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毛达勇 周有利 李德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 ,同时用自动血细...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 ,同时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进行血小板四参数的测定 ,并与 50例糖尿病不伴血管病变组和 4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CD62p (11 64± 3 79) %、CD63 (15 73± 4 2 2 ) %的表达和血小板平均体积 (11 85± 2 3 1)fl等 3指标与正常对照组CD62p (2 2 7± 2 11) % ,CD63 (6 83± 2 85) % ,血小板平均体积 (10 72± 1 63 )fl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和 <0 0 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不伴血管病变组比较 ,CD62p (10 0 1± 3 65) %和CD63 (14 0 2± 3 87) %也显著性增高 (P <0 0 5)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血管病变 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2p cd63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CD62p和TSD的表达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锑 张春青 +2 位作者 丛亚琴 郭亦媛 徐从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 ,对11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血小板膜糖蛋白(MGP)CD63 ,CD62P和凝血酶敏感蛋白(TSD)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组CD63,CD62P和TDS3种M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 ,对11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血小板膜糖蛋白(MGP)CD63 ,CD62P和凝血酶敏感蛋白(TSD)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组CD63,CD62P和TDS3种M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4.0) % ,(5.8±3.3)%和(4.7±3.7)%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1.0±0.6) % ,(1.4±0.5)%和(1.6±0.6)%(P<0.01)。结论用FCM检测活化血小板 ,结果准确 ,特异性和灵敏度高 ,可反映单个或亚群血小板质膜上活化抗原的变化 ,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膜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cd63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时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褚俊 翟志敏 +2 位作者 戴海明 徐美清 何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31-1432,共2页
目的 :探讨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水平。方法 :开胸微电流刺激麻醉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外膜方法制备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血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其血小... 目的 :探讨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水平。方法 :开胸微电流刺激麻醉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外膜方法制备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血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其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8只犬制成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及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其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6 .2 4± 1 1 .69) %和 (3 .2 2± 1 .0 7) % ,显著高于模型复制前基础值 (8.35± 2 .73) %和 (0 .45± 0 .2 3) % (P <0 .0 5)。结论 :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中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2p cd63 血小板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膜糖蛋白类 流式细胞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2P、CD40L及节律核受体Rev-erbα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发病时间的表达
4
作者 王银平 孟灿灿 +1 位作者 吴文娟 杨直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发病时间的节律核受体Rev-erb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选择素(CD62P)、肿瘤坏死因子CD40L表达水平,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58例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患者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组,根据发病时间分...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发病时间的节律核受体Rev-erb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选择素(CD62P)、肿瘤坏死因子CD40L表达水平,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58例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患者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组,根据发病时间分为4个亚组:T_(1)(0~6点)组32人、T_(2)(6~12点)组50人、T_(3)(12~18点)组40人、T_(4)(18~24点)组36人。将同时间非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为T_(1)组32人,T_(2)组31人,T_(3)组32人,T_(4)组31人。