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MFC电化学氢泵活化方法及其强化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戴海勤 杨代军 +3 位作者 明平文 李冰 张存满 汪殿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8,共9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通常需活化才能发挥其最佳性能。与传统的活化方法相比,电化学氢泵可以节约时间和氢气成本。电化学氢泵是一种使氢气在阳极氧化成质子,然后质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迁移到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通常需活化才能发挥其最佳性能。与传统的活化方法相比,电化学氢泵可以节约时间和氢气成本。电化学氢泵是一种使氢气在阳极氧化成质子,然后质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迁移到阴极并且被还原成氢气的方法。借助极化曲线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电化学氢泵活化后PEMFC的发电性能、内部阻抗和催化剂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electrochemical specific area,ECSA)的变化,进而分析其活化机理。此外,研究不同电流密度、进气湿度和活化温度对氢泵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泵活化后,燃料电池发电性能显著提升,Tafel斜率降低,电荷传输阻抗和质量传输阻抗降低,欧姆阻抗基本不变,ECSA增加,因此氢泵活化机制与催化剂活性物种数量、催化层微观结构有关。在电流密度200 mA·cm^(-2)下氢泵活化的效果强于100 mA·cm^(-2)。在进气湿度为150%RH下氢泵活化的效果强于100%RH和200%RH。另外,活化温度对氢泵活化效果的影响不大,在常温下氢泵活化30 min即可使燃料电池完全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化学活化 交流阻抗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碳氢活化的γ,δ-不饱和酰胺与炔烃的脱氢环化反应
2
作者 王珍 李恩 +2 位作者 和志奇 陈杰安 黄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6-912,共7页
吡啶酮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是重要的化学转化中间体,其合成与修饰是现代医药学及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杂环母核的官能团化修饰是该类化合物较为常见的衍生方式,但要求特定位点的反应基团预组... 吡啶酮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是重要的化学转化中间体,其合成与修饰是现代医药学及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杂环母核的官能团化修饰是该类化合物较为常见的衍生方式,但要求特定位点的反应基团预组装。相较而言,两个片段分子的直接偶联环化,是更为直接且具备较高实用性的合成类似杂环分子库的方式。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丙烯酰胺与炔烃的氧化偶联制备吡啶酮类化合物取得了长足进展,关键活化步骤为过金属催化剂对酰胺β位sp2碳氢键的活化。然而,通过对更加易得的烷基酰胺进行sp3碳氢键活化制备杂环骨架依然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其原因主要在于较低的α-酸性使得酰胺的脱氢反应变得异常困难。本课题组最近报道了温和条件下,铱催化的酰胺、酸及酮的空气脱氢反应。反应中产生的烯丙基-铱中间体被认为提高了酰胺的α-酸性,从而加速了脱氢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报道一种铑(Ⅲ)催化的γ,δ-不饱和酰胺与炔烃类化合物的脱氢环化新方法,制备一系列多取代的吡啶酮类化合物。催化循环历经酰胺导向铑(Ⅲ)对底物β位点的sp3碳氢活化,进而脱氢生成共轭的双烯酰胺中间体,随后酰胺基团再次导向铑(Ⅲ)对β位的sp2碳氢活化,进而与炔烃进行插入,环化获得吡啶酮。该反应对各种官能团具有较好的容忍性。γ-烯基结构不但促进第一步的酰胺脱氢,而且是杂环产物后修饰的重要位点。机理实验表明双烯酰胺的确为反应中间体之一。核磁实验显示酰胺脱氢迅速,而控制实验则表明炔烃的插入过程的选择性与其电性有密切的关系,有可能参与了该反应的速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Ⅲ)催化 活化 环化 吡啶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氧酰胺导向基在碳氢键活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月路 赵鑫阳 +2 位作者 吴谦 陈颖 赵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9-1004,共16页
近年来,通过导向基团进行碳氢键活化构建C―C键及C―X键的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有机合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碳氢键活化中,作为多功能导向基团之一的氧酰胺,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氧酰胺中O―N键的氧化性替... 近年来,通过导向基团进行碳氢键活化构建C―C键及C―X键的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有机合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碳氢键活化中,作为多功能导向基团之一的氧酰胺,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氧酰胺中O―N键的氧化性替代外部氧化剂,使反应处于氧化还原中性。加入化学计量的外部氧化剂,通常可以使O―N键得到保留。在不同的溶剂中,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皆体现了氧酰胺作为导向基团的独特之处。本文综述了N-苯氧基酰胺作为底物进行碳氢键活化的研究进展,同时根据现有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对不同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N-苯氧基酰胺 多功能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促进的均相碳氢键活化反应(英文)
4
