0.05)。Atf6肿瘤内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效应T细胞的活化均显著高于WT肿瘤(P<0.05)。与WT MCA205细胞相比,Atf6^(-/-)MCA205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后死亡比例更高(P<0.05)。在Tm刺激后,Atf6^(-/-)MCA205细胞比WT细胞表达更多的Irf3和Irf7,前者在prime-boost实验中可刺激T细胞分泌更多的IFN-γ。结论:阻断ATF6信号通路能显著增强MCA205细胞的免疫原性,促进免疫监视,阻碍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CA205细胞 未折叠蛋白反应 肿瘤免疫原性 活化转录因子6 干扰素 T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C2通过激活STAT6和分泌IL-13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占朋 李欣 +5 位作者 杨焰 黎博 魏红艳 胡春林 付清玲 廖晓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慢性肾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目的: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慢性肾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C2的比例;ELISA技术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3的浓度;提取慢性肾衰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后分别分为3组(对照组、细胞因子刺激组、干预组)进行体外培养3 d后,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L-13浓度;Western blot法对健康对照者PBMC在刺激前及刺激后15 min、30 min、1 h、2 h的转录活化因子6(STAT6)的磷酸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PBMC中ILC2比例及血浆IL-13浓度均较健康人高(P<0.05);体外培养上清液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个亚组中IL-13浓度均较健康人高(P<0.05),且2类人群中均呈现出细胞因子刺激组较对照组升高,干预组较细胞因子刺激组降低的现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TAT6的蛋白水平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中ILC2的比例升高,同时ILC2内STAT6活化并分泌大量IL-13,介导Th2细胞的极化而调节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6 白细胞介素-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调控ATF6-CHOP通路增强顺铂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娜娜 吴明松 +3 位作者 郑翔 杨蕾 王宏阳 李学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ATF6-CHOP通路的激活水平,以探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80μmol/L TA、0.9μg/m L CDDP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 G2细胞24和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ATF6-CHOP通路的激活水平,以探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80μmol/L TA、0.9μg/m L CDDP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 G2细胞24和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ATF6(ATF6α)、ATF6B(ATF6β)和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处理24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TA组、CD-DP组和联合用药组ATF6 m RNA和蛋白水平、ATF6B蛋白水平、CHOP m 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 TA能够联合CDDP增强肝癌Hep G2细胞内质网应激ATF6-CHOP通路的激活水平,ATF6-CHOP通路可能是TA和CDDP协同抗肝癌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顺铂 肝癌 内质网应激 转录活化因子6 C/EBP同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F6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恒川 杨宗珂 +3 位作者 刘清源 张金栋 朱辉轩 王德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 探讨转录活化因子6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 ATF6)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和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TF6的mRNA和蛋白质... 目的 探讨转录活化因子6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 ATF6)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和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TF6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通过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PC3细胞,敲降ATF6表达水平。CCK8和EdU实验检测PC3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C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评估ATF6在体内对肿瘤增殖的影响。使用JASPAR数据库预测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评估Yes相关蛋白(YAP)和ATF6之间的关联。qRT-PCR、免疫荧光检测YAP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qRT-PCR检测YAP的两个下游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富含半胱氨酸的61(Cyr6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ATF6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敲降ATF6后,PC3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动物实验证实敲降ATF6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JASPAR数据库预测发现ATF6与YAP之前存在启动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ATF6与YAP存在相互作用。敲降ATF6后显著下调YAP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且YAP下游基因CTGF和Cyr61的mRNA表达水平也随之下调(P<0.05)。结论 ATF6能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转录活化因子6 HIPPO YAP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伟灿 何荷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753,共6页
内质网(ER)是维持细胞内Ca 2+稳态、折叠新合成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细胞器。ER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可激活内质网应激(ERS),进而激活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需肌醇酶1α(IRE-1α)和活化转录因... 内质网(ER)是维持细胞内Ca 2+稳态、折叠新合成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细胞器。ER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可激活内质网应激(ERS),进而激活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需肌醇酶1α(IRE-1α)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三个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存活、分化和表型转换。近年来研究表明ERS下游信号级联反应与诱导巨噬细胞向促炎性M1型极化(IFN-γ和LPS)和抗炎性M2型极化(IL-4和IL-10)的信号通路之间存在密切相互作用,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分子机制错综复杂。文中总结了ERS介导巨噬细胞极化的主要机制,重点讨论了ERS的三个不同下游信号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巨噬细胞极化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 需肌醇酶1α(IRE-1α) 活化转录因子6(ATF6)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风府、太冲”穴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马骏 王彬 +2 位作者 王述菊 王琪 袁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活化转录因子6(AT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针刺防治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7d组、电针治疗14d组、电针治疗21d组、电针治疗28...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活化转录因子6(AT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针刺防治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7d组、电针治疗14d组、电针治疗21d组、电针治疗28d组,每组12只。模型组采取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法,假手术组只注射不含鱼藤酮的等量葵花油乳化液。各电针治疗组取穴“风府”、“太冲”,每次治疗20min,每天1次,分别治疗7d、14d、21d、28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黑质区ATF6、CHOP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大鼠黑质区ATF6mRNA、CHOP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黑质区TH的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大鼠黑质区ATF6、CHOP表达显著提高(P<0.01),大鼠黑质区ATF6mRNA、CHOP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鼠黑质区TH的阳性表达提高(P<0.05),ATF6、CHOP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大鼠黑质区ATF6mRNA、CHOP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电针“风府、太冲”穴能有效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治疗能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下游的细胞凋亡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电针 酪氨酸羟化酶 活化转录因子6 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氨酸对早期断奶仔猪肝中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14
作者 樊启文 陈伶俐 +2 位作者 赵丽 石敏 晏向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80,共9页
为探究日粮中亮氨酸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长×大)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细胞核质分离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技术,研究了在亮氨酸处理下肝细胞形态和内质网应激特征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及对早期断奶诱导的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为探究日粮中亮氨酸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长×大)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细胞核质分离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技术,研究了在亮氨酸处理下肝细胞形态和内质网应激特征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及对早期断奶诱导的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早期断奶诱导内质网应激模型中,与正常不断奶组相比,14日龄早期断奶组仔猪肝细胞中内质网口径增大,结构紊乱,同时细胞核内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XBP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在体外Hep G2细胞培养模拟试验中,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亮氨酸的缺失都能显著上调细胞核内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4和ATF6α剪切体蛋白的表达(P<0.05),而在培养基中重补亮氨酸后,核内定位的ATF4蛋白出现了进一步的上调(P<0.05)。不同亮氨酸水平日粮的饲喂试验结果显示,在21日龄未断奶条件下,日粮亮氨酸水平对ATF4和ATF6α剪切体在细胞核内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而断奶24 h后,2.10%亮氨酸组仔猪肝细胞核内的ATF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66%亮氨酸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断奶能够诱导仔猪肝内质网应激的发生,而亮氨酸对早期断奶引发的肝内质网应激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早期断奶 内质网应激 仔猪肝 活化转录因子4 活化转录因子6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