患者入院后采集血浆和血小板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D62P、CD40L及Rev-erbα表达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T_(2)时间段CD62P、CD40L及Rev-erbα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且CD62P及CD40L表达水平变化与Rev-erbα的表达变化相一致,而T_(1)、T_(3)、T_(4)三组之间的CD62P、CD40L与Rev-erb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各时间段CD62P、CD40L和Rev-erbα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核受体Rev-erbα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表达明显增高,特别是在凌晨时间段,并且血小板活化水平与节律核受体Rev-erbα表达在时间上是一致的,提示Rev-erbα与血小板活化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活化 cd62p cd40L 节律核受体Rev-erb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纤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若晖 李雪 李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探究化纤胶囊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影响,阐明化纤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140只实验动物SD大鼠随机均匀分成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干... 目的 探究化纤胶囊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影响,阐明化纤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140只实验动物SD大鼠随机均匀分成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血必净干预组、低剂量化纤胶囊干预组(30mg/kg)、中剂量化纤胶囊干预组(60mg/kg)、高剂量化纤胶囊干预组(90mg/kg)。CLP术后2h对药物干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肠,CLP术后12h后给予第2剂,连续3d,2次/d。模型制备后6h、12h、24h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血进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干预组与化纤胶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均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有降低作用(P<0.05),其中化纤胶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优于血必净干预组,而化纤胶囊高剂量组对于降低上述指标作用最明显(P<0.01)。生理盐水干预组对上述指标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化纤胶囊对于脓毒血症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表达水平有降低作用,具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纤胶囊 脓毒血症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 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过程中血小板CD62p表达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景汉 欧阳锡林 +6 位作者 石群 骆群 李锡金 王海宝 陈民才 韩玮 Dayong Gao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3-256,共4页
为了探索大批量制备冰冻保存富含血小板血浆 (Cryo PRP)全过程中影响血小板质量变化的因素 ,以优化Cryo PRP制作过程 ,提高Cryo PRP质量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ryo PRP全过程中血小板膜表面CD6 2 p表达。冰冻保存血小板全过程包括血液采... 为了探索大批量制备冰冻保存富含血小板血浆 (Cryo PRP)全过程中影响血小板质量变化的因素 ,以优化Cryo PRP制作过程 ,提高Cryo PRP质量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ryo PRP全过程中血小板膜表面CD6 2 p表达。冰冻保存血小板全过程包括血液采集、离心制备、添加DMSO、- 80℃冰箱保存和 38℃水浴解冻。结果表明 ,在血液采集、离心制备、添加DMSO过程中血小板膜表面CD6 2 p表达逐步升高 ,但升高幅度较小 ,血小板CD6 2 p阳性率约为 5 .2 5 % ,而降温、解冻过程中血小板CD6 2 p阳性率有一个突然的升高 ,其幅度约占整个过程的 82 % ,对血小板的损害较大。结论 :在Cryo PRP的制备过程中 ,血小板的离心制备和DMSO的添加方式均可以得到良好的优化 ,而对冰冻富含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影响也易于控制 ,但冰冻保存对血小板的损害较大 ,且不可避免。因此 ,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血小板冰冻保护液和改进冰冻保存方法 ,以减轻冰冻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 血小板冰冻保存 cd62p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 被引量:38
7
作者 梅斌 郑凯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8-549,552,共3页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6例。术前实验组CD62P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实验组CD62P明显高于术前(P<0.01)。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术前CD62P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血栓组CD62P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CD62P明显升高,且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度相关,可作为评判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危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蛋白cd62p 断流术 门静脉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联合测定保存血小板表达的磷脂酰丝氨酸和CD62p 被引量:13
8
