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uippel样因子6经活化转录因子4通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田芳 赵今稚 +8 位作者 滕贺 黄亮瑜 刘勋 苏睿虹 高美子 张晓敏 李筱荣 东莉洁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以活化转录因子4(ATF4)为靶点,探讨Krüppel样因子6(KLF6)调控紫外线B(UVB)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HLECs系(HLE-B3)进行常规培养,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ATF4转染... 目的以活化转录因子4(ATF4)为靶点,探讨Krüppel样因子6(KLF6)调控紫外线B(UVB)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HLECs系(HLE-B3)进行常规培养,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ATF4转染HLECs作为UVB+ATF4转染组,并用能量密度为20 mJ/cm2的UVB照射细胞;未转染的ATF4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Hoechst染色法观察ATF4对HLECs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将培养的细胞分为KLF6转染组及相应空质粒对照组,小干扰KLF6(siKLF6)组(转染pSilencer-KLF6质粒)及相应的空载体对照组(转染pSilencer空质粒),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TF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将培养的细胞分为4个组,联合空载体组HLECs联合转染pEGFP-C2空载体和pSilencer空载体;KLF6+pSilencer空质粒组HLECs联合转染pEGFP-C2-KLF6和pSilencer空载体;小干扰ATF4(siATF4)+pEGFP-C2组HLECs联合转染pEGFP-C2空载体和pSilencer-ATF4;KLF6+siATF4组HLECs联合转染pEGFP-C2-KLF6和pSilencer-ATF4,各组细胞均暴露于UVB 200 s,采用ELISA法检测上述各组HLECs凋亡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培养的HLECs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细胞核呈卵圆形,数量多且完整;UVB照射后部分细胞核固缩,细胞间隙增大,少数细胞出现核分裂;UCB+ATF4转染组细胞数量减少,多数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分裂。UVB+ATF4转染组细胞中ATF4蛋白表达条带灰度明显强于UVB+空载体组,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0.06和0.1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3,P〈0.01)。KLF6转染组细胞中KLF6和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空载体对照组,siKLF6组细胞中KLF6和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其空载体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LISA检测显示ATF4转染组HLECs凋亡值为1.37±0.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4,P=0.001);KLF6+pSilencer空质粒组细胞凋亡值明显高于联合空载体组,siATF4+pEGFP-C2组细胞凋亡值明显低于联合空载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2);KLF6+siATF4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KLF6+pSilencer空质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KLF6通过活化ATF4促进UVB诱导的HLECs凋亡,ATF4基因沉默可使细胞凋亡值明显降低,因此ATF4可作为KLF6调控HLECs凋亡的靶因子,也是KLF6调控LECs凋亡的主要生物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ippel样因子6 Kruppel样转录因子/代谢 活化转录因子4 晶状体上皮细胞 晶状体 细胞株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转录因子4激活致小鼠小梁网炎症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2
2
作者 薛然 李晶明 +1 位作者 陈果 钟毅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3-500,625,共9页
【目的】旨在通过体内研究,探讨内质网应激的主要标志物,活化转录因子4(ATF4)在小梁网功能障碍、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阐明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OAG)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6~8周大的C57BL/6J小鼠47只,实验组(24只,2... 【目的】旨在通过体内研究,探讨内质网应激的主要标志物,活化转录因子4(ATF4)在小梁网功能障碍、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阐明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OAG)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6~8周大的C57BL/6J小鼠47只,实验组(24只,24眼)单眼前房注射ATF4腺病毒,对照组(23只,23眼)单眼前房注射GFP腺病毒。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前房角组织,用冰冻切片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病毒荧光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4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α,IL-1β,IL-6以及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在m RNA水平的表达;用TUNEL染色法观察小梁网细胞的凋亡情况;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小梁网细胞的超微结构。在注射前及注射后第3、7、10及13天分别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小鼠的日间及夜间眼压。【结果】注射后24 h即可观察到注射眼小梁网内的病毒荧光,且实验组小梁网ATF4的表达明显上调。在注射后3天,实验组小梁网组织的炎症因子在m RNA水平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注射后7天,实验组小梁网组织出现CHOP的表达上调;小梁网TUNEL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实验组小梁网细胞内可见明显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在注射后第7、10及13天,实验组日间眼压及夜间眼压均高于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网组织ATF4的表达上调可以引起炎症因子表达的上调,内质网相关凋亡通路的活化,以及小梁网细胞的凋亡。这些改变可能在眼压的升高中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4 炎症 细胞凋亡 小梁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转录因子4基因敲除小鼠完全缺失晶状体致小眼症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晟 林晓琳 +2 位作者 和法莲 彭珊 申红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9-42,共4页
