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泡活化核心密度预测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何雯 赵陈儒 薄涵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37-1842,共6页
为提高活化核心密度预测以及沸腾换热计算的准确度,本文对活化核心密度在流动沸腾下呈现的随机性进行研究,发现该参数在流动沸腾下呈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实验数据,利用压力、接触角、壁面过热度等参数对活化核心密度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为提高活化核心密度预测以及沸腾换热计算的准确度,本文对活化核心密度在流动沸腾下呈现的随机性进行研究,发现该参数在流动沸腾下呈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实验数据,利用压力、接触角、壁面过热度等参数对活化核心密度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池沸腾和流动沸腾对现有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进行对比评价。研究表明:活化核心密度主要受压力、壁面过热度和接触角的影响,液体过冷度和雷诺数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对于池沸腾,Li模型预测准确度最高,对于流动沸腾,受活化核心密度随机分布的影响,现有模型应用在流动沸腾下误差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核心密度 池沸腾 流动沸腾 预测模型 准确度 随机分布 概率密度函数 对数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临界热流密度区域低温液体活化核心密度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世一 金滔 汤珂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2,共5页
采用厚液层蒸发传热模型,对近临界热流密度区域活化核心密度进行预测。计算结果显示在离临界热流密度点相对较远的区域出现的线性规律与前人的发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用方法的可行性;而在无量纲过热度约为0.89时,活化核心密度出... 采用厚液层蒸发传热模型,对近临界热流密度区域活化核心密度进行预测。计算结果显示在离临界热流密度点相对较远的区域出现的线性规律与前人的发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用方法的可行性;而在无量纲过热度约为0.89时,活化核心密度出现最大值,之后活化核心密度随过热度增大呈现下降趋势,将其归因为临界热流密度点附近的热条件、流动条件及活化核心重叠等因素对活化核心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液体沸腾 活化核心密度 临界热流密度 厚液层蒸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液体核沸腾表面的活化核心分布密度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玉庭 杨春信 袁修干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4-48,63,共6页
运用核沸腾换热机理模型和不同低温液体的沸腾换热数据预测了不同热物性表面的活化核心密度,预测得到的活化核心密度曲线与作者提出的沸腾表面活化核。心密度的分形描述相一致。
关键词 低温液体 核沸腾 活化核心密度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沸腾核态抑制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白博峰 姜茂 闫鹏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18,共4页
通过对水在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流动沸腾实验,研究了流动沸腾核态抑制的规律,确定了不同流动沸腾区域的分布。沸腾抑制点参数,可以用空穴最大和最小半径的比值表示(rmax/rmin)sup,描述不同的流动沸腾状态。当最大空穴半径趋近于最小空穴半... 通过对水在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流动沸腾实验,研究了流动沸腾核态抑制的规律,确定了不同流动沸腾区域的分布。沸腾抑制点参数,可以用空穴最大和最小半径的比值表示(rmax/rmin)sup,描述不同的流动沸腾状态。当最大空穴半径趋近于最小空穴半径时,活化核心密度减小,核态沸腾受到抑制。最大空穴半径的变化是决定流动沸腾抑制点参数的主因。流动沸腾的3个状态分布如下:(rmax/rmin)sup<40,对流沸腾状态;40≤(rmax/rmin)sup≤120,不确定状态;(rmax/rmin)sup>120,核态沸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沸腾 核态抑制 活化核心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