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月山断裂德州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速率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智敏 苏鹏 +2 位作者 黄帅堂 田勤俭 殷翔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6-671,共16页
日月山断裂位于柴达木-祁连活动块体内部,受到东昆仑断裂和祁连-海原断裂等主边界断裂控制,形成了块体内部夹持于主边界断裂之间的次级构造。该断裂的构造位置特殊,确定其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速率可提供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活... 日月山断裂位于柴达木-祁连活动块体内部,受到东昆仑断裂和祁连-海原断裂等主边界断裂控制,形成了块体内部夹持于主边界断裂之间的次级构造。该断裂的构造位置特殊,确定其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速率可提供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活动信息。文中通过建立地貌面时间标尺,分析断错的地貌标志,获得了以下2点认识:1)晚更新世以来,日月山断裂德州段主要发育一级洪积扇面fp,三级河流阶地面T1、T2和T3。其中洪积扇fp的废弃年龄约(21.2±0.6)ka,河流阶地T2的废弃年龄约(12.4±0.11)ka;2)日月山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约(2.41±0.25)mm/a,全新世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约(2.18±0.40)mm/a,垂直滑动速率约(0.24±0.16)mm/a。日月山断裂德州段的右旋走滑速率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基本不变。日月山断裂并未切错大型块体的边界,而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夹持于区域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内部的1套右旋走滑断裂中的1支。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整体生长和扩展的过程中,右旋走滑断裂对各次级块体之间的变形协调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山断裂 活动速率 德州段 地貌标尺 晚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活动速率研究方法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100
2
作者 李勤英 罗凤芝 苗翠芝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2期15-17,共3页
东濮凹陷的形成与发育过程非常复杂 ,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 ,为了对其断层作进一步研究 ,提出断层生长指数不能正确反映断层的实际活动强度 ,从而引入断层活动速率这一概念 ,由此更好地分析、研究断层的发育与形成情况 ,进一步探讨东濮凹... 东濮凹陷的形成与发育过程非常复杂 ,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 ,为了对其断层作进一步研究 ,提出断层生长指数不能正确反映断层的实际活动强度 ,从而引入断层活动速率这一概念 ,由此更好地分析、研究断层的发育与形成情况 ,进一步探讨东濮凹陷的构造形成与发育。通过对兰聊、长垣及黄河断裂带断层活动速率的统计、分析 ,认为东濮凹陷二级断层及其所派生的次级断层从古至今都经历了弱—强—弱—较强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活动速率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被引量:7
3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3 位作者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袁建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5-1400,共16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是控制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边界活动断裂,对其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南祁连山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以及该地区断裂向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地质考察、开挖探槽、GPS...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是控制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边界活动断裂,对其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南祁连山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以及该地区断裂向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地质考察、开挖探槽、GPS地形剖面测量及OSL测年等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的遥感影像线性特征明显,存在一系列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水系扭错等地貌现象,是一条以走滑为主、逆冲为辅的全新世活动断裂。综合分析锡铁山镇西和全集河东2处不同期次洪积扇的垂直位错以及相应地貌面的年龄,并通过实测该区地貌面的水平、垂直位错数据,得到该断裂全新世晚期(3.2ka BP)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为1.81~2.1mm/a,平均逆冲速率为0.33~0.3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 锡铁山 左旋走滑 走滑断裂 逆冲断裂 活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断裂东段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速率 被引量:5
