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7-2014年翁牛特旗气候要素和沙丘活化指数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柳本立 张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1期270-273,280,共5页
[目的]研究位于科尔沁沙地的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沙丘活化指数变化,为该区的沙漠化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翁牛特旗1957—2014年的气候资料,分析近60a来该旗影响沙丘活化和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因子特征,计算多年沙丘活化指数的变化。[结... [目的]研究位于科尔沁沙地的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沙丘活化指数变化,为该区的沙漠化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翁牛特旗1957—2014年的气候资料,分析近60a来该旗影响沙丘活化和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因子特征,计算多年沙丘活化指数的变化。[结果]该旗气候呈现降水减少,气温升高,风速降低的趋势,且1998年以来变化更为剧烈;多年沙丘活化指数M值持续减小,1998年以来相对1997年以前减小了34%,其中春、秋、冬季分别下降了28%,32%和38%,夏季M值上升了7%以上,但绝对值仅为13,影响不显著。[结论]沙丘活化指数的变化表明该区气候有利于沙丘在自然条件下的固定和沙漠化的逆转,但仍然远高于沙丘固定的阈值,满足沙丘完全活化的条件,气候暖干化也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需要人为的沙漠化防治工程的合理干预,才能实现沙区治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牛特旗 沙丘活化指数 气候变化 沙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2
作者 周欣悦 杨志琴 +9 位作者 胡瑾 陆丰艺 韩倩楠 赵欢欢 高雯暇 马瑜晗 李护君 李振宇 徐开林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规范治疗的MCL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规范治疗的MCL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根据ROC曲线测得的截断值为0.97,将患者分为高EASIX组和低EASIX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白蛋白<0.2 g/L、高EASIX、ECOG PS评分≥2是MCL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高、低EASIX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3.0和37.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8和26.0个月。高EASIX组中起病时ECOG PS评分≥2及前白蛋白<0.2 g/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低EASIX组患者。结论:初诊时EASIX可作为影响MCL患者OS的独立预后指标,高EASIX患者与低EASIX患者相比预后更差、生存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对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及CRS的预测作用
3
作者 胡瑾 韩倩楠 +4 位作者 陆丰艺 周欣悦 杨志琴 徐开林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0-1198,共9页
目的:探究改良的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mEASIX)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疗效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行CAR-T治疗的复发难治性(R/R)B细胞肿... 目的:探究改良的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mEASIX)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疗效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行CAR-T治疗的复发难治性(R/R)B细胞肿瘤患者70例,计算预处理前(-7 d)log2mEASIX,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截断值(5.443)将患者分为低mEASIX组(42例)和高mEASIX组(28例),回顾性分析预处理前mEASIX对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及CRS的预测作用。结果:高mEASIX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明显低于低mEASIX组(OS:3.2个月vs未达到,P<0.01;PFS:1.3个月vs 6.0个月,P=0.009)。高mEASIX组≥2级CR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EASIX组(57.1%vs 19.0%,P=0.007)。CAR-T治疗后缓解程度(P=0.001)、CRS发生与否(P=0.041)、预处理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0.046)和预处理前mEASIX水平(P=0.047)是CAR-T细胞治疗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预处理前mEASIX评分能够预测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性B细胞肿瘤患者的OS及≥2级CR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B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晶须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印万忠 王晓丽 +1 位作者 韩跃新 袁致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0-583,共4页
采用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对硫酸钙晶须进行了单因素条件改性试验,分别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工艺因素对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对硫酸钙晶须的改性效果较好,在... 采用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对硫酸钙晶须进行了单因素条件改性试验,分别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工艺因素对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对硫酸钙晶须的改性效果较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改性产品的活化指数为0.996,接触角为103.4°.建立了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与硫酸钙晶须的作用模型.得出的结论对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硫酸钙晶须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晶须 表面改性 硼酸酯表面活性剂 活化指数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类偶联剂KH-570对T-ZnOw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桂生 邹建平 +3 位作者 彭强 温珍海 李永佳 裴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0-413,共4页