作者 欧阳锡林 刘景汉 +4 位作者 骆群 石群 韩玮 李锡金 Dayong Gao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人类血小板通过不同的技术进行离体保存后 ,其特性改变差异较大。建立适用于各种保存血小板特性分析的流式细胞术 (FCM)对保存血小板的质量监测和新保存方法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FCM分析方法主要条件的优化评估 ,建立了联合测... 人类血小板通过不同的技术进行离体保存后 ,其特性改变差异较大。建立适用于各种保存血小板特性分析的流式细胞术 (FCM)对保存血小板的质量监测和新保存方法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FCM分析方法主要条件的优化评估 ,建立了联合测定血小板膜表面包括磷脂酰丝氨酸在内的多参数FCM定量分析方法。在标本制作中 ,血小板不需要洗涤即可直接进行标记 ,减少了血小板离心洗涤过程中的激活。除了FCM常用的同型对照外 ,文中还将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 (FPRP)、凝血酶激活FPRP和液氮处理FPRP作为血小板标准阴性、阳性对照 ,直接应用于FCM分析 ,且效果良好。该方法中Gly Pro Arg Pro乙酸盐 (GPRP)的选择应用 ,既防止了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同时可稳定血小板 ,减少制备过程中人为激活 ,克服了在血小板、Ca2 + 和血浆共存条件下FCM定量分析血小板的困难 ,尤其是为深低温处理血小板包括PS在内的多参数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基础。研究表明该方法标本处理简单 ,结果分析简便、准确 ,重复性好。作者还通过低温、低渗或激活剂的方法制备了几种膜表面分子标记显著不同的血小板应用于FCM分析 ,不仅证实了所建立的FCM分析方法在各种不同膜表面分子标记的血小板分析中的实用性 ,又表明了文中制备的这 4种不同膜表面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磷脂酰丝氨酸 cd62p 血小板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保存血小板CD62p表达 被引量:15
9
作者 欧阳锡林 刘景汉 +1 位作者 石群 高大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2-465,共4页
CD62p阳性率是保存血小板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在静脉全血内血小板CD62 p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优化建立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保存血小板表达CD62p的方法 ,在血小板检测标本内加入 0 .1mmol/L潘生丁稳定血小板 ;对TBS溶液进行了改良 ,... CD62p阳性率是保存血小板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在静脉全血内血小板CD62 p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优化建立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保存血小板表达CD62p的方法 ,在血小板检测标本内加入 0 .1mmol/L潘生丁稳定血小板 ;对TBS溶液进行了改良 ,添加了 1 .1mmol/L的EDTA和 1 0 0 μmol/L潘生丁 ,用以代替PBS ;采用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 (FPRP)制备的阴、阳性对照 ;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表明 :加入 0 .1mmol/L潘生丁和 1 .1mmol/L的EDTA可以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的血小板人为激活 ;采用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 (FPRP)制备的阴、阳性对照既可优化FCM分析方法 ,还可用于检验所购荧光抗体的质量 ,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采用泛血小板特异性标志物CD61可灵敏特异地识别血小板 ,提高了实验抗干扰能力。制备保存血小板时采用的是专用大号采血针 ,抽血流畅 ,对血小板CD62p表达测定人为影响很小 ,明显优于用注射器采集患者静脉全血的做法。CD62 p测定灵敏度可达 1 % ,制备的标本可稳定 48小时。结论 :利用该流式细胞术可以灵敏而特异地测定保存血小板的CD62P表达率 ;该方法简便易行 ,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保存 cd62p阳性率 质量监测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红细胞黏附分子CD35、CD44、CD62P的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昊翔 钱宝华 郭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53-3155,共3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以及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分子的表达变化与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正常人和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和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患者血小板CD62P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 目的:研究血小板以及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分子的表达变化与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正常人和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和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患者血小板CD62P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正常人,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转移组血小板CD35明显高于正常人;转移组红细胞CD35明显低于正常人;肿瘤患者红细胞CD44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CD35和CD62P分子处于高表达状态,而红细胞CD35、CD44分子表达减少,这些变化可能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红细胞 转移 cd35 cd44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y γ射线辐照对手工富集人血小板CD62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林娜 赵红胜 +3 位作者 李建斌 单泓 韩小改 焦红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90-493,共4页
本研究观察25Gyγ射线照射对22℃保存条件下的手工富集血小板悬液不同保存期CD62p、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影响。将富浆法分离的16袋血小板,每袋平均分为两份,其中1袋经25Gy137铯γ射线辐照,另1份不辐照,然后按美国血库协会... 本研究观察25Gyγ射线照射对22℃保存条件下的手工富集血小板悬液不同保存期CD62p、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影响。将富浆法分离的16袋血小板,每袋平均分为两份,其中1袋经25Gy137铯γ射线辐照,另1份不辐照,然后按美国血库协会(AABB)标准保存72小时。