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渣油丙烷脱沥青窄馏分微观结构与黏度及黏-流活化能的构效关系
1
作者 吴偲 范思远 +1 位作者 王兆程 宋乐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1-572,共12页
采用丙烷脱沥青技术将国内外4种典型渣油进行窄馏分分离,以质量分数5%的收率切割,最终得到6个脱沥青油(DAO)窄馏分。通过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来表征渣油及其窄馏分的官能团、... 采用丙烷脱沥青技术将国内外4种典型渣油进行窄馏分分离,以质量分数5%的收率切割,最终得到6个脱沥青油(DAO)窄馏分。通过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来表征渣油及其窄馏分的官能团、相对分子质量、环结构和支链结构等微观结构特征,并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出黏-流活化能(E_(a)),进而探究窄馏分微观结构与黏度及黏-温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窄馏分的黏度及E_(a)是各种分子间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_(2)>0.93,Sig<0.05,P<0.05,|t|>2)证实了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 w)、羰基指数(I C=O)、亚砜指数(I S=O)、芳碳率(f A)、环烷碳率(f N)、侧链长度(L)和支化度(BI)等7种微观结构参数与黏度及E_(a)的关联程度较高,且I C=O、M w、f N和L等4种结构参数对黏度的影响最大,其影响按由大到小顺序为I C=O>M w>f N>L;M w、I C=O、BI和I S=O对E_(a)的影响最大,其影响按由大到小顺序为M w>I C=O>BI>I 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溶剂脱沥青 黏度 黏-流活化能 微观结构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锌补强氢化丁腈橡胶的反应活化能及硫化温度对氢化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郑方远 王雷雷 +1 位作者 卢雪 赵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84,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了在过氧化物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BP)作用下,甲基丙烯酸锌(ZDMA)自聚、氢化丁腈橡胶(HNBR)硫化及ZDMA补强HNBR时各组分的反应活化能及硫化温度对HN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用体系中,HNBR的硫化反应...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了在过氧化物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BP)作用下,甲基丙烯酸锌(ZDMA)自聚、氢化丁腈橡胶(HNBR)硫化及ZDMA补强HNBR时各组分的反应活化能及硫化温度对HN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用体系中,HNBR的硫化反应活化能高于ZDMA的自聚活化能。而在ZDMA/HNBR体系中,由于ZDMA对HNBR硫化的助交联作用,其自聚反应的活化能升高,HNBR硫化反应及ZDMA与HNBR间的离子交联反应的活化能降低。这意味着ZDMA补强HNBR时,硫化温度升高将更有利于ZDMA的自聚补强,但会使HNBR的硫化及ZDMA与HNBR间的交联反应程度降低。不同硫化温度得到的HNB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和物理力学性能验证了这一结果:硫化温度升高,HNBR的交联密度降低,HNBR的硬度和定伸应力降低,而补强PZDMA形成的数量增多,使HNBR的拉伸和撕裂强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甲基丙烯酸锌 补强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化能的功率型动力电池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康振华 凌鑫晨 +2 位作者 万里平 江吉兵 刘建华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3期79-84,共6页
为从机制层级分析功率型动力电池寿命的影响因素,以不同外部影响因素下的日历存储和循环寿命数据为样本,并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活化能为评价因子的寿命影响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存储荷电态(SOC)对日历寿命的影响较大,磷酸铁锂电池在70... 为从机制层级分析功率型动力电池寿命的影响因素,以不同外部影响因素下的日历存储和循环寿命数据为样本,并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活化能为评价因子的寿命影响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存储荷电态(SOC)对日历寿命的影响较大,磷酸铁锂电池在70%SOC附近存储,稳定性最差,日历寿命衰减最快。充放电电流是影响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大电流会加剧SEI膜反应和活性锂消耗的速率,使电池活化能降低,循环老化速度加剧。而充放电SOC区间对功率型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影响不大,电池可以在SOC为20%~90%内的任意区间使用。通过对功率型动力电池的寿命影响因素及衰减原因的分析,提高了对功率型动力电池老化特性的认识,为动力电池长周期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历寿命 循环寿命 活化能 电流 荷电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C_4H_9OH/C_7H_(16)/H)2O体系中w/o型微乳液的导电活化能 被引量:6
4
作者 莫春生 童永芬 甘贵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时CTAB/C4H9OH/C7H16/H2O体系中w/o型微乳液的电导率计算了体系的导电活化能。研究了活化能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发现活化能随含水量的变化与微乳液出现渗滤现象有关。讨论了表面活性助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及起始...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时CTAB/C4H9OH/C7H16/H2O体系中w/o型微乳液的电导率计算了体系的导电活化能。研究了活化能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发现活化能随含水量的变化与微乳液出现渗滤现象有关。讨论了表面活性助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及起始含油量R对峰值活化能Ea,max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型微乳液 导电活化能 表面活性剂 活化能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henius活化能理论的修正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国杰 黑恩成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
