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海元 单舜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强“顽症”、着重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地方改革经验有待上升为国家政策等说明了2小时实施的主要依据。从正确认识2小时改革的深意、系统谋划2小时的结构安排、一体化设计2小时体育活动内容、强化2小时体育活动的条件保障、完善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落实工作的思考,希望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落实好2小时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做出理论引领和实践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生 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年龄拐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温慧敏 高圆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6-1481,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的年龄拐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年龄≥60岁的老年人,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ADL受损的年龄拐点,并进一步分析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的年龄拐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年龄≥60岁的老年人,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ADL受损的年龄拐点,并进一步分析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身体健康状态对老年人ADL受损的影响。结果:我国老年人ADL受损发生率为3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预测老年人ADL受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95%CI(0.771,0.893)],老年人ADL受损的年龄拐点为73.5岁。年龄、居住地、月收入、睡眠时长、有无社交活动或运动、疼痛是我国老年人ADL受损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老年人ADL受损的年龄拐点为73.5岁,年龄对老年人ADL受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DL受损受年龄、居住地、月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升老年人的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年龄 影响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极端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肖丽 张佳乐 +2 位作者 黄星怡 曹段冉 吴凡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采用PCR-GLOBWB模型模拟长江流域自然情景和人类活动情景下的月径流过程,使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划分基准期和影响期,并基于标准化径流指数和广义极值分布计算了不同重现期两种情景下的极端高流和极端低流变化范围,定量评估了长江流... 采用PCR-GLOBWB模型模拟长江流域自然情景和人类活动情景下的月径流过程,使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划分基准期和影响期,并基于标准化径流指数和广义极值分布计算了不同重现期两种情景下的极端高流和极端低流变化范围,定量评估了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极端径流演变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长江流域极端高流和极端低流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气候变化加剧了长江上游中部及中、下游地区的极端高流和极端低流发生的严重程度;人类活动对于极端高流和极端低流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显著,缓解了丹江口水库和四川盆地极端高流的严重程度,但加重了中、下游的极端低流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径流 PCR-GLOBWB模型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大课间活动培养品德的行动逻辑与保障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尚鹏礼 刘占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1-14,共4页
培养品德指通过鼓励和激励自己或他人去行动,以实现个人或他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行的奋斗目标,它可以激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核心要义包括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团队精神等。... 培养品德指通过鼓励和激励自己或他人去行动,以实现个人或他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行的奋斗目标,它可以激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核心要义包括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团队精神等。当然小学大课间活动有益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有益于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大课间活动树立先进榜样,带动全校共同参与,优化小学大课间活动培养品德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优化大课间场所及其设施,提高活动有效性。同时,国家制定政策保障小学大课间活动,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制定相应小学大课间活动培养品德制度,年级组与班级积极开展小学大课间培养品德活动,教师主动支持小学生大课间培养品德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课间活动 品德培养 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配合到协同:校家社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的职能结构与互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陶成武 刘兵 +1 位作者 邹溪楠 李先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明确主体责任,理顺合作关系,是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经历了学校单向主导到多维教育领域合作与联动结构优化的校家社合作关系演进,要求学校主导由服务供给主体到资源整合主体的职能升级... 明确主体责任,理顺合作关系,是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经历了学校单向主导到多维教育领域合作与联动结构优化的校家社合作关系演进,要求学校主导由服务供给主体到资源整合主体的职能升级,家庭责任由法定规约到主体自为的行为转变,社会支持由技术供给到综合服务的能力转型,实现由主体间的机械支配活动转向三种教育形态的平等互惠合作。以政策驱动、自主规约与契约合作为基础的物质与情感交换,既有权责约定的规定供给,也有平等契约的主体自为,表征的是道德自律与法定规约相互渗透的动力结构。校家社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要从交互结构创新、主体职能转变与理念认知更新等方面,加强外部环境营造与内部结构优化,推进合作行为自主化,合作过程程序化、合作意识自觉化,以实现各主体的协同合作从被动的权责依赖走向主动的互惠契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家庭体育 社会组织 青少年体育活动 校家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大模型智能体支持下的激励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昌勤 钟益华 +2 位作者 王希哲 韩中美 魏同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6,共13页