旨在研究活化转录因子4(ATF4)基因敲除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将小鼠分为野生型(WT)组和ATF4敲除(KO)组,采用器官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明确ATF4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WT小鼠眼球大小及组织结构正常。而ATF4^-/... 旨在研究活化转录因子4(ATF4)基因敲除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将小鼠分为野生型(WT)组和ATF4敲除(KO)组,采用器官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明确ATF4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WT小鼠眼球大小及组织结构正常。而ATF4^-/-小鼠眼球体积缩小;脉络膜和视网膜层层次结构基本存在,各个层次结构紊乱;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基本正常,约2层细胞,但细胞排列不整齐;内丛状层结构疏松,厚度增加;外核层细胞层次增加,超过10层,同时结构松散、形成裂隙和囊样结构;内核层细胞层次减少、约6层~8层细胞,细胞排列轻度紊乱。整个视网膜在局部形成乳头状突起;脉络膜基本正常,但没有乳头状的睫状突形成。眼球内玻璃体缺失,由水肿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中央可见多个小血管。总之,ATF4^-/-小鼠展示了小眼表型,同时ATF4^-/-小鼠眼睛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4 基因敲除小鼠 晶状体 小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转录因子ATF3/ATF4与Nrf2的表达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晓燕 戴爱国 谭双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1-1966,共6页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3(ATF3)、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肺组织标本取自40例肺肿瘤行肺叶切除者,于远离病灶...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3(ATF3)、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肺组织标本取自40例肺肿瘤行肺叶切除者,于远离病灶处取材,诊断符合COPD者入选COPD组(20例),不符合者入选对照组(20例)。取两组患者的肺组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ATF3、ATF4和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复制COPD大鼠模型,应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研究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COPD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2)COPD大鼠肺功能(FEV0.3、FEV0.3/FVC和PEF)较对照组显著恶化(均P<0.01)。(3)免疫组化显示COPD组ATF3、ATF4和Nrf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1)。(4)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TF3和ATF4 mRNA表达水平在COP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Nrf2 mRNA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5)Co-IP结果显示在Nrf2抗体捕获的免疫沉淀中,ATF3和ATF4抗体均可杂交出明显的蛋白条带(P<0.05)。结论:氧化应激状况下ATF3和ATF4表达明显上调,通过与Nrf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转录调控Nrf2靶基因的表达,在COPD的氧化/抗氧化失衡中发挥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活化转录因子3 活化转录因子4 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脑泰方对去势脑缺血大鼠海马ATF4/CHOP/Puma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秦莉花 刘林 +8 位作者 成绍武 李晟 王国佐 黄娟 刘洋 王珊珊 龚盛强 程诚 葛金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5-369,共5页
目的:研究加味脑泰方对去卵巢脑缺血大鼠海马活化转录因子4 (ATF4)/C/EBP同源蛋白(CHOP)/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脑泰方组和阳性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它大鼠均行去卵巢... 目的:研究加味脑泰方对去卵巢脑缺血大鼠海马活化转录因子4 (ATF4)/C/EBP同源蛋白(CHOP)/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脑泰方组和阳性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它大鼠均行去卵巢术;术后11 d,阳性对照组和加味脑泰方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灌胃3 d后行脑缺血术。术后24 h进行行为学评价,取海马组织行RT-qPCR检测Bax、Bcl-2和caspase-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caspase-3、ATF4、CHOP和Puma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的海马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脑泰方组与阳性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Bax、caspase-3、ATF4、CHOP和Puma的蛋白表达及Bax和caspase-3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脑泰方明显降低Bax、caspase-3、ATF4、CHOP和Puma表达,提高Bcl-2表达(P <0.05)。结论:加味脑泰方可能通过抑制ATF4/CHOP/Puma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的表达而减轻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脑泰方 脑缺血 活化转录因子4 C/EBP同源蛋白 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ATF4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万东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活化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ATF4)基因在油酸诱导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常规培养的L02肝细胞为对照,采用油酸诱导L02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别于0、24、48、72h...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活化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ATF4)基因在油酸诱导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常规培养的L02肝细胞为对照,采用油酸诱导L02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别于0、24、48、72h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方法动态监测ATF4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时间的增长,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加剧,肝细胞中ATF4 mRNA表达量0、24、48、72h分别为(1.01±0.12)、(1.87±0.24)、(2.01±0.13)、(1.79±0.19),48h时达到峰值后开始缓慢下降;ATF4蛋白表达量0、24、48、72h分别为(0.31±0.16)、(0.57±0.14)、(0.91±0.20)、(0.89±0.17),直至72h时仍维持在高水平状态,各实验组(24、48、72h组)与空白对照组(0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变性肝细胞中ATF4表达增强,提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可能引起内质网发生应激,其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 培养的 活化转录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L41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耿雯 秦丰 +2 位作者 任佳绪 徐晓鹤 王爱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L41(ribosomal protein L41,RPL41)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传代培养。根据药物处理浓度分为对照组(RPL4...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L41(ribosomal protein L41,RPL41)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传代培养。根据药物处理浓度分为对照组(RPL41浓度为0μmol·L^(-1))、40μmol·L^(-1)RPL41处理组、80μmol·L^(-1)RPL41处理组、120μmol·L^(-1)RPL41处理组。