经辐照的血小板作为观察组,未辐照的血小板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血小板辐照前及保存24和72小时后P选择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表明:辐照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表达CD62p百分率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保存24小时与新鲜血小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保存72小时与保存24小时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保存24、72小时后,两组血小板CD62p表达率、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血小板在保存72小时后MPV与新鲜血小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γ射线照射不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但手工血小板液态储存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手工富集人血小板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体外活化后高表达P选择素(CD62P)抑制细菌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样改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婷 陈要臻 +7 位作者 刘二雄 徐金梅 顾顺利 陈禹彤 胡兴斌 张梦秋 尹文 李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1-788,共8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细菌活化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分子表达水平及血小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大肠杆菌(E.coli)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索血小板抑制细菌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浓度为10^(6)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SA、E.coli分别与2×...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细菌活化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分子表达水平及血小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大肠杆菌(E.coli)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索血小板抑制细菌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浓度为10^(6)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SA、E.coli分别与2×10^(11)/L洗涤纯化的血小板共培养后,使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菌液吸光度(A_(600))值;倍比稀释后,涂板计数各组细菌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菌与血小板共培养2、4 h后,血小板CD62P水平;ELISA检测血小板活化后释放胞内蛋白血小板因子4(PF4)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菌与血小板共培养12 h后其分裂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菌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和细菌细胞膜电位改变情况。结果血小板与SA共培养6 h后,菌液浊度明显降低;与E.coli共培养6 h后,菌液浊度略有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菌与血小板共培养后,细菌涂板计数均降低;SA、E.coli与血小板共培养2、4 h后,CD62P水平均升高,且血小板与SA共培养组的CD62P水平明显高于与E.coli共培养组;血小板活化后其胞内蛋白PF4释放量明显增加;血小板处理细菌后其分裂增殖速度均降低,且两种细菌均出现细胞膜PS外翻、细胞膜电位去极化。结论血小板体外活化后高表达CD62P,抑制SA、E.coli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样改变,且血小板对SA的抑制作用优于对E.coli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血小板 抑菌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集血小板聚集功能与CD62P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小燕 周颖仪 +2 位作者 冯桂玲 曾小琪 林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筛选汇集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最佳肾上腺素(ADR)反应浓度,探讨该浓度诱导的最大聚集率(MAR)与CD62P表达率的关系,建立汇集血小板的功能质量评价指标。方法:以不同浓度ADR检测30份汇集血小板MAR,确立最佳ADR反应浓度;另检测汇集血小板C... 目的:筛选汇集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最佳肾上腺素(ADR)反应浓度,探讨该浓度诱导的最大聚集率(MAR)与CD62P表达率的关系,建立汇集血小板的功能质量评价指标。方法:以不同浓度ADR检测30份汇集血小板MAR,确立最佳ADR反应浓度;另检测汇集血小板CD62P表达率,分析其与最佳ADR诱导的MAR的相关性。结果:汇集血小板MAR随着ADR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升高,ADR最佳反应浓度为4.76×10-4mg/L;汇集血小板ADR最佳反应浓度MAR和CD62P表达率经相关分析,r=-0.379,P>0.05,提示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最佳ADR反应浓度建议为4.76×10-4mg/L,汇集血小板最佳ADR反应浓度的MAR和CD62P表达率无相关性,CD62P表达率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分别反映汇集血小板活性和止血特性,只有结合二者,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汇集血小板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集血小板 cd62p 血小板聚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浓缩血小板-80℃长期冻存条件下CD62p表达与ADP诱导的再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令魁 熊文 李雪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冻存损伤关键因素的了解评估冻存血小板潜在的冻存期限。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冻存1~6年复苏后血小板CD62p表达和ADP诱导后CD62p再表达能力。结果在-80℃保存12~48个月,冻存血小板CD62p的表达受得良好抑制,可与22℃保... 目的通过对冻存损伤关键因素的了解评估冻存血小板潜在的冻存期限。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冻存1~6年复苏后血小板CD62p表达和ADP诱导后CD62p再表达能力。结果在-80℃保存12~48个月,冻存血小板CD62p的表达受得良好抑制,可与22℃保存28h的液体血小板质量相近;而ADP-CD62p再表达能力充分,36个月时为(70.2±10.3)%,与常温24h的液体血小板的(70.4±21.