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 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互特点、功能属性具有较高同质性,在促进深层次认知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局限。相比之下,多智能体能够通过模拟多种教育主体角色,提升学习互动的多样性和深度,进而实现更为个性化和深度的学习体验。鉴于智能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依靠学习者自发性,为了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本研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分别设计基于单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的激励型学习活动方案,并面向英语阅读场景开展了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基于多智能体的激励型学习活动相较单智能体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推理、评价与应用方面的学习成绩,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且有效促进了其深层次认知发展,尤其是抽象与概括能力。研究证明了多智能体在支持学生深度学习中的价值,为未来进一步探讨多智能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多智能体 ARCS动机模型 激励型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价值旨趣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于素梅 王晓燕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是新时期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实施“以体育人”理念的价值旨趣。“2小时”政策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实该政策...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是新时期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实施“以体育人”理念的价值旨趣。“2小时”政策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实该政策亟需深入领会政策深意,认真分析机遇挑战,提出系统化推进策略。在操作策略上亟需发挥学校主渠道和家庭助推器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层面需要保质保量做到“四个一”并体现贯通性;家庭层面需要尽心尽力做好“三件事”并体现多样性。研究“2小时”的价值旨趣与协同路径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中小学生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实践的感性活动基础与育人价值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元祥 马晓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2,F0003,共9页
感性关涉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以及人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它既指感性认识,也指人的主观感受能力,更指实践的感性活动。人的完整性在于其实践性,形成于实践的感性活动,实践体现了感性的核心要义。学科实践是感性学习活动与理性学习活动的深... 感性关涉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以及人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它既指感性认识,也指人的主观感受能力,更指实践的感性活动。人的完整性在于其实践性,形成于实践的感性活动,实践体现了感性的核心要义。学科实践是感性学习活动与理性学习活动的深度融合,它在本质上是以学科为载体、面向感性的现实世界、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活动。学科实践具有深刻的感性活动基础:其一,学科实践是认识性实践与改造性实践的统一;其二,作为学科实践主体的学生是具有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的感性存在;其三,学科实践是学生以外部世界和自我为对象的感性活动。深化实践育人,要求回应学科实践的感性活动基础。由感性直观到感性实践,确立学科实践的感性表达;超越知识符号,促进学生面向现实世界的学习;发展思维,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设计多样化的学科或跨学科的感性活动,丰富学生的主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感性活动 感性与理性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的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功能障碍和沟通活动受限特征与康复干预 被引量:1
9
作者 易玲 周静 +3 位作者 陈雪芬 陈川帆 陈科伊 董慧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的特点,设计整体性的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和沟通功能障碍特征进行深入... 目的系统分析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的特点,设计整体性的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和沟通功能障碍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言语康复和特殊教育情境下实施综合干预方法。结果在身体功能和结构方面,言语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语言的心理功能、发音功能、言语的流畅性和节律功能等障碍。在活动和参与层面,表现为沟通障碍,包括说话、倾听、对话以及人际互动等方面可能存在障碍或困难。环境因素,如家庭支持、同伴态度、专业服务以及辅助沟通技术的可及性,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功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ICF架构提出了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的系统性评估方法,强调从整体视角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障碍和沟通活动障碍,注重沟通活动功能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言语康复治疗和教育康复情境下,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障碍和沟通活动障碍的特点,设计个别化的干预方法,注重培养儿童的功能性沟通技能,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辅助和替代沟通技术、自然情境下的语言干预、视觉支持以及同伴介导等干预均是有效的康复措施。结论本研究运用ICF架构和方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系统探讨了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的特征,并且提出了在言语康复治疗和教育康复情景下,推动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发展的系统性方法,包括设计个别化干预方法、辅助技术应用、视觉辅助支持以及同伴介导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残疾 儿童 言语功能障碍 沟通活动受限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主要断裂活动性研究