4
作者 田勤虎 周本刚 +2 位作者 段蕊 卞菊梅 魏青珂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1,共6页
综合地形、断裂遥感解译以及钻孔联合剖面,考虑到渭河断裂东段在金家庄、东耳村一带存在一个左阶斜裂区,阶区宽约1 km,将断裂分为杨家村-金家庄段和东耳村-张家湾段,均为同生正断层,全新世有活动。使用研究区的十一条钻孔联合剖面... 综合地形、断裂遥感解译以及钻孔联合剖面,考虑到渭河断裂东段在金家庄、东耳村一带存在一个左阶斜裂区,阶区宽约1 km,将断裂分为杨家村-金家庄段和东耳村-张家湾段,均为同生正断层,全新世有活动。使用研究区的十一条钻孔联合剖面,结合典型断错地层光释光年龄,建立了渭河断裂东段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断裂活动速率曲线。结果显示杨家村-金家庄段全新世活动速率为0.04 mm/a,晚更新世活动速率在0.16-0.40 mm/a之间,中更新世平均活动速率在0.24-0.30 mm/a之间;东耳村-张家湾段全新世平均活动速率为0.12 mm/a,晚更新世活动速率在0.11-0.23 mm/a之间,中更新世平均活动速率在0.19-0.24 mm/a之间。通过与渭河断裂东部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速率曲线对比,在较长时间段里,地层沉积速率大于断裂活动速率,反映了渭河断裂垂向差异运动较弱,以至于隐伏于渭河阶地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联合剖面 渭河断裂东段 光释光年龄 断裂活动速率 地层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约束下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晓虎 魏东平 张克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82,共9页
以川滇地区的GPS水平速度场为约束,建立由24个块体组成的线性弹性块体模型,剔除块体内部变形等对GPS测站速度的影响,反演得到各块体的长期运动速度及各主要边界断裂的现今活动速率.结果显示,在考虑块体内部弹性形变时,拟合速度残差中误... 以川滇地区的GPS水平速度场为约束,建立由24个块体组成的线性弹性块体模型,剔除块体内部变形等对GPS测站速度的影响,反演得到各块体的长期运动速度及各主要边界断裂的现今活动速率.结果显示,在考虑块体内部弹性形变时,拟合速度残差中误差由1.46mm/a减小至1.15 mm/a.因此,在用块体模型分析复杂构造地区的运动特征时,还需顾及块体内部形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GPS 断裂活动速率 块体模型 欧拉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乌尊硝段的现今活动速率 被引量:12
6
作者 尹光华 蒋靖祥 +2 位作者 朱令人 Roger Bilham Rebecca Bendick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3期52-55,共4页
利用GPS和水准观测资料 ,对阿尔金断裂的现今活动速率进行研究。阿尔金断裂西段的活动水平普遍高于东段 ,水平分量存在自西往东减弱的趋势。乌尊硝段左旋走滑的断错地貌极为发育。GPS测量表明乌尊硝段断裂相对左旋运动 ,目前最大的走滑... 利用GPS和水准观测资料 ,对阿尔金断裂的现今活动速率进行研究。阿尔金断裂西段的活动水平普遍高于东段 ,水平分量存在自西往东减弱的趋势。乌尊硝段左旋走滑的断错地貌极为发育。GPS测量表明乌尊硝段断裂相对左旋运动 ,目前最大的走滑速率是 (9± 5 )mm/a ,和东段安南坝附近的观测结果一致。水准测量反映断裂附近并无明显抬升 ,垂直断裂的最大水平缩短速率在 (3± 1)mm/a以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乌尊硝段 左旋扭错 水平活动速率 GPS测量 水准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凹陷古近纪控盆断裂的活动速率与沉积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冠民 付尧 +3 位作者 张健 林国松 郭永华 庞小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2,共8页
渤中凹陷是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沉积和沉降中心,古近纪时期被石臼坨凸起、沙垒田凸起、渤南低凸起、渤东低凸起所环绕。凸起与凹陷之间因控盆断裂发育程度及活动速率的差异,形成复杂的构造带与沉积体系。在地震精细解释基础上,计算主要边... 渤中凹陷是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沉积和沉降中心,古近纪时期被石臼坨凸起、沙垒田凸起、渤南低凸起、渤东低凸起所环绕。凸起与凹陷之间因控盆断裂发育程度及活动速率的差异,形成复杂的构造带与沉积体系。在地震精细解释基础上,计算主要边界断裂在不同时期的活动速率,并与相应时期平面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相对比。结果表明,渤中地区古近纪的控盆断裂活动速率峰值出现在沙三段和东三段沉积时期,凹陷处于强烈断陷期,且因平面上不同位置断裂活动强度的差异,凹陷在空间上并非呈简单的"平底锅"形态。盆缘碎屑沉积体系类型明显受控于断裂内侧的基底沉降速率,并随活动速率的大小变化而发生退积或进积。与环渤海湾陆上油田所处各凹陷古近纪的构造沉积演化相比,在东三段沉积期发生的最强烈断陷和在东二上-东一段沉积期发生断坳转换以后,成为整个渤海湾盆地远源三角洲的进积中心,是渤中凹陷古近纪构造沉积演化方面最突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活动速率 沉积体系 古近纪 渤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油砂山断裂的古地震和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8
作者 许建红 惠旭辉 +2 位作者 程宏宾 张晓亮 尚思歧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479,共15页