选用硅烷类偶联剂KH-570对T-ZnOw进行湿法表面化学改性。探讨了改性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测定、红外光谱测定等手段对改性效果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对T-ZnOw表面改性的最适宜的条件为:pH值为6,室温下水解1h,偶联... 选用硅烷类偶联剂KH-570对T-ZnOw进行湿法表面化学改性。探讨了改性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测定、红外光谱测定等手段对改性效果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对T-ZnOw表面改性的最适宜的条件为:pH值为6,室温下水解1h,偶联剂用量为3%,在65℃偶联2h。采用改性方法和条件,可以取得满意的改性效果,改性后的T-ZnOw分散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偶联剂 表面改性 活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改性氢氧化镁及其在HDPE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三喜 梁勇 +2 位作者 陈延明 张爱玲 王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2期121-124,142,共5页
为了改善氢氧化镁和聚乙烯的相容性,采用硬脂酸镁和硅烷偶联剂A对氢氧化镁进行干法改性,并且通过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改性剂与氢氧化镁之间发生了化学吸附.初步研究了改性后氢氧化镁在氢氧化镁/聚乙烯(MH/PE)共混体系中的力学性能... 为了改善氢氧化镁和聚乙烯的相容性,采用硬脂酸镁和硅烷偶联剂A对氢氧化镁进行干法改性,并且通过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改性剂与氢氧化镁之间发生了化学吸附.初步研究了改性后氢氧化镁在氢氧化镁/聚乙烯(MH/PE)共混体系中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分散性,结果表明,与纯聚乙烯相比,氢氧化镁添加量达到3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从23.71 MPa下降到20.57 MPa、氧指数从18.6增加到26.0,热失重残余量从0增加到22%;与未改性氢氧化镁相比,改性氢氧化镁在其聚乙烯共混体系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改性 氢氧化镁 聚乙烯 改性剂 活化指数 共混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酯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及其表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胡应模 熊佩 +3 位作者 杨雪 边静 朱建华 王清岭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7-451,共5页
本文以铝酸酯为改性剂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反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苯为溶剂,铝酸酯的用量为电气石的1.5%,70℃下搅拌0.5h,可使改性电气石的活化指数达到97%;所得铝酸酯改性电气石表面具有较强的疏水特性,而没有影响其晶体结构。
关键词 电气石 铝酸酯 表面改性 活化指数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酰氯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8
8
作者 边静 胡应模 +3 位作者 杨雪 王清岭 朱建华 刘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2-1146,共5页
以月桂酰氯为改性剂对电气石的表面进行改性,以活化指数和接触角为参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电气石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比为1∶1的电气石与月桂酰氯在DMF溶剂中80℃下反应5 h时,改性电气石的活化指数可达96%,所得改性电气石表... 以月桂酰氯为改性剂对电气石的表面进行改性,以活化指数和接触角为参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电气石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比为1∶1的电气石与月桂酰氯在DMF溶剂中80℃下反应5 h时,改性电气石的活化指数可达96%,所得改性电气石表面具有良好的疏水性;结构分析表明,电气石表面接枝上了疏水性的烷基,但没有影响电气石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月桂酰氯 表面改性 活化指数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晶须表面改性及表征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卫平 周建萍 +1 位作者 丘克强 肖松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49,共3页
采用湿法表面化学改性法 ,用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对氧化锌晶须 (ZnOw)进行了表面改性 ;考察了溶剂、pH值、温度及分散时间对硅烷类偶联剂改性效果的影响 ,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改性结果作了表征。同时将改性后的... 采用湿法表面化学改性法 ,用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对氧化锌晶须 (ZnOw)进行了表面改性 ;考察了溶剂、pH值、温度及分散时间对硅烷类偶联剂改性效果的影响 ,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改性结果作了表征。同时将改性后的ZnOw 填充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中 ,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均能用于ZnOw 的表面改性 ,其最佳改性条件不同 ,获得最佳改性效果的偶联剂用量也不同。经ND 42改性的ZnOw 填充到LLDPE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晶须 表面改性技术 表征 硅烷 钛酸酯 偶联剂 活化指数 接触角 复合材料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的表面改性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茹 韩卿 +2 位作者 钱威威 李斯 侯彤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9种改性试剂对造纸污泥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分析改性产物的活化指数,得出改性效果最佳的试剂是硬脂酸。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硬脂酸改性造纸污泥的适宜工艺条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硬脂酸改性造纸污泥的作... 采用9种改性试剂对造纸污泥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分析改性产物的活化指数,得出改性效果最佳的试剂是硬脂酸。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硬脂酸改性造纸污泥的适宜工艺条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硬脂酸改性造纸污泥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当硬脂酸用量(对污泥绝干质量)为4.0%、污泥悬浮液质量分数为8.O%、反应温度为60~70℃和反应时间为20min时,改性污泥的活化指数可达99%以上;硬脂酸与造纸污泥颗粒发生了化学结合,在污泥颗粒表面产生了新的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表面改性 硬脂酸 活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L超分散剂的合成及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少会 周正发 徐卫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4-47,共4页