针对Arrhenius活化能理论的不足,修正了这个理论,建立了一个修正的Arrhenius方程,它能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
关键词 Arrhenius活化能理论 活化能 过渡状态理论 分解频率 平均振动量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定义及其与势垒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国杰 黑恩成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5期73-76,共4页
提出了反应活化能的定义,指出Arrhenius活化能只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并阐明了反应活化能与势垒的关系。
关键词 反应活化能 Arrhenius活化能 过渡状态理论 势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能的定义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邵荣宽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55-60,共6页
本文扼要介绍了阿累尼乌斯,路易斯和艾林的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概念,提出了更为准确普适的活化能的定义,并且定性地分析了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关键词 活化能 活化能的定义 活化分子最低限能量 活化分子平均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粘流活化能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彤 朱新生 《国外丝绸》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本文给出了动态剪切法、毛细管法和自制转矩流变仪等三种类型流变仪测定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的流变性能。讨论了加工温度、时间、剪切应力和流动状态等因素对热降解作用和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得的熔体流动表观活化能(Ea)为328 kJ/mol,这... 本文给出了动态剪切法、毛细管法和自制转矩流变仪等三种类型流变仪测定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的流变性能。讨论了加工温度、时间、剪切应力和流动状态等因素对热降解作用和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得的熔体流动表观活化能(Ea)为328 kJ/mol,这远大于预期值。本文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分子量与氨基甲酸酯键的分解热的关系:Ez=Eη+1.7ΔHdcg。由动态剪切法和毛细管流变仪法测得的高表观活化能为热降解作用导致;由转矩流变仪测得的熔体表观活化能(186 kJ/mol)则较低.这是由于实验系统误差、热氧化作用、高剪切和拉伸流动等因素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转矩流变仪 粘流活化能 熔体粘度 热降解 毛细管流变仪 表观活化能 高剪切 加工温度 T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氧化阶段划分及活化能的确定 被引量:21
9
作者 蒋海岩 袁士宝 +2 位作者 李杨 南叶飞 王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6-142,共7页
火驱是稠油蒸汽吞吐后的重要接替方法,而稠油氧化的反应阶段的划分对火驱点火乃至生产的调控影响重大。采用热重实验对某油田稠油样品混合油砂氧化过程进行研究,绘制该稠油热失重速率曲线,呈多峰形态,结合稠油多组分氧化理论进行氧化阶... 火驱是稠油蒸汽吞吐后的重要接替方法,而稠油氧化的反应阶段的划分对火驱点火乃至生产的调控影响重大。采用热重实验对某油田稠油样品混合油砂氧化过程进行研究,绘制该稠油热失重速率曲线,呈多峰形态,结合稠油多组分氧化理论进行氧化阶段的细致刻画,分解成低温氧化前期、低温氧化后期、燃料沉积段和高温氧化段共4个阶段,并明确定义了各阶段的分界点,与稠油常规认识的三阶段氧化规律相比,四阶段划分法更能刻画低温范围大、耗时长,反应复杂的特点;用Flynn-Wall-Ozawa法计算各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也与常规划分有较大区别。该认识对稠油火烧油层点火阶段的热量供给具有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氧化反应 热重 活化能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活化能理论研究 被引量:79
10
作者 刘剑 王继仁 孙宝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6-320,共5页
论述了活化能的概念及确定方法,利用活化能指标来划分煤的自燃倾向性,不仅分类简单统一,而且能从物理化学本质上来揭示自燃倾向.论述了煤的活化能与自然发火期的关系,通过活化能将火区渗流、弥散及热传导过程统一起来,为建立整体... 论述了活化能的概念及确定方法,利用活化能指标来划分煤的自燃倾向性,不仅分类简单统一,而且能从物理化学本质上来揭示自燃倾向.论述了煤的活化能与自然发火期的关系,通过活化能将火区渗流、弥散及热传导过程统一起来,为建立整体统一的自然发火数学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能 自然发火倾向性 渗流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燃烧反应活化能的两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建忠 冯展管 +2 位作者 张保生 周俊虎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采用单个扫描速率法中的Coats-Redfern法和多重扫描速率法中的等转化率法对三种煤的燃烧反应的活化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ats-Redfern法需要对反应机理函数进行假设,显示的活化能值受升温速率的影响较大,对不同煤种的区分也不明显... 采用单个扫描速率法中的Coats-Redfern法和多重扫描速率法中的等转化率法对三种煤的燃烧反应的活化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ats-Redfern法需要对反应机理函数进行假设,显示的活化能值受升温速率的影响较大,对不同煤种的区分也不明显。而等转化率法不需要假设机理函数,而且可以减小升温速率所导致的误差,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煤种的活化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活化能 热分析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煤粉燃烧过程活化能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辉 邹念东 +2 位作者 刘应书 房连增 湛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1-465,共5页