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检测系统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100μmol·L^(-1)RPL41处理后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μmol·L^(-1)RPL41处理组细胞活性为(97.9±1.5)%,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0μmol·L^(-1)RPL41处理组细胞活性为(87.6±1.8)%,120μmol·L^(-1)RPL41处理组为(63.9±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PL41对Y7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0μmol·L^(-1)RPL41能够促进Y79细胞凋亡,凋亡率为(17.33±2.47)%。100μmol·L^(-1)RPL41处理组凋亡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颜色较亮,细胞体积较小。40μmol·L^(-1)RPL41处理组ATF4蛋白含量为0.76±0.04,80μmol·L^(-1)RPL41处理组为0.29±0.04,120μmol·L^(-1)RPL41处理组为0.29±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RPL41能够降低Y79细胞中ATF4的蛋白含量。结论RPL41能抑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TF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核糖体蛋白L4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活化转录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雷菲德菌素A联合顺铂增强肺癌GLC-82细胞PERK-ATF4通路的激活水平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明松 郑翔 +4 位作者 耿娜娜 张志敏 赵彦禹 王哲 李学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02-2305,共4页
目的:研究PERK-ATF4通路的激活水平,以探讨布雷菲德菌素A(BFA)与顺铂(CDDP)的协同抗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以BFA、CDDP单独或联合处理人肺癌GLC-82细胞24、48 h,然后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RK、ATF4、p-PERK的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研究PERK-ATF4通路的激活水平,以探讨布雷菲德菌素A(BFA)与顺铂(CDDP)的协同抗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以BFA、CDDP单独或联合处理人肺癌GLC-82细胞24、48 h,然后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RK、ATF4、p-PERK的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处理24和48 h后,GLC-82细胞PERK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CDDP组最低,在BFA组升高(P<0.05),在BFA+CDDP组进一步升高(P<0.01),其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TF4表达在CDDP组中差异无显著性,在BFA组中升高,在BFA+CDDP组进一步升高(P<0.05或P<0.01),也高于BFA组和CDDP组(P<0.05或P<0.01)。结论 :BFA联合CDDP上调PERK、ATF4水平,该通路可能是BFA与顺铂协同抗肺癌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 转录活化因子4 内质网应激 布雷菲德菌素A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对骨质疏松症大鼠GPR48、ATF4、BS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德阳 郑洪新 +1 位作者 邓洋洋 孙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94-189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中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探讨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并研究左归丸防治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肾虚骨质疏松症模型,采用具有补肾作... 目的:通过研究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中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探讨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并研究左归丸防治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肾虚骨质疏松症模型,采用具有补肾作用的左归丸对实验大鼠治疗12周,以盖天力片作为阳性对照组,正常大鼠、假手术组作为标准对照组,模型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结果:ELISA方法检测表明:正常大鼠血清中存在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模空组大鼠血清中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的下降。左归丸组、盖天力组用药12周后,与模空组相比较,左归丸组可显著上调血清中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正常大鼠血清中存在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2血清中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异常变化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机理之一;3左归丸能够调控GPR48、ATF4、BSP的蛋白表达,表明左归丸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 骨质疏松症 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 转录活化因子4(ATF4) 骨涎蛋白(B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作用机制
10
作者 宋珂 宋纯东 +2 位作者 宋丹 张守琳 丁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GTW)对IgA肾病(IgAN)大鼠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雷公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联合应用牛血清白蛋白+...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GTW)对IgA肾病(IgAN)大鼠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雷公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联合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建立IgAN动物模型。第13周起干预组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鼠24 h尿液、尿常规、血液以及肾脏组织。生化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总蛋白定量(24 h-UTP)、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免疫荧光判定免疫球蛋白IgA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蛋白免疫质印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肾组织中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激活转录因子(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TP、尿红细胞计数、血SCr、BUN显著升高,血ALB降低(P<0.01),肾脏PERK、ATF4、CHOP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病变严重,肾IgA沉积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24 h-UTP、尿红细胞计数、血SCr、BUN明显降低,血ALB升高(P<0.01),肾脏PERK、ATF4、CHO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脏病理和IgA沉积明显改善。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调控PERK/ATF4/CHOP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进而改善上述生化指标,保护肾脏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雷公藤多苷 内质网应激 系膜增生 免疫荧光 实验研究 作用机制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转录活化因子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动粒蛋白Hec1启动子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11
作者 李良维 刘兢 +1 位作者 姚雪彪 程联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9-875,共7页