介绍了超分散剂对粉体改性机理,并合成了SML超分散剂,考察了其改性超细CaSO4粉体后的活化指数,同时探讨了SML超分散剂对PE/超细能的影响,最后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结果表明,SML超分散剂优于F-2分散剂。在其用量为3%时,活化... 介绍了超分散剂对粉体改性机理,并合成了SML超分散剂,考察了其改性超细CaSO4粉体后的活化指数,同时探讨了SML超分散剂对PE/超细能的影响,最后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结果表明,SML超分散剂优于F-2分散剂。在其用量为3%时,活化指数可达97%,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8.7%、20.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L超分散剂 超细CaSO4 活化指数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片高岭土的有机改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红 刘志强 +1 位作者 单永奎 何鸣元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用醋酸钾进行插层形成高岭土 醋酸钾复合体。通过X射线检测 ,高岭土层间距明显增大。将此复合体通过水洗 ,除去醋酸钾 ,高岭土即被剥片。剥片后高岭土粒径变小 ,但保持了高岭土的基本层状结构。用偶联剂对剥片后高岭土进行有机改性 ,形... 用醋酸钾进行插层形成高岭土 醋酸钾复合体。通过X射线检测 ,高岭土层间距明显增大。将此复合体通过水洗 ,除去醋酸钾 ,高岭土即被剥片。剥片后高岭土粒径变小 ,但保持了高岭土的基本层状结构。用偶联剂对剥片后高岭土进行有机改性 ,形成高岭土有机复合物。“有效活化指数”的测定实验表明 ,利用此种方法制备的剥片高岭土有机改性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片 高岭土 有机改性 醋酸钾 偶联剂 有效活化指数 X射线检测 高岭土-醋酸钾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石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珊 沈上越 +1 位作者 范力仁 张正堂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24,共4页
对针状硅灰石 (L∶D≥ 1 0 ,32 5目及 80 0目 )提纯后 ,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 ,用活化指数法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 ,确定了偶联剂的最佳用量 ,将硅灰石按不同比例填充于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中 ,研究了材料的性能 ,比较了不同粒径硅... 对针状硅灰石 (L∶D≥ 1 0 ,32 5目及 80 0目 )提纯后 ,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 ,用活化指数法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 ,确定了偶联剂的最佳用量 ,将硅灰石按不同比例填充于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中 ,研究了材料的性能 ,比较了不同粒径硅灰石对材料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 :改性后的硅灰石可显著改善不饱和聚酯的性能。 80 0目硅灰石比 32 5目硅灰石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改善效果更好。当 80 0目硅灰石的添加量在 30 %~ 40 %之间时 ,硅灰石填充不饱和聚酯复合体系比基体树脂的拉伸强度增加 1 .95倍 ,弯曲强度增加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 表面改性 不饱和聚酯 偶联剂 应用 活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浅色导电填料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小强 杜仕国 +1 位作者 闫军 黄鹏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为了提高无机导电填料的表面亲油性,选择5种偶联剂分别对导电二氧化钛粉体及导电云母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活化指数评定了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偶联剂NTC401对导电二氧化钛的改性效果较好,合适的用量为7%左右;偶联剂JSC对导电云母的改性... 为了提高无机导电填料的表面亲油性,选择5种偶联剂分别对导电二氧化钛粉体及导电云母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活化指数评定了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偶联剂NTC401对导电二氧化钛的改性效果较好,合适的用量为7%左右;偶联剂JSC对导电云母的改性效果较好,合适的用量为5%左右,改性后粉体的活化指数均可达90%以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偶联剂在粉体表面产生了有效吸附,改变了填料的表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二氧化钛 导电云母 表面改性 偶联刑 活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与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童孟良 舒均杰 王罗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研究了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和微波改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改性温度、改性时间、钛酸酯用量等因素对活化指数的影响,钛酸酯改性镁铝水滑石的最佳条件为:钛酸酯用量为5%,改性温度为75℃,改性时间为30 min。并对改性前后的镁铝水滑石添加... 研究了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和微波改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改性温度、改性时间、钛酸酯用量等因素对活化指数的影响,钛酸酯改性镁铝水滑石的最佳条件为:钛酸酯用量为5%,改性温度为75℃,改性时间为30 min。并对改性前后的镁铝水滑石添加至PVC中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镁铝水滑石能改善PVC的热稳定性,加工性能,阻燃消烟作用明显,改性后的镁铝水滑石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微波改性 正交实验 活化指数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粉煤灰纤维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欢 蔡梦军 吴秋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64,66,共5页