10
作者 张建民 王志才 +5 位作者 付俊东 王冬雷 夏暖 王凯 许洪泰 王雷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9,共12页
采用地质地貌调查、高精度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及折射波法探测、跨断层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和年代测试等多种方法对连云港市主要断层开展了探测工作。利用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海州-韩山断裂(F_(1))等3条代表性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 采用地质地貌调查、高精度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及折射波法探测、跨断层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和年代测试等多种方法对连云港市主要断层开展了探测工作。利用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海州-韩山断裂(F_(1))等3条代表性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北北东向海州-韩山断裂(F_(1))和北东向烧香河断裂(F_(3))是早第四纪断裂,而北西向南城-新浦断裂(F_(8))是前第四纪断裂。连云港地区和山东半岛具有类似的地震构造背景,属于中国东部第四纪构造弱活动区,第四纪断裂活动较弱,地震活动水平也低,区内历史破坏性地震记录仅有一次1495年的连云港海州4?级地震。6级及以上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区内西侧北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和东侧南黄海盆地。按照构造类比原则,区内具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外围的郯庐断裂带及南黄海盆地的强震对于区内影响大于本地地震,特别是1668年郯城8?级地震对研究区地震烈度影响达Ⅷ度。因此,在连云港市防震减灾工作中应综合考虑本地5级左右地震以及外围强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 活动断层探测 构造弱活动 第四纪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创新型国家最新研发态势分析:基于“三阶段研发活动评估指标”的测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华 朱逸辰 孙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96,共24页
科技创新是国际社会变迁重要的原生动力之一。全球创新型国家的科技研发态势不仅展现出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还会驱动国际政治版图的变迁。国际社会先后涌现多元化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共同勾勒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态势... 科技创新是国际社会变迁重要的原生动力之一。全球创新型国家的科技研发态势不仅展现出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还会驱动国际政治版图的变迁。国际社会先后涌现多元化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共同勾勒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态势。为精准研判全球科技的发展态势,深刻理解当前创新型国家研发活动的最新态势,本研究基于15个创新型国家的数据,在借鉴国际多元化评测体系的基础上,综合构建了“三阶段研发活动评估指标”,运用熵值法量化创新投入、规模化产出、高水平成果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东亚创新型国家的研发投入已超越北美和欧洲,其崛起态势显示其有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增长中心;研发投入与成果规模高度相关,部分后发国家展现较高知识经济效率;北美和欧洲的创新型国家贡献了全球约六成的高水平研发成果,东亚创新型国家贡献约三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国家创新系统 研发活动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活动散场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时空分布预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峰 王文昱 +1 位作者 赵周 文旭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随着市民对文娱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日益渐增,各城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数量不断增加,大型活动诱发的大客流会对城市轨道交通常态运营造成干扰,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需从历史数据中挖掘客流特征,并提出客流预测方法,为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在大... [目的]随着市民对文娱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日益渐增,各城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数量不断增加,大型活动诱发的大客流会对城市轨道交通常态运营造成干扰,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需从历史数据中挖掘客流特征,并提出客流预测方法,为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在大型活动期间的行车计划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从多源影响因素的挖掘与分析出发,收集了起始车站、馆站距离、日期类型、天气类型、活动类型、活动等级、售票规模、出站人数等信息作为特征变量,考虑到随着时间推移可获得的自变量信息数量和精确度越来越高,设计了滚动数据驱动的XGBoost预测模型;基于乘客的出行轨迹,提出了大型活动散场大客流时空分布分析方法。以某城市车站附近场馆举办大型活动为例,验证所提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及结论]所提客流预测方法在OD(起讫点)层面、线路层面、进站量层面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为车站客流管控和网络运营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型活动散场 大客流 时空分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下的学习活动设计——以散文阅读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5,共6页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和学情,确定科学、合宜的教学目标;以目标定内容,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遵循学业质量标准,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进行检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评”一致性。本文以散文阅读教学为例,首先确立散文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和学情,确定科学、合宜的教学目标;以目标定内容,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遵循学业质量标准,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进行检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评”一致性。本文以散文阅读教学为例,首先确立散文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再以终端评价的能力要求对照学习活动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学习活动与检测评价的多方互动,促进教学评的完善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 散文阅读 学习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放学活动机会与通学环境的关联性及活动机会谱研究