油砂山断裂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英雄岭背斜南翼,英雄岭背斜是柴达木盆地内新构造表现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部褶皱向S扩展的最前缘位置。对油砂山断裂的古地震和晚第四纪活动速率研究有助于理解该地区的构造变形方式和评价... 油砂山断裂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英雄岭背斜南翼,英雄岭背斜是柴达木盆地内新构造表现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部褶皱向S扩展的最前缘位置。对油砂山断裂的古地震和晚第四纪活动速率研究有助于理解该地区的构造变形方式和评价地震地质灾害。通过对油砂山山前洪积扇上沿断裂带发育的挤压鼓包进行探槽开挖、油砂山西侧盆地内褶皱陡坎进行测量及晚第四纪冲、洪积地层进行光释光测年,综合分析认为:1)油砂山断裂是1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冲断裂,盆地内的褶皱陡坎表明至少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该断裂在同一地表迹线上持续活动。油砂山探槽揭露到的断层面产状为N62°W/NE∠17°。探槽揭露到了至少2次构造事件,较新的1次事件Ⅱ发生在距今500a以来,垂直断距约0.25m。目前获得的资料还不能确定它就是1977年茫崖西北的M6.4地震,但也不能排除与该地震有关。较老的事件Ⅰ发生在距今1 000~4 000a之间,垂直断距约0.55m。事件发生后的侵蚀作用影响了事件Ⅰ年龄的限定和事件Ⅰ确切次数的判定。2)油砂山断裂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约为(0.38±0.06)mm/a。与该区GPS站点的相对速率相比较表明,油砂山断裂是该区非常重要的1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冲断裂,在调节区域构造变形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 油砂山断裂 古地震 活动速率 褶皱陡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山前断裂中段全新世垂直活动速率的重新厘定
9
作者 许建红 惠旭辉 何斯渊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4,526,共6页
全新世以来,距今越近,华山山前断裂中段的垂直活动速率越大,甚至出现跳跃式的增长。重新梳理该断裂带40多处断层陡坎测量结果,发现这种不合理应与1556年华县8级地震有关。通过减掉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同震位移量,消除了这次大震的同震位... 全新世以来,距今越近,华山山前断裂中段的垂直活动速率越大,甚至出现跳跃式的增长。重新梳理该断裂带40多处断层陡坎测量结果,发现这种不合理应与1556年华县8级地震有关。通过减掉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同震位移量,消除了这次大震的同震位移对活动速率计算值的放大作用,而且不同时期地貌陡坎的计算结果均表现出了很好的稳定性,说明这种处理是必要和有效的。最后,应用上述处理方法得到了华山山前断裂中段全新世以来较为可靠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1.56±0.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山前断裂 全新世垂直活动速率 正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缘玉门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速率及古地震
10
作者 李安 王晓先 +4 位作者 张世民 陈志丹 刘睿 赵俊香 吕延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7-910,共14页
玉门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造山带西段,与阿尔金断裂相邻,构造位置特殊,是青藏高原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活动证据。近20a越来越多的研究使得对其认识逐渐从弱活动向强活动转变。因此,玉门断裂作为1条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造山带中... 玉门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造山带西段,与阿尔金断裂相邻,构造位置特殊,是青藏高原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活动证据。近20a越来越多的研究使得对其认识逐渐从弱活动向强活动转变。因此,玉门断裂作为1条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造山带中新生的活动断裂和褶皱带,确定它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活动性和古地震复发周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对玉门断裂山前冲积扇面和北大河阶地的影像解译与断层陡坎的测量,以及对2条不同断层陡坎的探槽开挖工作,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玉门断裂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41~0.48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30mm/a。2)玉门断裂全新世以来共发生4次古地震事件,这4次古地震分别发生在6.12~10.53kaBP、3.6~5.38kaBP、1.64~1.93kaBP和0.63~1.64kaBP。总体上表现出复发间隔逐渐缩短,活动性增强的趋势,并且每次古地震都可能造成多支断层同时破裂,形成陡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玉门断裂 活动速率 古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柴窝堡盆地南缘断层晚第四纪的最新活动和滑动速率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建波 沈军 +5 位作者 罗福忠 向志勇 李军 胡伟华 吴传勇 石广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通过航、卫片解译和野外实地踏勘对新疆柴窝堡盆地南缘断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研究认为该断层晚第四纪以来曾有过强烈的活动,断层最新活动在南台子断错乌鲁木齐河Ⅰ级阶地的全新世砂土卵砾石层,形成20~... 