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48个月时下降至(35.2±18.2)%,与冻存36个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作为对照,液体血小板在采集后1h的CD62p表达率为(2.2±1.5)%,在22℃条件下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迅速升高,24h有显著性差异(P〈0.05),48h和72h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采集后1h的ADP.CD62p再表达率为(83.5±14.7)%,其后迅速下降,48h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鲜血小板常温条件下待冻期间发生的代谢损伤是影响冻存血小板质量的关键因素,选择≤24h的新鲜血小板用于-80℃冻存至少可以保存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低温冻存 低温冻存损伤 cd62p表达 DM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机采血小板超微结构回收率以及CD62P,PAC-Ⅰ的改变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维 余梅贵 府伟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 研究以终浓度 5 %二甲亚砜 (DMSO)为主的冷冻保存剂加入机采血小板冻存 1周、4周后血小板超微结构 ,体外回收率 (RR)以及CD62P和PAC Ⅰ的改变。方法 跟踪 3 0例机采血小板产品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透射电镜 (TEM)技术和流... 目的 研究以终浓度 5 %二甲亚砜 (DMSO)为主的冷冻保存剂加入机采血小板冻存 1周、4周后血小板超微结构 ,体外回收率 (RR)以及CD62P和PAC Ⅰ的改变。方法 跟踪 3 0例机采血小板产品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透射电镜 (TEM)技术和流式细胞术 (FCM)等分析并比较加入以DMSO为主的冷冻保存剂在 -12 0℃冻存 1周 ,4周后血小板的超微结构 ,RR值及CD62P和PAC Ⅰ的改变。结果  3 0例冷冻保存 1周及 4周后的血小板仍然具有相对完整的超微结构。冻存 1周及 4周后血小板的RR分别为冻前的 79 49%± 6 14 %和 74 0 7%± 5 3 9%。新鲜机采血小板的CD62P及PAC Ⅰ的值分别为 5 0 72 %± 14 3 1% ,5 3 2 3 %±2 0 2 6% ;冻存一周及四周后CD62P和PAC Ⅰ的值分别为 3 0 96%± 11 0 2 % ,2 2 96%± 9 90 % ;3 2 0 7%± 9 2 1% ,19 5 5 %± 10 3 3 %。结论 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 ,冰冻血小板仍然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相对完整的超微结构 ,但也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激活。与较高的回收率相对应 ,冷冻保存 1周及 4周后的机采血小板产品仍然具有较高的CD62P及PAC Ⅰ活性 ,其CD62P及PAC Ⅰ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机 血小板 超微结构 回收率 cd62p pA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Ⅵ、CD62P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道元 林发全 +3 位作者 陈家强 伏红霞 彭艳 王晓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49-165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小板糖蛋白Ⅵ(glycoprotein,GPⅥ)、P-选择素(CD62P)的表达水平及葛根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6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首发的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50例和同期体检的正常对照50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小板糖蛋白Ⅵ(glycoprotein,GPⅥ)、P-选择素(CD62P)的表达水平及葛根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6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首发的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50例和同期体检的正常对照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两组GPⅥ和CD62P的表达水平并观察患者葛根素治疗前后GPⅥ和CD62P的表达变化;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中可溶性GPⅥ水平;应用直线相关分析统计血小板膜GPⅥ与CD62P、血小板膜GPⅥ与可溶性GP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血小板膜GPⅥ和CD62P表达增加,并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葛根素治疗后血小板膜GPⅥ、CD62P表达有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GPⅥ与CD62P之间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784,P<0.01);病例组可溶性GPⅥ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膜GPⅥ与血浆可溶性GPⅥ之间呈直线负相关(r=-0.828,P<0.01)。结论 GPⅥ和CD62P均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而且二者具有同样的敏感性;GPⅥ、CD62P检测对于指导用药有临床价值;血浆可溶性GPⅥ亦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糖蛋白Ⅵ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PCI前后血小板CD62P、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及血浆D-dimer含量的变化与术后心肌损伤
17
作者 鲁静朝 崔炜 都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26-,共1页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在近 2 0多年中已取得迅速发展 ,但术后心肌损伤仍是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检测PCI手术前后CD6 2P、GPⅡb/Ⅲa、D dimer的变化了解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与术后...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在近 2 0多年中已取得迅速发展 ,但术后心肌损伤仍是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检测PCI手术前后CD6 2P、GPⅡb/Ⅲa、D dimer的变化了解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与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择 2 0 0 1年 5月至2 0 0 2年 7月间择期行PCI的患者 ,患者均于手术当天清晨及第 2天清晨 (术后 12~ 2 4h)采集空腹静脉血 ,以测定D dimer、CK MB、cTnI、血小板CD6 2P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另于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自动脉鞘管内采取血标本加作一次CD6 2P、GPⅡb/Ⅲa及D dimer。