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缺陷类型与化学反应速度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中伟 杨家红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29,共2页
固体中不同类型的缺陷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作者经过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个缺陷类型对反应速度影响程度的顺序,可较好地与实验现象相吻合.
关键词 缺陷 化学反应 速度 活化络合物理论 固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速度》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2
作者 冒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0-41,共2页
一、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 在高二《化学反应速度》的教学中,曾有学生问我:“课本中讲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或离子)必须互相接触,互相碰撞,否则就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二册64页)按照这样说,... 一、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 在高二《化学反应速度》的教学中,曾有学生问我:“课本中讲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或离子)必须互相接触,互相碰撞,否则就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二册64页)按照这样说,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就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了?!”学生又指着该课本第70页习题4问:“木炭的主要成分是游离态的碳,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怎样解释木炭燃烧这个常见反应呢?”学生发现矛盾,提出了疑问。 纵观大量化学反应,从微粒角度看,存在着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六类反应。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参与的反应也不少,而且一般都较为困难。如高温下,二氧化硅被碳还原的反应;红热的碳和浓硝酸反应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速度 原子组成 高中化学 活化 有效碰撞 活化络合物 碰撞理论 活化分子 碳还原 游离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平衡理论在质谱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钱贵晴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3-59,共7页
本文介绍准平衡理论在质谱学中的应用,并以丙烷离子C_3H_8^+裂解反应为例,说明用准平衡理论计算质谱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关键词 质谱学 准平衡 裂解反应 活化络合物 相对丰度 反应坐标 质谱图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离子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