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球的中子倍增率与活化反应率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渊 郭海萍 +2 位作者 安力 牟云峰 赵秋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以一直径138cm的聚乙烯球作为中子慢化剂与全吸收探测器,采用全吸收法测量了钒球的14MeV中子的泄漏倍增率。用1支与H对热中子具有相同1/V吸收规律的6Li玻璃探测器测量了全吸收体的径向中子计数率分布。实验得到了钒球中心D T中子时的Al... 以一直径138cm的聚乙烯球作为中子慢化剂与全吸收探测器,采用全吸收法测量了钒球的14MeV中子的泄漏倍增率。用1支与H对热中子具有相同1/V吸收规律的6Li玻璃探测器测量了全吸收体的径向中子计数率分布。实验得到了钒球中心D T中子时的Al、Fe、In和V一组阈探测器的绝对活化反应率的分布。用MCNP/4A程序、ENDF/B Ⅵ和FENDL 2核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用ENDF/B Ⅵ库数据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而用FENDL 2库数据的计算结果比实验结果约高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球 D-T中子 泄漏中子倍增 活化反应率 聚变堆 材料 聚乙烯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MeV中子穿透铁圆柱的活化反应率测量
2
作者 蒋励 朱通华 +4 位作者 刘荣 鹿心鑫 王玫 温中伟 林菊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1-1133,1139,共4页
用几种阈能活化探测器测量了14MeV中子穿过不同厚度铁圆柱体的绝对活化反应率径向分布。利用MCNP4A/5程序和FENDL-2、ENDF/B-VI数据库对实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实验不确定度为6.1~7.1%。
关键词 D-T中子源 二维铁圆柱体 绝对活化反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反照实验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毛孝勇 王敏 曾德承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407,共4页
中子反照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和标定工程设计使用的程序、参数和方法。本工作采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模拟中子反照实验。模拟结果表明,铁球壳外表面各测点处的中子活化反应率及反照系数在实验数据不确定度范围内符合。
关键词 中子反照实验 中子活化反应率 反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反照效应实验理论设计
4
作者 杨波 应阳君 +2 位作者 李金鸿 白云 傅学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8,共3页
为深化中子反照效应的认识,获得宏观测量数据,本文开展了中子反照效应实验的理论设计,给出了反照效应分析的理论公式。采用两组不同的实验状态分别给出了直照能谱和反照能谱下两种核素反应率的测量结果,再通过某测点这两种核素反应率的... 为深化中子反照效应的认识,获得宏观测量数据,本文开展了中子反照效应实验的理论设计,给出了反照效应分析的理论公式。采用两组不同的实验状态分别给出了直照能谱和反照能谱下两种核素反应率的测量结果,再通过某测点这两种核素反应率的测量实现反照影响的定量分析。分析认为,给出的理论公式和实验布局方案是有效的,获得实验测量数据后可给出中子反照效应的定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反照 放射化学诊断 活化反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氘氚聚变中子源的双功能锂铅包层(DFLL-TBM)模型中子学实验 被引量:4
5
作者 熊厚华 陈思泽 +2 位作者 王永峰 刘超 蒋洁琼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了验证双功能锂铅实验包层模块(DFLL-TBM)的中子学设计,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FDS凤麟核能团队利用14 MeV中子源开展了DFLL-TBM模型的中子学实验。实验中分别利用In、Al、Nb活化片和~6Li玻璃探测器测量了DFLL-TBM中子学... 为了验证双功能锂铅实验包层模块(DFLL-TBM)的中子学设计,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FDS凤麟核能团队利用14 MeV中子源开展了DFLL-TBM模型的中子学实验。实验中分别利用In、Al、Nb活化片和~6Li玻璃探测器测量了DFLL-TBM中子学实验模型中不同深度3个位置的活化反应率和产氚率。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程序Super MC和FENDL3.1数据库进行了相应的模拟计算,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在10%以内吻合。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所采用的计算程序和数据库适用于DFLL-TBM的计算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包层模块 中子学实验 活化反应率 产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on kinetics of zinc by new extractant in ammoniacal system 被引量:3
6
作者 HUANG Ling HE Jing +3 位作者 CHEN Yong-ming YANG Sheng-hai JIN Sheng-ming TANG Mo-t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797-1804,共8页
The controlling step and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rate equation of zinc extraction from Zn(II)-NH3 solution by using a newly synthesized organic compound, 2-acetyl-3-oxo-dithiobutyric acid-myristyl ester as the zinc ... The controlling step and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rate equation of zinc extraction from Zn(II)-NH3 solution by using a newly synthesized organic compound, 2-acetyl-3-oxo-dithiobutyric acid-myristyl ester as the zinc extractant, were clarified. The effects of agitation speed, specific interfacial area, temperature, extractant concentration and Zn ion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rate are studied in constant interfacial area c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ion rate depends on interfacial chemical reaction and diffusion by using this new extraetant to extract zinc,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is extraction reaction is measured as 28.2 kJ/mol,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mixed-controlled reaction rate. The apparent reaction orders a and b are measured as 1 and 0.38, and the constant k0 is 138.70. So, when extraction conditions are controlled as [HR]=20%-50%, T=0-30℃, N=120-177 r/min and S=72.6-127.5 m-1, the solvent extraction reaction rate can be depicted as v/(mol . m-2 . s-1 ) = 138.7. exp( - 28 206/8.314T ). [Zn 2+ ]r ·[HR ]o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vent extraction ZINC 2-acetyl-3-oxo-dithiobutyric acid-myristyl ester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