通过航、卫片解译和野外实地踏勘对新疆柴窝堡盆地南缘断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研究认为该断层晚第四纪以来曾有过强烈的活动,断层最新活动在南台子断错乌鲁木齐河Ⅰ级阶地的全新世砂土卵砾石层,形成20~40cm的垂直断距,在柴窝堡盆地盐湖以南断错冲沟河流Ⅱ级阶地的晚更新世砾石层,垂直断距大于9m,初步估算晚更新世以来该断层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09mm/a,引起的水平缩短速率为0.5mm/a。作为柴窝堡盆地南缘断层分支的板房沟断层,其最新活动的证据是断错了乌鲁木齐河Ⅰ级阶全新世砾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窝堡盆地南缘 活动断层 晚第四纪 活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第四纪以来巴塘断裂的活动特征及滑动速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伟亮 张家乐 +1 位作者 项闻 杨虔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5-1285,共21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现今陆内地壳形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一系列长度和力学性质不同的活动断裂将岩石圈分割为多个活动块体。川滇块体是其中构造活动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其西边界由多条互相平行的断裂组成,巴塘断裂是其中的一条主干断裂...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现今陆内地壳形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一系列长度和力学性质不同的活动断裂将岩石圈分割为多个活动块体。川滇块体是其中构造活动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其西边界由多条互相平行的断裂组成,巴塘断裂是其中的一条主干断裂。了解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变形特征和速率对于认识川滇块体强震的空间分布及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巴塘断裂整体走向NNE,全长115km,是一条全新世右旋走滑活动断裂。该断裂基本控制了基岩山体边界,其中坡中槽、三角面、断层陡崖等地貌沿断裂呈线性分布,并在黄草坪及巴塘县城2处区域保存了丰富的晚第四纪活动证据。文中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手段建立了黄草坪及巴塘县城分辨率达亚米级的数字地形数据,并对被断错的洪积扇、冲沟等地貌标志物进行了精确测量。在黄草坪地区,巴塘断裂活动造成的山前冲沟水平偏转量为(46±9)m,同时在巴塘县城断裂活动使莫曲河洪积扇边缘被右旋断错(40±5)m。文中利用单个砾石宇宙成因核素法及深度剖面法分别确定了黄草坪最老一级地貌面和莫曲河洪积扇的年龄,分别为(12.5±0.5)ka和(16.4+3.9/-5.6)ka,据此可以得到巴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为2~4mm/a。该速率值占现今川滇块体西边界整体剪切变形的50%~80%,但小于利用GPS形变资料反演得到的约10mm/a的结果。这种差异表明川滇块体西边界可能呈现连续-弥散变形特征,而巴塘断裂是西边界中的一条主要变形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块体 走滑断裂 活动速率 晚更新世 河流阶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柏各庄断层活动特征及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42
13
作者 史冠中 王华 +1 位作者 徐备 姜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在回剥法恢复盆地古沉降速率的基础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定量分析了南堡凹陷柏各庄断层的活动特征。在盆地演化过程中,柏各庄断层的活动速率呈现为"弱—强—弱"的变化趋势,断层南北两部分表现为强弱交替的"翘翘板"... 在回剥法恢复盆地古沉降速率的基础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定量分析了南堡凹陷柏各庄断层的活动特征。在盆地演化过程中,柏各庄断层的活动速率呈现为"弱—强—弱"的变化趋势,断层南北两部分表现为强弱交替的"翘翘板"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柏各庄断层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差异性活动不仅控制了沉降中心的发育和转移,而且对砂体分散体系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柏各庄断层 断层活动速率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口—孙河断裂北西段综合物探剖面定位及其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磊 白凌燕 +5 位作者 蔡向民 王继明 王志辉 柳长峰 周秋荣 贺文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4-242,共9页
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浅层地震和氡气测量等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建立综合剖面,对北京南口—孙河断裂白浮—百善段做出精确定位。同时开展钻探工作,利用沉积相分析、磁性地层学等方法对钻孔地层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对南口—孙河... 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浅层地震和氡气测量等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建立综合剖面,对北京南口—孙河断裂白浮—百善段做出精确定位。同时开展钻探工作,利用沉积相分析、磁性地层学等方法对钻孔地层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对南口—孙河断裂北西段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主断裂在该段位置的延伸情况与前人资料所提供的位置相比向北东方向偏移500~800 m;百善联合钻孔则得出该断裂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12 mm/a、0.58 mm/a、0.31 mm/a,活动性特征表现为由弱到强、再到弱的总体规律。由此可见,建立物探综合剖面并辅以钻孔,对于城市隐伏断裂的定位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查明城市活动断层的位置并对其活动规律进行分析,继而采取防范和避让措施,对减轻城市地震灾害实际应用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裂 地球物理探测 综合剖面 活动速率 南口—孙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断裂活动时期及其与深层气成藏关系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胡明 付广 +2 位作者 吕延防 付晓飞 庞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0-718,共9页