采用热重法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积分法计算加入添加剂煤样的燃烧反应活化能,考察DTA曲线中燃烧放热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向煤中加入2%的MnO_2,CaO和CeO_2,燃烧放热温度由535℃降至480~490℃,活化能由98 kJ/mol... 采用热重法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积分法计算加入添加剂煤样的燃烧反应活化能,考察DTA曲线中燃烧放热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向煤中加入2%的MnO_2,CaO和CeO_2,燃烧放热温度由535℃降至480~490℃,活化能由98 kJ/mol降至70~80 kJ/mol;而加入等量的K_2CO_3,燃烧放热温度降至460~470℃,活化能降至50~60 kJ/mol。燃烧反应活化能E与燃烧放热峰对应温度T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两者遵循玻尔兹曼方程E=106.22-323.37/[1+exp(T/35.45-1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法 差热分析 添加剂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化能指标煤的自燃倾向性研究 被引量:70
13
作者 刘剑 陈文胜 齐庆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运用热重分析手段对煤从常温到燃点之间的氧化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分别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煤炭氧化热解过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据此求出活化能,利用活化能指标来划分... 运用热重分析手段对煤从常温到燃点之间的氧化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分别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煤炭氧化热解过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据此求出活化能,利用活化能指标来划分煤的自燃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倾向性 氧化热解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研究木材的热解和燃烧机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社锋 方梦祥 +4 位作者 舒立福 宋长忠 余春江 骆仲泱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39,共5页
在热天平上考察了三种木材在不同气氛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行为,并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研究了三种木材的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热失重分为三个阶段,失重率为5%~60%时,三种木材的活化能值都在110~250kJ/mol,且非单... 在热天平上考察了三种木材在不同气氛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行为,并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研究了三种木材的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热失重分为三个阶段,失重率为5%~60%时,三种木材的活化能值都在110~250kJ/mol,且非单调增加;在氮气气氛下,热失重分两个阶段,失重率在10%~85%时,三种木材的活化能值都在165-230kJ/mol,且呈“W”形变化.活化能的分布函数,反映了木材在热解、气化、燃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反应活性变化规律,有助于了解木材的热解和燃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失重分析 热解 木材 动力学 分布活化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科峰 李忠 +1 位作者 魏帅 夏启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9,共5页
研究了在微波场条件下Fenton试剂降解含酚废水的反应.分别在常规和微波场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了反应动力学曲线,发现在常规条件下和微波条件下,反应动力学曲线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级反应,第二阶段为一级反应;讨论了温度、微波... 研究了在微波场条件下Fenton试剂降解含酚废水的反应.分别在常规和微波场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了反应动力学曲线,发现在常规条件下和微波条件下,反应动力学曲线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级反应,第二阶段为一级反应;讨论了温度、微波功率对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估算了反应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提高Fenton试剂降解苯酚的反应速率和TOC去除率,降低反应活化能;当微波功率分别为100、200和600W时,在反应的第一阶段,苯酚降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9.833、9.139和8.579 kJ/mol,在第二阶段分别为28.245、27.560和26.710 kJ/mol,低于常规条件下相应阶段的苯酚降解反应的活化能(第一阶段为10.782 kJ/mol,第二阶段为30.294 kJ/mol),且反应活化能随着微波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FENTON反应 苯酚 总有机碳去除率 反应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活化能法预估推进剂贮存寿命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昊 罗怀德 杜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将其应用于推进剂贮存寿命预估 ,得到了新的预估公式 ,提出了线性活化能法。通过对实际算例进行相关性检验 ,得出该体系线性活化能计算式的相关系数r =98 74%,置信概率P >85 %,同时... 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将其应用于推进剂贮存寿命预估 ,得到了新的预估公式 ,提出了线性活化能法。通过对实际算例进行相关性检验 ,得出该体系线性活化能计算式的相关系数r =98 74%,置信概率P >85 %,同时通过与常温自然贮存推进剂实测性能的比较 ,确认这种新方法更能准确预估推进剂的长期贮存性能及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储存寿命 寿命预测 线性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型微乳液活化能和导电机理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沈兴海 王文清 顾国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17-719,共3页