根据术后 12~ 2 4h的cTnI是否≥ 1.0ng/ml而分为肌钙蛋白阳性组及肌钙蛋白阴性组。术中发生侧支闭塞者不列入本研究中。 结果 共有 6 5例患者入选。其中 ,男 5 5例 ,女 10例 ,年龄 (5 5± 10 )岁。 6 5例患者中 ,肌钙蛋白阳性组 2 0例(30 .8% ) ,肌钙蛋白阴性组 4 5例 (6 9.2 % )。 13例CK MB增高的患者全部伴随有cTnI增高。 6 5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死亡及紧急血管重建。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如年龄、高血压等方面基本一致 (P >0 .0 5 )。肌钙蛋白阳性组的术前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肌钙蛋白阴性组 (93.0 %± 6 .3%和 88.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表达 pCI cd62p D-DIMER 血小板 心肌损伤 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CD62p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逯锦涛 段宝民 闫西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61-962,共2页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9~ 2 0 0 0年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 30例为研究组 ,每晚顿服洛伐他汀 2 0mg ,连用 8周 ,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 4周、 8周的血脂变化和血小板CD 6 2...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9~ 2 0 0 0年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 30例为研究组 ,每晚顿服洛伐他汀 2 0mg ,连用 8周 ,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 4周、 8周的血脂变化和血小板CD 6 2p的变化 ,并与 30例体检正常者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治疗前两组CD 6 2p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洛伐他汀治疗前 ,治疗 4周时 ,8周时CD 6 2 p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在降脂的同时 ,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患者 血小板活化功能 cd62p 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弧菌溶血素诱导血小板活化的机制分析
19
作者 王妍 凤梓涵 +4 位作者 王亚茹 李世青 陈鑫 王景林 袁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目的评价创伤弧菌分泌型外毒素-溶血素(VVH)是否能激活血液重要免疫细胞-血小板,探索VVH活化血小板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转录组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创伤弧菌感染后是否引起小鼠血小板活化,再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VVH是否为... 目的评价创伤弧菌分泌型外毒素-溶血素(VVH)是否能激活血液重要免疫细胞-血小板,探索VVH活化血小板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转录组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创伤弧菌感染后是否引起小鼠血小板活化,再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VVH是否为血小板活化的主要刺激元,然后制备天然表达的VVH毒素,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评价胞外和胞内钙离子信号抑制剂对VVH活化血小板的影响;最后通过体内实验分析VVH在创伤弧菌感染早期的免疫激活作用。结果VVH是创伤弧菌培养上清中引起血小板活化的主要刺激元。天然VVH可诱导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表达量的增加、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复合体(PNC)的形成、血小板微囊泡的释放。其激活机制可能与VVH成孔依赖性的Ca^(2+)-钙调素(CaM)-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信号通路有关,从而引起血小板α-颗粒物的释放和血小板的级联激活。在创伤弧菌灌胃感染的酒精性肝病(ALD)小鼠模型中,VVH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创伤弧菌感染早期,VVH是机体内激活血小板的重要分子,其诱导机体血小板活化可能与致病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溶血素(VVH) 血小板 p-选择素(cd62p) 酒精性肝病(A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清CD63和CD62P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志恩 李茹冰 +2 位作者 姚晖 朱永坤 陈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5-740,共6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川芎)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清溶酶体颗粒糖蛋白63(CD63)和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PF级SD雄...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川芎)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清溶酶体颗粒糖蛋白63(CD63)和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PF级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氯吡格雷组[6.75 mg/(kg·d)],补阳还五汤高[26 g/(kg·d)]、低剂量组[6.5 g/(kg·d)]。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和血清CD63和CD62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P<0.01)、增加体质量(P<0.05,P<0.01)和减少脑梗死面积(P<0.01和P<0.05)。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CD63、CD62P均较假手术组升高,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降低CD63和CD62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尤以高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下调CD63、CD62P因子表达,减轻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和减少脑梗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大鼠 急性脑缺血 cd63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