作者 胡媛媛 王从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3-922,共10页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构建碳碳键及碳杂原子键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双金属之间的协同效应,发展的双金属促进的碳氢键活化反应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均相催化领域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双金属促...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构建碳碳键及碳杂原子键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双金属之间的协同效应,发展的双金属促进的碳氢键活化反应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均相催化领域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双金属促进的碳氢键活化反应与单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相比,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以及立体选择性,体现了其独特之处。本综述总结了各种双金属促进的碳氢键活化体系,同时依据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协同 活化 反应机理 均相催化 有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面芳烃的碳氢活化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剑辉 丁雯竹 仇梦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19-2226,2276,共9页
碳氢(C—H)活化反应作为现代分子拼接的重要手段,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合成路线简单等优点,因此通过C—H活化对非平面芳烃进行衍生,逐渐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典型的非平面芳烃——环仿、螺烯、碗烯、花烯和... 碳氢(C—H)活化反应作为现代分子拼接的重要手段,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合成路线简单等优点,因此通过C—H活化对非平面芳烃进行衍生,逐渐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典型的非平面芳烃——环仿、螺烯、碗烯、花烯和富勒烯的C—H键活化反应,并对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获得更多优秀的非平面碳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面芳烃 活化 环仿 螺烯 碗烯 花烯 富勒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卡宾桥联碳氢键活化系列工作获进展
6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0-200,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黄学良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金属卡宾相关课题的研究,将传统卡宾化学与碳氢活化反应结合起来,以简单易得原料为反应物,开发了新的碳氢键活化反应类型,即卡宾桥联碳氢活化。该方法解决了简单底物不满足碳...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黄学良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金属卡宾相关课题的研究,将传统卡宾化学与碳氢活化反应结合起来,以简单易得原料为反应物,开发了新的碳氢键活化反应类型,即卡宾桥联碳氢活化。该方法解决了简单底物不满足碳氢活化反应要求的问题,同时利用卡宾的参与,给反应产物带来了结构的多样性,对于杂环化合物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杂环化合物 卡宾 活化 桥联 反应产物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气变换反应用于原位加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元冲 秦康 +2 位作者 田旺 侯朝鹏 李明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水煤气变换反应及其应用于模型化合物、馏分油、重油和油砂沥青原位加氢过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水煤气变换反应机理、模型化合物原位加氢反应网络及动力学、原位氢与外源氢活性对比。分析总结了原位氢活性来源、原位加... 综述了近年来水煤气变换反应及其应用于模型化合物、馏分油、重油和油砂沥青原位加氢过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水煤气变换反应机理、模型化合物原位加氢反应网络及动力学、原位氢与外源氢活性对比。分析总结了原位氢活性来源、原位加氢相比传统加氢的优势。并对水煤气变换反应用于原位加氢过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未来原位加氢反应在油品加氢、重油改质方面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气变换 原位加 活化氢 重油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HZSM-5上丙烷芳构化的研究─丙烷的活化 被引量:9
8
作者 程谟杰 王江迈 +1 位作者 杨亚书 李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724-729,共6页
研究了HZSM-5、ZnHZSM-5和ZnNaZSM-5上的羟基振动光谱和一氧化碳吸附的红外光谱,以及丙烷的芳构化反应.红外光谱中发现表征强B酸的3610cm-1羟基振动峰相对强度由于锌离子的引入和浸渍氢氧化钠而减小,说明了锌离子和钠离子均进入... 研究了HZSM-5、ZnHZSM-5和ZnNaZSM-5上的羟基振动光谱和一氧化碳吸附的红外光谱,以及丙烷的芳构化反应.红外光谱中发现表征强B酸的3610cm-1羟基振动峰相对强度由于锌离子的引入和浸渍氢氧化钠而减小,说明了锌离子和钠离子均进入了分子筛的阳离子位;一氧化碳在锌离子上的吸附峰位在2232cm-1,说明进入阳离子位的锌离子是一种强L酸.反应结果表明,锌离子的引入大大地促进了丙烷的转化和芳烃选择性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浸渍氢氧化钠量的增加,丙烷转化率下降,而丙烯的选择性和产率增加,说明了锌组份直接参与了丙烷的脱氢过程.Zn-L酸是丙烷活化脱氢的中心,丙烷在该中心上异裂活化直接脱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芳构化 活化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氢化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0
9
作者 艾宏韬 黄道惠 +1 位作者 张玉军 王水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给出了油脂氢化反应中活化态氢与甘三酯分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H_2吸附在催化剂上形成活化态氢。它分别与甘三酯中的三烯酸(酯)、二烯酸(酯)、单烯酸(酯)发生反应。采取类似Ridel-Langmuir的方法,导出了油酯氢化动力学方程式。对该公式... 给出了油脂氢化反应中活化态氢与甘三酯分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H_2吸附在催化剂上形成活化态氢。它分别与甘三酯中的三烯酸(酯)、二烯酸(酯)、单烯酸(酯)发生反应。采取类似Ridel-Langmuir的方法,导出了油酯氢化动力学方程式。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当一致。