14
作者 陆明 孟庆贺 +1 位作者 张岩 李瑞南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为研究儿童放学活动与通学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征,首先,通过构建儿童放学活动机会函数,从通学距离、交通安全、街道连通、环境舒适和设施吸引5个特征维度测度通学环境,分析通学环境对放学活动机会的影响。其次,总结不同放学活动机会下通学... 为研究儿童放学活动与通学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征,首先,通过构建儿童放学活动机会函数,从通学距离、交通安全、街道连通、环境舒适和设施吸引5个特征维度测度通学环境,分析通学环境对放学活动机会的影响。其次,总结不同放学活动机会下通学环境特征、放学活动行为及放学活动空间需求等差异特点,绘制儿童放学活动机会谱。最后,得到研究结果:(1)5个维度通学环境特征与儿童放学活动机会存在显著相关性;(2)对通学环境的感知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街道连通、设施吸引、交通安全、环境舒适、通学距离,但不同活动机会下主观感知各有侧重;(3)放学活动机会谱解释了不同放学活动机会与通学环境、放学活动行为及放学活动空间需求所对应的映射关系。以期为儿童通学路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学 儿童放学活动机会 通学环境 活动机会函数 活动机会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分析
15
作者 耿文慧 周严红 +2 位作者 尹俊普 韩磊 高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4,共9页
目的 观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前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女性单侧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患者18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量角器评估手术侧肩关节... 目的 观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前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女性单侧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患者18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量角器评估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水体积置换方法评估手术侧淋巴水肿程度,采用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评定手术侧上肢疼痛。结果 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和外展角度分别为(158.90±17.17)°和(147.70±24.59)°。不同年龄、有无淋巴水肿患者间,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外展角度存在显著性差异(t> 2.925,P <0.05)。线性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55岁(β=-7.766,95%CI-13.161~-2.360,P=0.005)、有淋巴水肿(β=-10.991,95%CI-19.063~-2.925,P=0.008)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角度较小;术后时间增加(β=0.463,95%CI 0.012~0.924,P=0.049)、BMI24~27.9 kg/m^(2) (β=6.211,95%CI 0.660~11.761,P=0.030)(与BMI <24 kg/m^(2)比较)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角度较大。年龄≥55岁(β=-10.047,95%CI-17.358~-2.747,P=0.008)、有淋巴水肿(β=-14.171,95%CI-25.191~-3.150,P=0.013)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外展角度较小。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早期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减小,与年龄和淋巴水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肩关节 上肢 关节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错那-沃卡断裂带活动性与地质安全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16
作者 强新刚 郭长宝 +5 位作者 孙东霞 韩建恩 张广泽 张敏 邱振东 何平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2,共12页
沿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修建的高原铁路穿越错那-沃卡活动断裂带,而断裂活动引起同震地表错动造成的工程错断、隧道变形、地质灾害等危害,是铁路运营阶段面临的重要地质安全风险。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 沿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修建的高原铁路穿越错那-沃卡活动断裂带,而断裂活动引起同震地表错动造成的工程错断、隧道变形、地质灾害等危害,是铁路运营阶段面临的重要地质安全风险。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穿越高原铁路的错那-沃卡断裂带的发育特征、活动性及其对铁路工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错那-沃卡断裂带由5条北东走向的分支断裂组成,其中沃卡盆地西边界断裂(F_(2-1)、F_(2-2))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沃卡盆地东边界断裂(F_(2-4)、F_(2-5))为全新世活动断裂,盆地内部断裂F_(2-3)为1915年桑日M_(S)7.0地震的发震断裂。根据断裂活动造成的变形迹象考察以及活动断裂类型来估算断裂影响范围,未来错那-沃卡断裂带的分支断裂发生同震地表错动时,可能对穿越断裂带的藏嘎隧道和桑珠岭隧道造成变形破坏,断裂活动影响范围宽度为16~30 m。因此,建议加强对高原铁路穿越活动断裂区段的强震变形、工程错断等地质安全风险防控对策研究。文章研究结果为指导高原铁路安全运营和防灾减灾,以及为其他铁路线的活动断裂工程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铁路 错那-沃卡 活动断裂 地质安全 工程错断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盆地王湖断层第四纪活动特征及构造意义
17
作者 曾金艳 王凯 +3 位作者 陈文 任瑞国 由文智 古碧莹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7-1182,共16页