电导行为是微乳液的重要性质之一。自Lagourette和Lagues发现了W/O型微乳液电导渗透(Percolation)现象后,人们开始了微乳液导电机理的研究。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界面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阴离子在微乳颗粒碰撞时发生跃迁而使W/O型微乳液... 电导行为是微乳液的重要性质之一。自Lagourette和Lagues发现了W/O型微乳液电导渗透(Percolation)现象后,人们开始了微乳液导电机理的研究。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界面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阴离子在微乳颗粒碰撞时发生跃迁而使W/O型微乳液具有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活化能 导电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程序升温的煤低温氧化表观活化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邓军 张丹丹 +3 位作者 张嬿妮 赵婧昱 任立峰 关欣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8,共5页
为了鉴定玉华长焰煤、安山不黏煤和华丰气肥煤这3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自燃倾向性,利用程序升温试验,建立了耗氧速率与煤体温度之间的阿伦尼乌斯公式并对其进行对数处理得到活化能方程,分析该方程的线性回归直线斜率并计算出煤样低温氧... 为了鉴定玉华长焰煤、安山不黏煤和华丰气肥煤这3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自燃倾向性,利用程序升温试验,建立了耗氧速率与煤体温度之间的阿伦尼乌斯公式并对其进行对数处理得到活化能方程,分析该方程的线性回归直线斜率并计算出煤样低温氧化表观活化能,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煤样的表面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变质煤样自燃倾向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3种试验煤样中,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表观活化能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自燃倾向性降低;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煤样表面分子结构中有利于自燃的基团减少,不利于自燃的基团增大,导致自燃倾向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能 红外光谱 自燃倾向性 程序升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法计算苯、噻吩和正辛烷在NaY上程序升温脱附活化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道胜 韩春玉 +2 位作者 段林海 宋丽娟 孙兆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0-476,共7页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测定了苯、噻吩和正辛烷在NaY上以不同升温速率升温时的TPD谱图.利用TPD谱图的峰形和其微分曲线判断了程序升温脱附过程中的脱附级数.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吸附剂/催化剂的脱附活化能及其动力学参数...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测定了苯、噻吩和正辛烷在NaY上以不同升温速率升温时的TPD谱图.利用TPD谱图的峰形和其微分曲线判断了程序升温脱附过程中的脱附级数.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吸附剂/催化剂的脱附活化能及其动力学参数的方法.以这些TPD谱图为基础,分别采用传统TPD计算模型、最小二乘法以及一阶微分曲线法计算了苯、噻吩和正辛烷在NaY上的脱附活化能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对在不同线性升温速率时的程序升温脱附活化能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脱附 脱附活化能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动力学方法的研究——Ⅰ.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的量热法测定 被引量:21
20
作者 谢昌礼 徐桂端 +1 位作者 屈松生 Richard K.Owusu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6年第4期363-370,共8页
用流动型微量量热法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乙酸和甲醇及乙醇的酯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并籍助于阿累尼鸟斯公式测定了这些反应的活化能。为了检验此方法的可靠性,测定了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的速率常数,这一实验结果... 用流动型微量量热法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乙酸和甲醇及乙醇的酯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并籍助于阿累尼鸟斯公式测定了这些反应的活化能。为了检验此方法的可靠性,测定了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的速率常数,这一实验结果与根据酯化反应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速率常数 醋化反应 反应速率系数 活化能 激活能 热力学函数 微量量热法 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