本文公式可概括半经验的Albright公式、Allen公式和Moharir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活化 动力学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的喹喔啉基导向的邻位碳-氢键乙酸化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运奎 江波 +1 位作者 娄绍杰 徐振元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在醋酸/醋酐溶剂体系中,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二醋酸碘苯为氧化剂,实现了喹喔啉基为导向基团的邻位碳-氢键乙酸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喹喔啉类化合物.系统研究了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底物中各种... 在醋酸/醋酐溶剂体系中,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二醋酸碘苯为氧化剂,实现了喹喔啉基为导向基团的邻位碳-氢键乙酸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喹喔啉类化合物.系统研究了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底物中各种给电子或吸电子基团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该方法实现了直接在碳-氢键上进行乙酸化来合成喹喔啉类衍生物,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收率高和区域选择性好等优点.产物结构经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催化 喹喔啉 导向基团 碳-活化 乙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氢降凝RDW-1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莉莉 熊春珠 +1 位作者 蔡烈奎 胡宇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82-85,共4页
介绍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RDW-1临氢降凝催化剂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300kt/a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通过工业的实际生产表明,催化剂的降凝性能较好,可以满足装置的生产要求。
关键词 降凝 RDW-1 工业应用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SI参与的高效铜催化苄位碳氢键烷氧基化反应
12
作者 张铖 汪普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3,I0002,I0009,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铜催化苄位碳氢键烷氧基化反应,该反应在不需添加牺牲还原剂的条件下进行。机理研究揭示了从醋酸铜、N-氟代双苯磺酰胺和甲醇生成活性一价铜物种的新途径,其中适当用量的铜催化剂能够平衡苄位碳氢键烷氧基化反应和苄基醚... 本文报道了一种铜催化苄位碳氢键烷氧基化反应,该反应在不需添加牺牲还原剂的条件下进行。机理研究揭示了从醋酸铜、N-氟代双苯磺酰胺和甲醇生成活性一价铜物种的新途径,其中适当用量的铜催化剂能够平衡苄位碳氢键烷氧基化反应和苄基醚产物过度氧化的反应速率,从而获得最佳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原子转移 烷氧基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的苯甲酸邻位碳氢键氟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成 张志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6-783,共8页
含氟有机分子通常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因而在材料科学和药物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惰性碳氢键的活化来实现有机分子的官能团化近年来受到了极其广泛的关注,因此通过碳氢键的氟化反应来合成含氟有机分子也... 含氟有机分子通常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因而在材料科学和药物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惰性碳氢键的活化来实现有机分子的官能团化近年来受到了极其广泛的关注,因此通过碳氢键的氟化反应来合成含氟有机分子也是有机合成中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以苯甲酸作为反应底物、以羧基作为导向基,通过对反应的添加剂、溶剂、氟化试剂和配体等进行筛选,实现了苯甲酸邻位碳氢键的氟化反应,以最高13%的分离收率得到了相应的单氟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羧基导向基 氟化 吡啶酮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介导的碳氢键后官能团化策略在药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剑辉 曹丽华 +3 位作者 刘涛 林国涛 黄诗浩 李思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65-1778,共14页
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后官能团化逐渐发展成为合成化学领域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生物活性分子进行高效且具有选择性地衍生。从C—C、C—O和C—N键3个方面介绍了近十年来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下,生物活... 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后官能团化逐渐发展成为合成化学领域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生物活性分子进行高效且具有选择性地衍生。从C—C、C—O和C—N键3个方面介绍了近十年来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下,生物活性分子碳氢键后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后官能团化 生物活性分子 过渡金属催化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醚与2-甲基-1,5-己二烯反应的机理研究
15
作者 李青益 石云 +7 位作者 刘国魁 冷霞 李云志 韦瑶瑶 王佳祺 周慧敏 周广丽 夏其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硫醚与2-甲基-1,5-己二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究.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历程主要包含活性物种的生成、2-甲基-1,5-己二烯的插入、另一分子的硫醚的碳氢键活化三部分.在2-甲基-1,5-己二烯插入步骤中,发现其采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硫醚与2-甲基-1,5-己二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究.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历程主要包含活性物种的生成、2-甲基-1,5-己二烯的插入、另一分子的硫醚的碳氢键活化三部分.在2-甲基-1,5-己二烯插入步骤中,发现其采用6-5-re-插入时需要克服的活化能垒最低,反应时更为占优,在进行烯烃分子内碳碳双键插入完成闭环反应时相对比较容易.通过能量对比探明硫醚的C-H键活化需要克服的能垒最高,为该反应的速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配合物 活化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金属参与的氧原子邻位C(sp^3)—S键的构筑 被引量:1