文中采用浅层地震勘探、野外地质调查、钻孔联合剖面勘探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年代学样品测试结果,研究了王湖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活动时代,并分析了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总体走向NW—NNW,倾向SW,总长约27.0km,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断... 文中采用浅层地震勘探、野外地质调查、钻孔联合剖面勘探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年代学样品测试结果,研究了王湖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活动时代,并分析了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总体走向NW—NNW,倾向SW,总长约27.0km,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断层在空间上分为南、北2段:北段呈隐伏状态,上断点埋深15.1~16.6m;南段出露地表。断层控制太原盆地南部东端的构造形态,为太原盆地第四系边界断层。研究结果更新了前人的“盆地边界为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与黄土沉积交界,太原盆地南部东端无控盆边界断层”的认识,同时更新了断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的结论。文中结果为晋中市防震减灾、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提供重要有益的依据,也对研究整个太原盆地构造演化、评估太原盆地的地震危险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湖断层 空间展布 活动时代 分段 盆地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幼人群户外活动特征与住区空间关联性研究——以广州新世界花园住区为例
18
作者 张春阳 张梁铎 张文宇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住区公共空间是老幼人群日常户外活动的关键载体,揭示住区中老幼人群的户外活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老幼人群户外活动体验、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新世界花园住区为例,基于15个空间单元的SOPARC量表调研,探... 住区公共空间是老幼人群日常户外活动的关键载体,揭示住区中老幼人群的户外活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老幼人群户外活动体验、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新世界花园住区为例,基于15个空间单元的SOPARC量表调研,探究住区空间因子对老幼人群户外活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幼人群的活动特征与休憩设施数量、看护空间及活动设施数量有较显著的相关关系;对老幼人群活动总量影响程度最高的是活动设施数量、空间连接性及看护空间;对老幼人群活动多样性影响程度最高的是空间层次丰富性。此外,老年人更青睐在活动设施充足、空间组团和功能圈层更丰富的空间中活动,儿童更青睐在场地规模更大,空间层次更丰富的空间活动。研究结论为营造适老适幼的活动空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幼友好设计 老幼共享 住区活动空间 户外活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过度活动对于学龄期儿童步行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俞艳 姜淑云 +2 位作者 李一瀛 鲁潇莹 李阳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28,共6页
目的研究学龄期关节过度活动(generalised joint hypermobility,GJH)儿童的步态特征。方法应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三维测力台采集56例GJH儿童及56例健康儿童步行时下肢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比较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运动学参数:GJ... 目的研究学龄期关节过度活动(generalised joint hypermobility,GJH)儿童的步态特征。方法应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三维测力台采集56例GJH儿童及56例健康儿童步行时下肢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比较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运动学参数:GJH儿童组的支撑相足内翻角度均值(P=0.000)、最大髋内收角度(P=0.002)及最大足廓清角度(P=0.004)减小,支撑相足偏角均值(P=0.000)、最大足内旋角度(P=0.000)及支撑相中期膝关节屈曲角度(P=0.032)增加。动力学参数:GJH儿童组的膝关节(P=0.005)、髋关节(P=0.000)的最大功率及支撑相踝关节最大内翻力矩(P=0.009)减小。时空参数:GJH儿童组步长(P=0.001)、步速(P=0.000)及步频(P=0.000)减小,支撑相百分比(P=0.000)及步宽(P=0.000)增加。结论GJH儿童的步行效率及平衡稳定性下降,踝关节存在力线排列异常问题,膝关节功能需要长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过度活动 韧带松弛 步态 学龄期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永兴岛植被动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时空关联性
20
作者 刘红晓 耿守保 +4 位作者 庞钰巾 任海 简曙光 曾珍 陆宏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3-1273,共11页
海岛植被是保障海岛生态稳定,维持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随着人类对于海岛的开发建设,探究长时间序列下海岛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对于海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至关重要。以人类开发建设持续时间长且强度高的西沙群... 海岛植被是保障海岛生态稳定,维持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随着人类对于海岛的开发建设,探究长时间序列下海岛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对于海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至关重要。以人类开发建设持续时间长且强度高的西沙群岛永兴岛为研究对象,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表征植被特征,使用景观生态风险指数(LER)表征人类活动对海岛的开发建设程度,分析1991—2020年NDVI与LER的时空变化趋势和二者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永兴岛NDVI整体偏低,但30年间NDVI整体呈现显著增长趋势(P<0.05),这主要与开发建设和实施生态修复有关。空间上,永兴岛NDVI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38.3%的区域NDVI明显改善,主要是乔木及灌木植被,6.2%的区域NDVI明显降低,主要是灌木。永兴岛LER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人类活动强度显著增强(P<0.05)。永兴岛LER与NDVI具有较强的时空相关性,人类活动对于植被具有双向作用,正向影响集中于海岛中部的林草地,但仍需注意,海岛北部灌木以负向影响为主,是下一步生态管控的重点区域。对于生态本底较差的海岛生态系统,适度的人类活动促进了植被的生长扩散,但必须控制在合适的阈值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植被 归一化植被指数 景观生态风险 人类活动 西沙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