为了能够准确地判断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断裂的主要活动时期及其与深层天然气成藏之间的关系,本文先后利用了同沉积断层活动速率、火山活动期次与断裂活动期次匹配关系、剖面伸展率及构造演化剖面等4种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由同... 为了能够准确地判断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断裂的主要活动时期及其与深层天然气成藏之间的关系,本文先后利用了同沉积断层活动速率、火山活动期次与断裂活动期次匹配关系、剖面伸展率及构造演化剖面等4种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由同沉积断层活动速率研究结果可知,断裂主要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楼库组二段、泉头组二段及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活动。其次,根据火山活动期次与断裂活动时期匹配关系研究得到,断陷期(火石岭组、营城组一段和营城组三段沉积时期)和青山口组沉积时期为断裂主要的活动时期。再次,由剖面伸展率法研究得到,断裂强烈的活动时期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一段、泉二、三、四段和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最后,通过该断陷LINE1208测线的构造发育史剖面研究可知,断裂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一段、营三段、泉二段和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将这4种方法综合起来判定认为,该断陷断裂的主要活动期次有3期,分别对应于火石岭组沉积时期—营三段沉积时期、泉头组沉积中期及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并且将综合判定出的断裂主要活动时期与该断陷源岩的生气史、登二段和营城组火山岩顶部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和气藏内天然气的充注时期进行匹配分析。综合研究认为登二段和营城组火山岩顶部2套重要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早于该断陷源岩的大量生气期,故盖层并不是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制约因素。徐家围子断陷后2期的断裂主要活动时期与深层天然气的主要充注时期相吻合,是天然气向圈闭中运聚的重要时期,且自姚家组至现今断裂活动较弱,这可能是先期形成的气藏得以较完整保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断裂活动时期 断裂活动速率 火山活动 天然气成藏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洼陷古近系—新近系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3
16
作者 罗文生 张善文 +2 位作者 王永诗 林会喜 彭传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7,共4页
断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渤南洼陷断层极其发育,除发育油源断层外,还发育次级小断层。断层活动速率分析表明,油源断层在古近纪—新近纪表现为持续性和继承性的活动规律,呈现出2个高峰期,即沙三段上亚段沉积时期的... 断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渤南洼陷断层极其发育,除发育油源断层外,还发育次级小断层。断层活动速率分析表明,油源断层在古近纪—新近纪表现为持续性和继承性的活动规律,呈现出2个高峰期,即沙三段上亚段沉积时期的一次大规模活动及沙一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的另一次较大规模活动。结合典型油气藏解剖以及油气成藏史分析发现,该区油源断层的活动期次与烃源岩主排烃期相对应,从而为油气的垂向输导提供了条件。最后,定量研究了作为有效输导油气的油源断层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断层活动速率 油气成藏 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地层年代对北京平原顺义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约束 被引量:17
17
作者 白凌燕 张磊 +6 位作者 蔡向民 王继明 杨天水 吴怀春 何静 张晓亮 赵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4-1242,共9页