16
作者 鄢东 童孟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3,共5页
以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为氧化剂,苯硫酚为硫化试剂,在无金属参与的条件下,于120℃下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硫代苄醚.这种构筑C(sp^3)—S键的方法具有高原子经济性和高选择性的优点,并以较高的收率获得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
关键词 无金属参与 活化 硫化 硫代苄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选择氧化和氧化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5-212,共8页
在当今国际能源和资源供求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有关甲烷催化活化和选择转化的研究,对于优化天然气、煤层气等作为非油基能源和化工原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甲烷选择氧化和氧化官能团化直接制甲醇、甲醛等重要含氧化合物这一催... 在当今国际能源和资源供求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有关甲烷催化活化和选择转化的研究,对于优化天然气、煤层气等作为非油基能源和化工原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甲烷选择氧化和氧化官能团化直接制甲醇、甲醛等重要含氧化合物这一催化领域的高难挑战,评述了近几年来在均相和多相催化体系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活化 选择氧化 氧化官能团化 含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修饰MWCNT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8
作者 沈炳顺 武小满 +1 位作者 张鸿斌 林国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05-907,共3页
采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将少量镍负载分散到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制得一系列不同Ni负载量的x%Ni/MWCNT复合材料(x%为质量分数);利用多种谱学工具(如TEM、SEM、XRD和H2-TPD)对其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沉积镍颗粒粒径在~10 nm量... 采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将少量镍负载分散到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制得一系列不同Ni负载量的x%Ni/MWCNT复合材料(x%为质量分数);利用多种谱学工具(如TEM、SEM、XRD和H2-TPD)对其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沉积镍颗粒粒径在~10 nm量级;H2-TPD测试结果表明,经Ni修饰的MWCNT比纯MWCNT对H2具有更强的吸附活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Ni/MWCNT 化学还原沉积法 的吸附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催化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鹤 祝天慧 +1 位作者 秦凤玉 游松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3期54-68,共15页
生物催化已成为药物合成的重要手段,目前以酶为核心的生物催化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总结了近年来生物催化在手性药物合成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主要反应类型,如碳氧双键的还原、碳氮键合成、碳氢键活化及多酶级联反应。
关键词 生物催化 手性药物 手性醇 手性胺 活化 多酶级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by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治安 崔沐 +2 位作者 赖延清 李劼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A proces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used 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 By material charac... A proces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used 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 By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influences of the activitation process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 mesopore volume,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ratio of KOH to char (m(KOH)/m(char)) and the activation time, respectively. When m(KOH)/m(char) is 4.0,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mesopore volume reach the maximum values, i.e. 1 960 m2/g and 0.308 4 cm3/g,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is 120.7 F/g synchronously. Compared with the chemical activation, the activated carbons prepared by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show a larger mesopore volume, a higher ratio of mesopore and a larger specific capaci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carbo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pore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