细胞的分裂是一个严格调控,高度有序的过程.为了将复制后的染色体均匀、准确地传递给两个子细胞,细胞在分裂中后期受到纺锤体检验点的严格监控.Hec1定位于动粒,是纺锤体检验点调控的关键蛋白之一,它通过螺旋-螺旋结构域与其他动粒蛋白... 细胞的分裂是一个严格调控,高度有序的过程.为了将复制后的染色体均匀、准确地传递给两个子细胞,细胞在分裂中后期受到纺锤体检验点的严格监控.Hec1定位于动粒,是纺锤体检验点调控的关键蛋白之一,它通过螺旋-螺旋结构域与其他动粒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姐妹染色体的精确分离.为研究Hec1转录水平的调控机理,采用BLAST工具,从GenBank中搜索到了人Hec1基因上游的序列,并利用在线工具http://mbs.cbrc.jp/research/db/TFSEARCH.html提供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搜索引擎,对其5′启动子调节区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Hec1基因上游-200~-1序列内,存在E2F、ATF4和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等转录因子调控元件.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取HeLa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方法克隆了Hec1基因启动子,并构建了多个含启动子不同区段的pGL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后的结果表明,-70~-63以及-155~-144之间的启动子区对维持荧光素酶活性最为关键.凝胶迁移实验证明,这两个区段分别能够和转录因子CREB以及ATF4结合.随后,采用野生型的以及含有133位磷酸化位点突变的CREB转染HeLa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实验发现,Hec1的表达水平分别出现明显上升和下降.该结果表明,Hec1表达的调控是通过CREB的活化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l 动粒 启动子 活化转录因子4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氨酸对早期断奶仔猪肝中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12
作者 樊启文 陈伶俐 +2 位作者 赵丽 石敏 晏向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80,共9页
为探究日粮中亮氨酸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长×大)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细胞核质分离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技术,研究了在亮氨酸处理下肝细胞形态和内质网应激特征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及对早期断奶诱导的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为探究日粮中亮氨酸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长×大)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细胞核质分离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技术,研究了在亮氨酸处理下肝细胞形态和内质网应激特征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及对早期断奶诱导的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早期断奶诱导内质网应激模型中,与正常不断奶组相比,14日龄早期断奶组仔猪肝细胞中内质网口径增大,结构紊乱,同时细胞核内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XBP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在体外Hep G2细胞培养模拟试验中,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亮氨酸的缺失都能显著上调细胞核内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4和ATF6α剪切体蛋白的表达(P<0.05),而在培养基中重补亮氨酸后,核内定位的ATF4蛋白出现了进一步的上调(P<0.05)。不同亮氨酸水平日粮的饲喂试验结果显示,在21日龄未断奶条件下,日粮亮氨酸水平对ATF4和ATF6α剪切体在细胞核内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而断奶24 h后,2.10%亮氨酸组仔猪肝细胞核内的ATF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66%亮氨酸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断奶能够诱导仔猪肝内质网应激的发生,而亮氨酸对早期断奶引发的肝内质网应激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早期断奶 内质网应激 仔猪肝 活化转录因子4 活化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栋梁 王晓娜 杨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29-935,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时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9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2):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姜黄素组(CUR组)。I/R组和CUR组采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时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9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2):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姜黄素组(CUR组)。I/R组和CUR组采用前房灌注法使眼内压升高而制备大鼠RIRI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后结束实验。于缺血前60 min时,CUR组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C组和I/R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8只大鼠,取视网膜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3组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8只大鼠,取视网膜组织,电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改变。3组于再灌注24h时处死8只大鼠,取视网膜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和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表达。3组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8只大鼠,取视网膜组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XBP-1、ATF4和CHOP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CU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XBP-1、ATF4和CHOP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C组比较,I/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HOP、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均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U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HOP、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均升高,与I/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I/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出现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损伤,AI值升高(P<0.05)。与I/R组比较,CU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损伤均减轻,AI值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减轻大鼠R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S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活化转录因子4 X-盒结合蛋白-1(XBP1)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