顺义断裂是位于北京平原东北部的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活动性对北京市城市安全具有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为了解顺义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该断裂下盘的一个钻孔剖面ZK12-1的岩心样品开展磁性地层学研究。通过逐步热退磁,大部分样... 顺义断裂是位于北京平原东北部的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活动性对北京市城市安全具有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为了解顺义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该断裂下盘的一个钻孔剖面ZK12-1的岩心样品开展磁性地层学研究。通过逐步热退磁,大部分样品可成功分离出两个剩磁分量,其中低温分量具有正的、高倾角特征,可解释为由钻杆旋转引起的重磁化分量;高温分量为中等倾角且具有倒转特征,为原生剩磁。据此建立了ZK12-1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结合断裂上盘ZK12-2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结果,并根据这两个钻孔在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地层落差,计算出顺义断裂上、下两盘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相对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023 mm/a、0.001 7 mm/a、0.033mm/a和0.051 mm/a。这一结果表明顺义断裂在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更新世活动最弱,晚更新世断裂开始活化,活动性增强,全新世活动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学 顺义断裂 北京平原 活动速率 第四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商断层特征及其活动机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颜世永 吴智平 +3 位作者 李月 黄铮 郭新安 樊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7-652,共6页
临商断层为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内部NE向展布的控洼断层之一,详细地分析这些断层的活动性对于深入了解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开始沉积以来惠民凹陷的差异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详细解剖临商断层的几何学特征,不同时期、位置的断层活... 临商断层为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内部NE向展布的控洼断层之一,详细地分析这些断层的活动性对于深入了解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开始沉积以来惠民凹陷的差异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详细解剖临商断层的几何学特征,不同时期、位置的断层活动性,并结合新生代以来渤海湾盆地的构造演化,得出以下认识:①临商断层的雏形为一右旋走滑正断层。②断层的主枝由西往东活动速率逐渐增强,而分枝断层则表现为中间强、两侧弱。③时间上的差异性表现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期—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沉积期断层的活动性较强,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沉积期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减弱,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期出现小规模的增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期断层活动性达到最低值,新近系明化镇组沉积期断层活动性开始增强。④空间上断层活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该断层走滑过程中形成的同向走滑断层的位置造成的,而时间上的差异性与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惠民凹陷 临商断层 几何学 断层活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神狐组-恩平组沉积时期南断裂活动性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姜华 王华 +4 位作者 刘军 赵淑娥 林正良 方欣欣 蔡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53,共5页
运用构造沉积学基本概念,在使用回剥法恢复古沉降速率和古构造活动速率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部控坳断裂在断陷湖盆期的平面和垂向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类型与展布的控制作用。同时,将断层活动速率和断层构造... 运用构造沉积学基本概念,在使用回剥法恢复古沉降速率和古构造活动速率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部控坳断裂在断陷湖盆期的平面和垂向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类型与展布的控制作用。同时,将断层活动速率和断层构造样式相结合,认为不同构造样式对沉积体系类型也有重要控制作用,并分析了在该坳陷内不同构造样式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珠三坳陷 构造沉积学 构造活动速率 构造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凹陷南部边界大断裂活动性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蔡佳 姜华 +2 位作者 甘华军 赵忠新 陈少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2,共4页
针对南阳凹陷地层发育的特点,运用断层活动速率的方法分析边界断层的活动历史,认为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经历了最弱—增强—最强的变化,在空间上活动强度最大的部位发生了迁移,同一时期不同部位活动强度差异明显,并结合沉积相的展布初步探... 针对南阳凹陷地层发育的特点,运用断层活动速率的方法分析边界断层的活动历史,认为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经历了最弱—增强—最强的变化,在空间上活动强度最大的部位发生了迁移,同一时期不同部位活动强度差异明显,并结合沉积相的展布初步探讨了断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凹陷 断裂活动 断层活动速率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