利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粉煤灰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粉煤灰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仪、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后的粉煤灰纤维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并利用活化指数... 利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粉煤灰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粉煤灰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仪、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后的粉煤灰纤维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并利用活化指数和吸湿率对粉煤灰纤维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表面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纤维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活化指数 吸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NDZ-311湿法改性重钙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香发 何杰 邢雅莉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3,共4页
采用异丙醇溶解的钛酸酯偶联剂NDZ-311对重钙进行超声湿法表面改性,改性后重钙粉体的活化指数达最大值98.9%,吸油值由改性前的0.69mL/g下降到0.51mL/g,分散于50mL液体石蜡中形成的分散相在静置3h后其体积依然保持在48mL以上,稳定性较好... 采用异丙醇溶解的钛酸酯偶联剂NDZ-311对重钙进行超声湿法表面改性,改性后重钙粉体的活化指数达最大值98.9%,吸油值由改性前的0.69mL/g下降到0.51mL/g,分散于50mL液体石蜡中形成的分散相在静置3h后其体积依然保持在48mL以上,稳定性较好。采用DSC和FT-IR方法对改性重钙进行分析表明,超声条件下改性剂与重钙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或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钙 钛酸酯偶联剂NDZ-311 吸油值 活化指数 分散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纳米CeO_2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梅 郝伟 +2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王觅堂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6-49,共4页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纳米CeO2粉体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在有机材料中的分散性,以活化指数表征改性效果,并用IR、TG-DSC、TEM和LPSA表征了改性纳米CeO2的效果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4%,反应温度70...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纳米CeO2粉体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在有机材料中的分散性,以活化指数表征改性效果,并用IR、TG-DSC、TEM和LPSA表征了改性纳米CeO2的效果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4%,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pH=7。SDS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吸附在纳米CeO2的表面,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经SDS改性过的纳米CeO2的分散性明显提高,粒度降低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表面改性 十二烷基磺酸钠 活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建伟 于珊珊 +1 位作者 刘咏 化全县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0,共3页
采用不同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表面进行改性研究,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加入时间、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碳酸钙晶须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改性剂时以硬脂酸钠的改性效果最佳;采用复合改性剂(硬脂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时,其... 采用不同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表面进行改性研究,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加入时间、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碳酸钙晶须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改性剂时以硬脂酸钠的改性效果最佳;采用复合改性剂(硬脂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时,其改性效果优于采用单一改性剂硬脂酸钠;改性剂在碳化反应前加入效果较好;改性剂最佳用量为4%(质量分数)。最优改性产品的活化指数为98%,沉降体积为4.41 mL/g。对比碳酸钙晶须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发现改性后出现了明显的亚甲基,说明改性剂已经牢固地键合在碳酸钙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晶须 表面改性 活化指数 沉降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酯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及其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应模 熊佩 杨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79-680,共2页
电气石(Tourmaline)矿物是一种含硼、铝、钠、铁、锂环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潘兆橹,1985),在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电气石晶体能产生电势差,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产生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在空气中移动,使负电荷向灰尘、烟雾微粒以及... 电气石(Tourmaline)矿物是一种含硼、铝、钠、铁、锂环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潘兆橹,1985),在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电气石晶体能产生电势差,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产生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在空气中移动,使负电荷向灰尘、烟雾微粒以及水滴转移,而净化空气;温度的变化时,矿物结晶体两端产生的电压,引起偶极距变化而产生远红外电磁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铝酸酯 负氧离子 硅酸盐矿物 活化指数 有机化改性 电磁辐射 表征 环状结构 远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